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0)

劉易斯·托瑪斯:我們的健康

我們不斷提醒自己,我們每年在健康上花費800億美元,或許現在已是900億美元吧?不管是800億美元還是900億美元,那都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只要一提起它,就會意味著有那麼一個龐大而有力的機構,相當複雜地組織和協調著。然而,這又是一種讓人迷惑不解、大傷腦筋的事情,因為它在穩步地日漸擴大,卻沒有具體的人在規劃和管理它。去年花進去多少錢,只有在花完之後才發現;明年的賬單上又會是多少,沒有一個人看得準。社會科學家們為這樣一些大問題所吸引,開始從四面八方湧來,以便就近看個究竟;經濟學家傾城而至,在這裡搖頭咂嘴,將越來越多的資料輸入計算機,試圖弄明白,這到底是一個運轉正常的機構呢,還是一座紙糊的屋子,徒有其表。對正在開銷的數目,似乎並無疑問,但這些錢花到哪裡,為什麼花了,就不是那麼清楚了。…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4am — No Comments

羅傑·斯佩里:對人腦的新認識

羅傑·斯佩裡(1913——),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生於哈特福德。1941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4年後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心理生物學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等組織成員,國際腦研究組織成員。因研究揭開大腦兩半球秘密和功能分工,為人們瞭解人腦更高級功能提供了新觀念,於1981年與人共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我們稍許回顧一下。我們記得,即使小的腦損傷,假如選擇性地損傷於左半球,那麼可能選擇性地破壞人的閱讀能力,而同時卻保留說話和交談的能力。書面文字繼續能看見,但這些文字失去了它們的意義。這種情況通常出現於左半球角回的病灶性損害。根據這些病例,自然地得出結論:左半球負責閱讀,相反,未損害的右半球必定是「患字盲症」的,或對書面文字無理解能力。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4am — No Comments

普里高津:我們渺小,卻舉足輕重

地球實際上是一個封閉式系統。熱力學探討了三種系統,即,不和外部世界交換物質也不交換能量的孤立系統;交換能量但不交換物質的封閉式系統;既交換物質又交換能量的開放系統。在同太陽的關係上,地球實際上是封閉式的系統。它和太陽交換能量,但出於種種實際原因,不和太陽系的其它組織部分交換物質。偶爾有顆隕星墜落到大地上,散佈了少量宇宙塵埃;有時,衛星被送入空間,除此以外,進入、離開地球的物質數量不足以引人注目,此其一。 

其二,在短時期內,地球上某些孤立的地區曾經歷過搞的轉折。即,由於自然力的作用,或者由於人們以高於自然再生產的速度消費掉了能量,社會利用的那個物質-能量基礎便告涸竭。這迫使人們改用某個新的物質-能量基礎。本書決不是說地球的熱寂就在眼前。本書要說的是,我們現有的由礦物燃料和特殊金屬組合構成的物質-能量基礎正瀕臨涸竭,需要我們向新的物質-能量領域轉變。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3am — No Comments

楊振寧: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

歷史學家普遍地承認,在公元1400年前,中國的技術是勝於歐洲的。我只舉一個例子:公元1405年到1433年,這是在明朝初,有有名的三保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記載。根據中國的歷史記載,鄭和用過60條船,其中最長的船有440尺長,這樣大的船當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別的地方可以製造,西方的歷史學家很長時間都認為這是不可靠的歷史記載。一直到1962年,在南京發掘出一個舵的軸,這個軸是木頭的,有36尺高,直徑有1.25尺,這才使世界上所有的歷史學家都瞭解到中國的歷史記載是可靠的。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3am — No Comments

本傑明·亞歷山大:電腦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未來而不是現在

本傑明·亞歷山大(1921——),美國科學家。1950年在皮奧裡亞州佈雷德利大學獲碩士學位。1957年獲喬治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政府官員、國立健康服務和發展中心主任等職。1984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你們也許還記得幾周前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它披露了一種新的不幸者的類型——電腦寡婦。電腦寡婦顯然是這種既被譽為世界救星、又被貶為全球惡魔的神奇機器的最新受害者。 

這篇文章描述了電腦迷們的生活,他們把每個晚上和週末都花在家用電腦上——做遊戲,發明遊戲,編製程序,以及尋求其他新奇的玩法。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3am — No Comments

李政道:科學的發展——從古代中國到現在

李政道(1926——),美國華裔物理學家。生於上海。1946年移居美國,進入芝加哥大學物理學研究院。195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副教授,1960年任物理學教授。1956年與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共同發現,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是守恆的,揭示了宇稱守恆定律並不普遍適用。他們的重大發現,是具有卓越的開創性的成果,並於1957年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整個科學的發展與全人類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國也是如此。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2am — No Comments

