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韋艷麗 周璇 趙志楊·旅遊文創產品敘事性設計探究(2)

(三)敘事性設計的特征。敘事性設計具有相關性、互動性和表述性的特點。在敘事結構上,敘事性設計的形式與意義緊密聯系,通過與其他事物的關係來闡述敘事性設計的形式[4];在敘事對象上,設計師和用戶為兩個敘事人物,是「給予」和「獲取」的互動關係;在情感體驗上,敘事性設計通過設計手法,把歷史文化進行合理的延續,讓「故事」承載文化,傳遞產品的文化內涵和設計理念。



二、旅遊文創產品

(一)旅遊文創產品理論。旅遊文創產品融和了旅遊紀念品和文化創意產品的概念,即加入旅遊地區民俗特色元素,結合傳統工藝和風格,具備旅遊紀念品特征和含義的產品[5]。旅遊文創產品的核心吸引力是通過文化吸引旅遊者,因此文化屬性是旅遊文創產品的重要特點。…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September 3, 2022 at 10:04pm — No Comments

大叙事与小叙事 (下)

用什麼詞語來表達,你就是什麼人?



1900的年代,海明威用《老人與海》裏硬邦邦的詞匯表達他的雄性;波普爾用自由主義的詞匯概念,表達他的反對社會主義的新神學。



這些恢弘的辯爭,主義的較量----曾經是哲學、文學界的主流話語,但是這些“輝煌敘事”,在後現代的哲學中卻被大大質疑! 與興起的新史學重視歷史的細節一樣,學術的風潮發生了轉向,“細瑣敘事”即是對以往宏大主題的反動,精微的文本解讀,歷史深處的心理探幽,無一不散發出新的學術魅力。(作者:解萍)





如何理解利奧塔關於“輝煌敘事(Grand narrative)”和“細瑣敘事…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17, 2020 at 11:09pm — No Comments

文創産品敘事設計(愛墾整理)

通過分析諾爾曼(Don Norman)對人類情感三個層次的劃分。結合對敘事性設計的相關概念及其三要素進行梳理與歸納, 提出文創產品情感化敘事設計的路徑與方法, 通過具體的設計案例進行說明。通過設計案例驗證情感化敘事設計用於文創產品中可以促進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情感互動, 使文創產品蘊含的文化及精神更容易被用戶理解和接受, 為文創產品設計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參考路徑。…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August 29,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詩性文旅

文旅,除了要考量:文化在那裡;還要考量:詩性在那裡。

在各種消費體驗高度同質化的時代,要使原來屬於原生態、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釋放能量,還需要詩性的——也就是創意地、審美的——周全詮釋與精彩表達。

舉歷史領域來説,歷史發現的新材料、深度叙事,大部分時候是學術圈的事,一般人不會有興致去閱讀那些文獻的。

文史工作者的敘說,則比較接地氣些。

而透過媒體如文學、圖像或影視等形式,則更讓人樂於接受。…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17, 2024 at 9: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文創的文化要素

2024 思考方向

缘起



弦學…

Continue

Add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 6 Comments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6)

5 結語

在了解漢畫像藝術敘事結構的基礎上,介入設計要素的方法與路徑,探討設計的形式、功能、媒介與傳統藝術要素鏈接的可能性。在傳承與創新的融合中,發掘傳統文化價值對設計創新的建構、對美育的社會性滲入以及對當下生活方式的影響。作為民族藝術的漢畫像,其符號的形式與意蘊有待進一步深入挖掘與研究,與現代產品的新形式、新媒介、新功能及審美習慣相結合,用現代設計的語言,重構傳統文化敘事結構,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接。文化的介入以及對西方設計學方法的借鑒,使中國現代設計的發展趨於複雜化與多元化,開拓新的設計方法與研究範式是文創產品設計發展的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 周慶. 敘事性設計的符號解讀[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20(4):…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February 14,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奈莉·薩克斯:蝴蝶

多麼可愛的來世

繪在你的遺骸之上。

你被引領穿過大地

燃燒的核心,

穿過它石質的外殼,

倏忽即逝的告別之網。



蝴蝶

萬物的幸福夜!

