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們現在已由原始裝潢中分出了字形,產業標記和部落徽章;但如果其中會不含宗教的標識和巫術的記號卻就很希奇了。我們在澳洲人的可朋圖形中,發見了許多符號,是又當靈物崇拜又當標識用的。
此外,還有澳洲的術士所用的魔杖——就是蔔杖和巫牌。魔杖上雕了許多花紋,有些可以看出是人像和動物的形像,但是大多數卻是許多古怪的圖形糾纏做一堆,我們不能把它們分開,更不能了解它們。這些令人迷惑難解的圖形,就我們所知,是只有這種魔杖上才有的,所以不能和裝潢相混淆,最多也不過和字形有些關系罷了。
我們在北極人刻在用具上的圖形中,發見的魔術符號不止一種;可惜那些記載都不足為研究那些符號的根據。14…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9, 2020 at 5:19pm — No Comments
時常,我們因種種因素,把鐘意的人放在一邊。但是世間有日久生情這句古語,看多了,見慣了,慢慢地喜歡上,這才是長久的愛。(蔡瀾語錄)
銀幕上的佳人,是天衣無縫的,是完美的,化妝、燈光、攝影角度下,她們永遠是你的夢中情人。
親眼見過的女明星中,真人倒並不是在鏡頭中那群仙女,她們也是凡人一個。
還在唸書時,伊麗莎白·泰勒和她的丈夫邁克·托德來新加坡宣傳他監制的新片《環遊世界八十天》。
…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June 29, 2020 at 5:07pm — No Comments
走火入魔——沒有比之更容易的了。這是大地和春天最古老的圈套:銀蓮花。它們有些出人意料。它們在目光一般忽略的地方從去年褐色的落葉中探出身子。它們在燃燒,飄蕩,是的,飄蕩,這取決於色彩。這種衝動的紫色眼下毫無重量。這裏充滿了沈醉,但屋頂很低。“功名”——無足輕重!“權力”和“發表”——滑稽可笑!它們甚至在尼尼微安排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歡迎儀式,熱鬧而嘈雜。屋頂很高——水晶的吊燈如同玻璃的兀鷹懸掛在所有的腦袋上。銀蓮花為取代這一堂皇、喧囂的死胡同,開辟了一條通往真正宴席的死靜的暗道。
1983
李笠 譯
Added by OVEPI on June 29, 2020 at 5:05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moooi on June 29, 2020 at 5:03pm — No Comments
關於澳洲人武器上的裝潢大多是部落標誌的圖形的知識,使我們明了我們在以前提到過的兩件事實,但是這並沒說明另一個事實——就是動物皮甲花紋和它們特殊的變化,之所以常被他們抄用的原因。
崇奉龐大動物的土人,——他們大都是如此——除掉用動物體上的皮甲花紋放在盾牌上,作為部落的記號和有力的崇拜物之外,顯然是沒有旁的好辦法;因為整個動物的身體太碩大了。但是他們對於“可朋”的尊崇之心,一面領導他們趨向這種自然的裝飾,一面卻又使他們忌避。
的確的,澳洲人是不準殺戮他們可朋野獸的;雖則禁例不十分有效的地方,他們有時也稍稍縱容他們自己一點兒。所以真的獸皮既不准用來做裝潢,就只有雕成或畫成圖形來代表。
那些圖形對自然狀態決不很真實:它們大多筆劃生硬,不像帶毛羽的皮革,倒象一塊編織品。這個事實,初看去會覺得是因為粗魯的澳洲人藝術手段太差的緣故。但是澳洲人在有些地方卻的確能表示是有天才的作家。…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ne 29,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一個白臉小丑躺在水溝裏,如同一隻舊網球鞋。馬戲團離開了鎮子……
馬戲團上一次離開鎮子,它留下了一個胖女士,如同一堆穿著女式內衣的農家乾酪堆積在人行道上。
收拾行裝又打開行裝,這個馬戲團總是在流動,總是忘記什麼。
有一天甚至會忘記離開鎮子……
