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 Sign Up
  • Sign In
  • 故事廳 Story Hall
  • 社團 GROUPS
    • 媒體與藝頻道 MEDIA § ART
    • 馬來西亞微博
    • 華商:百年蛻轉 HYR
    • ENGLISH EDITION
    • 在地敘事
    • More Groups 更多社團
  • 影片 VIDEO
    • 體驗領導の發聲課堂
    • 體驗領導の團康 Games
    • Featured Video 推薦視頻
    • Most Popular 最受歡迎
  • 攝影 PHOTO
    • Wui 劉富威 佳作
    • 譚志國 佳作
    • Agnes Chong 佳作
    • 蔡鎮鴻 佳作
    • Panjang Yong 佳作
    • engelbert張文傑佳作
    • 孫風葉 佳作
    • Henry Wong 佳作
    • Mary Siah 佳作
    • Harry Quah 佳作
    • 鄧福恒 遺作
  • 我的網頁 MY PAGE

Iconada.tv 愛墾 網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 All Blog Posts
  • My Blog
  • Add

Search Results (20)

Search Blog Pos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

內容提要:聽覺敘事研究的意義,在於通過闡揚聽覺的藝術價值,針砭文學研究的「失聰」痼疾。由於漢語中缺乏相應的話語工具,有必要創建與「觀察」平行的「聆察」概念,引進與「圖景」並列的「音景」術語。敘事中的「擬聲」或為對原聲的模仿,或以聲音為「畫筆」表達對事件的感覺與印象。視聽領域的「通感」可分為「以耳代目」和「聽聲類形」兩類,後者由「聽聲類聲」發展而來——聲音之間的類比往往捉襟見肘,一旦將無形的聲音事件轉變為有形的視覺聯想,故事講述人更有馳騁想象的余地。聽覺敘事研究的一項要務是「重聽」經典,過去許多人沈湎於圖像思維而不自知,「重聽」作為一種反彈琵琶的手段,有利於撥正視聽失衡導致的「偏食」習慣,讓敘事經典散發出久已不聞的聽覺芬芳。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29, 2022 at 8:11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3)

聽覺不但比視覺更「酷」,其發生也較視覺為早。人在母腹中便能響應母親的呼喚,這時專司聽覺的耳朵尚未充分發育,孕育中的小生命是用整個身體來感受體外的刺激,而眼睛在這種狀態下全無用武之地。聽覺的原始性質決定了人對聲音的反應更為本能。《周易》「震」卦以「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等生動敘述,來反映「迅雷風烈」情況下人的鎮靜自若;《三國演義》第21回曹操邀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把劉備唬得匙箸落地,此時倘無驚雷突至,為劉皇叔的本能反應提供再合適不過的借口,多疑的曹瞞一定不會將其輕輕放過。T.S.艾略特將藝術範疇的聽覺反應稱為「聽覺想象力」(auditory imagination):…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3, 2022 at 10:03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2)

聽覺敘事的研究意義,不只體現於視聽文化激蕩之際聞雞起舞,更為重要的是響應文學內部,因聽覺缺位而郁積的理論訴求。眾所周知,當一種感官被過度強化,其他感官便會受到影響。



在當前這個「眼睛」全面壓倒「耳朵」的時代,人們的聽覺已在一定意義上為視覺所取代。文學敘事是一種講故事行為(莫言說作家是「講故事的人」),然而,自從故事傳播的主渠道由聲音變為文字之後,講故事的「講」漸漸失去了它所對應的聽覺性質。



「聽」人講故事實際上變成了「看」人用視覺符號編程的故事畫面,這種聾子式的「看」猶如將有聲電影轉化成只「繪色」不「繪聲」的默片,文學應有的聽覺之美受到無情的過濾與遮蔽。按理來說,這種不正常的情況應當早就被人察覺,然而,人的感知平衡會因環境影響而改變,就像魚對水的存在渾然不覺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31,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4)

「聆察」與「觀察」可以說是一對既相像又有很大不同的感覺兄弟。「觀察」可以有各種角度,還像攝影鏡頭一樣有開合、推移與切換等變化,而「聆察」則是一種全方位全天候的「監聽」行為,倘若沒有從不關閉的「耳瞼」,人類在動物階段或許就已經滅亡。…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5, 2022 at 1:0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2)

