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通過分析諾爾曼(Don Norman)對人類情感三個層次的劃分。結合對敘事性設計的相關概念及其三要素進行梳理與歸納, 提出文創產品情感化敘事設計的路徑與方法, 通過具體的設計案例進行說明。通過設計案例驗證情感化敘事設計用於文創產品中可以促進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情感互動, 使文創產品蘊含的文化及精神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和接受, 為文創產品設計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參考路徑。…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9,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摘要:在傳統旅遊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從敘事性設計的角度,將傳統文化通過故事的展現方式融入旅遊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基於旅遊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結合敘事性設計要素和敘事性設計特征。提出「事敘—敘事主題的選擇,形敘—形態基因的轉化,境敘—敘事情境的建立,意敘—產品敘事的表達」的旅遊文創產品敘事性設計策略。以增強旅遊文創產品的文化性、故事性、創新性、情感性,提升旅遊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給用戶帶來文化敘事情境的體驗。
引言…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9,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Pg 72]與夢幻的切換。此時,黑暗與光明的故事情境(水平軸),先要透過「狀態差異的強化」增加夢幻的感覺(垂直軸中央),才能導引到左側的衍生矩陣內容:由一張簡單的桌子,變成一個說故事的桌子。在想像「現實與夢幻的開啟」之後,桌子才有說故事的能力。此設計構思的「造形情感喚醒之思考矩陣」參見圖 6.2(c)。圖 6.2(c)顯示,在此對應的矩陣,是用桌子的各角度草圖來呈現。設計者思考的是,桌子要如何說故事,而讓使用者由上看穿桌中的內容。未來,也可以利用調光薄膜的技術加上數位顯示功能,賦予更多元的故事內容。
6.2-3 設計成果的評估…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21,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推薦序:以空間力的氛圍體驗烘托產品力
要創造商品與服務的獨特性,不能仰靠品質與機能性,更重要的是需建立與顧客個人的關聯性,並觸動他的感性情緒。
像作者提到的「銀座卡地亞總店事件」,女方客人要的不只是卡地亞Tank Francaise 精品腕錶,她更渴望擁有的,其實是男友在聖誕夜陪伴她,享受在華麗的銀座卡地亞總店,接受戴上白手套女店員,從盒中取出Tank 金錶,雙手奉上的那份恭敬服務,那種女王級「體驗」。
商品/服務加上體驗氛圍的提供,對客人而言,才有高附加價值。…
Added by iPLOP on May 12, 2015 at 12:07pm — No Comments
文化產品的資訊與知識加值
原始藝術豐富的生命力、粗獷、神秘感,一直是近代藝術創作者喜愛借用的題材。近年來台灣的原住民藝術逐漸受到重視,而與藝術相關的設計專業,是否可以參考原始藝術文化的精神意涵,或借助其原始藝術的創意呈現,運用在激發產品構思的靈感,形成造形特色的創意,是值得究探討的議題,其重點則在於圖3 所示的文化創意加值模式,如何把原始的文物資料,經由資訊與知識加值,轉化成創意知識,再經由創意加值而形成智慧財產。林榮泰等人(2003, 2004)曾經以系統性、科學化的方法,針對原住民物質文化進行探討,並參考相關的文獻,提出如表1 的格式,逐步將原住民物質文化整理歸納和解析,並針對設計的實際需求,把文化內容轉化成設計過程可被運用的形式,建立一個可以方便查詢的資料庫。
表1…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14, 2017 at 7:30pm — No Comments
(二)形敘—形態基因的轉化。旅遊文創產品的設計需要將地域文化基因,轉化成產品設計要素,才能夠在產品中體現文化的特點,產品的設計元素包括造型元素、色彩元素和材質元素。
造型元素是指產品的外在形態,通過產品的大小、形狀、比例等要素來表現產品,造型元素的來源可以是造型的直接或者抽象的模仿,也可以是根據文化內容尋找可代替,接近的造型元素的來創造,不同的造型能夠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1:24am — No Comments
(4)對某一限定産品的設計敘事
産品是整個敘事設計的主體
分爲兩種:
A 産品→主題:
主題爲限定的産品服務,根據産品各種屬性選擇主題,敘事主題選擇必須與産品使用情節與心理感知有邏輯關繫;這類敘事大多出現在設計項目中,多以語義的修辭參與敘事。此時的設計敘事,更多爲功能服務,功能情感化的輸出。
B 産品→事件:…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23, 2022 at 11:12am — No Comments
迄今為止,我設計的最小作品是JR線的車票,就是那種將硬幣投入自動售票機後,一摁按鈕就會蹦出來的小紙片。聽我這麽一說,大家可能會很吃驚—這說的不就是印著“有樂町→140日元區間”那種枯燥字樣的東西嗎?這有什麽可設計的?我指的不是這個。請仔細看一下這枚車票,我所設計的是這些印刷文字的襯底,也就是“底紋”。
1987年冬天,我所在的日本設計中心,因承接了同年4月民營化了的原日本國營鐵道的委托設計,而忙得不亦樂乎。要為他們制作統一標誌,以及確定其標誌在電車中的展示位置、下屬各條營運公司線路的企業標準色等等……
