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1884-1939)

1884 年,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 出生於普魯士勞恩堡(今波蘭倫堡)的猶太家庭,但從 1890 年舉家搬往美國後便再未回到歐洲。1901Sapir 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日耳曼語,1903 年獲得學士學位,再一年後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大三時他接觸了 Boas 與人類學,逐漸「轉換門庭」進入人類學領域。…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26,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阿九·搬家後,將書放回書架上

我用一把鑰匙打開地上的

紙箱,把從舊居帶來的書重新擺在書架上。

剛一轉身,我就聽見背後

咣當一聲。那是剛剛放上去的馬丁•布伯,

《你與我》一起倒下了,

在一個夏日的海灘上,我們一起倒在了

被晚潮洗凈的水線上。



但此後發生的事情

遠遠超出了我最猖狂的想象。…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October 20, 2015 at 9:51p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8

"quickly" 所表達的細微差別與 "quick" 的細微差別太過接近,它們的具體性範圍幾乎相同,這讓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時感覺不太舒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這些以 "-ly" 結尾的副詞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即便它們明顯有用。另一個犧牲了高度實用形式以適應這種不耐煩的例子是 "whence"、"whither"、"hence"、"hither"、"thence"、"thither" 這些詞。它們無法在日常用語中存活,因為它們太過牢固地侵占了由 "where"、"here" 和 "there" 代表的意義範圍。說 "whither" 時,我們過於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在重複 "where"。即使我們在 "where" 上增加了重要的方向細微差別,也會引起不滿,而非滿足。我們更願意將靜態與指向性合併(如 "Where do you live?" 和 "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如果有必要,稍微過度強調方向概念(如 "Where are you running…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10,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徐賁:“我們”是誰?——論文化批評中的共同體身份認同問題(1)

近年來,在涉及中國文化問題的種種討論中,尤其是以西方為相對參照點的本土文化問題討論中,共同體身份問題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出來。它特別體現為文化共同體的“我們”是什麽樣性質的集體主體這個問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某些文化論者以及他們為之代言的群體身份還大多停留在觀念模糊的“中國人”的層次上。作為中國文化參與者的“中國人”究竟是怎樣一種集體身份呢?具有這種身份的人們又處在一個什麽性質的共同體之中呢?這種共同體是否能僅僅從“文化”特性得到界定和說明?怎麽樣性質的共同體身份才能保證這種身份的擁有者進行有效的文化參與?有效文化參與又和共同體存在的哪些其它方面有關?文化討論的深入已經把這一系列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在本文中,我想就這些問題提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共同體身份認同:存在和“好”的存在…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September 11, 2017 at 9:07pm — No Comments

黃澤全《深度文化旅遊城市》亞丁

也門古城亞丁,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扼守紅海通向印度洋的門戶,素有「歐、亞、非三洲海上交通要衝」之稱,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與亞丁相距約160公里的曼德海峽,堪稱紅海咽喉,自古以來就是連結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水上走廊」。曼德海峽中的丕林島地處海路要道,是也門西部海防前哨。阿拉伯海西南部的索科特拉島,把守著印度洋通向紅海和東部非洲的海上交通要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從海上進入亞丁,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那光禿禿的、好似剛被熊熊烈火燒焦了似的嶙峋山巖。最早的亞丁城是現在的亞丁半島東部的「克雷特區」。「克雷特」原意為「火山口」,歷史上的亞丁城恰好修建在沙姆桑山的死火山的山口上。亞丁新城位於「老亞丁」西面,靠著深水港灣,隨著裝卸業務的發展而逐漸建設起來,由於處在火山口附近,因而這座城市又被稱為「火山口上的城市」。…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April 13,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11 上)

第十一章小說敘述與意識形態



如果“意識形態”概念真是法國人德斯杜特·德·特拉西

(Destutt de Tracy,1754—1836)“最早開始使用的”[1],那麼這概念

就將近有200 年的歷史了。不言而喻,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意識形

態一詞的內涵必定有變化。就其定義而言,挪威人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就指出,這個詞的定義“當時已有150 種之多”。[2]…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December 22, 2016 at 11:40am — No Comments

朱千華《中國美女地圖》(11)

【馮潤:一枝紅杏出墻來】

男人出軌,女人劈腿。一個巴掌拍不響。古今亦然。管你什麽三從四德、程朱理學。男女心中的那點欲火,一旦燃燒起來,豈是你這些條條框框所能束縛的?

