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安靖教授:“褶子”的海德格爾起源與德勒茲的形而上學批判
關於德勒茲與海德格爾這兩位二十世紀重要哲學家的關係,Leonard Lawlor在他的Thinking through French Philosophy中做出了如下富有激發性的評論:“與人們的預期不同,德勒茲在《差異與重復》中提到的第一位哲學家並非柏格森、尼采或斯賓諾莎,而是海德格爾。德勒茲所說的‘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洞見’——亦即差異必須在不經過任何同一中介的條件下使不同之物相互發生關係——的確全面指引著德勒茲在《差異與重復》中的思考。
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差異與重復》就是德勒茲的《存在與時間》。我甚至認為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勒茲的《差異與重復》在1968年的出版和《存在與時間》在1927年的出版同樣重要。”在《差異與重復》中,德勒茲是在“關於海德格爾的差異哲學的註釋(Note surla…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4, 2020 at 7:54pm — No Comments
如何理解德勒茲?什麽是德勒茲?
德勒茲作為撰寫過文學、電影、音樂和繪畫等眾多藝術領域評論的後現代哲學家,其理論和概念的影響都遠遠超出了哲學領域。“褶子”作為德勒茲重點闡述的概念之一,與他的“根莖”、“差異”、“運動-生成”、“欲望”等詞匯一起構成了其激情的生命哲學。而由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主辦、汪民安教授主編的當代藝術評論期刊《褶子》正是受到了這個概念的啟發,將目光聚焦在當代優秀的國際藝術評論以及哲學家撰寫的思考藝術的經典文本,期望對國內藝術評論和藝術創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
Continue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4, 2020 at 7:47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和章太炎的差異觀: 抵抗資本主義
德勒茲在對柏格森的闡釋中,將差異(difference)從確定(determination)那里區分出來。照德勒茲看,黑格爾的辯證法代表一種線性的運動,因為他關於差異的看法是外在於事物本身的,因此不得不同時牽涉著確定(determination)和矛盾(contradiction)。…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15, 2020 at 4:09pm — No Comments
一、德勒茲的思想、概念及分析路徑
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是當代最著名的後結構主義哲學家之一, 其影響力與福柯、德里達並駕齊驅。德勒茲的著作《差異與重復》、《褶子——萊布尼茨與巴羅克風格》,以及與瓜塔里(Felix Guattari)合寫的《反俄狄浦斯》、《千高原》等是後結構主義哲學經典著作,在政治、經濟、管理、美學、建築、藝術、心理學等各個…
Continue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December 25, 2019 at 1:12pm — No Comments
新聞專業主義就是在這種結域與解域的運動之中衍生而成。它的基礎既有符合
歷史文脈的部分,也有呼應現實和實踐要求的部分,也是精神遊牧和思想理念化的結果。正因為它是生成性和逃逸性的,在實踐空間,如既有研究所述,它表現出碎片化、局域化、情境化的特征(陸曄,潘忠黨,2002),其生存必須在權力、體制與話語 的裂縫中尋求空間。
學者潘忠黨在1990年代討論中國新聞體制改造時,把新聞業像征資源分類為權威像征資源和改革型像征資源(潘忠黨,1997)。如果我們今天再盤點中國新聞業的像征資源,可以更細致地進行分類(如表1所示)。
在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產生”於20世紀末期的新聞改革年代,一般認為是西 …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December 23, 2019 at 9:51pm — No Comments
意識是一種不受我們身體局限的物質,是一種條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變物質事件。「以心控物」能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
一個簡單的意念似乎擁有改變我們世界的力量。
「以心控物」,意念可以影響物理現實。意念能影響任何東西,具有改變世界的驚人能力。
物質並不是固態和穩定的,甚至不是任何東西。
我們的世界肖似一個巨大的量子信息網絡。
「真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流動或變動的。想要用意念影響物質,念頭必須非常專注,而且動機強烈。…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October 12, 2024 at 3: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September 4,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在〈何謂啟蒙?〉最後,傅柯對系譜學的著名界定如下:「從致使我們是我們所是之物的偶然性中提取不再是、不再作或不再思我們所是、所作或所思的可能性」(1994h : 574)。這種在「所是」與「所是中的不再所是」間的非辯證式轉換與改道,賦予了自我到自我,或思想到思想最繁複曲折的可能距離。吾人曾在〈分裂分析傅柯 III:內在性知識論與內在性倫理學〉一文中予以分析,並指出系譜學的這個特異性正深刻銘刻傅柯思想中的摺曲條件。換言之,摺曲作為一種怪異的雙重性,深植於「所是」與「不再所是」的交互鏡像中 4,最終使得傅柯的界限態度贖回一種特屬於哲學的堅實性 (consistance),免於在越界的暴力運動中成為一道純粹的死亡之線。…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May 10, 2020 at 7:29pm — No Comments
