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靈光(Aura),是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1936年的文章 — —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提到的藝術概念。這個概念影響了後世藝術哲學研究的焦點,其中最大的莫過於,開始關注藝術作品中,技術物質性可能引發的精神、心理作用。以及反過來,對藝術歷史發展的影響。
但這個概念光這樣講是還不完整的。只要略微知道、讀過班雅明的其他文章,就可以理解到班雅明所提到的靈光,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藝術概念。而是在某一角度下,逼近一種夢的、意識的、敘事的思想。他的核心就如同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一樣,以記憶作為最重要的出發點。
探討人們所能感知、臆想未曾經歷的歷史與自身經驗的差距,所引發的震顫心理。而之所以會被視為一個藝術概念,是因為這個想法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開始被人們重視。但事實上,靈光在班雅明的其他文章中,不時若隱若現。…
Added by Suan Lab on July 29, 2025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反俄狄浦斯》(L'Anti-Œdipe)第一卷《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1:反俄狄浦斯》,德勒茲與加塔利對精神分析的批判稱,傳統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如何將所有慾望都框定進俄狄浦斯結構中。第二章〈社會機器〉…
Continue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July 29, 2025 at 1:30am — No Comments
“The Guns Must be Silenced”from George Yeo's 27 July 2025 FB
Title: Statement by the Amity Circle on the outbreak of armed clashes between Cambodia and Thailand
1. Southeast Asia’s long decades of peace – the strategic trust and amity that countries of ASEAN have…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28, 2025 at 11:19am — No Comments
一.Brian Massumi:強度(intensity)與「及時」身體節奏
核心論述:在《The Autonomy of Affect》中,Massumi指出:「強度(intensity)是與意義被語言化前的身體反應相對應,它不依循語義邏輯,而是非意識層次的自律反應」(…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26, 2025 at 2:00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從總體文化(macro-culture)與產業機制雙重視角,分析「來都來了」這一流行語所折射的集體心態。我們理解:它雖無關政策或產業趨勢,却是一種在高度不確定的社會氛圍中興起的集體潛意識——以體驗為先、臨場決策、降低對「正確選擇」的焦慮。
此心態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既可能成為促進試錯與即興創造的動能,但也可能淪為短期化與淺層內容的藉口。本文提出多層治理建議,以在「隨遇而安」與「有意識的設計」之間建立健康張力。
一、語彙作為心態的符號:從「到此一遊」到「就在此刻」…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July 26, 2025 at 1:30pm — No Comments
抄寫員巴特比用「I would prefer not to」應對所有與他的溝通,無論別人說什麼,他只會說: I would prefer not to。這個句子既非肯定亦非否定,別人也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意思。
有趣的是,文章的結尾處看似無意地提及巴特比曾經的職業是郵局死信處理員,代表著溝通渴望的死信在他這里走到了盡頭。他面對著一堆現成的語言,但沒有一個的陳述對象是他,他也無法與之對話。交流的死局使他註定無法登陸到合法的表述位置,「這不是一種渴求虛無的意願,而是意願的虛無性的增長」…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6, 2025 at 12:00pm — No Comments
11
「園藝師」,我的兄弟,我一直沒有他的消息,他曾幽默地說自己和龐貝的貓咪很親。當我們得知這個慷慨的生靈已被關進集中營,他的監獄不會再打開些許;從此鎖鏈挑釁著他的勇氣,奧地利已把他占據。
12
那曾把我置入世界並將把我從中驅逐的,只在我過於虛弱無力對其抵抗時方才作祟。我出生時她是一位老嫗,我死去時她是年輕的陌生女。
唯一和同樣的過客。…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26, 2025 at 3:30am — No Comments
一、從一句口頭禪看當代心態
「來都來了」近年成為中文網絡與日常對話中的流行語。它的意思簡單,卻耐人尋味:一旦人已經身在其中,就別糾結來之前的判斷,而應該好好把握當下的體驗。這種語感既帶有安慰自我的意味,也蘊含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從文化角度看,「來都來了」反映了後現代社會的一種典型心態。當代人生活在高壓、快速、充滿選項的環境中,往往在決策之前就已經背負「萬一錯了怎麼辦」的焦慮。而這句話正好把焦點從「選擇的正確與否」轉移到「既然已經在場,如何體驗和行動」。它是一種「心理補償」與「風險折現」:不再苛責是否值得,而是重新定義「既然如此,就讓它有意義」。…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ly 26, 2025 at 2:30am — No Comments
一、導論
在20世紀思想史中,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élix Guattari)的合作著作《反俄狄浦斯》(Anti-Oedipus, 1972)無疑是對精神分析、馬克思主義及政治哲學的重要挑戰。該書的副標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揭示了他們的理論野心:既批判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框架,也突破傳統馬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與壓抑的理解。他們提出“慾望生產”…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July 26, 2025 at 2:00am — No Comments
我們的上面,是星星。下面,是星座。
五十億英裡之外,一個星系死去了,
猶如一片落在水面上的雪花。在我們的下面,