普通女人出軌不是什麽稀奇事。歷史上,有個叫馮潤的女人,貴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皇後,她的膽子夠大的,居然給皇帝老公戴綠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出軌皇後。

馮潤,河北冀州人,冀州現在隸屬河北衡水市。

歷史上的孝文帝,還是想做一番事業的。

孝文帝一生共有兩位皇後,都姓馮。…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August 17, 2016 at 7:48am — No Comments

筮元永貞《降臨》——語言學、外星人、語言哲學與相關思考(下)

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在其著作《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中冩道,人作爲一個主觀實體,能對其所生存的世界進行認識和把握,思維的本質是思考(reflexion),人們對世界思考總結得出的結果可以叫做“世界觀”,這種記錄和認知自身以及宇宙規律的世界觀,是獨立於“人”和“世界”之外的第三個獨立客體,作爲一個獨立個體,它會反作用於人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這便是洪堡特在早期關於語言和思維之間關係的認識,可惜他的思想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24, 2023 at 8:00am — No Comments

房龍《人類的故事》28 查理曼大帝

法蘭克人的國王查理曼贏得皇冠,試圖重溫世界帝國的舊夢

普瓦捷戰役將歐洲從穆斯林手中拯救出來,但歐洲內部的敵人——隨羅馬警察的消失而出現的無可救藥的混亂狀態,卻依然存在。它無時無刻地不在威脅著歐洲的安全。的確,北部歐洲那些新近皈依基督信仰的民族,對威望崇高的羅馬主教懷有深刻的敬意。但是當可憐的主教大人遠眺北方的巍峨群山時,卻並無一絲一毫的安全感。天知道又有哪支蠻族部落會突然崛起,在一夜之間跨越阿爾卑斯山,出現在羅馬的城門前。這位世界的精神領袖感覺有必要,且非常有必要,尋找一位刀劍鋒利、拳頭結實的同盟者,以便在危難時刻隨時保護教皇陛下的安全。



於是,不僅極其神聖,而且非常務實的教皇們開始苦心積慮,物色起盟友來。很快,教皇將目光投向了一支最有希望的日爾曼部落。這支部落在羅馬帝國覆滅之後便一直占據著西北歐洲,史稱法蘭克人。他們早期的一位國王名叫墨羅維西,在公元…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April 12, 2017 at 11:32p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7

我們的 "I" 和 "me" 與喬叟時代的感覺有多不同,從喬叟的表達 "it am I" 可以看出。在這裡,"I" 的明顯主格方面足以影響前面動詞的形式,儘管有引導詞 "it";喬叟的說法明顯更像拉丁語的 "sum ego" 而不是現代的 "it is I" 或口語的 "it is me"。我們還有一些奇怪的證據表明,英語的人稱代詞已經失去了部分原有的句法力量。若 "he" 和 "she" 是純粹的主格形式,若它們並非在某種程度上試圖變成無格的絕對形式,像 "man" 或任何其他名詞一樣,那麼我們就不可能造出像 "he-goat" 和 "she-goat" 這樣的鬆散複合詞,這些詞在心理上類似於 "bull-moose" 和 "mother-bear"。此外,在詢問一個新生嬰兒時,我們會問 "Is it a he or a she?",就好像 "he" 和 "she" 是 "male" 和 "female" 或 "boy" 和 "girl"…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3, 202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2

