January 2019 Blog Posts (452)

普里什文·梭 魚

一條梭魚落進我們安設的網里,嚇呆了,一動也不動,像根樹枝。一隻青蛙蹲在它背上,貼得那麼緊,連用小木棒去撥,半天也撥不下來。

梭魚果然是靈活、有力、厲害的東西,可是只要停下來,青蛙就立刻爬了上去。因此,大概作惡的傢伙是從來也不肯停手的。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13, 2019 at 8:14am — No Comments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色彩使時間變快或者變慢

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生混淆

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生混淆,這是它的眾多魔力之一。人看著紅色,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長,而看著藍色則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短。

請兩個人做一個實驗,讓其中一人進入粉紅色壁紙、深紅色地毯的紅色系房間,讓另外一人進入藍色壁紙、藍色地毯的藍色系房間。不給他們任何計時器,讓 他們憑感覺在一小時後從房間中出來。結果,在紅色系房間中的人在40~50分鐘後便出來了,而藍色系房間中的人在70~80分鐘後還沒有出來。有人說," 這是因為紅色的房間讓人覺得不舒服,所以感覺時間特別漫長。"確實有這個原因,但也不盡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時間感會被周圍的顏色擾亂。…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January 13, 2019 at 8:14am — No Comments

紅了·兩極徒步

我拖著雪橇車,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徒步穿行於極端嚴寒、荒無人煙的“白色沙漠”。

這是我在南極徒步的第56天,海拔3000米偏高,走起來有點氣喘。地平線完全沒有起伏,天是湛藍的,嚴絲合縫地扣在地面上。太陽懸掛在天空45°角的位置,在頭頂轉一圈就是一天。呼出的熱氣鑽進雪鏡,結了一層薄霜,眼前的世界漸漸變成了模糊一片,只看到前面有一個蠕動的小黑點,那是我的同伴。徒步過程中,我每天都跟隨著這個黑點。這是一個被完全隔絕的世界,純凈,孤獨,除了呼呼的風聲什麽都聽不到,最近的人類文明也在四五千公里以外。



兩極徒步…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13, 2019 at 8:13am — No Comments

張曉冰:中職發展新趨勢,高中亟需大整合(下)

三是從企業轉型的情況來看。過去傳統的加工制造業在最近一些年來轉型升級較快,很多依靠手工勞動的環節都轉成了集約型或者智能型,一方面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了,另一方面人工的工資提高,占企業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大,因而企業朝自動化或智能化方向轉型較快,盡可能地少用人工或不用人工,即便是用人工的,也不從中職學校招工,多數是到高職高專招工。比如汽車維修,如果一個水箱壞了,過去可能要幾天的人工修理,現在因人工費用提高,工廠的生產力提升,可能將水箱報廢比人工修理更加合算。所以,從大型企業來看,招收直接從事手工勞動技能型人才減少,而對工人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的要求更高,因而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已經明顯不能勝任現代企業的工作。…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anuary 13, 2019 at 8:12am — No Comments

亞楠·鄉愁是一隻孤獨的鳥

我不會把這件心事告訴你。可是我想問:今夜,你可曾把清冷的風裝進行囊?

孤獨只是一個音符,沒有人會對你說:風來了,請不要讓雪漂白你的衣裳。花開花落皆是生命的過程,看秋葉飄零、雲聚雲散,便會看見自己潮起潮落的一生。

大地如此蒼涼。那些我們曾經迷戀的風景,都在記憶的長河裏消失了。許多鳥已經落在更遠的山林,它們讀不懂這個世界,讀不懂風景之外的風景。走在自己的影子裏,鄉愁緩緩浮起。我不知道,在刻骨銘心的疼痛中,故鄉為何依舊那麽遙遠。我不知道一隻孤獨的鳥,能否回到生命的故鄉。

只是我不想落淚,不想把心中那些沈重的愛如此輕描淡寫,就像一支長笛,只有天空才會用自己的遼闊把那悠遠的思緒收藏。…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anuary 13, 2019 at 6:58am — No Comments

林健心韻·瘦雨九峰山,憶一段舊時光(上)

天進入中伏,便進入了一年之中的酷熱階段,“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皆厭苦夏,誰羨三伏長?離開酷暑難耐的都市,我驅車來到了九峰山。這九峰山疊嶂巍屹,奇峰挺九,故名九峰。“南望參差九點峰,青天削出翠芙蓉”,九峰山峰峻石怪,谷深林幽。更有那平如鏡,水似銀的大小龍潭夾峙在莽莽群山之中,恰似綠色林海中鑲嵌的一塊溫潤碧玉。九峰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緊緊的吸引著我。



山深雲濃,客舍雨寒。來到九峰山的第一天便遇到了雨,這雨下的是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農家樂的老板告訴我,山裏雨多,頭頂隨意飄來一塊雲,便會淅淅瀝瀝的來一場雨,雲去了,這雨便歇了。這場雨倒是生生的為歡迎你的到來呢。我心裏便欣喜,這正是:

風雨迎新客,山林奏雅歌。…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13, 2019 at 6:22am — No Comments

陳之藩《旅美小卷》泥土的芬芳

浮士德坐在書齋里,面對著浩如煙海的典籍,猛然覺得自己的年齡早已嗅到泥土的芬芳,以有涯追無涯的把戲,業已逐漸悟及。“生命是甚麽?我們來到世間干甚麽?知識是甚麽?我們有知識又為甚麽?”問題如一波一波的浪花;思想如一片一片的潮水,賢哲的微言與點金的魔術全禁不住一個人對生的畏懼與對死的悲哀。

此時,魔鬼的召喚響起,浮士德墮落了。

一個人自從有知識起,就逐漸聞到泥土的芬芳,有這種感覺的人,不僅是浮士德一人。然而為甚麽成千成萬的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尤其是科學家,卻在此無垠的沙漠中不僅跋涉得並不疲勞,而且欣賞得怡然自得呢?…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January 13, 2019 at 6:17am — No Comments

紀伯倫《珍趣篇》大地啊!

大地啊,你是多麽瑰麗!多麽燦爛輝煌!

你對光明的屈從是何等徹底,你對太陽的歸順是何等高貴!

你配上傅影時有多麽典雅!你蒙上面紗時有多麽俏麗!

你黎明的歌聲多麽甜蜜,你夜晚的呼喚是多麽可畏!

大地啊,你多麽完美,多麽壯麗!…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January 13, 2019 at 6:12am — No Comments

艾倫·德肖微茨《最好的辯護》(35)

9 學生的建議

我們一邊不厭其煩地在紐約州各級法院上下奔忙,我自己這裡也不誤哈佛法學院一年級學生的刑法課教學。當我講到課本中有關未遂犯罪部分時,我突然覺得,馬爾的這樁官司對我和學生探討不可能實現的企圖這個法律問題是個極生動的實例。



我安排兩名學生在課堂上為馬爾辯護,另外兩人代表檢察方面,再選三個學生當法官,剩下的學生則隨意向這幾方面提問。在進行口頭辯訴的那天,教室里充滿一種令人激動的氣氛。每方代表都很認真,代表律師的兩個學生表現之出色超出了經驗豐富的從業律師,而充任法官的學生則比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同仁準備得更加充分,他們尖銳的發問切中要害,令人拍案叫絕。…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January 9, 2019 at 11:24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21)

這大概不是裝飾,而婦女處於從屬地位的一種像征。至少在別種民族間,剃髮的意義是如此的。61埃斯基摩人的許多髮飾中,只有很少數的是有審美的意趣的。62而婦女的髮裝則無疑的受過相當注意的髮飾。菩阿斯的描寫,是對各族都很適用的,他說:“婦女大約用兩種方法安置她們的頭髮。不論是哪種方法,她們都在頭的中央把頭髮分開。第一種方法是將後部的頭髮,纏成一個髻,堆在頭的後面,或者很潔凈地打成一個光結。邊上的頭髮,則編成辮子,擱在耳上,再和後面的那一團聯在一起。第二種方法,是將鬢髮結成小髻掛在耳下,而用像牙環或銅環掛在耳上面。”…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20)

首先在下唇和耳輪上穿了鈕扣模樣的窟窿,而將一種很輕的木制栓塞裝進去。不久之後又用幾個較大一點的栓塞去代替那些較小的栓塞;這種工作繼續進行,直到可以用得四英寸直徑的栓塞時為止。…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28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9)

曼恩曾在明科彼人中住居很久,他說:“劙痕的最大意義是裝飾。”46這些斷語實際上只是土著自己表示出來的意見的轉述,對人種學文獻非常精通的該爾蘭德是不會不知道的,但他偏偏相信這種斷語是不足聽信的,以為劙痕原意,經過了長時期之後,連土人自己也忘記了。47劙痕意義有這樣的改變,也許是可能的。不過在這里我們的問題並不是這事情是否可能,而是是否真有這樣的事;因為除非已經有切實證據,我們不能因為要適合我們在斗室中構成的臆斷,就輕視土著們直接肯定的宣告。…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25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8)

我們的責任,自然不是要在這里發現一般的劙痕和刺紋的意義,我們只是要研究一個問題,那就是:劙痕在最低的文化層中,例如在澳洲和安達曼群島,是含有宗教的意義呢還是審美的意義?該爾蘭德在一個傳說內,找到一個與他的見解頗有利的例證,那傳說說:“有一個鬼在他把劙痕的藝術教給了人們之後,就變成一個大袋鼠。”…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22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7)

關於原始民族畫身時所用的顏色我們雖已得到相當充分的報告,而對於圖樣的知識卻還是非常缺乏。此項報告中最詳盡的,我們應該很感謝維德王子,他的關於菩托庫多人的敘述,是鳳毛麟角般的一個例外。許多談到原始圖樣的人,總是說幾句“奇幻的”、“奇異的”、“非凡的”這一類的話,就以為他們的說明是夠充分的了。只有在繪畫和照片中,有時候也許可以說得較明白、較完全一些。我們如果想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對這些圖樣的意義表示確切的意見,就未免太臆斷了。…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19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6)