生與死的重量…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May 19,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王青:中西說書方式對小說敘事的不同影響(6)

中國古典小說與印度、阿拉伯、希臘的古典小說相比,在敘事結構上還有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就是中國小說通常都是統一的敘述者利用單一視角進行敘事,並以單線聯結的方式串聯起來。而在印度等地的故事書如《五卷書》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包孕式和連串式相結合的故事結構,有時是幾個故事互相套在一起;有時又是幾個故事並列地連串在一起。



西方學者將其稱之為“框架式(Frame)”或“連串插入式…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February 1, 2020 at 1:00am — No Comments

王宏圖:茅盾與左翼都市敘事中的欲望表達(4)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敘事無法重合,即便作者勉強將它們叠合成一體,不諧和的裂縫依舊隨處可見。《蝕》問世之後來自左翼陣營的批評之聲便是這種斷裂的明證。在左翼批評家看來,茅盾在作品(尤其在《追求》)中流露出來的那種悲觀頹唐的情緒,與表現革命發展趨勢的歷史敘事之間存在著難以調和的抵牾。[11](PP114-116)



仔細審視文本,不難發現“他一再試圖構築‘時代女性’與‘大一統’的理想時間之間的和諧幻象,卻一再遭到他的記憶及女身‘欲望’語言的反叛而失敗”。[10](P337)想要獲得左翼批評界的廣泛認同,茅盾還需要尋找更合適的都市敘事樣式,他那時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小說本身變成一種向‘革命’開放的形式,既飽含激情而又指向人類解放的‘必然’目標,其敘事開展能象徵不可阻遏的歷史方向,借此期盼‘革命’的東山再起”。…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25, 2020 at 5:25p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4)

第三,電影敘事學作為敘事學的一個分支,一如敘事學本身,不僅依靠各種其他相關理論,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依靠文學敘事學的研究成果,這使得電影敘事學雖可作為一門學科,但不免總有掣肘。此外,由於沿用了語言學以來的二分法,使得電影敘事學多傾向於表達敘事學的研究,而忽略了姚曉濛所謂的對於表意系統的研究,從而使電影敘事學在很大程度上僅是一種偏技藝性的能指敘事學。因此,當電影敘事學不能充分表達自身的理論訴求時,也便更多淪為電影文化研究及其他研究的一個附屬物。…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5, 2020 at 4:08pm — No Comments

蔡琰 臧國仁:數位時代的「敘事傳播」(8)

一、敘事之「跨界」移動及流變現象愈形顯著



「跨界」指從原有範圍(無論抽象意識或實體)涉足到另一領域, 如將原有敘事內容以不同媒材、組織方式或媒介(平台)再述或轉述之,因而跨界移動與內容形式的變化是「敘事傳播」首應關注的特質。在傳播媒介愈形發達的此刻,小說、電影、電視劇、漫畫甚至新聞報導等俱都顯示了大量快速流動的跨界現象,亦即任何故事經過移接、轉嫁後,新的故事具有多個創新或可追尋的來源,顯示各種「改編」替換了部分或全部媒材及符號的形式與組織。

舉例來說,2004 年 12 月 26…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28,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6)

(二)外生型敘事與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作為柏拉圖的高足弟子,其理論學說,可說是既批判師說,又繼承師說。以“模仿論”而言,亦是如此。他們都承認“模仿”的存在及“模仿”對於藝術的影響。但相較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對於模仿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場。柏拉圖貶低詩人的模仿,認為詩人的模仿低於現實,更低於比現實還高的理念,模仿僅僅是“沒有什麼知識”“不能當真”的一種遊戲。而亞里士多德則采取了更積極的立場,認為詩人在模仿現實時,運用各種手段、方式表現事件和人物,將一種形式賦予分散的素材,這樣的模仿實屬於創造性的活動,絕不比現實存在更低。在他看來,文學不僅敘述確已發生的事,而且敘述根據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因此,與僅僅敘述確已發生之事的歷史紀事相比,文學的創作活動更具有哲學性。(14) …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5, 2020 at 4:13pm — No Comments

顧明棟:論中西小說理論的哲學和美學根基(8)

明末清初學者陳忱在《水滸後傳論略》中評論《水滸》及其《後傳》說得更為直白:“《水滸》,憤書也……《〈水滸〉後傳》為泄憤之書。”這種關於小說創作的動因在其他古代文士的論述中也有相似的論述,如瞿佑在《剪燈新話序》中指出,創作小說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哀窮悼屈”;劉敬在《剪燈餘話序》中也指出小說作者“此特以泄其暫爾之憤懣,一吐其胸中之新奇,而遊戲翰墨雲爾”;余集在《聊齋誌異》序中寫道:“先生(蒲松齡)少負異才,以氣節字矜,落落不偶,卒困於經生以終。平生之氣,無所宣渫,悉寄於書”。余集甚至認為小說像佛教經文那樣具有令人開悟之功效:“釋氏憫眾生之顛倒,接因果為伐喻,刀山劍樹,牛鬼蛇神,罔非說法,開覺有情。然則是書之恍惚幻妄,光怪陸離,皆其微旨所存,殆以三閭侘傺之思,寓化人解脫之意歟?” …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February 25, 2020 at 3:07am — No Comments

顧明棟:論中西小說理論的哲學和美學根基(7)

