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26節:魔變是戲劇藝術的前提
魔變(Verzauberung)是一切戲劇藝術的前提。在這種魔變狀態中,酒神的醉心者把自己看成薩提兒,而作為薩提兒他又看見了神,也就是說,他在他的變化中看到一個身外的新幻像,它是他的狀況的日神式的完成。戲劇隨著這一幻像而產生了。…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第25節:審美現象歸根到底是單純
酒神信徒結隊遊蕩,縱情狂歡,沈浸在某種心情和認識之中,它的力量使他們在自己眼前發生了變化,以致他們在想像中看到自己是再造的自然精靈,是薩提兒。悲劇歌隊後來的結構是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藝術模仿,其中當然必須把酒神的觀眾同酒神的魔變者分開。…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57am — No Comments
第23節:歌隊無須乎舞台
然而,古代傳說毫不含糊地反對施萊格爾:本來的歌隊無須乎舞台,因此,悲劇的原始形態與理想觀眾的歌隊水火不相容。這種從觀眾概念中引申出來、把“自在的觀眾”當做其真正形式的藝術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沒有演員的觀眾是一個悖理的概念。我們認為,悲劇的誕生恐怕既不能從群眾對於道德悟性的尊重得到說明,也不能從無劇的觀眾的概念得到說明。看來,這個問題是過於深刻了,如此膚淺的考察方式甚至沒有觸到它的皮毛。
在《麥西拿的新娘》的著名序言中,席勒已經對歌隊的意義發表了一種極有價值的見解。他把歌隊看做圍在悲劇四周的活城墻,悲劇用它把自己同現實世界完全隔絕,替自己保存理想的天地和詩意的自由。…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56am — No Comments
第17節:個體化的神化
個體化的神化,作為命令或規範的制定來看,只承認一個法則——個人,即對個人界限的遵守,希臘人所說的適度。作為德行之神,日神要求它的信奉者適度以及——為了做到適度——有自知之明。於是,與美的審美必要性平行,提出了“認識你自己”和“勿過度”的要求;反之,自負和過度則被視為非日神領域的勢不兩立的惡魔,因而是日神前提坦時代的特征,以及日神外蠻邦世界的特征。普羅米修斯因為他對人類的提坦式的愛,必定遭到兀鷹的撕啄;俄狄浦斯因為他過分聰明,解開斯芬克司之
謎,必定陷進罪惡的亂倫旋渦——這就是德爾斐神對希臘古史的解釋。…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37am — No Comments
第16節:夢的類比給我們啟發
這裏必須指出,較晚的人類如此殷切盼望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即席勒用“素樸”這個術語所表達的狀態,從來不是一種如此簡單的、自發產生的、似乎不可避免的狀態,好像我們必定會在每種文化的入口之處遇到這種人間天堂似的。只有一個時代才會相信這種狀態,這個時代試圖把盧梭的愛彌兒想像成藝術家,妄想在荷馬身上發現一個在大自然懷抱中受教育的藝術家愛彌兒。只要我們在藝術中遇到“素樸”,我們就應知道這是日神文化的最高效果,這種文化必定首先推翻一個提坦王國,殺死巨怪,然後憑借有力的幻覺和快樂的幻想戰勝世界靜觀的可怕深淵和多愁善感的脆弱天性。…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35am — No Comments
第15節:理解日神文化
三、為了理解日神文化,我們似乎必須一磚一石地把這巧妙的大廈拆除,直到我們看到它下面的地基。這時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奧林匹斯眾神的壯麗形象,他們聳立在大廈的山墻上,描繪他們事跡的光彩照人的浮雕裝飾著大廈的腰線。在這些浮雕之中,如果日神僅同眾神像比肩而立,並不要求坐第一把交椅,我們是不會因此受到迷惑的。體現在日神身上的同一個沖動,歸根到底分娩出了整個奧林匹斯世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日神看做奧林匹斯之父。一個如此光輝的奧林匹斯諸神社會是因何種巨大需要產生的呢?…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34am — No Comments
第27節:希臘舞台上最悲慘的人物
