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八
那時的學生長短不齊,湊在一起就愛打賭爭問題,或爭一些野史知識的記憶力。至於仲裁或答案嘛,就找老李,反正他是一個長期失眠者。我則從他身上,懂得什麽叫淵博。
比如大家爭“左派右派”到底誰是自由主義誰是保守主義,這種分法從何而來,我黨何以一回兒反左,一回兒又反右。不可開交時,便聽老李講西方的圓桌會議,講法國大革命,講國際共運史。我至那時,總算才明白我“右派”母親的來歷何含義。…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8, 2017 at 5:43pm — No Comments
一
死亡,在許多時候,真是一件近乎日常的瑣事。你買菜的路上,邂逅車輪下的一灘血,你拎著一堆肉食回來,看見鄰居的一張訃告----在你行經的地方,人們競相奔赴道路的盡頭。你才發現,生命竟然確實薄如蟬翼。
當“訪舊半為鬼”時,當“故人日以稀”時,當在暮煙的幻象中遙見你曾朝夕與共甚或唇齒相依的大隊面容時,你何曾有一絲幸存者的竊喜。就象此夜,當我枯坐於天涯客館,燃一炬煙,吞吐幾十年的往事時,我恍若一個同謀共犯----他們去了,我卻茍活於斯----我怎堪獨自直面這慘酷的余生。
二…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8, 2017 at 5:42pm — No Comments
(2)從史實研究上升到理論研究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向來重史實,這是前賢留給我們的一個很好的傳統,但理論建樹必須要跟上。對建築文化遺產研究要發掘其“義理”,即對今天仍然不失光彩的一些基本原則,如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環境倫理思想,“惜物”等有益的節約資源的觀念。從經典建築群中,我們可以總結建築規劃茁長的藝術規律,例如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中,順治初年的三座殿堂,後來又經過不同時代斷斷續續的添建,從中可以領悟建築群遞增的規律(growth development)與自組織現象。
在理論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個方面是對中國近代建築文化的研究。中國近代本身就是中與西、新與舊、成功與失敗、革新與保守交融的時期,從歷史經典的作品,建築師本人的身上,也可以找出時代發展的軌跡。以前文已述及的“海派文化”…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8, 2017 at 5:42pm — No Comments
主講人簡介:吳良鏞,1922年5月7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44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獲工學士學位。1948-1950年在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建築與城市設計系學習,並獲碩士學位。…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8, 2017 at 5:41pm — No Comments
椰棗樹在阿拉伯世界被稱為吉祥樹,享有盛名的伊拉克蜜棗,就是由椰棗加工制成的。
椰棗原產何處?說法不一。有說它的祖籍在非洲,也有人說它原產海灣。原因是椰棗的生長需要炎熱的氣候,和適宜的灌概。而伊拉克正處於大陸氣候,夏天氣溫高達40℃;又有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豐富的水源。給椰棗的繁殖生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據20世80年代統計,全世界大約有1億棵椰棗樹,其中69%生長在阿拉伯世界。伊拉克又是世界上椰棗樹最多的國家,約有2200萬棵。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當時產椰棗約250萬噸,而其中阿拉伯國家的年產量就有200萬噸,僅伊拉克就產有椰棗近50萬噸。…
ContinueAdded by 客家 庫 on January 8, 2017 at 4:49pm — No Comments
第五信·寫神話與歷史者的一家 (二)
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物資缺乏的時代,只要有一個皮球,那個少年就有了排他的特權。在皮球的象徵性權威之下的人們,如果玩爭奪三角基地遊戲時把這球弄壞,那就彷彿發現自己這幫夥伴們供登月的宇宙飛船遭到腐蝕一樣,個個愁眉不展,為了修理好,還得送到自行車鋪去。這麼一個高貴皮球,怎麼能不決定那少年的性格?妹妹,出於孩子生到這個數目到此打住的慾望,我們的小弟被命名為"露留"1,被他的遊戲夥伴稱作露留哥的弟弟,就這樣正面地接受了皮球給他的命運,豁出他的一生要掌握這個契機。他是父親=神官已經對母親漠不關心的時候生的,本來就沒有受到過疼愛,他把皮球當作神體為之徹底的獻身,我以為也足以證明了他繼承了父親=神官的血統。…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January 8, 2017 at 1:54pm — No Comments