四、「重聽」經典——聽覺敘事研究的重要任務

聽覺敘事概念的提出,為今後的敘事研究增加了一項新任務,這就是對經典的「重聽」。

近年來讀書界不斷有人提出「重讀」經典,這類呼籲之所以未見多大成效,是因為未將「重讀」的路徑示人,如果「重讀」走的仍然是「初讀」的老路,那麽再讀多少遍也無濟於事。「重聽」經典明確標舉從「聽」這條新路走向經典,它當然也是一種「重讀」,但這次是以經典中的聽覺敘事為閱讀重點。由於前面提到的種種原因,以往的閱讀存在一種「重『視』輕『聽』」的傾向,人們一味沈湎於圖像思維而不自知,「重聽」作為一種反彈琵琶的手段,有利於撥正視聽失衡導致的「偏食」習慣,讓敘事經典散發出久已不聞的聽覺芬芳。…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30, 2022 at 11:36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6)

不僅室內有「聲音的空間」,室外也是一樣,走過夜路的人都知道,眼睛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野外沒有多大作用,這時辨別方向與位置主要靠耳朵。有意思的是,空間明明是首先訴諸視覺的,人們卻喜歡用聽覺來做出種種表示:《老子》用「雞犬之聲相聞」形容彼此距離之近;英國人對「倫敦佬」的定義為「出生在能聽到聖瑪麗-勒-博教堂鐘聲的地方的人」;[4](P448)麥克盧漢的「地球村」意為全世界已經融合為一個共同的「聽覺空間」,「地球人」在高科技時代變成了能「聽」到相互動靜的鄰居。…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11, 2022 at 11:42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5)

文學是想象的藝術,「聆察」時如影隨形的想象介入,不但為敘事平添許多趣味,還是敘事發生與演進的重要推進器。以敘事的源頭——神話為例,無神不成話,神的產生與「聆察」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認知水平低下的上古時代,初民主要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來認識世界,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但由於神不是一種直觀的存在,「聆察」過程中的積極思維顯然有利於神的形象生成。麥克斯·繆勒在考察宗教的起源時談到,神是由不同的感官覺察到的,太陽、黎明以及天地萬物都可以看到,但還有不能看到的東西,例如,《吠陀》中訴諸聽覺的雷、風與暴風雨等,「看」對躲在它們後面的神來說完全無能為力:…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0:28pm — No Comments

楚子·寫作漫談——寫作者如何進行詩性敘事(下)

詩性敘事的三個特點

詩性語言有三個特點分別是:感覺;想像;比喻。

例子:快樂是一抹微雲,痛苦是壓城的烏雲,這不同的雲彩,在夕陽無限好的時候,就給你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冰心《霞》

移覺:通感

通感: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還有包括心理活動的心覺。六覺之間彼此相通。

1 紅星枝頭春意鬧。(視覺——聽覺)…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14, 2022 at 1:3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1)

「聽聲類聲」與「聽聲類形」之間,其實並不存在一條特別明確的界限,敘事中「類聲」與「類形」的區別有時並不明顯,或者說作者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筆下是「聲」還是「形」。《水滸傳》第1回洪太尉強行讓人掘開禁閉妖魔的洞穴,此時穴內發出一陣天崩地裂之聲:

只見穴內刮喇喇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恰似:天摧地塌,嶽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撼折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45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0)

「聲音圖畫」在今天似乎還未成廣陵絕響。作為一種表音文字,英語中的象聲詞非常豐富,其中,許多兼具動詞性質,常見的如「murmur」(咕噥)、「whisper」(耳語)與「giggle」(咯咯笑)等,仍然保留著以聲音指代動作的特征。漢語屬於表意文字,「擬聲」並不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但這並不意味著象聲詞在漢語中的地位不夠重要。恰恰相反,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無師自通地使用象聲詞,口語中「擬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修辭手段。不僅如此,漢語中有些表述也帶有「聲音圖畫」的色彩——在敘述某些根本不發聲的事件時,人們居然會用象聲詞來形容,如「臉刷的一下白了」和「眼淚嘩的一聲流了下來」等,這類表述的形成機製值得深入探究。

 

(三)從「聽聲類聲」到「聽聲類形」…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23,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周憲:反抗人為的視覺暴力(1)

(原題《反抗人為的視覺暴力——關於一個視覺文化悖論的思考》)

[內容提要]本文討論了當代視覺文化的一種悖論性現象:人為設計的視覺形象的膨脹和自然形象的匱乏。於是,人們從刻意策劃的人為形象文化中逃避出來而親近自然,便成為一種潛在需求和衝動。通過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分析,作者認為這是現代文化的都市化過程中必然的現象。因此,作者提出,視覺文化的生態和諧,是一個必須注意的文化問題。