九、在希臘悲劇的日神部分中,在對白中,表面的一切看上去都單純、透明、美麗。在這個意義上,對白是希臘人的一幅肖像。他們的天性也顯露在舞蹈中,因為舞蹈時最強大的力量盡管只是潛在的,卻通過動作的靈活豐富而透露了出來。索福克勒斯的英雄們的語言因其日神的確定性和明朗性而如此出乎我們的意料,以至於我們覺得一下子瞥見了他們最深層的本質,不免驚詫通往這一本質的道路竟如此之短。…
Continue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悲劇的誕生內容介紹
希臘藝術歷來引起美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在尼采之前,德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均以人與自然、感情與理性的和諧來說明希臘藝術繁榮的原因。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一反傳統,認為希臘藝術的繁榮不是源於希臘人內心的和諧,而是源於他們內心的痛苦和沖突:因為過於看清人生的悲劇性質,所以產生日神和酒神兩種藝術沖動,要用藝術來拯救人生。尼采的美學觀影響了一大批作家、藝術家的人生觀及其作品的思想內容。…
Continue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1, 2016 at 10:00am — No Comments
「買花的日子來了
我柔順地買了花
插在
一對眼睛裡
(省略)
(對不起)
(拜託再讀下去)」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1, 2016 at 9:26am — No Comments
5
雅夏付了車錢,吩咐趕車的等候。他打算說好話哄得那個管房間的人員給他一個房間,盡管他沒有證件。但是登記臺後邊的那個矮子堅決不答應。
“就是不行。嚴格禁止這樣做。”
“假定一個人弄丟了證件怎麽辦呢?只有死路一條嗎?”
登記人員聳聳肩。“我奉上級的命令。”
自己的判斷力,這種人是沒有的——雅夏心裏有個聲音援用了這句話。他父親是這樣形容俄國法令的。…
Continue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1, 2016 at 9:25am — No Comments
我不知道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
從何而始,從何而終
有的人用一小時穿過廣場
有的人用一生——
早晨是孩子,傍晚已是垂暮之人
我不知道還要在夕光中走出多遠
才能停住腳步?
還要在夕光中眺望多久才能…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October 11, 2016 at 9:24am — No Comments
梭達哨所陣地上,挺立著兩排頭戴鋼盔全副武裝的士兵。對面七步遠的磨盤上,蹲著一條名叫“黃狐”的軍犬。雖然它鼻子和唇吻間間稀疏的長毛已經禿盡,露出幾分衰老,但從它細腹寬胸的身材,發達飽滿的肌肉,肩胛上那道顯眼的傷疤和短了一小截的右前爪中,仍可以看出它年輕時威武勇猛的風采。
它的主人——排長賈松山將一枚二等功勛章和兩枚三等功勛章,掛在它的脖頸上。鍍金的勛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紫紅的綢帶纏在它金黃的皮毛間,分外耀眼。
哨所最高指揮官宋副連長筆直地站在它面前,大聲宣讀一紙命令:“梭達哨所軍犬,編號08431,1979年服役,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屢建戰功,現因超齡和身體傷殘嚴重,命令其推出現役......”…
Continue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1, 2016 at 9:21am — No Comments
我戒葷戒了好幾次,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是2004年,我去河南農村搜集素材,下榻的村子裏有戶農民,以養奶牛為業。春天下的兩頭小花牛,一公一母,憨態可掬,我每次見到它們就走不動路了。它倆總是拴在樁上,只能吃腳邊的草,遠的夠不著。我從別處扯來草餵它們,餵了兩天就認識我了,如果手裏沒草是別想走近它們的,它們會叫得又賴又嬌。離開村子之前,我最後為了它們一次,看我走遠,小母牛四只蹄子一塊蹦,一面仰臉直吼。小公牛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眼光傻乎乎的。牛的主人曾經告訴我,小公牛長到一歲,就把它殺了賣肉賣皮子。公牛不產奶,不產犢,養它就圖一堆好肉。我脫口問牛的主人,假如買下一個月大的小公,他要價多少,他一楞,然後說三千來塊吧。當然我不會那麼瘋,到北京大街上去放牛去。不過想到小公牛年底要變成一堆肉,我覺得所有的肉都和小公牛有關。那是我第一次戒葷。…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11, 2016 at 9:20am — No Comments
