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高津:我們渺小,卻舉足輕重

地球實際上是一個封閉式系統。熱力學探討了三種系統,即,不和外部世界交換物質也不交換能量的孤立系統;交換能量但不交換物質的封閉式系統;既交換物質又交換能量的開放系統。在同太陽的關係上,地球實際上是封閉式的系統。它和太陽交換能量,但出於種種實際原因,不和太陽系的其它組織部分交換物質。偶爾有顆隕星墜落到大地上,散佈了少量宇宙塵埃;有時,衛星被送入空間,除此以外,進入、離開地球的物質數量不足以引人注目,此其一。 

其二,在短時期內,地球上某些孤立的地區曾經歷過搞的轉折。即,由於自然力的作用,或者由於人們以高於自然再生產的速度消費掉了能量,社會利用的那個物質-能量基礎便告涸竭。這迫使人們改用某個新的物質-能量基礎。本書決不是說地球的熱寂就在眼前。本書要說的是,我們現有的由礦物燃料和特殊金屬組合構成的物質-能量基礎正瀕臨涸竭,需要我們向新的物質-能量領域轉變。 
其三,每種新的物質-能量基礎都成為新一類技術的發展範圍;這些技術收集、交換和排除某種物質-能量環境。與新型技術一道應運而生的還有新的組織,新的價值觀念和新的世界觀。儘管物質-能量基礎規定了範圍,它並不能嚴格地規定那種社會用來將環境轉化成經濟生活效用的決策過程。技術、組織、價值觀念以及世界觀可作相當大的變化,但是,它們至少要同受它們加工的物質-能量基礎保持一致。 
其四,世界經濟正處於歷史過渡的早期階段。由礦物燃料和稀有金屬組成的消費性能源基礎將被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太陽能時代所取代。目前已發展起兩種互相對抗的方法論,它們為在未來太陽能時代組織起生物資源而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辦法。第一種辦法可簡稱為合適技術的辦法,它提倡同自然生產過程的速度保持一致,這裡的首要原則是保持我們經濟預算和自然的平衡。換言之,人們努力不使消費速度高於自然生產速度。人們重視分散型組織,勞動密集型技術,多樣性變化,地區性自給自足以及節省地、平等地利用自然資源。合適技術的方法和基礎結構已在美國社會內零零散散地發展起來了。 
在我們進入太陽能時代之際,同時出現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的組織辦法。這就是遺傳工程。很多人錯誤地認為遺傳工程是一種技術。從更深遠的意義上看,它確實是可再生能源基礎的組織方法。由於一些公司已開始認識到,從礦物燃料到太陽能及可再生能源的歷史轉折已近在眼前,所以,它們投下了幾十億美元用來發展遺傳工程。人們認為,組織可再生能源的合適技術方法對於維持現有的「增長」模式過於緩慢,缺乏效率,因此,他們論證說,為了以高於自然本身的速度轉化有生命的物質,並在進入太陽能時代後保持增長曲線,就必須搞地球生物工程。 
在下一個20年裡,人們將作出重大決策,從這兩個迥然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組織方法中選擇一個最終將占統治地位的方法。 
如果不想做在太陽能時代搞遺傳工程這樣的蠢事,我們就必須理解熵定律和熱力學定律。如果讀者要瞭解對太陽能時代搞遺傳工程的嚴重危害性,便可以閱讀我們分析更為細緻的著作《誰將扮演上帝?》該書討論了那些由遺傳工程和人工創造生命所引起的生態、經濟、政治和道德的問題。 
其五,當太陽在遙遠的未來最終熄滅之後,地球就將變成一個寒冷、荒涼的星球,而且,最後將變成飄蕩於宇宙舞台之上的灰塵。過去,學者們把熵和太陽系的最終熱寂等同起來,並據此下結論說,由於熵的實現是遙遠未來的事情,所以,它對人類生命無關緊要。相反,本書將注意力集中在作為過程,而不是最終狀態的熵上。本書討論了地球上物質-能量環境的重大變化以及人類同熱力學定律、熵流動之間的關係。其目的在於提供分析的框架。我們討論了人類和文明為了適應能源環境的劇變而作出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上的奮鬥,但我們沒有深入地探討下去。我們期望,這種以熱力學定律為基礎的新型觀念結構將激勵其他人用新的眼光觀察政治。文化和經濟等的不同側面。 
其六,某些人將認為搞定律過於使人沮喪。這確實奇怪,因為,摘定律不過是一個物理學定律而已。當哥白尼宣佈宇宙不是圍繞地球運轉時,很多人同樣地感到了沮喪,但是,人終於設法適應了現實。物理學定律告訴我們的僅僅是客觀世界的運轉方式。我們同這些定律之間的關係決定了我們的精神狀態。奇怪的是,我們聽見人們哀歎說,客觀世界確實有限,而且每分每秒都在逼近死亡,我們努力又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不就此罷休呢?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受嫡定律的支配。我們都經歷了生、死兩個關頭。我們的客觀存在是有限的,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我們終歸無法克服現實。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存在有限時,我們一般不會問自己:如果這一切都在走下坡路(從生到死),我們為什麼還得耐心去努力一番?相反,我們認識到人固有一死後,就明白,人生中所作的一切都是不可替代,不可倒流的,這只會促使我們至少在短時間內愛惜、尊重人生的每段經歷。很不幸,人們只是偶爾認識到人生固有一死,其它的時間則用來進行瘋狂的征服熵的活動。適合於我們個人存在的規律同樣也適合於我們周圍的其它客觀存在。我們常常難以承認我們的肉體是必有一死的,我們的生活經歷是不可倒轉的,同樣,我們也不能承認周圍世界也具有不可逆轉的、有限的性質。 
熵的過程既非樂觀也非悲觀。它只是描述了客觀世界是如何展開的。我們個人和社會的世界觀取決於我們如何同摘的過程作觀念上的妥協。「妥協」意味著我們已懂得,熵本身既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確實,嫡代表了腐敗和混亂,但它同時也代表著生命本身的展開。在我們決定如何同熵的流動相互作用時,價值觀念便開始發生作用了。 
最後,如同所有科學思維的產物那樣,熵定律和熱力學定律在本質上都是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所有科學定律都表明我們有必要利用符號、抽像概念而盡力試驗、理解客觀世界的運轉。假如有人問,在這個客觀世界上我們最確信的有哪些概念,我們可能會這樣回答:生與死,熱與冷,集中與分散,可得與不可得,價值與垃圾,秩序與混亂,開始與結束。這些有關客觀世界如何展開的概念象徵著熵定律。 
有關熵定律的學問有助於我們理解同客觀存在之間的關係。在這客觀存在中,我們既是渺小,然而也是舉足輕重。如同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熵不過是一個物理定律,不管是那些完全否定其合理性的人,還是那些把它當作一種包羅所有意識形態的人,都應理解這一點。作為一種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概念,摘有助於為生命的遊戲規定物理規則。然而,究竟怎樣做這場遊戲,還要看人們在相互影響時,在同環境相互影響時,他們的思想會產生出什麼樣的價值觀念,什麼樣的遠見,什麼樣的怪誕念頭,什麼樣的意識形態和「主義」。 

Views: 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