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報》的例子,除了印製報紙外,她亦開設網站及智能手機app《新報新聞》,Android及蘋果智能裝置iOS的兩個平台均可以下載,換句話說,《新報》並非因為只做「紙媒」而遭淘汰,而是她的「新媒體」平台,同樣未能吸引足夠的受眾注意,找不到可持續的營運模式才要結束。…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與所有的正常人一樣,幻想有一個鋼鐵般強壯的身體,有一套如同精密儀器般紋絲不亂的內臟系統,唯其如此才有可能活到九十以上的高齡。我有一個朋友一直以家族史的長壽而自豪,他堅信自己也是長壽的,有一次對周圍的朋友說,等到我九十一百歲了,看看你們這些朋友一個個先我而去,我的心情一定會淒涼透頂,我一定會懷念你們的!
我真的羨慕那個朋友對自己健康或者壽命的樂觀態度。假如我說出這一番話,…
Added by Priyatamā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1:50pm — No Comments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作家。著有散文集《翦拂集》、《大荒集》,長篇小說《京華煙雲》、《朱門》,學術論著《語言學論書》等。…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蕭瑟寡人·即使線上教育取代課本,教室裡面老師的那個位子也不會就此空下來的!
教育科技化,首當其中的自然是學校與教師。不久前,比爾蓋茲曾聲稱五年內最好的教育將來自於網路(link is external),不少人以此臆測:這是否代表老師與學校將被大幅淘汰?而前日,同樣的論點在想想上被謝宇程先生的教育需要愈來愈多專業人士,但他們不當「老師」一文重燃。敝人相信這論點將是國內外教育界的重要議題。至此,希望能夠以一教育科技人的觀點來拋磚引玉。
敝人以為,答案是一個很紮實的NO。因為若教師被大幅淘汰,這代表我們的教育問題更大了。師資短缺還很容易解決,但若結構性不須老師介入,這代表我們的教育走上了一條很恐怖的路。…
Continue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在我的書房,除了書,堆放的有大大小小百十多個古陶瓶罐。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愛這類東西,我說或許瓶與平諧音吧,說不清什麼原因。一日有甲骨文專家和我談起我的姓名三字,說賈字上半部的“西”來源於陶瓶的象形,下半部的“貝”就是古時的貨幣,古人的錢是在家時壓在炕席底下的,出門則裝進陶瓶了頂於頭上。原來我愛陶瓶的秉性是與生俱來的!環顧書房,可惜的只是沒有很多的錢,瓶裏罐裏都是空著。
二OO一年的秋天,我得知陜西的富平縣有一個專燒制陶罐的陶藝村,自己以陶自喻,富平的縣名又讓我吉祥,便鼓動一些朋友去那裏遊玩。一位女熟人也嚷著她也愛陶,而且陶藝村三字中也有一個字與她的名相同,她應該去的,也就去了。在陶藝村我們每人都親自制作了一件陶器,當然做得最好的是我。我做的就是一個瓶,燒好了我把它帶了回來。…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如果愛情是那些具有創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種能力,那麼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每一個在一個特定社會生活的人的愛的能力取決於這一社會對這個人的性格的影響。當我們談到當代西方社會的愛情時,我們要提出下列問題,即西方文明的社會結構以及這一社會結構產生的精神是否會促進愛情的發展。提出這一問題就意味著要對此作出否定的回答。任何一個客觀地觀察我們西方生活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愛情—博愛、母愛和性愛在西方是罕見的現象,許多假愛情的形式取代了它們的位置,而這些假愛情的形式實際上只是愛情的衰亡的形式。…
Continue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一歲將盡,便進入一種此間特有的情氛中。平日裏奔波忙碌,只覺得時間的緊迫,很難感受到"時光"的存在。時間屬於現實,時光屬於人生。然而到了年終時分,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後邊追它,卻始終抓不到它飄舉的衣袂。它飛也似的向著年的終點紮去。等到你真的將它超越,年已經過去,那一大片時光便留在過往不復的歲月裏了。
