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yuu
  • Male
  • Indahpura, Johore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Suyuu's Friends

  • Sindumin
  • 罗刹蜃楼
  • Host Workshop
  • 朋豐 婆鳳
  • Kolkata Bachcha
  • Jemaluang 三板頭·
  • Crna Gor
  • Copil
  • Bir Tanem
  • Syota ElNido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ku
  • Taklamakan
  • ucun estutum

Gifts Received

Gift

Suyuu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Suyuu's Page

Latest Activity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我求韵风格、韵哲学。

"觀音學研究·第三類是關於觀音信仰的神話傳說、宗教禮儀、神秘信仰等方面的研究。和前面兩種研究的區別是,前面兩種研究都是對歷史發展和歷史遺存的研究,更多地涉及到宗教與社會政治、思想觀念、民俗、藝術等方面的聯系,而第三類研究則更注重於觀音宗教信仰傳說以及信仰內容與特征的研究或闡釋。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Martin Palmer, Jay Ramsay and Mao-Ho Kwok…"
Tuesday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我求韵风格、韵哲学。

"甘滿堂·傳統宗教文化 甘滿堂(2011)以傳統宗教文化取代這些難以區分的宗教類別的做法:「傳統宗教文化是指制度化的佛教、道教、儒教,還有非制度化的民間信仰」,「中國傳統宗教文化的核心倫理是有佛教的因果報應、輪回思想,道家的長生術思想,儒家的忠孝思想,以及民間信仰中的功利主義思想」,這些都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和行事准則,而無法對這些影響追根溯源到某一個特別的宗教。(甘滿堂,2011,《傳統宗教文化與中國企業家慈善事業》,《世界宗教文化》第2期。見:羅牧原,…"
Tuesday
Suyuu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封神榜》中國文化「再生產」教科書案例

從產業視角來看,《封神》是一個「文化 + 創意 = 好產業」的經典範例,而且它的生命周期之長、轉化形式之多,幾乎是中國文化「再生產」機制的教科書案例。一、文化基因的穩定性…See More
Monday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我求韵风格、韵哲学。

"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將發布首份全球文化政策報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2025年9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文化政策與可持續發展大會(MONDIACULT 2025)」上,發布首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文化政策報告——文化:缺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Mestiz. Gallo & Gavilan…"
Sep 26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韵文化:商韵

"李欣頻·臺灣《講義》雜誌禪坐活動文案 學習禪坐,是你一輩子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在地小人稠,過度複雜的環境里,有限的生命都消耗在無盡的不滿、焦慮、追逐和爭奪上;朝九晚五慌動不停的腳步,心都忙得沒有時間沈澱雜質,碌碌一生究竟賺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人,為什麼總是把最珍貴的寧靜留在死後 5件張愛玲式的祖母上衣加上5條世紀末夢幻項圈,等於10場上海服裝秀的頹廢。 佛教高僧說,練習禪坐,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清靜覺悟之法。 講義堂的禪坐會,在你最想安靜的時候,留一個位子,讓你把心帶回家;不管你…"
Sep 26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中國崛起,已經不是一個問題。 要怎樣表達對中國的看法,各有各的自由式。 很多年以來,我關心的,是中華文化。 具體地說,是:在地中華。 主場在:文創。 我很敬仰錢學森先生,他晚年說: 到了我現在這個年紀,只能抓准關鍵的議題; 我的心境,大概也是這樣。"
Sep 24
Suyuu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主張:「來都來了」到 Maker 運動:態度文化與創客精神的東南亞映照 下

馬來西亞中小學和大學陸續成立makerspace。例如馬來亞大學(UM)的 Makerspace,配備 3D 列印、雷射雕刻與微控制器套件;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則透過 iLabs 結合社會創新與產業合作。 社群場域ME.REKA Makerspace(吉隆坡):以社會創新為核心,提供纖維工藝、數位製造、VR 體驗。KakiDIY:推廣回收再利用與社區修繕,結合環保與創意。FabSpace KL:提供雷射切割、CNC 等數位製造服務。Penang Science Cluster:在槟城推動 STEM 與 Maker 教育,舉辦各類互動活動。 政府與產業支持MRANTI MakersLab 與 MakersFest:自 2022 年以來舉辦多場活動,培訓超過 1,000…See More
Sep 8
Suyuu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主張:「來都來了」到 Maker 運動:態度文化與創客精神的東南亞映照 上

一、從一句口頭禪看當代心態「來都來了」近年成為中文網絡與日常對話中的流行語。它的意思簡單,卻耐人尋味:一旦人已經身在其中,就別糾結來之前的判斷,而應該好好把握當下的體驗。這種語感既帶有安慰自我的意味,也蘊含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從文化角度看,「來都來了」反映了後現代社會的一種典型心態。當代人生活在高壓、快速、充滿選項的環境中,往往在決策之前就已經背負「萬一錯了怎麼辦」的焦慮。而這句話正好把焦點從「選擇的正確與否」轉移到「既然已經在場,如何體驗和行動」。它是一種「心理補償」與「風險折現」:不再苛責是否值得,而是重新定義「既然如此,就讓它有意義」。這種心態在總體文化上,意味著從結果導向轉向過程導向。人們更重視體驗本身,而不再把「成果」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它還具有「文化療癒」的功能,讓人在不確定性中找到自我合理化的出口。這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潛在隱憂:積極時,它能釋放焦慮、鼓勵嘗試;消極時,則可能淪為對不理性選擇或浪費資源的合理化。 二、「來都來了」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效應如果把這一心態放進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看出幾個重要效應:破除束縛,鼓勵試錯:在文化創意生產過程中,資源與時間往往有限。傳統上,創作…See More
Sep 5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金太永《于在地語境中的Netflix文化政治:以韓國媒體產業為例》 討論與結論 多年來,Netflix 一直致力於透過與在地製作人共同製作本土內容來推動其片庫的國際化,以擴展市場並確保原創內容。回顧當初,當 Netflix 首次宣布計劃開發原創韓國內容時,串流平台相較於地面電視和有線電視仍被視為小眾市場(Kim 等,2016)。然而,當這家訂閱制影音巨頭將韓國製作人視為進軍亞洲市場的據點後,便大舉投資韓國 Netflix…"
Aug 31
Suyuu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主張·錯失的焦慮:從布赫迪厄的「習態」理解 FOMO 的文化根源

