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清代劉熙載《藝概》也認為這兩種美應“相濟有功”。即形式的美與思想情感的表現結合,要有詩人自己的性格在內。近代王國維《人間詞話》提出詩的“隔”與“不隔”之分。清真清新如陶謝便是“不隔”,雕績雕琢如顏延之便是“隔”。“池塘生春草”好處就在“不隔”。而唐代李商隱的詩則可說是一種“隔”的美。
這條線索,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我們京劇舞臺上有濃厚的彩色的美,美麗的線條,再加上燈光,十分動人。但藝術家不停留在這境界,要如仙鶴高飛,向更高的境界走,表現出生活情感來。我們人民大會堂的美也可以說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這是美感的深度問題。
這兩種美的理想,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藝術中的美和真、善的關係問題。…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3pm — No Comments
楚國的圖案、楚辭、漢賦、六朝駢文、顏延之詩、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繡和京劇的舞臺服裝,這是一種美,“鏤金錯采、雕績滿眼”的美。漢代的銅器陶器,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這又是一種美,“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
魏晉六朝是一個轉變的關鍵,劃分了兩個階段。從這個時候起,中國人的美感走到了一個新的方面,表現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認為“初發芙蓉”比之於“鏤金錯采”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藝術中,要著重表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潛作詩和顧愷之作畫,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沒有漢隸那麽整齊,那麽有裝飾性,而是一種“自然可愛”的美。這是美學思想上的一個大的解放。詩、書、畫開始成為活潑潑的生活的表現,獨立的自我表現。…
Continue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21pm — No Comments
一、引言——中國美學史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一)學習中國美學史有特殊的優點和特殊的困難
我們學習中國美學史,要注意它的特點:
第一,中國歷史上,不但在哲學家的著作中有美學思想,而且在歷代的著名的詩人、畫家、戲劇家……所留下的詩文理論、繪畫理論、戲劇理論、音樂理論、書法理論中,也包含有豐富的美學思想,而且往往還是美學思想史中的精華部分。這樣,學習中國美學史,材料就特別豐富,牽涉的方面也特別多。…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9pm — No Comments
上星期的某一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在西單附近吃飯。席間我們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臧否人物,言必及王小波、余傑、村上春樹、奧爾罕·帕慕克,聊的十分盡興。大約到了9點多,我們方才起身結帳,各自回家。我踏上地鐵之前,忽然看到一處還沒收攤的報刊亭,就走了過去。從西單到四惠東大約11站,全程要30多分鐘,我必須得買點什麼東西消遣。
我的視線從《科學美國人》掃到《譯林》,然後又從《看電影》掃到《三聯文化周刊》,來回溜達了五、六分鐘仍舊遊移不決,直到攤主不耐煩說要收攤了,我才催促自己下了決心,在攤子上抓了一本《讀者》,匆匆離去。在地鐵里,我捧著《讀者》看的津津有味,全然不顧自己曾經一逮著機會就嘲諷這本雜誌的種種劣行。《讀者》殺時間很是不錯,我在西單等地鐵的時候翻開扉頁寄語,在建國門看到中縫後的笑話欄目,然後四惠東地鐵停穩的一瞬間,我剛好掃完封底的廣告。…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2pm — No Comments
2001年10月30日,我走出可可西里,翻越昆侖山,進入柴達木盆地。這裏人煙稀少,自然環境極為惡劣。走了幾天,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影。
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水也喝光了,我只能在戈壁灘找一些螞蟻來解渴、充饑。在野外,如果抓到螞蟻,你只要用舌頭舔一舔它的屁股,它就會在瞬間釋放出一種叫蟻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刺激人的腮腺產生口水,從而達到解渴的目的。等抓到幾十隻的時候,把它們一起放進嘴裏吃掉,既解渴又能充饑。…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19, 2019 at 11:15am — No Comments
我女人說,瀕死的前五天,在病院裏,他連叫了幾夜的爸爸!她問他“叫爸爸幹什麽?”他又不響了,停一會兒,就又再叫起來。到了舊曆五月初三日,他已入了昏迷狀態,醫師替他抽骨髓,他只會直叫一聲“幹嗎?”喉頭的氣管,咯咯在抽咽,眼睛只往上吊送,口頭流些白沫,然而一口氣總不肯斷。他娘哭叫幾聲“龍!龍!”他的眼角上,就會迸流些眼淚出來,後來他娘看他苦得難過,倒對他說:
“龍!你若是沒有命的,就好好的去罷!你是不是想等爸爸回來!就是你爸爸回來,也不過是這樣的替你醫治罷了。龍!你有什麽不了的心願呢?龍!與其這樣的抽咽受苦,你還不如快快的去罷!”
