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爱垦情动转折 Affects-Percepts-Powers]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轉行文創研究與推廣第28年。雖然焦頭爛額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5、6萬筆內容,多少有些心得。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的。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10,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神经语言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与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及直观创造力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在意识、直觉和创造力方面。
1. 神经语言学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是一种沟通、个人发展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基于神经学(Neuro)、语言…
Added by 瑪琳娜 on August 7,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认知体验”(Das Erleben)和维柯的“诗性思维”(Pensiero poetico)对现代管理的挑战主要涉及如何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人类体验和创造性。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August 12,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OECD教育技能总监:令人忧 15岁大马生仅33%有分辨力。
安德烈亚斯是在受询及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以及教师和学生该如何运用此科技时,发表看法。
他认为,人工智能是个很强大的工具,但是真正的挑战是,该学习什么技能来应对人工智能的世界,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提出质疑以及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们给学生答案,但是在未来,我们要教导他们如何问对的问题,而不是重复生产我们年代的智慧,却不质问它。…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12,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最早在马来西亚推动“神经语言学”教育计划的先驱,是陈明发博士。当时,陳博士领导着一家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最早认证的其中一家培训公司,叫“激励联盟” (Motivation Alliance)。从1995年到跨世纪之初,大约六年时间。
虽然和国外单位合作的是“神经语言学”,自1981年便开始涉足培训专业的陈博士,加入了大量本土素材并个人研究心得,同步推动“心灵素质学”,并获得媒体、学府与党团的大力推荐。
由于…
Added by 瑪琳娜 on July 30, 2024 at 2:00am — No Comments
摘要:一直以來,人們對維柯在歷史哲學上的地位推崇很高,而他在認識哲學及美學上的貢獻則不予重視。但是他在《新科學》中所提出的「詩性智慧」,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漸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與研究。「詩性智慧」作為原始人類的一種思維方式,是以直觀的方式對生命進行的一種關照,代表著人類的生存品質,呈現出創造性、想像性、超越性與整體性的特點,給後人深遠的啟示。
揚姆巴蒂斯塔·維柯(Giovanni Battista…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4,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旧体诗之高度自指性的形式,可以保证它在排除了众多复杂的经验之后,依然独具魅力,而新诗则无此便利。试比较外国现代诗、 旧体诗、新诗之互译,如殷夫所译的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的文白两个译本,徐志摩所译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以及帕斯、沙灵娜所译杜甫的诗《春望》 , 就会发现,旧体诗采用的文言形式显然是自我指涉程度最高的。在极端的情况下,高度自指的旧体诗可以蜕变为一种完全不需要情感参与的、有趣的游戏,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一是今人周策纵所作 20 字的、几乎可从任何一字开始的回文诗"星淡月华艳岛幽椰树芳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 ,二是明代《诗牌谱》所记录的诗牌游戏 。
四、东南亚华文诗歌的表达策略…
Added by quién soy on May 21, 2023 at 8:23pm — No Comments