今晚突然停電,摸黑點起蠟燭。燭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寧靜地浮在漆黑的空間裏;室內無風,這光之花苞便分外優雅與美麗;些許的光散布開來,蒙依稀地勾勒出周邊的事物。沒有電就沒有音樂相伴,但我有比音樂更好的伴侶——思考。…
Continue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1:22pm — No Comments
六十一、狗媽媽
我對你說過的這個狗媽媽,小銀,就是射手洛巴托的那只母狗。你很熟悉它,因為在去雅諾斯的路上碰見過很多次了……你記得嗎?它那身金黃雜著白色的毛簡直像五月裏的一片晚霞……她生了四只小狗,賣牛奶的莎魯德把它們都帶到馬德雷斯的小房子裏去了,因為她的兒子正在病危,路易斯先生對她說需要喝乳狗湯。你要知道,從洛巴托的家到馬德雷斯橋有多遠,中間還要經過塔布拉斯岔路口………
小銀啊,有人說,那一天它整天都像瘋了似地跑進跑出,到路上,還爬上圍坎,各處去找尋,在人們的身上嗅著聞著……晚禱的時候,還看見它在看守奧爾諾斯小屋旁的一些煤炭包上朝著落日嗚嗚哀鳴。…
Continue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鄰宅起火。很和平的火焰
刺痛眼睛,驚動寐中的老人與水
距離是不存在的,在墻的兩邊
面包被等分的切開,成為真實的虛構
火的原因在面包之上,在住房
和通貨膨脹之上。一個純美學問題
普遍展開,獲得更高的形式
很遠的火在感覺中燒得很近…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20pm — No Comments
第三章
獻給絕色美人
“麥子啊,我的麥子!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知道人世間沒有比你再倔的漢子啦……”
“知道就好。”
“你生出了一個念頭,會一條道走到黑哩。”
廖麥坐起來看了美蒂一眼,又仰躺下。他一直在看窗外的星月。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16pm — No Comments
《未完成的家族史》
靈魂在我的身體上起身,走成 π 像世界不可割舍的部分,在書寫靈之書,魂之書, 世界已經無關緊要,喊不出任何人的名字,世界不是靈魂的原鄉。 該抵消的已經抵消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已經是昨日黃花, 黃花載不動我的身體,黃花雖然是死不瞑目, 但是,黃花避免不了在死亡中發呆, 抱緊草芽坐在灰塵之上,讓灰塵在風中散去, 世界已無,江山已無。 世界不是靈魂的原鄉,靈魂才是, 而靈魂早就是山窮水盡了,譬如:屈原被汨羅江上的鷗鳥吞掉了, 阿利蓋利•但丁,被思想的昆蟲吃掉了, 還有誰?還有誰被無知冠名之後見過自己的真相? 昨天是舊的,昨天的靈魂也是舊的,照鏡子的靈魂誰也看不見。 靈魂在我的身體裏過著混亂不堪的生活, 在心靈的鬥室裏點亮一盞燈, 又點亮十盞燈,又派出靈魂的鴿子飛出我的身體, 飛得兩肋生風,卻忘記了世界, 累死在想象力的彌合之中,想象力在工於論道, 僅僅是從我身體的一頭摸索到另一頭,卻摸不到一顆星宿。…
ContinueAdded by 邊鄉 岸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13pm — No Comments
“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在陰歷七月十五的這一天,在北平大小胡同裏,隨處可以聽到兒童們這樣唱著。這裏,我們就可以談談蓮花燈。 …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12pm — No Comments
看看《新報》的例子,除了印製報紙外,她亦開設網站及智能手機app《新報新聞》,Android及蘋果智能裝置iOS的兩個平台均可以下載,換句話說,《新報》並非因為只做「紙媒」而遭淘汰,而是她的「新媒體」平台,同樣未能吸引足夠的受眾注意,找不到可持續的營運模式才要結束。…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5pm — No Comments
引言:
咨詢公司做項目為什麽要做訪談?他們如何確定要訪談誰?怎麽規劃、邀約、訪談和跟蹤?