我的這個工友巴德,請我和弗蘭吃晚飯。我不認識他老婆,他不認識弗蘭,這倒是讓我倆誰也不欠誰的。但巴德和我是朋友。我知道巴德家有個嬰兒,巴德請我們去吃飯時,這個嬰兒肯定已有八個月大了。這八個月是怎麼過去的?見鬼,時間都跑到哪兒去了?我還記得那天巴德帶著盒雪茄來上班,在餐廳裏把雪茄分給大家,荷蘭大師牌,是雜貨店裏賣的那種。每根雪茄上都裹著一個紅標簽,上面寫著‘是個男孩’。我不抽雪茄,但還是拿了一根。“多來幾根,”巴德說。他晃了晃盒子,說,“我也不喜歡雪茄,是她的主意。”他是指他老婆厄拉。…
Continue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8, 2017 at 8:00am — No Comments
此外一種舁物之具也常稱作床。唐人傳奇《虬髯客傳》曰虬髯客宴李靖、紅拂於中堂,“家人自堂東舁出二十床,各以錦繡帕覆之。既陳,盡去其帕,乃文薄鑰匙耳。”又唐張固《幽閑鼓吹》曰朱崖邀飲楊欽義於中堂,“而陳設寶器圖畫數床,皆殊絕”,“起後皆以贈之。”又《太平廣記》卷一一五引《廣異記·李洽》:山人李洽自都入京,行至灞上,逢吏持帖雲:“追洽。”洽視帖,文字錯亂,不可覆識,謂吏曰:“帖書乃以狼藉。”吏曰:“此是閻羅王帖。”洽聞之悲泣,請吏暫還,與家人別。吏與偕行過市,見諸肆中饋饌,吏視之久,洽問:“君欲食乎?”曰:“然。”乃將錢一千,隨其所欲即買,正得一牀。與吏食畢,甚悅,謂洽曰:“今可速寫《金光明經》,或當得免。”[⑧]這一類舁物之床,或者均為矮足之案。而此中又略略分出食床與茶床。朱慶余《題任處士幽居》:“惜與幽人別,停舟對草堂。湖雲侵臥位,杉露滴茶牀。山月吟詩在,池花覺後香。生涯無一物,誰與讀書糧。”…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anuary 8, 2017 at 8:00am — No Comments
首先是保護權益,然後有祖宗崇拜,有這種設施的地方叫都,沒有這些設施的地方叫亦。國人住在城裏,鄙人(野人)住在城外。所以城鄉之間的壁壘形成很久了,一開始就拉開。城市的布局也是服務於行政的,中間就是皇宮,或者是官府,最好的地帶,最明亮的地方就是服務於行政中心。市場通常有了官員,有了給他們服務的人口,就要有一些消費品,要開一些市場,通常放在邊緣的地方,不是以市場為中心的組織城市。
另外我們對市場做了等級劃分,州縣之所不得正式設市,只有草市,一天開兩個鐘頭,也不是每天都開,讓周圍農民趕趕集。正式的市場是每天開的市場,跟行政的東西攪在一起。…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8, 2017 at 7:58am — No Comments
所以農村的小夥子開始覺得很有意思,為什麽城裏站著就能賺到錢,就是份工作。當然城裏人有錢願意付你。再問為什麽城裏人有錢?城裏人有錢不是因為城裏人聰明,城裏人有錢是因為城裏人分工細,分工細是因為人口和經濟活動的聚集,這個道理大概是支撐我們認識城市經濟的第一個道理,所以湊到一起的東西本身利點。
很長時間認為服務業不生產,我給你服務,我給你服務,我們互相掙到錢了,我掙的不是你的錢,你掙的不是我的錢嗎?其實同樣一個事情自己做和分工出給別人做有個差別就是生產率差,所以分工細了以後生產率就會非常隱蔽,因為它太日常了,會讓很多失去對它的理解,其實這是現在經濟增長非常重要的動力。…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8, 2017 at 7:58am — No Comments
謝謝各位來,我先講一講城市化,然後講一講城市為什麽向城市這個地方聚焦,然後再討論所謂上一程、下一程。
城市化的含義我想我們都清楚,首先是人口的含義,總人口當中有多少人口在城市,如果這個比例提高了就叫做城市化的過程。它裏面還含著一個空間的布局,不是更多的人到發散的鄉村去,而是更多的人到聚焦的城市來。
這個現象今天我們都比較了解,但是發現這個現象的過程它也是有來歷,因為最早人的移動是非常分散的,最早的時候沒有現在人口的普查,早年怎麽把這個概念從社會現象提煉出來,這裏給大家提供一個背景和資料。是麥迪森專門做世界經濟遷移史,它裏面提供了一個出處,當年英國雖然沒有現在的人口普查資料,但是有很多教區,多數人信教,生孩子有個洗禮,結婚有個婚姻,去世有個葬禮,這三個禮實際上就是人口的家庭歷史的記載。…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8, 2017 at 7:57am — No Comments
但她發現了一個地方:一個伸向海面,暴露在陽光下,長滿了叫做霸王樹的巨大仙人掌的巖石峭壁。濃密的仙人掌叢中豎立著一棵柏樹,粗壯的樹幹,斜斜的樹梢,直插藍天。它聳立在那裏,像是位守望大海的哨兵;或者說是一支蠟燭,它巨大的火焰是光明對黑暗的訴說,長長的火舌沖向天空,卷舔著黑暗。