車站內所有標誌牌中的“國鐵”都必須更換成“JR”。此外,從徽章到名片,一應物件都要更新。這工程雖然比不上奧運會或世博會,但是公司內部仍然像遭受了臺風襲擊一樣地忙碌起來。…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 2016 at 5:58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在湘西民間藝術的研究基礎上,分析湘西民間藝術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兩者內在的聯系,並著重論述了湘西民間藝術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創新與應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部分人們熱衷於現代潮流文化而對民族文化有所忽視。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我們通過在湘西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和收集資料,對湘西民間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內涵、表現形式及手法進行深入研究,進而提出湘西民間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本文以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為著力點,從大的湘西民間藝術出發再到小的設計元素,分析湘西民間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一、湘西民間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內涵 …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pril 13, 2016 at 3:28pm — No Comments
在作品中,我表達了回憶與檔案的交叉,並用出生時的報紙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記憶。看起來可讀但實際上不可讀的字符串不僅表達了記憶的含糊性,而且成為嘗試印刷術的有趣嘗試。
我用像素替換了報紙或紙質圖案,然後以模擬方式再現它。另外,我故意放大了一個熟悉的尺寸的對象。通過這樣做,我能夠使作品足夠有趣,以提供非凡的印象,並將其密度和強度作為一個實物。我使用了十字繡技術來賦予作品以記憶與存檔相乘的意義。但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只是想縫。我很高興獲得這個獎,因為我可以重新發現手工的力量。如果我能繼續用我的手去創作作品,我會很高興的。」
方式一:主題(單一性)→事件→產品敘事…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8,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摘要:傳統民間藝術與現代設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將傳統民間藝術的精華內容和思想引入現代設計中會給現代設計帶來質的飛躍。本文分析了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設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兩者之間內在的聯系,並提出了傳統民間藝術可從情感的繼承、形象的借用和發展、意義的延伸、神韻的承傳和理念的創新五個方面在現代設計中得以應用。…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pril 19, 2016 at 11:02am — No Comments
風格:設計中的設計
在《設計中的設計》(日本原研哉,2005,江臺北磐築創意,紀健龍策劃,20頁)中說:
“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也能與世界接軌;在科技情報技術的層面中注入更高層次的美感,對生命有一份關懷、體悟和感動。雖說要放眼未來,但未來的背後也一定累積著浩瀚歷史所創造出來的資源。”…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uly 19, 2016 at 9:00pm — No Comments
3.2 杭州文化想像
根據社會現象學的觀點,形象是一種由個體創造的身份符號,既作為主體,也作為調節文化行為的工具。文化意象的載體反映了人們的情感需求,並與區域文化特質直接相關。它涵蓋了能夠展現特定區域特色與傳承的個人、事件、地點、事物和文物,同時也反映了該地區的品質與文化。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區域文化形象的獨特特徵,供設計者和用戶使用。
除了文化創意產品之外,現代工業或信息產品也同樣傳遞並承載著地方文化形象。特別是瑞典的設計非常注重歷史敏感性以及在造型與裝飾上的簡朴。這種設計方法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既可理解卻又難以言喻,成為中國知識體系和世界觀的重要統一元素。…
Continue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7,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漢畫像藝術從博物館、藝術館走向大眾生活,在現代傳媒技術的影響下,社會精英審美行為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逐漸消解。費瑟斯通在《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中提到「日常生活審美化」,認為日常生活審美化正在消弭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距離。日常器物不僅僅是用來「使用」,更注入了人的情感與特殊的歷史情境。設計師通過各種媒介再現漢畫像藝術的歷史原境,消費者在文化情境中感受設計的視覺語言,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提高美育的社會滲透力,達到美育「理想化」的發展目標。在傳統藝術置入「日常」設計的實踐活動中,實現了美育通向「審美共同體」「藝術化人生」[11]等美學泛化的發展路徑。…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February 1,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摘要