他聽了這一段話,眼角上的眼淚,更是湧流得厲害。到了舊曆端午節的午時,他竟等不著我的回來,終於斷氣了。…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7am — No Comments
在東車站的長廊下和女人分開以後,自家又剩了孤零丁的一個。頻年飄泊慣的兩口兒,這一回的離散,倒也算不得什麽特別,可是端午節那天,龍兒剛死,到這時候北京城裏雖已起了秋風,但是計算起來,去兒子的死期,究竟還只有一百來天。在車座裏,稍稍把意識恢復轉來的時候,自家就想起了盧騷晚年的作品《孤獨散步者的夢想》的頭上的幾句話:
自家除了己身以外,已經沒有弟兄,沒有鄰人,沒有朋友,沒有社會了。自家在這世上,像這樣的,已經成了一個孤獨者了……
◇
然而當年的盧騷還有棄養在孤兒院內的五個兒子,而我自己哩,連一個撫育到五歲的兒子都還抓不住!…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6am — No Comments
我們上面所引長沙女子郭六芳詩中說過:“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這是心理距離構成審美的條件。但是“十二珠簾夕照紅”,卻構成這幅美的形象的客觀的積極的因素。夕照、月明、燈光、簾幕、薄紗、輕霧,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現的有力的因素,現代的照相術和舞臺佈景知道這個而盡量利用著。中國古人曾經喚做“移世界”。
明朝文人張大復在他的《梅花草堂筆談》里記述著:…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2am — No Comments
早年接觸的考古證據
近幾年來出土的許多文物,有助於肯定中國早年與東南亞的來往關系。在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曾經發現中國漢朝的陪葬陶器。其中在蘇門答臘出土的一件,刻有相當於“公元前45年”的年號【8】。可惜,這些早期陶器的發現,並不能證明中國人親身與當地人接觸,因為這些陶器可能由外國旅客或商賈帶到這些地區的。
海涅─格爾德恩(R. Heine─Geldern) 認為婆羅洲達雅克部族和弗洛勒斯島…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18, 2019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在許多有關華人的歷史記載中,也許最鮮為人知的,是華人移居南洋(華人對馬來群島的稱呼) 的故事。近幾年來,隨著馬來西亞(由馬來亞、沙巴[即北婆羅洲]和砂勞越組成的聯合邦) 的成立,無形中激發人們對這個地區,特別是對婆羅洲的興趣。本文的目的,是設法根據可得的資料,編寫成一篇有關華人與婆羅洲接觸的歷史。在第一節裏,筆者打算探索華人最早出現在婆羅洲的蹤跡。一直到公元1850年華人在婆羅洲的發展經過。第二節則敘述1850年以後,華人在婆羅洲所發生的各種事件。…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18, 2019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那個年輕的獄卒發覺囚犯們每次體格檢查時長的逐月增加都是在脖子之後他報告典獄長說:“長官,窗子太高了!”
而他得到的回答卻是:“不,他們瞻望歲月。”
仁慈的青年獄卒,不識歲月的容顏,不知歲月的籍貫,不明歲月的行蹤;乃夜夜往動物園中,到長頸鹿欄下,去逡巡,去守候。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8, 2019 at 8:30pm — No Comments
在建國後前30年中,我國城鎮人口僅增加了約1.3億。
——2007年夏天,我到英國訪問,從倫敦、劍橋、曼切斯特、愛丁堡和工業城市格拉斯哥,在20多天的行程中,我再次想到半個世紀前提出的“超英趕美”的口號。當時一個重要的指標是鋼鐵的產量。而現在則是GDP。中國的鋼鐵產量已經大大超過英國,GDP按照購買力評價實際也已經超過英國。但我們是不是了缺失了什麼?——文化、傳統,還是城市的歷史風貌?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高新技術、服務業與旅遊業的興起,科學、文化與歷史顯得如此的重要!
1980年後20年間,城市化在中國提速,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減緩的勢頭。城鎮凈增人口約2.5億,這還不包括大量進城務工的農民。…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8, 2019 at 8:28pm — No Comments
蜻蛉是夏天最繁生的昆蟲,在水邊,在草地上,在天空中,隨處可以見到。尤其是傍晚或起陣頭雨的時候,每每合成大群,在天空回繞飛行。到了秋天,雖然不再見有這樣大群的飛行,但不是天氣極冷,也不會完全絕跡的。
在蜻蛉這一個名詞下,包括著許多種類,全世界所產有二千六百種,我國尚未經詳細調查,至少當有二、三百種。從分類上講,比較大形的一類叫做蜻蜓,小形的一類叫做蜻蛉,還有身體極纖細的一類叫做豆娘,比豆娘稍大的一類叫做水蜻蛉。豆娘和水蜻蛉前後翅同樣大小,常在比較陰暗的樹林中、草地上和水邊單獨飛行。蜻蜓和蜻蛉前翅較為狹長,能夠高飛,有幾種又能合群。…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18, 2019 at 8:27pm — No Comments
武夷留香是用當地優質糯米作原料, 用清澈山泉釀制而成,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
相傳很久以前,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鐵拐李不屑於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抱出一壇從武夷山民家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地大喝起來。
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鐵拐李的武夷米酒。鐵拐李看著酒快被搶光了,一怒之下,便把酒壇從天上扔下,不偏不倚落到了幔亭峰上,酒汁從巖石滲入了九曲溪,那醇厚的酒香,連溪中的魚、天上的鳥都被陶醉了。…
Added by 美食 庫 on January 18, 2019 at 8:06pm — No Comments
滿鋪靜謐的山路的轉彎處,一輛放空的出租轎車,緩緩地,不自覺地停下來。
那個年輕的司機忽然想起的空曠的一角叫"躍場"。"是呀,躍場。"於是他又想及怎麽是上和怎麽是下的問題——他有點模糊了; 以及租賃的問題,"是否靈魂也可以出租……?"