之一
這張圖上的手環在右邊,環上寫著“居家平安”,也可以念成“安平家居”、“平家居安”和“家居安平”。特別喜歡有文字刻著的飾物,更喜歡這只手鐲。是作家徐訐先生的女兒尹白送給我的。常常想念這一對父女,尹白現在舊金山,許多年不見了,只是她給的話,總在環上。
又是兩個中國鎖,緊鄰手環旁邊那只是作家農婦孫淡寧女士在香港機場掛在我頸上的,鎖用紅線紮著。幾年後線斷了。後來西班牙二哥夏米葉去加納利島上看我,我叫他用這個鎖再穿一串項鏈出來,那時我的先生已逝,我們坐在黃昏的海灘上穿珠子,輕輕的說著往事和再也聽不厭的有關他們兄弟之間的童年瑣事。穿穿拆拆弄出了這條鎖鏈,二哥給我戴上,第二天他就坐船走了。這條鏈子也是不常戴的,可是鎖進很多東西,包括穿珠子時落日照耀在大海上的余暉還有我們說過的話。…
Continue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October 11, 2016 at 9:19am — No Comments
黃哲斌·推薦序
人人策展、人人是伯樂
──揭開數位策展時代的序幕
常常浮潛於電影、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活動中,認識許多有趣的人。有一天,突然接到電話詢問我是不是前輩藝術家郭柏川展覽的策展人。
我笑笑回答:「那真的只是同名同姓。」
有一位藝術家說:「如果你真的去當策展人,也不會讓人意外。因為,你發掘了不少導演、編劇還有藝術家;其實,你早就是個策展人了。」…
Continue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October 10, 2016 at 3:09pm — No Comments
注重禮節
哈薩克斯坦人講禮貌、重禮節,認為尊老、撫幼、忠友是做人的原則。男人見面的禮節是:右手撫胸、上身前傾、立正,然後握手;女士則雙手扣胸、低頭,然後握手。此外,親朋好友相見有時會擁抱、行吻禮。
遊牧民族傳統問候禮節,常常是先問“牲畜平安?”然後才問“全家安好?”另外,與客人相見和談話時,不可把帽子摘下,認為在外人面前不戴帽子是失禮行為。
哈薩克斯坦人的姓氏,常常是在本民族姓氏後加上俄羅斯人姓氏的後綴,如“蘇爾坦”,便成為“蘇爾坦諾夫”。不過,現在人們更樂意保持本民族形式的姓氏。…
ContinueAdded by ili 河 on October 10, 2016 at 3:09pm — No Comments
兩份名單──我心目中的十二大散文家
一九七七年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出版了三冊中國當代十大詩人、小說家、散文家的選集,由張默、辛郁、張漢良、管管等人主編。當時的“十大散文家”是:張秀亞、思果、徐鐘珮、琦君、蕭白、王鼎鈞、張曉風、顏元叔、子敏、張拓蕪。
以今日年輕朋友的眼光接觸,必不了解《煙愁》的琦君、《北窗下》的張秀亞、《小太陽》的子敏。曾如何受到廣大讀者的追從;而蕭白的呢喃風、顏元叔的潑辣語、張拓蕪的代馬滄桑,以至思果的河漢眺望,究竟是如何令人向往,他們也沒有來得及趕上。那時候,提起外交官夫人徐鐘珮,馬上想到的是《追憶西班牙》;提起張曉風,誰能忘記〈地毯的那一端〉或〈十月的陽光〉;提起王鼎鈞,自然聯想到《開放的人生》。…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10, 2016 at 3:08pm — No Comments
某天上午,快要上課的時候,楊老師在辦公室裏低頭整理講義,忽聽得耳旁一聲“報告”,擡起頭來,只見金善葆和呂竹年兩人站在眼前。楊老師心裏想,這兩個學生是送全班的論文作業來的。
“老師,後天是星期天,我們全班同學到野柳去玩,請老師也去參加。”呂竹年用他那一口漂亮的國語說。哦!原來是這一回事。教國文的人,腦子裏只有國文,可是學生腦子裏的東西多著!還有數學呢!還有英語呢!而且,還有少年人的那種輕飄飄的快樂呢!天氣已經暖起來了,金善葆的蘋果頰更紅了,從樓上往下看,樹頂的葉子已經一片新綠了!人的心向外飛,練習寫論文確乎是一件枯燥的事了。
“野柳好玩嗎?”楊老師問。
“我爸爸說很好玩。”呂竹年答。…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October 10, 2016 at 3:0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