就在原本是理工背景的许煜在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修读哲学博士时,斯蒂格勒也在该校客座,《论数码物的存在》便是许煜经过斯蒂格勒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2017年,许煜的第二本英文专着《论中国的技术问题:宇宙技术初论》出版,强调技术的多样性并非仅显示于欧美中心,在亚马逊、印度、中国都有,所以他写的中国技术问题也只是「其中一种」。许煜对于技术问题的思想方式,在他于台湾此行多次的演讲中皆提出一种「退一步」的态度,例如海德格对于现代技术的追问便是回到古希腊对于技术的定义(这也是第一天北艺大科艺所王俊杰所分享的阅读经验),但许煜说:「回去(going back),不意味着成为希腊人。」如同他回到中国古典思想中,思考道与器的关系,是为了对当代的技术现实与技术倾向作出批评的准备。斯蒂格勒在11月5日周二北艺大的演讲问答也说:「去寻求希腊的思想资源,是希望去指出存有…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31,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进一步而言,“艺术危机”是整个西方社会迷失方向的集中体现。在斯蒂格勒看来,技术是不确定的。新技术发展速度太快,社会抵制增加,历史主义盛行,此即斯蒂格勒所谓的“迷失方向”,有时又被称为“中断”。在迷失方向的社会中,审美体验被调节而齐一化,消费主义剥夺了审美能力,因为审美被简化为计算,行动被还原为消费,欲望倒退为驱动力——其最终的结果是人们行动困难。
二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入加尔布雷斯所谓的“富裕社会”。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陷入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满足的消费主义中,成为丧失批判精神和创造性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从艺术异化的角度来看,斯蒂格勒承自法国技术哲学家前辈的诸多相关思想,如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和德勒兹的欲望机器理论等,都在控诉消费主义社会对人的奴役,他将这些理论融会贯通,自成一派。…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March 22,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與德勒茲的哲學有著潛在的共鳴,尤其是當我們將其與德勒茲的「平面」、「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和「皺褶」(Fold)等核心概念聯系起來時。
整體性與德勒茲的「平面」(Plane of Immanence):…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October 5, 2024 at 8:30pm — No Comments
不少谈论技术问题的哲学家也喜欢谈论文艺,比如,海德格尔喜欢讨论诗歌和荷尔德林。此种风尚在当代法国思想家中尤为常见,福柯、鲍德里亚、德勒兹、德里达和斯蒂格勒均如此。福柯更是提出生存美学的理论,要求哲学家做出表率,把生活当作有自己“风格”(style)的艺术品。他曾道:“艺术成了一种专业化的东西,成了那些搞艺术的专家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人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品?为什么灯或房子可以成为艺术品,而我们的生活反而不能呢?”显然,福柯要求哲学家同时也应是艺术家。…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February 27,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以下是最常被“情动转折”研究者提及的学者:
布莱恩·马松(Brian Massumi)是“情动转折”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他强调了情感(affect)作为一种非意识的、预个人的力量,不同于情绪(emotion)和感觉(feeling);情感是身体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潜在能力,具有未被意识形态和语言完全捕捉的特性。
代表作《感性的自治:运动、情感、感觉…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3,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二、“生成動物”與卡夫卡
德勒茲和加塔利曾合撰文學研究專著《卡夫卡:走向少數族文學》。他們認為,卡夫卡的作品是迥異於西方思想樹狀傳統模式的“塊莖或洞穴”,是非中心、迂回曲折的生長的蟹狀草,具有平原上鼠穴或獸徑式的複雜多變的逃逸線。卡夫卡作為“少數族文學”的喜劇性代表作家,表現出一種全新的文學與文化模式。
在德勒茲和加塔利看來,生成觀念在文學領域集中表現在“少數族文學”和“生成動物”(becoming…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31pm — No Comments
[前言 Affects-Percepts-Powers]…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October 19, 2024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在當今信息、通訊、知識技術日益複雜的世界中,教育探究的空間也正在成為一個根莖式的空間“rhizome space”,更加追求活躍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思想。根莖之於樹木,猶如互聯網之於信件———這是一種網絡關係,它具有互聯網的超聯通性。樹木和信件的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由一個主幹將表面上的兩點連接起來。但是根莖和因特網①則極其復雜而且處於不斷變化中。
六、根莖式行動者網絡理論(Rhizomantics)
我在《從根莖式行動者網絡理論角度成為賽博格:實施後人類教學》…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September 15, 2020 at 6:19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9:00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與瓜達西(以下簡稱「德-瓜」)挪用一植物學的專有名詞–「塊莖」–來闡明其以域外來做異質連結與多樣性的連結概念。此一概念所直指的敵人,便是「樹」。
例如在《聖經》中,樹便是一顆智慧之樹,並能分辨善與惡的樹。笛卡兒在其<《哲學方法》前言信>(Lettre-préface aux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指出,「所有哲學猶如是一顆樹,其根是形而上學,其樹幹是物理學(physique),其分枝便是樹幹不同學科/科學(sciences)的延伸。」[1]。
在<《形而上學是什麼?》導言>[2]中,海德格也承襲如此的哲學/形上學傳統,認為:「存有之真理就可以說是基礎…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5, 2019 at 10:15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