臺灣政府與民間團體長期投入文創商品設計,雖有所進展,但在文化符碼的運用及市場產品屬性皆相同,無法做出原創及區別性。近年來,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周邊形成了生態藝術園區、觀景台、動物園及森林步道等,吸引遊客外更帶來地方經濟與觀光效益。所以,本研究提出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關係之研究,加強理解文化及提升認同價值。首先,本研究以民族誌學法進行研究,調查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的文獻資料分類歸整。其次,透過設計符號學理論基礎,詮釋符號的三層美「符號外在美」、「符號行為美」與「符號內在美」,此外,萃取造形、材質、功能與色彩等建構設計元素等,設計九九峰文創商品。最後,透過本研究的設計符號學與文創商品之探討,加值文創商品,同時可提供設計師們參考,又能讓大眾對文創科普的研究有基礎的設計認知。…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10,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隨著現代人們對生活品味的追求,茶盤為一款中國傳統器具,具有古色古香的特點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將結合前文提出的敘事性設計策略進行設計實踐。
(一)事敘—敘事主題的選擇。徽州茶文化屬於物質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徽茶包括黃山毛峰、黃山金毫、祁門紅茶、茗洲炒青、屯溪綠茶、婺源綠茶、休寧松經營茶葉,像祁門紅茶、黃山毛峰、屯溪綠茶、太平猴魁等,都是家喻戶曉的名茶。茶文化中茶道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徽州茶道分為農家茶、文士茶、富寶茶、道家茶,不同茶道追求不同的審美特征,其中新安文士茶道,多在書齋庭院,竹閣流泉之所,茶重形質,水選名泉,瓦罐竹勺,追求三雅(境雅、器雅、人雅)和三清(水清、氣清、心清)的環境氛圍。從徽州茶文化的特征中提出「一方人飲一盞茶在一方院賞一徽州」的敘事故事。…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12, 2022 at 5:05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從符號學的角度來分析現代家具設計,以符號學為理論基礎,通過對家具造型符號研究,總結出隱藏在家具表面造型後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內涵,由表及裏地反映家具設計形式和內容,為當今家具設計提供造型和文化依據。
家具設計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用來表達思想的一種手段,因此也具有符號的特征,是一個完整的符號系統。家具產品符號是一種不同於語言符號的特殊的符號形式。它一方面是一種物質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現,且這兩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研究現代家具設計,當然這只是創新現代家具設計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符號學的概念…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December 1, 2016 at 12:27pm — No Comments
旅遊產品的核心在於體驗,遊客出遊追求的是值得回味、以超功利性為主的獨特體驗。景區必須對旅遊體驗給予更多的關註,使之能夠滿足遊客的需要、需求與期望。對於旅遊體驗的研究,事實上構成了旅遊研究的核心內容[1]。旅遊體驗雖是旅遊全過程感受的綜合,目的地旅遊資源的主要空間承載地——景區占據了遊客活動核心空間的相當部分,因此景區的旅遊氛圍強弱及質量狀況對於滿足、提升遊客綜合體驗具有重要意義[2]。如今眾多旅遊景區處在初級的觀光遊覽階段,遊客人數每況愈下,景區部門不去反思自身的問題,反而將這種狀況歸結為外部的客觀因素。根本的解決之道是根據遊客的需要,為其提供足夠的體驗,吸引與留住遊客並且增加重遊率[3]。基於主題的體驗設計在未來有可能成為旅遊景區的長勝之道,並成為主題型旅遊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August 23, 2016 at 2:09pm — No Comments
對多數人而言,什麼樣的情緒最容易引發病毒式的渲染力?我個人認為應當是「驚喜」;而什麼樣的思維途徑可以達成驚喜?我想應該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終極體驗。
▲ 圖說:Elon Musk 發表 Tesla Model X(照片來源:Steve Jurvetson)…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23, 2016 at 7:02pm — No Comments
[將設計力創新納入企業策略中]
我在商店櫥窗瞥見 Anna G。她對我微笑,嘴兒傳達出孩童般的歡欣。她穿著淡色系的波狀洋裝。我雙手將之捧起,她的頭在肩上搖擺著,纖瘦修長的鍍鉻手臂朝著我揮舞。我放下她時,竟感覺很好,彷彿獲得了安慰。亞歷山卓.麥迪尼設計的開瓶器,讓我覺得不那麼孤單..它帶著我回到孩提時光,在我父母的宴會上團團轉,我可能會拾起這支紅酒開瓶器,讓它在桌巾上旋轉著。我確定大家都會這樣聯想,但鮮少有人討論這些經驗。這是確實發生過的往事,但多半只駐足於私人想像中。
1991年,義大利家用品廠商 Alessi展開一項計畫,為消費性商品掀起革命,同時推動公司年成長率達到二位數,而這項革命影響的可不只是家用品產業。這項計畫稱為「故事家族」,催生了有趣的塑膠新產品系列,其中多有擬人或隱喻式的造型。這些物品包括亞歷山卓.麥迪尼(…
Continue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January 18, 2016 at 11:09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