如果語言中的唯一變異形式只是「平面上的」個體變異,我相信我們將難以解釋方言如何產生,為何一個語言原型會逐漸分裂成多個相互無法理解的語言。但語言並不僅僅是展現在空間中,它更像是同一幅永恆畫面在個體心中的一系列反映。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著它自己創造的流動前行。它具有漂移性。如果語言沒有分裂成方言,如果每種語言都保持為一個獨立的統一體,它仍然會不斷地偏離任何可分配的規範,不斷發展新的特徵,並逐漸轉變為一種與其起點截然不同的新語言。…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5, 2024 at 3:00am — No Comments

張林·走向最高處界碑(中)

半個月後,參與搶救李建群的戰士李維義、邵維寧終因腳部嚴重凍傷,各截去了一個腳趾。

現在,李建群每次上山,總要繞道二十多公里,給救命恩人們帶上幾把鮮菜、三五個蘋果。

缺氧的滋味海拔5000米的高度最缺什麽?氧氣。

每張黑紫的臉都在張大嘴喘氣,每個人的指甲、耳垂、嘴唇都呈現出奇怪的藍紫色,每個新到來的士兵都要使勁嘔吐。…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December 7, 2019 at 9:43pm — No Comments

朱千華《中國美女地圖》(13)

【甄宓】



(一)



甄宓,字嫦娥,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兒,三國魏文帝曹丕的皇後,懂詩文,貌艷麗,是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

甄宓三歲時父親離世。家中有三位哥哥和四位姐姐,她是排行最小的五妹。

年九歲,甄宓喜書好學,而且過目不忘。哥哥笑她將來要當女官人。甄宓說:“古代賢女,沒有不學前世成敗的,以為己誡。不知書,哪來的見識呢?”…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August 22, 2016 at 9:39a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1

人人皆知語言是多變的。即使是同一世代、同一地區的兩個人,講著完全相同的方言,並且活躍於同一個社交圈,他們的語言習慣也從未完全一致。對每個人的語言進行仔細研究,都會發現無數的細微差異——在詞彙選擇上、句子結構上、特定形式或詞組組合的使用頻率上、特定元音和輔音以及元音和輔音組合的發音上,還有所有那些賦予口語生命的特徵,如速度、重音和語調。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講的是同一語言的略微不同的方言,而不是完全相同的語言。…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30, 2024 at 2:00pm — No Comments

丘啟楓·追溯文萊歷史謎團——明代王總兵其人其事(下)

丕顯賈米爾博士推算,一三九零年三十五歲的王總兵娶了二十歲的拉特娜黛薇公主,一四零八年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puni King Maharaja Kama)訪問中國,後來病死,葬在南京,時年二十八。這一年王總兵五十三歲,所以這位訪華的國王不是王總兵,而是他的妻舅麻那惹加那乃。後者死前遺言希望葬在中華大地,並傳位給四歲的兒子遐旺,因此同行的皇叔、第一任蘇丹的胞弟 Pengiran Bendahara 擔任攝政王,這個職位當時是首席宮廷大臣,等同今天的署理蘇丹或首相。當時的王總兵是宮廷大臣,和攝政王一同處理政務。

遐旺未成年去世,王總兵的妹夫Pengiran Bendahara繼位,即蘇丹阿默德。…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19 at 4:02pm — No Comments

峰回路轉:電子書狂飆不再 實體書火鳳重生

企鵝蘭登書屋去年把在印第安納州克勞福茲維爾的配送中心擴增了一倍,以加快書的配送。

5年前,印刷業未來的不確定性引發集體恐慌,書的世界大為萎縮。

隨著讀者轉向新的數碼設備,電子書銷情大漲,從2008年到2010年間上升1260%,憂心忡忡的書店店主看著顧客來他們的店裏找書,然後到網上購買。印刷品銷售縮減,書店茍延殘喘,出版商和作者們擔心廉價電子書將吞噬掉他們的生計。