〔美國〕拉塞爾·埃德森(Russell Edson, 1935- ):拉塞爾·埃德森,二十世紀美國著名詩人,以寓言式散文詩體馳名於當今美國詩壇,他先後出版了《那發生的非常之事》(1964)、《一個人所見之物》…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June 29,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他在林中給自己蓋起了一座小屋,靠近昆蟲用翅膀摩擦出歌聲的地方。
然而,沒有尺度或者恰當的比例感,他把這小屋蓋得太小。只有當僅僅他的手能伸進門時,他才意識到這一點,
他嘗試用手指走上通往二樓的樓梯,但他的手臂卻卡在門口。
他疑惑他將怎樣做飯。他也許會把雙手伸進廚房的窗口。但即便如此,他也將不能在這樣一個過於微小的火爐上做出夠吃的食物來;一個個鍋就像頂針和瓶蓋。
夜裏,他也肯定無遮地躺著,即便小屋裏有一張帶著疊好的臥具的床等著他。…
Added by Crna Gor on June 29,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家具就像是動物模型。妳可以看見餐桌跟椅子站在一起,就像公牛跟它的母牛站在一起。或者是安樂椅跟腳凳站在一起,就像母牛跟幼犢站在一起……
它們過著一種生活,仿佛是一個精神世界,這世界被重疊,忘卻於另一個世界。
月光中,這些動物軟化,重新開始生活,啃著地毯;如同我們一樣,在樓上熟睡於我們的夢中,重新開始我們的生活;重疊又忘卻於另一種生活……
〔美國〕拉塞爾·埃德森(Russell Edson, 1935- ):拉塞爾·埃德森,二十世紀美國著名詩人,以寓言式散文詩體馳名於當今美國詩壇,他先後出版了《那發生的非常之事》(1964)、《一個人所見之物》…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June 29,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當然,我們都覺得把父親擱在家里是絕對不行的,尤其是我們知道,他要是真的一個人呆在家里,準會惹出亂子來。安妮和瑪麗兩位姑娘表示樂意留在家里幫助女傭人準備午飯,只是在這麽好的天氣呆在家里好像太對不起她們新買的帽子了。不過她們倆都說只要母親發話,她們都樂意呆在家里幹活。威爾和我本來是該留下來的,可遺憾的是我們對做飯一竅不通,留下來啥用都沒有。
就這樣爭來爭去,最後的決定是讓母親留下,讓她在家里好好地休息一天,同時也做一做飯。好在母親對釣魚沒什麽興趣,再說,盡管天氣晴朗,但戶外還是有點涼意的,父親很擔心母親同去的話弄不好會著涼。…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June 28, 2020 at 9:27pm — No Comments
尼赫魯接下印度建國重任, 明確訂定了三條基本路線。第一是印度必須高度世俗化, 也就是去宗教化, 畢竟即使分裂後的印度境內, 都還有幾千萬伊斯蘭教徒, 而且印度教也不是可以定於一尊的一種宗教, 印度禁不起一次次宗教衝突的撕裂。
尼赫魯的第二條路線, 是"不結盟"。印度受夠外國, 尤其西方帝國主義的擺弄了, 要避免再成為國際競逐的"牌", 印度必須也只能和其他國家都保持等距關係。
還有第三條路線, 那就是用國家社會主義手段, 振興印度經濟, 解決印度低度發展與貧窮的問題。
這三條路線, 既是理想, 又是現實規劃。尼赫魯的遠見, 當然是正確的。
50年代,…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une 28, 2020 at 9:26pm — No Comments
愛情是飄忽的,絕對會消失,容易消失。愛情被戲劇、詩歌歌頌得太偉大,思春期一過,冷靜下來,就發覺愛情短暫。(蔡瀾語錄)
韓國女人性剛烈,在菜市場中常見她們吵架,甚至搞到大打出手,也不乏其人。
但這是女人和女人之間的事。家教之下,對男人,到現在還是恭恭敬敬的。