其次,如何理解時空距離遙遠的歷史或者文化?維柯一再強調在上帝才了解的自然世界之外,還有一個人的世界,沒有一種統一科學的普遍性方法可以無所不包地研究人的世界,因為不存在永恒不變的人性。文化的發展也並不是以直線進化的方式呈現,對於與自己時代相距遙遠的歷史與文化,維柯不得不從現代文明人的經過精煉的自然本性下降到遠古那些野蠻人的粗野本性(維柯,1989:159)。維柯關於詩性智慧的理解闡釋,具體實踐了他的獨特方法。
盡管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批評維柯詩意地將哲學和科學、歷史學混為一體…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2,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雖然鄭毓瑜先生沒能在新著中將「引譬連類」的兩層思維結構區分開,但他確實注意到了類比聯結背後屬於中國人的更深層次的思維與生存結構,而之所以中國人能在類比聯結的背後有對自身生存結構的高度自覺,這與中國人不以理性思維為主導,在實踐中更注重感性的文化特質有關。這裏的感性並非「方可方不可」「數不勝數」的「五色」「五味」般的經驗世界,不是「口爽」「目盲」的感官刺激與享受,而是一種體知方式,一種生存視角、一種存在狀態,它不再以理性對象化的目光衡量世間的一切,而是打開自己的心靈,將人類的精神沈入自然,在物與物、物與人的敞開、交織、圓融中 「詩化」出除經驗世界,而又不離經驗世界的道德世界、意蘊世界。在那裏人的意義、物的意義,世界的意義生動起來,呈現出一派「自由」的景象,而這一切又與「歷時記憶」有了驚人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Endel,T. Episodic Memory and…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September 27, 2023 at 3:30am — No Comments
克羅齊《维柯的哲学》第十九章·維柯與當代文化的趨勢
維柯回顧了歷史進程之後,又回到了他自己的時代,一個文明遍及所有的民族的時代,維柯為當代世界畫了一個速寫,然後不再說什麼了,或許這不令人滿意,至少是不確定的或謹小慎微的。因為他不是在政治問題的直接感召之下開始《新科學》研究的,最起碼從這個短語的通常意義上是這樣的,所以他永遠也不會從《新科學》的沈思滑向實際生活,甚至一部著作,或評論法律和制度的短文,或提出改進的建議,也采取哲學家最通常所用的形式。就連他朦朦朧朧地構思他的科學的「實踐方面」的概念時,他也從未設想,就他所涉及的範圍而言,這種概念能存在於學術圈子之外。
…
ContinueAdded by Uta no kabe on May 29, 2023 at 11:03pm — No Comments
面對同一首詩,如下述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的詩《從另一邊》的三行,根據以下的假設,德勒茲vs維柯,可能出現怎樣的情況?
德勒茲可能挑戰維柯的詩性智慧,認為其過於依賴像徵敘事,限制了感性經驗本身的動態生成力。這種挑戰的邏輯基礎在於德勒茲對感性經驗的直接性與生成性的高度重視,以及他對像徵敘事的規范化和封閉性的質疑。如果將兩者結合,可以設想一種既承認感性經驗的直接生成力,又允許像徵敘事作為開放結構的詩性智慧模型,從而為文化和生命提供更具生成力的解釋框架。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的詩·從另一邊
就像沙子從沙漏中漏下,音樂也落入音樂。…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February 15, 2025 at 4:30a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維柯思想的核心概念「詩性智慧」在文藝學中可看作是藝術想像。他對詩性智慧的闡發中指出想像是詩的本質,具有獨立的地位,並聯系古代語言的起源、神話的本質等在寬廣的視野中論述了藝術想像的心理機制及其情感性等特點。維柯對想像的重視和闡發在其時代表了一種新的文學觀念,提出了新的詩學原則——想像的原則。由此出發,維柯建立起自己的詩學新體系。維柯的詩學是浪漫主義美學的先聲和組成部分,對此後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有著深遠的影響。…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18,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他們宣稱,雖然他接受並且加強了《聖經》的權威,但又在許多方面威脅和動搖了它。他對俗史傳統的批判——以高傲的反叛精神反對過去——將會開啟最危險的濫用之路,因為它啟發了將這同一種精神和方法應用於聖史的做法,布蘭格的做法就是如此。
這一指控真切地指出了,後來注定要使維柯在19世紀大受稱頌的所有因素。因此教會人士開始猜忌他,這在後來的復辟時期有了結果,柯朗傑羅主教聲討維柯。稍早些時候,皇家審察官洛倫佐·吉烏斯提尼亞尼作出判決,宣布《新科學》是「一部標志著歐洲歷史上最不幸的危機的著作」。…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November 20,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摘要: 研究歷史哲學必須要回到歷史哲學的開山祖師維柯那裏,維柯的歷史哲學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基督教的陰霆,開創了歷史哲學的新局面。馬克思肯定了維柯關於歷史觀的合理觀點,對於他的史學思想持批判繼承的態度,馬克思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唯物史觀。