2011年,曾經率先全球擴張的美國圖書零售商鮑德斯宣布倒閉,這個行業的恐懼成為了現實。…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25, 2015 at 8:30p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4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說,大多數人心裡都在暗自希望他們可以說「Who did you see?」。如果某種神聖權威可以無視教師的指責,給他們充分的自由,他們的潛意識將如釋重負。但我們不能過於直率地預見漂移並維持社會地位。我們必須假裝對我們的未來走向一無所知,並滿足於我們內心的矛盾——不舒服地有意接受「whom」,潛意識裡卻渴望「who」。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在某些曖昧情況下使用「who」,來滿足我們對禁忌表達的暗自渴望,這樣我們可以通過一點無意識的辯護來掩蓋我們的錯誤。想像一下,有人在你不專心聽時隨口說了一句「John Smith is coming to-night.」,你沒有聽清名字,於是你問的不是「Whom did you say?」而是「Who did you say?」。選擇表達形式時可能會有點猶豫,但像「Whom did you see?」這樣的慣例可能還不足以促使你說「Whom did you say?」。語法學家可能會說,這不太相關,因為「Who did you…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1,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5

這三個衝突——形式分組、修辭強調和順序——還補充了一個第四個難題。強調性的 whom,由於其較重的結構(半長音節後接唇音),應該與隨後輕快的音節形成對比。然而,在「whom did」中,我們不由自主的延緩使得這種表達聽起來「笨拙」。這種笨拙是語音上的判斷,與我們分析的語法因素引起的不滿無關。這種韻律上的反感並不適用於「what did」和「when did」這類平行表達。what 和 when 的元音較短,其末尾輔音與隨後的 d 融合得很自然,而 d 的發音位置與 t 和 n 相同。我們對適當節奏的直覺使我們難以對「whom did」感到滿意,就像詩人在快速詩行中使用「dreamed」和「hummed」這樣的詞一樣困難。…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2,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3

所有已知在基因上有關聯的語言,也就是說從單一原型演化出來的分支形式,都可以被視為屬於同一個「語系」。語系並不是最終確定的分類。我們建立語系的時候,只是說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夠追溯到這裡,不能再進一步。在我們研究的任何進展階段,一束意外的曙光可能會揭示出所謂的「語系」只是更大群體中的一種「方言」。方言、語言、分支、語系這些術語——不言而喻——都是相對的。隨著我們的視角擴展或收縮,這些術語是可以互換的。



至於我們是否能夠最終證明所有語言都源自一個共同的起源,這一點則無從推測。近年來,語言學家能夠做出比以前認為可行的更大範圍的歷史綜合,就像文化學者能夠展示在過去被認為完全孤立的文化區域或制度之間的歷史聯繫一樣。人類世界的縮小不僅是在展望未來,而且也是在文化史的回溯眼中。然而,我們還遠未能將眾多的語言減少到少數幾個「語系」。我們仍然必須處理相當多的這些語系。其中一些,如印歐語系或中印語系,分佈在廣袤的地區;另一些,如巴斯克語,則有著奇特的有限分佈範圍,很可能只是曾經更廣泛分佈的群體的衰退殘餘。…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0,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薩丕爾《語言論》 第七章·語言作為歷史產物:語言漂移 6

印歐語系的七個格位(主格、屬格、與格、賓格、奪格、處格、工具格)已經被縮減為四個格位(主格、屬格、與格、賓格)。我們可以從對最古老的日耳曼語方言(哥特語、古冰島語、古高地德語、古英語)的仔細比較和重建中得知這一點。在西日耳曼語方言群中,我們最古老且最有價值的研究來源包括古高地德語、古英語、古弗里西語和古撒克遜語,我們仍然保留了這四個格位,但格位音節的語音形式已經大幅減少,而且在某些詞形變化中,特定的格位已經合併。格位系統實際上仍然完整,但顯然正在朝著進一步瓦解的方向發展。在古英語和早期中古英語時期,格位系統在同一方向上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格位音節的語音形式進一步減少,賓格和與格之間的區別最終消失。新的「賓與格」實際上是舊賓格和與格形式的結合體;例如 him,舊的與格形式(我們仍然說 I give him the book,而不是「縮寫」成 I give to hint;比較哥特語的 imma,現代德語的 ihm),承擔了舊賓格(古英語 hine;比較哥特語的 ina,現代德語的…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26, 2024 at 4: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