在社交媒體高度滲透的時代,「Fear of missing out」(FOMO,錯失恐懼症)已經成為一個廣泛流行的心理現象。人們因為擔心錯過聚會、資訊或生活經歷,而不斷滑動螢幕,確認自己沒有被社會拋棄。然而,若僅將其視為個體的心理困境,便忽略了這種焦慮背後的社會結構與文化邏輯。 若我們從皮埃爾·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習態」(habitus)理論切入,便能看見 FOMO 並非單純的個人焦慮,而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部分,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透過文化品味、資訊消費與社交實踐所形塑的結果。一、習態與社會場域:FOMO…See More
Aug 31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愛墾學術:在地語境中的Netflix文化政治 在Netflix進入之前,韓國三大無線電視台於2012年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內容聯盟平台(Content Alliance Platform)」,並推出了串流服務 POOQ。同時,SK電信於2016年推出了自家的串流服務Oksusu。根據無線電視台與SK電信之間的協議,POOQ與Oksusu合併成為…"
Aug 30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營銷篇

"愛墾學術:德勒茲的擬像概念 德勒茲的擬像概念既抗拒那種想要回到一個生命「更為真實的」時代的懷舊,也拒斥那種認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無真實緣由的後現代影像世界的想法。對德勒茲來說,擬像或影像是真實的,而生命是而且總是仿真——一種生產、創造生成和差異的權力。…"
Aug 28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愛墾APP《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第一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1:反俄狄浦斯》,德勒茲與加塔利對精神分析的批判稱,傳統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如何將所有慾望都框定進俄狄浦斯結構中。第二章〈社會機器〉(Chapitre 2 : Les machines…"
Aug 18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政治敘事傳播~~「總會有一人倖存,將故事述說出來。」(Hannah Arendt,1963,第232頁)此語揭示了敘事在政治與歷史傳承中的重要性。 政治敘事透過多元的大眾傳播渠道擴散,包括電視、廣播、線上媒體、雜誌與報紙等傳統媒介;同時,亦廣泛分佈於 YouTube、Instagram、Facebook 與 Twitter…"
Aug 16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故事的敘述實際上可以幫助人類生活與人性,鼓勵同理心、動員對社會變革的支持,以及支持社會運動(Fernandes,2017,第5頁)。George Landow(1997)與 Michael…"
Aug 15
Suyuu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Jonathan Kramnick《Criticism & Truth》:為批評辯護,為閱讀復權 耶魯大學英語教授 Jonathan Kramnick 在 2023 年出版的《Criticism & Truth》中為當代文學批評發聲。他所面對的背景,是人文學科在大學與公共領域的制度性衰落:與過去的輝煌相比,如今的文學研究不僅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失去核心地位,也在與 STEM…"
Aug 12

Suyuu's Blog

愛墾學術:《封神榜》中國文化「再生產」教科書案例

Posted on September 25, 2025 at 8:53pm 0 Comments

從產業視角來看,《封神》是一個「文化 + 創意 = 好產業」的經典範例,而且它的生命周期之長、轉化形式之多,幾乎是中國文化「再生產」機制的教科書案例。

一、文化基因的穩定性…

Continue

愛墾主張:「來都來了」到 Maker 運動:態度文化與創客精神的東南亞映照 下

Posted on August 22, 2025 at 4:21pm 0 Comments

馬來西亞中小學和大學陸續成立makerspace。例如馬來亞大學(UM)的 Makerspace,配備 3D 列印、雷射雕刻與微控制器套件;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則透過 iLabs 結合社會創新與產業合作。



社群場域

ME.REKA…

Continue

愛墾主張:「來都來了」到 Maker 運動:態度文化與創客精神的東南亞映照 上

Posted on July 26, 2025 at 2:30am 0 Comments

一、從一句口頭禪看當代心態

「來都來了」近年成為中文網絡與日常對話中的流行語。它的意思簡單,卻耐人尋味:一旦人已經身在其中,就別糾結來之前的判斷,而應該好好把握當下的體驗。這種語感既帶有安慰自我的意味,也蘊含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從文化角度看,「來都來了」反映了後現代社會的一種典型心態。當代人生活在高壓、快速、充滿選項的環境中,往往在決策之前就已經背負「萬一錯了怎麼辦」的焦慮。而這句話正好把焦點從「選擇的正確與否」轉移到「既然已經在場,如何體驗和行動」。它是一種「心理補償」與「風險折現」:不再苛責是否值得,而是重新定義「既然如此,就讓它有意義」。…

Continue

愛墾主張·錯失的焦慮:從布赫迪厄的「習態」理解 FOMO 的文化根源

Posted on July 25, 2025 at 2:30pm 0 Comments

在社交媒體高度滲透的時代,「Fear of missing out」(FOMO,錯失恐懼症)已經成為一個廣泛流行的心理現象。人們因為擔心錯過聚會、資訊或生活經歷,而不斷滑動螢幕,確認自己沒有被社會拋棄。然而,若僅將其視為個體的心理困境,便忽略了這種焦慮背後的社會結構與文化邏輯。



若我們從皮埃爾·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習態」(habitus)理論切入,便能看見 FOMO…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