視覺與生存…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29,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4)

「重聽」之「聽」有多種形式。「聽」的對象可以是單部作品,也可以是多部作品的組合——如「聽雨」、「聽禽」、「聽鐘」與「聽琴」等,僅陸遊一人便有「聽雨詩」數十首之多。[22](P66-73)



由於文學傳統的影響,某些聲音特別能激發人們的文思,對聞聲之作分門別類整理歸納,應是「重聽」經典的題中應有之義。為了避免「重聽」過程中的「以目代耳」,當前還應大力提倡恢復諷詠、誦讀等傳統「耳識」方式。



鄭樵《通誌·樂略》之問似乎是向今人而發:「古之詩,今之辭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誦其文而說其義,可乎?」現代人閱讀之弊在於只憑眼睛囫圇吞棗,而從聽覺渠道重新接觸經典,相當於用細嚼慢咽方式消費美食,曾國藩《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諭紀澤》如此告誡:



「《四書》《詩》《易經》《左傳》諸經,《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15, 2022 at 12:5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7)

「音景」的接受與構成和「圖景」有很大不同。人的眼睛像照相機一樣,可以在一剎那間將「圖景」攝入,而耳朵對聲音的分辨卻無法瞬間完成:聲音不一定同時發出,也不一定出自同一聲源,大腦需要對連續性的聲音組合進行復雜的拆分與解碼,在經驗基礎上完成一系列想象、推測與判斷。聲學意義上的「音景」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定調音」(keynote sound),它確定整幅「音景」的調性,形象地說它支撐起或勾勒出整個音響背景的基本輪廓;二是「信號音」(sound signal),就像「背景」(background)之上還有「前景」(foreground)一樣,有些聲音在「音景」中因個性鮮明而特別容易引起註意,如口哨、鈴聲和鐘聲等就屬此類;三是「標誌音」(soundmark),這個概念由「地標」(landmark)一詞演繹而來,是構成「音景」特征的標誌性聲音——如果說大本鐘是現代倫敦的「地標」,那麽大本鐘的鐘聲就是它的「聲標」(「標誌音」)。《儒林外史》第8回南昌府新任太守王惠與原任太守之子蘧公子有番對話:…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12, 2022 at 5:28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原創 《 陪夢散步 41 》 夢級任務 (3)

回歸從前重重深刻的經驗,找到回憶中那一個個站在高峰的自己,將身心與性靈在當時現場的最佳狀態,轉移到眼前當下,感覺得生存在世很有意思。





來玩一個聲音類的尋人遊戲。我們聽過西蒙和葛方克唱《沈默之聲》,也聽過保羅 .安格唱《你的生命時光》。好聽的歌,都是歌手在良好狀態下的表現。讓我們假設,西蒙和葛方克以唱《沈默之聲》時的美好狀態,重新演繹保羅 .安格的《你的生命時光》,那歌聲會是怎樣的呢?或且,保羅 .安格以唱 《你的生命時光》時的美好狀態,重新演繹西蒙和葛方克的《沈默之聲》,那歌聲又會怎樣?發揮想像,將有關兩人歌聲、兩首曲子的聽覺記憶調位,我們的腦子便能隨時響起,保羅 .安格版的《沈默之聲》,西蒙和葛方克版的《你的生命時光》。也許,你喜歡蘇芮的《一樣的月光》和齊豫的《橄欖樹》,也可以想像她們在重唱對方的歌。…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October 17,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斯蒂格勒·生活並非電影 5

6.遴選、准則與記錄

不過,作為特例的「庫里肖夫效應」以及寬泛意義上的電影同時也說明,第一持留(也即在一邊流逝一邊被持留的時間客體中對「剛剛過去的時刻」的持留)與第二持留(也即在一般意義上的回憶中對過去時刻的再記憶)相互獨立,這種對立其實是一種假象。

假如我們能夠說明活生生的現實總是包含想象,它只有被虛構之後才能被感知,也即不可避免地被幻覺所縈繞,那麼我們或許就可以說「感知」和「想象」之間總是存在著相互性的關系,即任何感知都具有想象的因素,反之亦然。感知是想象得以投映的銀幕。因此,我們或許就可以說生活總是電影,而且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會有「如果熱愛生活,那麼就去電影院」一說。似乎我們去電影院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回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即為了能夠復活。…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March 3,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2.1

字母的顏色…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November 20, 2019 at 4:29pm — No Comments

講座紀錄:一座城市,多重觀看(4)