卡洛·盧比亞:科學的普遍性與國際合作

卡洛·盧比亞(1934——),意大利物理學家。生於戈裡齊亞。曾在比薩大學學習,並獲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他與荷蘭物理學家范德梅爾共同發現了弱相互作用的傳遞場粒子W和I。由於這一重大貢獻,二人於1984年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代科學方法問世於17世紀的伽利略時代,然而,只是到了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之初,自然科學才得以迅速發展。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1am — No Comments

魯道夫·基彭哈恩:一個文明社會能生存多久

對於有生物棲息的行星,自然是只有當我們能夠以某種方式和他們聯繫交往時,我們才感興趣,而無線電信號似乎是這種聯繫的唯一可能辦法。因此我們要問:銀河系內這100萬行星之中,有多少具備發射無線電信號的技術水平?如果這些地球外生物只要存在就不斷發射信號,那麼我們就會面對大致有100萬個發射著信號的行星。可是藍藻並不會發射無線電信號,而已經被原子彈毀滅了的智慧生物當然也無聲無息。這樣算來,合格的就只剩很小一個比例了。也就是說,這100萬行星之數,既要考慮到一個文明社會具備發射信號的能力這段時期所佔的百分比,還要估計到該處生命能維持多久。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1am — No Comments

史蒂芬·霍金:公眾的科學觀

史蒂芬·霍金(1942——),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牛津大學畢業後,又在劍橋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在劍橋大學任引力物理學教授,主要從事宇宙學和黑洞理論的研究。從20多歲起,因患有漸進性的神經疾病,一直困在輪椅上從事艱難的科學研究。

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在過去100年間遭受到劇烈的變化,看來在下個世紀這種變化還要更厲害。有些人寧願停止這些變化,回到他們認為是更純潔單純的年代。但是,正如歷史所昭示的,過去並非那麼美好。過去對於少數特權者而言是不壞,儘管甚至他們也享受不到現代醫藥,婦女生育是高度危險的。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生活是骯髒、野蠻而短暫的。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0am — No Comments

湯川秀樹·長年的疑問

我在上高中三年級的時候,就明確地下定決心要成為物理學家。其原因之一,是我認為自己欠缺成為動物或植物研究工作者的素質。從幼年時代到少年時代,我也像一般人一樣對昆蟲有興趣。那時,我住在京都市內,和今天不一樣,身邊就有昆蟲。有樹叢的庭院就是各種各樣昆蟲的棲息之所。我還在附近的皇宮樹林裡捉過獨角仙,拿回家來放在點心盒裡飼養。但是,同動物打交道沒有更大的進展。對植物的關心就更淡薄了。草木的名字聽了過後,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很久以後,我寫起和歌來。但是不知道植物和鳥兒的名字,常常感到傷腦筋。 

因此,我沒有成為生物學家。但是,有一個關於生物的疑問,從少年時代起直到今天,始終留在我的心中不曾消失,儘管在這過程中,它的表現形式有所變化。從我上中學四年級的時候,它就開始產生了。

上生物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作了關於進化論的初步講解。首先介紹了拉馬克…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0, 2016 at 7:00am — No Comments

吃喝玩樂哈薩克

哈薩克斯坦的美食與新疆接近,該是很符合北京人口味的豪放濃香。哈薩克斯坦人的主要食物是牛羊肉、奶、麵食、蔬菜等。最普通的食物是用羊肉湯煮的面片,用手抓食。最常喝的飲料是奶茶和馬奶。在哈薩克斯坦,不同的民族飲食習慣往往會有所不同。就一般而論,哈薩克斯坦人平日以肉食為主,麵食為輔。除城裏人之外,其他人極少會吃蔬菜。在一般情況下,哈薩克斯坦人所吃的蔬菜品種不多,其中主要有黃瓜、西紅柿、蔥頭、捲心菜,等等。在製作菜餚時,他們口味較重,偏好甜、辣、酸,愛用胡椒和番茄醬。

哈薩克人的傳統食品是羊肉、羊奶及其製品,最流行的菜餚是手抓羊肉。哈薩克語把手抓羊肉叫“別什巴爾馬克”,意思是“五指”,即用手來抓著吃。…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October 10, 2016 at 5:55am — No Comments