某個農場主,感覺到了那遙遠的死亡帶來的寒冷,
他啪的一聲打開院子裡的燈,把他的小棚屋和谷倉
拉回到自己所能照看的世界內。
整個夜晚,城市如發著微光的新星一般…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6, 2025 at 2:00am — No Comments
德勒茲視野中的人的形象,已經不以認知主體的核心形象出現,而是在社會運行中作為要素被裝配的對象。在這個意義上,人的社會性存在不是孤立的,是事件性和被動的,被各種法則定義和限制,雖然號稱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但作為社會人,「我們被給予一個自由選擇,附帶條件是你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齊澤克,《暴力》140)。情動視角的確立,使「我們能夠通過一種前個人知覺的形式來思考感受,[……]在我思考或進行概念化之前,存在著一個先於任何決定的反應的要素」。
許多外在的力量作用於身體,通過視覺、聽覺、光線、溫度等,人們意識到某種存在但「不是將一個事物對象化和量化,[……]德勒茲因此訴諸強度」,對於德勒茲而言,「它有助於解釋作為…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6,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要探索「恩斯特·馬赫的學說對文創(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在『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脈絡下有何助益」,我們需要結合三個核心層面:
馬赫的哲學與心理學基礎
情動轉折對文創的影響
馬赫思想如何成為文創實踐與設計思維的哲學基礎
馬赫提倡:…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26, 2025 at 1:00am — No Comments
百度百科:volition~英語單詞,表示意志或決斷力。volition是英語中的名詞,正式用語,核心含義為「通過自主意志做出選擇或決定的能力」。該詞常用於短語of one's own volition(出於自願),如「He left the firm of his own volition」。在語言學、哲學及倫理學等領域,volition 被用於描述有意識的行為決策,例如討論神聖意志(divine volitions)或倫理界限。此外,其形容詞形式volitional表示「與意志相關的」,如「volitional behavior」(意志行為)。…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ly 25, 2025 at 9:11pm — No Comments
首先,我要她很漂亮,
午後最孤獨的時刻裡,
她小心翼翼地朝我的詩歌走去,
頭髮仍然是濕的,貼在脖子上,
剛剛洗過。她應該穿著
一件雨衣,舊了,髒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買清潔劑。
她將拿出眼鏡,在那裡,…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5, 2025 at 5:00pm — No Comments
對於德勒茲而言,六八事件的解釋困難對他刺激很大。1968年5月,在沒有任何明顯的政治或經濟危機的前提下,法國毫無徵兆地突然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達到了革命的臨界點。
即使到了今天,整個事件也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淌而消逝,反而一再地被提及和詮釋。保守派視之為一次社會性動蕩和混亂,試圖從青年的教育、福利社會等各條進路解釋它,但無法取得統一且讓人信服的結論。激進派視之為一次革命活動,但這次革命活動沒有明確的綱領、組織領導和路線,或者說,這是一次眾聲喧譁的革命活動,是讓以往的革命理論集體失語的運動。
既沒有統一的革命主體,也沒有統一的革命對象和目的,人們各自反抗著自己認為應該對抗的東西。「為何68年五月的事件,是由學生發動與領導,而非工人,則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于治中 15) 于治中還處在尋找革命代言人的傳統革命理論邏輯中,而德勒茲卻懸置了這些革命理論的預設,從人的存在狀況開始思考,或者說,思考應該使用什麼概念繪制人的存在狀況。…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25, 2025 at 4:00pm — No Comments
已是四月中旬,野李樹
在路旁開花了,一抹花邊似的白
映著蓬勃雀躍的
新草的綠,襯著焚燒過的溝渠的
暗淡的塵黑。葉子全無,尚未長出來
只有那帶星形花瓣的
嬌嫩的花朵,散發著永恆的甜香。
到今天,你已去世一個月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25, 2025 at 3:00pm — No Comments
修普諾斯緊握冬天並為它穿上花崗岩。冬天早已化作睡眠,而修普諾斯成為火焰。隨後的屬於人類。
這些筆記沒有從自戀、新聞、格言或小說中借取分毫。乾草燃起的一把烈火原本也同樣可以是它的發行者。目睹受刑者的鮮血曾一度令它們思路中斷,使它們的重要性化為烏有。它們曾寫於緊張、憤怒、恐懼之中,寫於競爭、憎惡、詭詐之中,寫於悄然冥思之中,寫於對未來、友誼與愛的幻想之中。這就可以看出它們曾受到時局何其巨大的影響。此後對它們的瀏覽遠多於細讀。
這本冊頁也許不曾屬於任何人,因為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是如此深藏於其奔波跋涉之中,而且難以與一種時而令人驚愕的模仿加以分離。不過這些傾向最終都得到了克服。…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25, 2025 at 3:00pm — No Comments
「詩壇有股奇風:一言不合,就抄唐詩三百首。」——字不夠用?古人字典當提款機,借太多,小心詩變貸款合同。
「向古人借詞,句句帶息。詩還沒寫完,文氣已經破產。」——詩人醉古如醉酒,醒來只剩轉貼的微信記錄。
「朗讀時咬舌,旁人望而生畏。再深考據,眼累心傷,費力不討詩。」——字借得來,魂借不到;古人有神,讀者只感召魂。…
Continue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ly 25, 2025 at 3:00pm — No Comments
意識使我們知曉到悲傷或快樂、苦難或幸福,感受到尷尬或驕傲,哀悼失去的愛或生命。意識的起源與本質,自古以來深深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揭開其神秘面紗,一方面對釐清我們人性的根本所在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又對人類全體的認知限度構成了巨大挑戰。在千百年來探尋意識的漫長征程中,有無數理論和作品誕生,但僅有少數是開創性的、突破性的,成為裡程碑式的存在,值得作為新研究的基礎,《當感受湧現時》便是其中之一。
《當感受湧現時》是達馬西奧有關意識在心理層面以及在人腦中如何構建的思考,更進一步說,是討論情緒與感受在構建自我感中所發揮的作用。…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ly 25, 2025 at 2:5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