吳思鋒:…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June 19, 2018 at 11:15pm — No Comments

《藝術創造論》第8章 直覺 4

當藝術作品一旦產生,出現在欣賞者面前的時候,首先產生的也是直覺沖撞。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先聲奪人”,以自己強烈的感性力量吸引欣賞者。在作品眾多的畫展里,欣賞者不必多加躊躇,就能較快地發現自己所喜愛的作品。然后,在長時間的諦視中,欣賞者又能直覺地領悟作品的精神蘊含。

這樣,藝術欣賞中的直覺可分為兩個層次:發現式的直覺和頓悟式的直覺。發現式的直覺也可稱為淺層直覺,頓悟式的直覺也可稱為深層直覺。這兩種直覺都是整體把握,盡管頓悟式的直覺的產生需要有所期待,但一旦產生卻也是即時性的爆發,兩種直覺都不顯現出理性筋脈,而表露為一種震撼狀態。…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20,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百度百科:形象思維方法 1

形象思維方法,心理領域術語。形象思維方法是指直接將眼睛看到的圖畫、耳朵聽到的聲音、鼻子嗅到的氣味、舌頭品到的口味、皮膚碰到的觸覺這些感知形象記憶,在頭腦中的一種方法,人們不但記憶了一個個的感知形象,人們們還記憶了一些感知形象出現的先後順序。當人們感知到新現象時,記憶中與新現象類似的感知形象以及緊隨其後的感知形象就會被激活,各種感知形象就會在人們的頭腦中變幻,這種感知形象在頭腦中的變幻就能引起人們的行為。 [1]

案例解說…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November 20,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奧修《靜心:狂喜的藝術》(7)

通過緊張,你來到了邊緣,來到了起跳點,那就是為什麽你不能再繼續緊張下去了。如果你繼續緊張下去,你會爆炸、死去。已經到了最佳的點了,現在,生命能量自己會放鬆。

生命能量放鬆了。現在你要覺知,看著放鬆的到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身體的每一塊肌肉,身體的每一根神經都會自然地放鬆,不用你做任何事。你並沒有做任何事來放鬆它,而它在放鬆。你會開始感到機體的許多點在放鬆,整個機體不過是無數的放鬆的點的集合體,只要覺知。

 

這種覺知就是靜心。但它是一種無為,你什麽也沒做,因為覺知不是一個動作,它是你的本性,也是你存在的固有的品質。你就是覺知,你的成就就是不覺知,而且你是作了很大的努力才獲得的。…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April 13, 2019 at 10:47pm — No Comments

Latest Blog Posts

  • 駱頴佳: 情緒資本主義
  • 愛墾APP:《玻璃之心》~當日劇邂逅搖滾童話
  • 黑格爾:文創與情感于藝術中的碰撞
  • 愛墾APP:敘事作為政治傳播與社會動員的工具:數位時代的多維探析
  • 愛墾主張·錯失的焦慮:FOMO如何吞噬我們的生活
  • 愛墾APP:學術工作不應只有一種樣貌
  • 愛墾APP:〈學術殿堂叙事〉討論

Most Popular Blog Posts

  • 黑鳥麗子:九份的夕陽便當與鬼
  • 崑山科技大學 視訊傳播設計系 第11屆頂級吐司 《嗑影嗎Crunch》巡迴影展
  • 《韓育容雲端珍藏》 老公,我們這個月約會過幾次?
  • 章菁燕:萬津‧不被戰亂時代打敗
  • 梁實秋·豆腐
  • 陈明发博士:习近平游砂拉越诗巫的「礼宾官」黄志渊
  • 《韓育容雲端珍藏》 趁還沒有無話可說或鬧外遇

Monthly Archives

2025

  • August (11)
  • July (51)
  • June (53)
  • May (70)
  • April (25)
  • March (55)
  • February (84)
  • January (34)

2024

  • December (69)
  • November (112)
  • October (119)
  • September (67)
  • August (89)
  • July (134)
  • June (116)
  • May (176)
  • April (159)
  • March (102)
  • February (61)
  • January (81)

2023

  • December (82)
  • November (252)
  • October (377)
  • September (364)
  • August (233)
  • July (224)
  • June (242)
  • May (298)
  • April (140)
  • March (324)
  • February (232)
  • January (367)

2022

  • December (234)
  • November (324)
  • October (227)
  • September (202)
  • August (214)
  • July (306)
  • June (279)
  • May (170)
  • April (102)
  • March (33)
  • February (53)
  • January (33)