人們總是在狩獵或戰爭的熱潮中,或說正在他們感情最興奮時看見血色的。第二個原因,是一切關於施用紅色的聯想都會發生效力的——如對於跳舞和角斗的興奮情形的聯想等。但是,這些情境盡管存在,如果紅色的材料不是隨處可得,則在最低級的文化階段中,紅色的使用也決不能傳佈得那樣普遍。大概,原始人最初所用的紅色,就是他親手殺死的獸類或敵人的鮮血,並不是別的什麼。而到了後代則大概的裝飾都用紅礦石,20這種礦石是到處很多的,而那些境內沒有此物的部落,通常也可以通過交易而得到。澳洲的代厄人為要重振他們紅色材料的供給,曾作過好幾星期之久的遠征——這也是珍視紅色的一個證明。集合這一切事實,紅色在原始民族畫身習慣中所佔的優勢,已經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紅色的審美的價值既然這樣大,又這樣明顯,自然無需要用一種宗教意義的假定來說明它的用途了。21…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18pm — No Comments

[德]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15)

那些已經絕滅的塔斯馬尼亞人的畫身和澳洲人的畫身在本質上並沒有差別。這兩個種族相同文化相同的比鄰民族在這一點上的雷同是不足為奇的;但我們在距離很遠的安達曼人中也找到有塗身的同一特征,卻就有點奇怪了。而且我們將要發現,這只是明科彼人和澳洲人之間的許多雷同點中的一種而已。但我們必須注意,切不要重演一般人種學者易犯的錯誤,為了這些區區的類似之點,就巧編臆說,以為現在遠隔的民族,在原始時代原是親族或有關係的;雖則澳洲人和安達曼人間的文化有很多相同之處,而且相同的種類是如此的複雜,甚且細枝末節也很相同,真是很不容易教我們相信他們發展的並行線是完全各自獨立的。



“明科彼人對於他們身體的塗彩,共有三種顏色,他們使用的方法,是要叫別人一看就明白他們是在生病或在服喪,或是要到宴會去。”…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9, 2019 at 10:16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瀘溪黃昏

十九下午七時

我似乎說過瀘溪的壞話,瀘溪自己卻將為三三說句好話了。這黃昏,真是動人的黃昏!我的小船停泊處,是離城還有一里三分之一地方,這城恰當日落處,故這時城墻同城樓明明朗朗的輪廓,為夕陽落處的黃天襯出。滿河是櫓歌浮著!沿岸全是人說話的聲音,黃昏里人皆只剩下一個影子,船隻也只剩個影子,長堤岸上只見一堆一堆人影子移動,炒菜落鍋的聲音與小孩哭聲雜然並陳,城中忽然的一聲小鑼。唉,好一個聖境!

我明天這時,必已早抵浦市了的。我還得在小船上睡那麽一夜,廿一則在小客店過夜,如《月下小景》一書中所寫的小旅店,廿二就在家中過夜了………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anuary 9, 2019 at 9:36pm — No Comments

虹影《53種離別》少女‘

她蜷縮在舊沙發上看書,看那一個個字在跳舞,幾分鐘後,心靜下來,發現是自己的心在跳舞,想靜,卻難辦到。天氣預報說有陣雨,可是風吹動著樹葉,就是未見烏雲卷裹。她索性拉上窗簾。

回到沙發上,開始看書,看了一會兒,擱下書,躺倒下來。窗簾外的世界漸漸漆黑。開燈,難入眠;熄燈,卻大睜眼。樓上的做愛聲像是一場歌劇表演,如果第二日見著他們,定能見到他們內心的彩霞。羨慕別人有激情和愛。

一年後,他還愛她嗎?

五年後,他們還如影子般不相離?

二十年後,還住在同一個屋檐下?…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9, 2019 at 9:11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一章(9)

她的眼睛已經現出古象牙似的光澤,而年輕時紅拂的眼睛卻沒有光澤,黑色而且透明。她的身體現在很柔軟,而年輕時她的身體像新鮮的蘋果一樣有彈性。所以紅拂說自己已經老了。老了和漂亮沒有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anuary 9, 2019 at 3:00pm — No Comments

張曉冰:中職發展新趨勢,高中亟需大整合(上)

(一)初中生負擔過重的原因竟然是對中職的恐懼



對於初中生學業負擔沈重的問題,筆者一直銘心鏤骨念念不忘。春節期間外甥女帶著女兒小月來拜年。談起小月,外甥女說,去年秋季已經進入了武漢市一所排名不錯的中學。但是我發現小月這孩子讀初中不過一學期,怎麽就沒有從前活潑好動了!記得去年這時候過來時總是問東問西,說個不停,跑來跑去,雙腳不停,活潑可愛極了。可是今年怎麽沈默寡言了?…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anuary 9, 2019 at 12:16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