維柯與馬克思都提出了人造歷史的觀點,但二者對歷史本質的描述卻存在很大的差異。維柯提出人造歷史主要是針對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這一論斷,他對於笛卡爾討論觀念及實在的關係持否定的態度。馬克思是為了批判黑格爾的歷史哲學進而提出了人類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觀點,馬克思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理解人造歷史的這一觀點。
一…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3,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從文學藝術的創造機制來看,維柯說到詩性智慧的兩個主要特點——以己度物的隱喻和想像性的類概念,都觸及到了文藝心理學中關於藝術想像的規則。而且,維柯探討詩性智慧時對想像及其情感性的高度重視,觸及到詩的起源、本質和特征,把握到了藝術的特征,對於我們理解文藝的本質,理解文藝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等問題,都有重要的意義。
所以,從維柯的美學和文藝學思想來看,我們可以把詩性智慧等同於藝術想像來論述維柯的詩學觀念。而且,維柯也用想像這個概念來表達自己的詩學觀點。維柯在1725年致蓋拉多·德衣·安琪奧利的信中認為,想像是來自人的肉體的功能,是詩歌創作的主要特征,他說:…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20,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我在閱讀《新科學》的時候,也看了朱光潛的《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一書。朱光潛在書中也討論了維柯是否宣揚有神論的問題。維科篤信宗教,這是因爲,世界各民族在原始時代社會生活,都要依靠宗教的需要和利益才能建立起來,才能不斷維持下去,宗教是一切典章制度的起源。人要有某種信仰作爲自己的指南。當然信仰是可以改變的,因爲文明在不斷的發展,哲學與科學的地位不斷上昇。而維柯雖然篤信宗教,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詩性智慧」上面,但他不是一個有神論者。
因爲維柯在書中冩到,神是原始酋長們憑着以己度物的詩性智慧幻想出來的,這些酋長把他們自己身上的那種野蠻特性進行轉化,把它們放到了他們信仰的神的身上,而這樣描述天神的形象,算是一種褻瀆,一個有神論者不會這樣褻瀆自己信奉的天神。…
ContinueAdded by 比雷艾弗斯 on September 2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三)謹慎讓「詩性」作為副詞去隨意修飾其他概念
對維柯在其認識論背景下使用過的那些概念,如「詩性智慧」、「詩性想像」、「詩性語言」、「詩性邏輯」、「詩性意象」、「詩性歷史」等,我們也可以在文學研究中繼續使用(例如容易較多出現這類概念的文學評論文章),但須注意和維柯提出這些概念時所處的立場保持學理上的一致,若不一致而有特定內涵擴展,應及時加以說明。
否則,可能導致術語使用的隨意,進而帶來學術判斷上的似是而非。如一些文章中使用著「詩性體驗」一詞,(37) 不知這裏說的「詩性」是哪種意義上的?在海德格爾意義上,詩性就不是體驗,二者無法在學理上通順地嫁接在一塊兒,因為來自狄爾泰的體驗概念,首先是「一個純粹的認識論概念」…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7,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心靈,在穿越了它的進步歷程之後,在從感覺順利地上升到想像的和理性的共相之後,在從暴力上升到平等之後,它遵循自己永恒的本性義無反顧地再次經歷這一過程,沈陷於暴力和感覺之中,因此,它重新開始了自己的上升運動,重演出現了。…
ContinueAdded by Uta no kabe on August 25,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而「詩人」的希臘文原意是「創造者」或者「制作者」,表達了原初的人對神聖事物的想像性推測,所以原始人又稱為「神學詩人」。維柯對想像的重視是他對美學的重要貢獻。
誠如吉爾伯特和庫恩所指出的:維柯在美學上的突出貢獻在於,解放了想像力,認為想像力不是其他任何事物的女兒或僕人人,侍從,而是一種獨立存在、擁有獨立價值的能力,並提出了相應的發生學方法並加以論證。所以,《新科學》的出現,在十八世紀初期的南歐,是想像理論方面的偉大事件。[3]…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22,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一創造力的頌揚:維柯與「詩性智慧」
「詩性」一詞源出於18世紀意大利學者維柯(1668—1744)的《新科學》,維柯把人類原初狀態時所具有的思維方式稱為「詩性智慧」,詩性的語言、邏輯、倫理、經濟、政治、物理等都屬於詩性智慧。「詩性智慧」是人類最初的智慧,古代各民族都以「詩性智慧」的精神方式創造了最初的文化模式,並由這種思維認知方式決定其行為模式,所以,詩性智慧也可稱為詩性思維。從人類學上來說,詩性智慧類似於人類學家講的原始思維,從現代意義上,又近乎美學講的藝術思維。
詩性智慧是建立在感性基礎之上的具有豐富想像力的創造性智慧,它的核心特征是通過想像和隱喻,使客觀事物成為主觀情感的載體,創造出新的心物合一、情景交融的意象和境界。…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8, 2023 at 7: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