2021

  • December (119)
  • November (159)
  • October (72)
  • September (124)
  • August (280)
  • July (192)
  • June (160)
  • May (149)
  • April (157)
  • March (37)
  • February (70)
  • January (224)

2020

  • December (219)
  • November (338)
  • October (342)
  • September (206)
  • August (139)
  • July (151)
  • June (144)
  • May (221)
  • April (269)
  • March (289)
  • February (749)
  • January (1124)

2019

  • December (838)
  • November (511)
  • October (92)
  • September (28)
  • July (21)
  • June (200)
  • May (166)
  • April (309)
  • March (193)
  • February (648)
  • January (455)

2018

  • December (528)
  • November (476)
  • October (412)
  • September (170)
  • August (374)
  • July (275)
  • June (377)
  • May (250)
  • April (4)
  • March (111)
  • February (787)
  • January (644)

2017

  • December (426)
  • November (121)
  • October (184)
  • September (198)
  • August (409)
  • July (636)
  • June (926)
  • May (945)
  • April (916)
  • March (930)
  • February (833)
  • January (866)

2016

  • December (1532)
  • November (776)
  • October (883)
  • September (619)
  • August (802)
  • July (840)
  • June (556)
  • May (739)
  • April (828)
  • March (738)
  • February (620)
  • January (720)

2015

  • December (554)
  • November (622)
  • October (577)
  • September (403)
  • August (406)
  • July (271)
  • June (287)
  • May (199)
  • April (213)
  • March (155)
  • February (143)
  • January (176)

2014

  • December (136)
  • November (237)
  • October (227)
  • September (176)
  • August (112)
  • July (73)
  • June (124)
  • May (129)
  • April (84)
  • March (128)
  • February (119)
  • January (127)

2013

  • December (120)
  • November (147)
  • October (142)
  • September (92)
  • August (116)
  • July (108)
  • June (147)
  • May (148)
  • April (135)
  • March (121)
  • February (36)
  • January (45)

2012

  • December (43)
  • November (33)
  • October (29)
  • September (22)
  • August (41)
  • July (56)
  • June (30)
  • May (35)
  • April (33)
  • March (50)
  • February (41)
  • January (41)

2011

  • December (28)
  • November (31)
  • October (44)
  • September (57)
  • August (27)
  • July (56)
  • June (81)
  • May (7)

2010

  • October (3)
  • September (12)
  • August (12)
  • July (58)
  • January (1)

2009

  • December (1)
  • November (4)
  • September (1)
  • August (3)
  • July (10)

2008

  • November (1)

1999

  • November (13)

1970

  • January (1)

Welcome to
Iconada.tv 愛墾 網

Sign Up
or Sign In

Or sign in with: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Latest Activity

創客有多熱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神往都德的鄉野0.5

2 hours ago
La Via della Seta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最完整的韓流分析

2 hours ago
Dokusō-tekina aidea commented on 私貨珍藏's photo
Thumbnail

The Light of City: In defiance of gravity by David Mar Quinto

2 hours ago
絲經 庫 posted a blog post

愛墾學術:《反俄狄浦斯》慾望的生產、權力的生成與意識形態的再思考 上

3 hours ago
0 Comments 3 Promotions
假如流水能回頭 posted a blog post

泰德·庫瑟的詩:生日歌

3 hours ago
0 Comments 3 Promotions
Rajang 左岸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尊重自己:创意人心理学(第2部分)

10 hours ago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commented on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photo
Thumbnail

德國遊:歴史之旅

10 hours ago
Host Studio commented on Host Studio's photo
Thumbnail

Bow by David Parsons~日日新,又日新。

10 hours ago
  • RSS

Videos

  • 陳策鼎導演BMW短片比賽首獎作品《HAWA BY TAN CE DING》

    陳策鼎導演BMW短片比賽首獎作品《HAWA BY TAN CE DING》

    Added by O noc Sob 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 鬼王大士爷

    鬼王大士爷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 Add Videos
  • View All
  • Facebook

Blog Posts

陳明發:文創的文化要素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愛懇網》15週年(2009-2024)誠意禮贈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柳敬亭說書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Good and Fond Memories - Dedicated to all those born in 1940's, 1950's & 1960'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愛墾網特寫·新冠肺炎:人文景觀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陳明發《2019新冠肺炎 觀察紀事》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愛墾雲端藝廊》~~味蕾主題館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社會企業的定義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in Malaysia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Add a Blog Post
  • View All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Website builder | Create website | Ning.com

Badges  |  Report an Issue  |  Terms of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