而當他載著乘客復次經過那裏時,突然他將車猛地煞停而俯首在方向盤上哭了; 他以為他已經撞毀了剛才停在那裏的那輛他現在所駕駛的車,以及車中的他自己。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anuary 18, 2019 at 8:00pm — No Comments
師傅這稱呼,八十年代初開始流行,是“同志”與“先生小姐”之間的過度。在兩個階級的鬥爭中,這個詞嚴重磨損,其中的輩分、年歲、技術、能力,甚至潛在的性別意識都消失了。
我在建築業幹了十一年,五年混凝土工,六年鐵匠,到了都沒當上師傅。歲數熬夠了,但技術不熟練,一直是二級工,連工資都沒長過,誰管你叫師傅?當過我師傅的可不少。事實上,除了學徒的,幾乎人人都是我師傅。
六九年三月,我到北京第六建築公司報到,跟行李一起裝進卡車,拉往河北蔚縣的工地。我們的任務簡單明確:開山放炮,在山洞里建發電廠。…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18, 2019 at 7:16pm — No Comments
不正常的恐懼
不正常的恐懼是由胡思亂想造成的。我認識一位婦人,她應邀乘飛機環遊世界。這時候,她就開始收集報紙上所有與飛機失事有關的新聞,她甚至還買了一個光碟,講的是《世界上最慘重的空難》。她總是想象自己掉進了大海裏,快被淹死了。這就是不正常的恐懼心理。如果她真要堅持這麽想,她最終就會招來她最怕的結局。
還有個例子與一名商人有關。他在紐約工作,事業很成功,也很有錢,但是他不斷地幻想自己破產了,口袋空空,債臺高築,他越這樣想,就越發變得悲觀消沈。他無法停止這種病態的想象,還不斷地跟妻子嘮叨:“我的生意長不了了,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破產的,沒希望了,我們要破產了。”…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18, 2019 at 7:11pm — No Comments
克服恐懼的技巧
這裏有個克服恐懼的方法,我曾經在講臺上把它教給成千上萬的學生。這個方法就像個魔術,試試吧!
假設你害怕遊泳,那麽,每天靜坐三次或四次,每次五分鐘到十分鐘。靜坐時,讓你自己進入一種完全放松的狀態。然後設想,你正在遊泳。主觀上講,你確實是在遊泳。你在心理上讓自己進入到水中去了。你能感受到水的清涼,能感受到你四肢的動作。在你腦海中,這一切都很真實很生動。
這並不是慵懶的白日夢。你想象出的這些經歷會在你的潛意識中成型。你的潛意識一旦接受,就會強迫你去實現心中的幻想和畫面。當你再次嘗試遊泳的時候,你心中便會充滿快樂。這就是潛意識的規律。…
Continue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January 18, 2019 at 7:06pm — No Comments
五月,我跟團去東北旅遊。按照旅行社的行程安排,東北行的倒數第二站是登長白山。
長白山在滿族人的心目中是一座神山,也是一座令我們神往心儀的山。神秘的天池,神秘的森林,神奇的火山地貌,這一切都深深催促著我們的腳步。清朝年間,皇族下令封山達三百年之久,使長白山得到了有效保護。幾百年來,這裏渺無人煙,估計長白山的人參都長成白鬍子爺爺得道成仙了吧!…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17, 2019 at 11:19pm — No Comments
(五)杜威知識論之貢獻
杜威知識論調和了理想主義與實在主義,在哲學知識論領域有下列四大貢獻:
1.調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爭。
2.以科學實驗方法建立了解決問題思想的五大步驟:即
(1)發現一個疑難而待解決的問題;
(2)確定問題的性質;
(3)發生解決問題的臆說;
(4)推演臆說的涵義;
(5)繼續觀察…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January 17, 2019 at 9:5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