明末清初學者陳忱在《水滸後傳論略》中評論《水滸》及其《後傳》說得更為直白:“《水滸》,憤書也……《〈水滸〉後傳》為泄憤之書。”這種關於小說創作的動因在其他古代文士的論述中也有相似的論述,如瞿佑在《剪燈新話序》中指出,創作小說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哀窮悼屈”;劉敬在《剪燈餘話序》中也指出小說作者“此特以泄其暫爾之憤懣,一吐其胸中之新奇,而遊戲翰墨雲爾”;余集在《聊齋誌異》序中寫道:“先生(蒲松齡)少負異才,以氣節字矜,落落不偶,卒困於經生以終。平生之氣,無所宣渫,悉寄於書”。余集甚至認為小說像佛教經文那樣具有令人開悟之功效:“釋氏憫眾生之顛倒,接因果為伐喻,刀山劍樹,牛鬼蛇神,罔非說法,開覺有情。然則是書之恍惚幻妄,光怪陸離,皆其微旨所存,殆以三閭侘傺之思,寓化人解脫之意歟?” …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February 25, 2020 at 3:05am — No Comments

顧明棟:論中西小說理論的哲學和美學根基(5)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February 25, 2020 at 3:01am — No Comments

劉 渼·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教學(11)

八、網路說故事敘事模式與其流程與步驟



透過網路可將 Story Telling 的課堂活動,轉變為線上自主學習,以人與機、人與人的互動模式進行之。一方面經由半結構式的說故事後敘事模式,讓學生從對故事的選擇、批判等過程中,建構自己的故事;一方面結合網路虛擬社群的互動,來共同創造故事。茲舉台灣唯一一座園林式古蹟「林家花園」為例,來說明網路上開放式說故事 (Open-ended Stories)敘事模式的流程與步驟。…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y 17,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從重談「模仿說」說起(6)

在影片《影》中,境州八歲就被收養於子虞家,作為子虞的替身和影子被加以秘密訓練,在此,模仿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在影片的開始,張藝謀卻有意突出了其中的差異,境州不但不會操曲,還在復製傷疤的過程中,特別突出自己的身份,以求「自我」的彰顯和不同,在這兒,境州是作為一個「模仿的被動者和犧牲品」而獲得觀眾的同情的,但隨著劇情的發展,特別是當他的母親被殺死後,作為與自我身份唯一聯系的血緣、記憶、歷史等被抹除後,在徹底成為一個「孤兒」後,他開始走上了某種可說是「復仇」的道路,然而,與其說他最後的行為是一種復仇,倒不如說是「模仿機制」開始真正運作更為合適。至此,「第二天性」開始取代「第一天性」而使他真正變成了「子虞」——那個他一直模仿的對象本身,所以,他最後選擇留下也就變得合情合理(有人認為境州應該帶小艾出走,如此,將是全片唯一的亮點。但從現在這個角度看來,出走卻是敗筆),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張藝謀完成了對於「權理念」的深層次挖掘,並借此給予現實以某種歷史性的預言和反思。…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8,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程蘇東·「天籟」與「作者」:兩種文本生成觀念的形成(14)

在文學史的演進中還逐漸形成一種融會「作者說」的表達主體與「天籟說」的動力、語言機制的文本生成觀念,對詩文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作者」基於個人長期的道德修養、知識積累和修辭訓練,在偶然情緒的催動下達至出語天然的境界,成為這類詩文創作的最高理想。陸機《文賦》描繪了作者在構思過程中體物、選材、煉字、謀篇的復雜過程,但論及創作狀態時則言:「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嚴羽在標舉「興趣」的同時亦強調作者的個人修養:「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109)論者雖然注重「情」在詩文寫作中的關鍵作用,但也認為只有具備高度個性和知識素養的作者才擁有獨特的情感體驗能力,可以創造出獨具魅力的藝術作品,故湯顯祖認為「天下文章之所以有生氣者,全在奇士」,袁枚一方面認為村氓淺學偶成之句「雖李、杜復生,必為低首」,但又以葉酉「人功未極,則天籟亦無因而至」為知言。曾國藩之言最為精要:「能使天籟、人籟湊泊而成,則於詩之道思過半矣!」(110)…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1, 2022 at 8:30am — No Comments

王艷萍: 回歸心靈與敘事意義 (6)

馬修的日記記載了從1854到1860這六年時間裏的事件,也穿插了對童年、青年和婚後生活的回憶。比爾發現馬修一直在苦苦尋找生活的支柱與力量。年輕的馬修將上帝看作力量源泉、生命意義的賦予者,他認為是上帝給了他不朽的靈魂:“世界表面所有的東西把你帶回核心事實:大自然的傑作;人也一樣,都是上帝存在的跡象。”(103頁)比爾推測在…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anuary 22, 2020 at 12:05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