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上星期的某一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在西單附近吃飯。席間我們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臧否人物,言必及王小波、余傑、村上春樹、奧爾罕·帕慕克,聊的十分盡興。大約到了9點多,我們方才起身結帳,各自回家。我踏上地鐵之前,忽然看到一處還沒收攤的報刊亭,就走了過去。從西單到四惠東大約11站,全程要30多分鐘,我必須得買點什麼東西消遣。
我的視線從《科學美國人》掃到《譯林》,然後又從《看電影》掃到《三聯文化周刊》,來回溜達了五、六分鐘仍舊遊移不決,直到攤主不耐煩說要收攤了,我才催促自己下了決心,在攤子上抓了一本《讀者》,匆匆離去。在地鐵里,我捧著《讀者》看的津津有味,全然不顧自己曾經一逮著機會就嘲諷這本雜誌的種種劣行。《讀者》殺時間很是不錯,我在西單等地鐵的時候翻開扉頁寄語,在建國門看到中縫後的笑話欄目,然後四惠東地鐵停穩的一瞬間,我剛好掃完封底的廣告。
盡管我一下車就把《讀者》順手塞進垃圾筒內,揚長而去,但我必須得承認:我在剛才的30分鐘過的很愉悅,那些小布爾喬亞式溫情故事和心靈雞湯,讓我發酵出一種中產階級的微微醺意。
我上上星期去了一趟三聯書店,用公司發的雅高卡買了許多一直想要但很貴的書,比如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張巖的《審核古文<尚書>案》、楊寬的《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百變小紅帽-一則童話三百年的演變》,還有若干本“大家小書”系列的小冊子。買新書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尤其是買了這麼多看起來既深沈又有內涵的文化書籍之後,感覺旁人注視自己的眼神都多了幾分恭敬。我捧著這些書興致勃勃地回到家里,把它們一本一本擺在書架上,心里盤算哪些書以後寫東西用得著;哪些書以後吹牛用得著;哪些書可以增加自己的修為和學問。
盤算到一半的時候,腹中忽有觸動,五谷輪回,山雨欲來。我的視線飛過這些嶄新的內涵書,抽出一本機器貓,匆忙跑進廁所……
類似的事情其實經常發生。比如跑去看現代藝術畫展,最後發現真正停留超過兩分鐘欣賞的,都是裸女主題油畫;買來許多經典DVD,最後挑揀出來擱進影碟機的只有《恐怖星球》和《料理鼠王》,看到男主角居然是大廚古斯特的私生子時,還亂感動了一把;往PSP里灌了300多種歷代典籍文獻,然後只是一味玩《分裂細胞》——甚至當我前天偶爾在手機里下載了一款類似口袋妖怪的JAVA遊戲以後,我連PSP都不玩了,每天在班車上和地鐵里不停地按動手機鍵,就如同一位真正的無聊上班族。
我有一次看到《LittleBritannia》里有個橋段:男主角之一跑去一家高級法國餐廳吃飯,對著白髮蒼蒼的老侍應生說:“給我來份加大的麥辣漢堡。”這讓我親切莫名。
我把這個發現跟朋友們說,他們都紛紛表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有人擬定了全套瑜珈健身計劃,然後周末在家里睡足兩天;還有人買了精致的手動咖啡磨,然後擺在最醒目的位置,繼續喝速溶伴侶。最後大家一起唉聲嘆氣,試圖要把這個發現上升到哲學高度,提煉出一點什麼精神感悟,讓自己上個層次什麼的。
但是這個努力可恥地失敗了,於是我們發現這是一種感染範圍很廣泛的疾病。
簡單來說,下里巴癥候群是這樣一種病:我們會努力要作一個風雅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結果還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候暴露出自己的俗人本質。我們試圖跟著陽春白雪的調子高唱,腦子里想的卻總是陽春面和白雪公主。
一般這種疾病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你發現了“超我”,折射到現實社會,就是你買了一臺西電KS-16608L;第二個階段是你發現了“本我”,每天晚上都用這玩意兒聽《两隻蝴蝶》。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疾病或者說生活狀態很不錯,一來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二來又不會真正讓自己難受——要知道,讓一個俗人去勉強風雅,比讓一個風雅的人勉強去俗氣更不容易,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象郭沫若那樣進退自如,能寫出《鳳凰涅磐》和《咒麻雀》來。
按照文法,在文章的結尾應該提綱挈領,但是剛才已經失敗了,現在也不會有什麼成功的可能。所以我還是以一個雋永溫馨的哲理小故事作為結尾。
我有一個朋友R。有一次,我們一群人去看一部話劇。當時去的早了,話劇還沒開演。百無聊賴之下,我們就跑到附近的一家書店閑逛。我偶爾瞥到其中一個書架上放著一些關於佛教的書,忽然下里巴癥又發作,於是微皺眉頭,用輕松安詳的語氣說恰好在旁邊的A說:“最近俗務纏身,我忽然很想看看禪宗的精神,讓自己的心空一下,也未嘗不是件愉悅的事。”
Y沒理我。我低頭一看,R原來正蹲在地上,聚精會神地捧著從書架角落里拿出來的大書。
“你在看什麼?”
A把書舉了起來,我首先看到的是Y愉悅的表情,然後是封面碩大的字體:“慈禧美容秘籍。”
R的真誠和坦率就如同初春的陽光,我看到自己虛偽的面具慚愧地開始融化。心靈被震撼的我扔下了南懷瑾、南懷仁和慧能,毫無矯飾地抽出一本《奇俠楊小邪》。
我的內心學著《發條橙》結尾的阿歷克斯,大聲吶喊:“I was cured all righ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