全文: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外請咨詢公司來公司做項目時,第一步做的經常是對公司高層及相關人員進行訪談,為什麽要做訪談呢?訪談應該如何做呢?整理一些關於訪談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完全陌生卻必須深入了解的業務時,你會怎麽做?最快的方式就是和熟悉該業務的人約出來聊一聊。不是瞎聊,而是與對方進行訪談!
為什麽要訪談?…
Continue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2pm — No Comments
社群媒體的寫作帶起表達氛圍
(原文作者為紐約時報作家兼美國中學教師Anderw Simmons。以下以作者第一人稱撰寫。)
「學生沉迷上網,寫作能力低落!」這句話每幾天就有老師或教友跳出來大聲呼喊,我也曾經這樣對自己說過。
幸好大家都錯了。
學生上網會影響寫作?…
Continue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1pm — No Comments
【張文薰/文】
在日本近代文學文化史上,存在過一個以「情色、荒誕、無厘頭」(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為特徵的時代。大正末與昭和初期之間,在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後快速復興、繁榮熱鬧甚至凌越地震前的大都會,孕育出大量標榜著「情色、荒誕、無厘頭」的藝文成品。原本評論者含著貶意給貼上的標籤,後來成了創作者理直氣壯拿來…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毅_xiaoyi • 電影評論:為甚麼狗要咬狗
鄭保瑞的《軍雞》都已開拍了,他的前作(轉眼間,新作已經變「前作」)《狗咬狗》已經上畫、落畫、出碟、再出埋雙碟版DVD了,卻一直寫不了關於影片的隻字片言。
影片談的是生存。我想說的是死亡。
在銀片裡我們看到的第一個死亡,是茶樓裡陳冠希塞滿一口的食物,然後拿出手槍走向正等待丈夫捧出精心蒸好的蝦餃的老太太,乾淨俐落地結束她的生命。鏡頭中的丈夫捧著蝦餃出來,摔了一地。…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其實,促使陳晨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不單是落選這個原因,還有費曉英的移情別戀。陳晨和費曉英可謂是青梅竹馬,而由於陳晨的搖擺不定,使得費曉英最終選擇了王子騰。在多少個不眠之夜,陳晨都不敢真正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他和王子騰的差距到底在哪裏?
“其實這一次落選也是冥冥中註定的。”陳晨常常這樣安慰自己,他甚至還認為自己天生如此,天生就不善於處理人際關系。
對於這個問題,李野的觀點是,陳晨總是在逃避。
李野勸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脈經濟學,王子騰有,而你也應該建立起你自己的人脈經濟學。王子騰的長處是圓通世故,你的長處是坦率真誠,他可以經營好自己的人脈,你同樣也可以的。”…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第一章·戰後業餘棒球的鼎盛時期
一
明明那是別人說過的話,而且我還記得別人說那些話時的情景;可是,我總覺得那才是發自我靈魂深處的話。不過,既然語言得有兩個人參與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說是由於我的存在才成為別人的語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電站的原工程師,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個人,他既想讓我聽見,卻又裝做自言自語似地說:
"沒有比選上救場跑壘員1更令人膽戰心驚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為業餘棒球殉難啊。雖然現在沒人叫孩子們去充當球場跑壘員的了。可是,遇到這種情況恐怕也……"…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美國創意策略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 Inc.)顧問本.巴加林(Ben Bajarin)在《時代》雜誌網路版撰文認為:「Twitter已經成為當今最具顛覆性的新媒介之一」。「在我經常使用的服務中,沒有一個具備像Twitter這樣的即時信息服務。」在中國,微博的被追捧程度絲毫不亞於Twitter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甚至有海外研究者認為,新浪微博在許多方面優勝於Twitter。1
「撬動中國」的支點和「公共領域」瓶頸
微博對於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最大功用,莫過於對公共領域的建構作用。微博將「內容為王」與「關係為輔」兩個方面共時性地統一於一個平臺,並因其可以嵌入大量的協力廠商軟件而成為「富媒介」(rich media)。借助於循環對話不斷產生的「推特流」形成意見的「漲落」,進而達成某種相對性的共識。…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November 14,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