羅素·科學家要求廢止戰爭

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1890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數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16年因反對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被解職,1944年重新在三一學院任教。曾在美國大學任客座教授。在數學上,從事過數理邏輯和數學基礎的研究,創立「羅素悖論」。哲學上提出了邏輯原子論和中立一元論等。著有《哲學問題》、《數理哲學導論》、《西方哲學史》等。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50年代因積極參加世界和平運動,獲世界和平獎。

在人類所面臨的悲劇性的情況下,我們覺得科學家應當集會對這種由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所引起的危險作出估計,並且按照所附草案的精神進行討論,以達成一項決議。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9, 2016 at 11:17pm — No Comments

維特根斯坦·文化和價值(16)

一九五O年 

沒有任何令人惋惜的理由說,人的性格可能是由人之外的世界所影響的(威林格)。因為根據我們的經驗,這只是說人隨環境而變化。如果要問,人、人的道德如何能由人的環境所強制呢? 回答則是:雖然有人會說“沒有人必然會對強制作出退卻”,然而在這種環境之下,他事實上將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來活動。 

“你不必做到,我能給你表明一種(不同的)方式,——但是,你將不能把握它。

 …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8, 2016 at 1:00pm — No Comments

王明析:每個人的歷史都很珍貴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October 8,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蕭紅·“牽牛房”

  還不到三天,劇團就完結了!很高的一堆劇本剩在桌子上面。感到這屋子廣大了一些,冷了一些。

  “他們也來過,我對他們說這個地方常常有一大群人出來進去是不行啊!日本子這幾天在道外捕去很我工人。象我們這劇團……不管我們是劇團還是什麽,日本子知道那就不好辦……”

  結果是什麽意思呢?就說劇團是完了!我們站起來要走,覺得劇團都完了,再沒有什麽停留的必要,很傷心似的。後來郎華的胖友人出去買瓜子,我們才坐下來吃著瓜子。

  廚房有家具響,大概這是吃夜飯的時候。我們站起來怏怏地走了。他們說:

  “也來吃飯吧!不要走,不要客氣。”…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October 8, 2016 at 10:29am — No Comments

歐陽江河·肖斯塔柯維奇:等待槍殺

他整整一生都在等待槍殺

他看見自己的名字與無數死者列在一起

歲月有多長,死亡的名單就有多長

 

他的全部音樂都是一次自悼

數十萬亡魂的悲泣響徹其間

一些人頭落下來,象無望的果實

裏面滾動著半個世紀的空虛和血

因此這些音樂聽起來才那樣遙遠…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October 8, 2016 at 10:20am — No Comments

感動的力量:CCTV《感動中國》十年回顧 (7)

這一天將寫進電視歷史

一群有夢想沒有經驗的人,開始執行他們準備感動一個國家的電視計劃。將來,你可以驕傲地對你的父母和孩子講,這一天,你在現場。

2003年1月12日晚,北京。北風呼嘯,天冷得要命。

這是第一屆《感動中國》錄制的時間。

一群有夢想沒有經驗的電視人,開始執行他們準備感動一個國家的計劃。…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8, 2016 at 10:19am — No Comments

卡夫卡·集體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October 8, 2016 at 10:18am — No Comments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11)

所以,本書中所用的評估政治意識的信息測驗,嚴格地說是中立性的,或者事實性的。就像前面指出的,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精英話語攜載的信息多是非中立性的,也不是嚴格的事實性的。一篇暗示五角大樓充滿醜聞和管理不善的新聞報道,或者一篇關於多數失業者如果他們足夠努力去找都能得到工作的總統評論,在一定意義上都是由事實性信息構成,原因在於它們都含有某些簡單事實,並且它們真誠地傳遞了對事實事態所持有的信念。然而,它們卻不是中立性的,因為它們已經由於黨派的目的而約束在一定的框架內,並且能夠被公正的人合理地反駁。某些論斷,比如宣稱墮胎的蔓延表明美國人道德的下滑,並不能完全經得起實證檢驗;可是,在媒體中這種論斷的擴散形成了信息傳播,因為它涉及關於國家真實狀態的論斷。

故而,非中立的和不必要的事實信息與政治論斷是不易分清的。像哪個政黨控制國會這樣的中立性事實信息,在本書中是重要的,只要其測量了一個人接觸其他非中立的和不完全是事實性信息的可能的層次。…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October 8, 2016 at 10:18am — No Comments

愛倫坡·莫格路兇殺案

塞壬[1]唱的是什麽歌?躲在婦女群裏的阿喀琉斯[2]用的是什麽名字?問題雖不容易回答,卻並非沒有答案。——湯瑪士·布朗爵士:《骨灰罐葬禮》…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October 8, 2016 at 10:17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