朱麗葉在柏樹旁坐下,脫掉衣服。彎彎曲曲的仙人掌在她周圍構成一道屏障,可怕卻也迷人。她對著太陽坐下,袒露胸膛,嘆息著。現在得奉獻自己了,她心裏頗感痛楚:不過她感到欣慰的是這畢竟不是人類的情人。
太陽在藍色的天空中徜徉,灑下道道光輝。她感覺到大海柔和的空氣愛撫著胸膛,看起來它們永遠不會成熟。可她幾乎沒有感覺到太陽,她胸中的欲望之果快要枯萎了。…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January 8, 2017 at 7:53am — No Comments
你這飄過的精靈,當風兒
在海面平息而月上中空,
傲慢的夜之子在遊蕩,
只有你善解我的痛苦……
像一首悠遠的歌—一舒緩而悲涼
細細地沁入並回蕩,
在我思緒紛亂的心房,
你一點一點傾拆著遺忘………
Continue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anuary 8, 2017 at 7:47am — No Comments
今天時機已經成熟,應該是有所作為的時候了。要把它變成明天的運動,不同地區的華人一起去做。中國這麽做,外國就會慢慢學,因為全世界現在對中國都是很註意的。全世界慢慢會了解中國不是只能舉辦奧運,也不是只有跑得快,跳得高,中國還有一套深層的文明,也正在進行,在醞釀,也在發展。
《21世紀》:這幾年傳統確實有些回歸,比如民間對傳統就有一種熱烈的擁抱,“國學熱”就是其中的一個征兆。
許倬雲:最近的“讀經運動”,《百家講堂》都蓬蓬勃勃,這一個現象,說明老百姓有這個需求。但非常不幸,學術界沒能提供足夠的優質資源,反而文化界、傳播界在做這個工作,因此,提供的東西不夠深入,不夠廣博,也不夠人性化。這個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學術界應該動員起來。…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January 8, 2017 at 7:45am — No Comments
李剛田: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為全國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及國內外重要展覽活動。著有《隸書教程》、《篆書教程》、《篆刻教程》、《李剛田篆刻選集》等著作。
內容簡介: 華夏文字,蒼蒼茫茫,燦若星河;中國書法,冊冊卷卷,浩如煙海;五千年縱橫的中國歷史,蘊藏著華美的錦繡文章。
甲骨文怎樣被發現?小篆書體是李斯所創嗎?王羲之如何成為一代書聖?古老的東方藝術為何還能深受國人的喜愛?書法凝聚塵封已久的故事,故事演繹華夏文明的璀璨光芒。鈐記中華,感悟書法。…
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8, 2017 at 7:44am — No Comments
奧撒棒球隊一直擁有一個忠實的球迷。他每次看球總是帶著一只大猴子。一段時日以後,那只猴子居然變成一個棒球專家了。碰到精彩的比賽,它就興奮地活蹦亂跳,頻頻鼓掌;如果球隊失常了,那畜生便吐舌頭、做鬼臉。偶然,在一次球賽中,奧撒隊的一壘手受了傷,無法繼續比賽。偏偏又找不到替補的選手。這時,竟然有人推薦那只猴子下場。這真是一個瘋狂的建議;然而,比賽的結果更令人瘋狂——由於猴子精彩的球技使奧撒隊大勝一場。有趣的是,往後他們就靠著一壘的那只靈長類連續打了九場勝仗。原來的一壘手早就被人拋在腦後了,當他復原要歸隊時,球隊經理在臉上擺了一塊本壘板——眼前的勝利組合不容被拆散。可憐的一壘手,雖然生氣,也只得卷起鋪蓋回老家去了。過了兩個禮拜,他忽然收到一封信,上面這麽寫著——“親愛的湯姆,請回到球隊來吧!我們需要你回來擔任一壘手的守備。猴子註:我現在是經理了。”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January 8, 2017 at 7:43am — No Comments
酒吧間是一間中央有一塊空地的大房間,這裏有幾個莊稼漢靠著墻坐在幾只桶子的頂上,可是看起來他們跟K住的那家客棧裏的莊稼漢不同。他們比較整潔,而且一律穿著灰黃色的粗布衣服,寬大的外套和窄小的褲子。一眼望去,他們長得一模一樣,個兒都比較小,都是扁扁的、顴骨高聳的臉膛,圓圓的面頰。他們都靜靜地,幾乎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除非有新來的人走進來,他們才用眼睛跟著他,即使這樣,也是慢悠悠地,漠不關心地望著。但是因為他們有一夥人,而且都是這麽靜悄悄的,所以對K也產生了一定的作用。他重新挽住了奧爾珈的手臂,仿佛借此解釋他為什麽到這兒來。一個漢子,奧爾珈的熟人,從角落裏立起身子,向奧爾珈走過來,但是K挽著奧爾珈的手臂把她轉到另一個方向去了。他這個動作,除了奧爾枷以外,是誰也覺察不出來的,她寬恕地笑著斜睇了他一眼。…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anuary 8, 2017 at 7:43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