自古以來,韓國男尊女卑,又因遺傳基因,陰盛陽衰,女人和男人的比例都在六比四以上。男的又要當兵打仗,到國外做苦力養家,更顯得人數稀少。所以就算近代世界女權擡頭,還是影響不到韓國女人。…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June 28, 2020 at 9:19pm — No Comments
我願這首詩無用且乾枯,
仿佛被反復啃咬的樹幹短促的爆裂,
或是上面有人跳舞的地板咯吱吱作響。
我願繼續向前,
低下糅和著憤怒與沈默的雙眼,
因為一切全已表明,我已厭倦。
孫成敖 譯
Added by moooi on June 28, 2020 at 9:15pm — No Comments
尤其, Rancière在這裡所指出的乃是「文件」(document)和「紀念碑」(monument)間的對立:「文件」是編年的、官方的記憶史料;而與此相反,「紀念碑」則是透過某種現今存在的事實、透過感性被動性而來的對過往的日常生活或市井小民的日常活動的某種無聲的見證。正如Rancière所說,它,「以毫無意願指示我們的方式指示著我們」19。事實上,這也正是年鑑學派史學和電影影像的專屬力量。
班雅明「機械藝術」論點的問題性
對此,Rancière答道,他要處理乃是某種科學及美學的革命典範,而非班雅明在〈攝影小史〉(Kleine Geschichte der Photographie)或〈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7,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對此,Rancière寫道,某種對哀悼思想的哀悼,某種哀悼的哀悼:「由此開始,後現代主義乃陷入了債務與重新彌補現代性思想的巨大和諧之中。崇高間距的場景也即將概括各種磨難或原初間距的場景:諸神的海德格式隱退、佛洛依德的那無法化約的死亡驅力和無法象徵化的客體;絕對他者的聲音宣告著再現的禁令 ;對父親的革命性謀殺。後現代主義乃變成了無法再現/無法論述/無法彌補(l’irrpresentable/intraitable/irrachetable)的巨大輓歌,譴責著人的人性的某種自我解放的理念的現代愚癡及其在集中營中那無法避免也無法禁止的實現。」18
前衛藝術論點與政治主體性…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5, 2020 at 4:46pm — No Comments
現代性論述的兩種變體及其敗筆…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5, 2020 at 4:46pm — No Comments
事實上,這乃是某種對感性不斷地變得與自己陌生,自己不斷地變得與自己陌生的異質性力量進行模塑的特定政體,某種Rancière所謂的「美學無意識」(l’inconscient…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June 25, 2020 at 4:45pm — No Comments
我想他一定還沒有認出這是男子吧,原因是,一則醉眼昏花了,一則想不到世界上竟有這麽樣的旅館,不相熟的男女會睡在一張大床上的。他的嘩笑大概是奇怪我怎麽會發出那樣的愚問罷了。
這樣遊戲了好一陣,每個房間都去玩過了,終於沒有找著一個好看的姑娘。當然的,這位歐洲紳士是非常的頹喪,嘴里就仍舊憂郁地哼著他那老是哼不完的調子。
“Where is she? My sweet girl-”
我卻高興極了,愉快極了,簡直想跑上山峰去,大叫幾聲, 讓山澤林莽都知道我的快樂呵。…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ne 24, 2020 at 5:58pm — No Comments
它是從死者的屋裏弄來的。在我放入沈重的新書前——精裝本——空了幾天,空著。我因此把深淵放了進來。某種東西從底下到來,緩慢但不可阻擋地上升,像一根大水銀柱裏的水銀。你無法轉身離去。
黑暗的冊子,緊閉的面孔。他們像站在分界線弗里德里希大街上的阿爾及利亞人,等待人民警察檢查護照。我的護照很久以前已和玻璃盒子放在一起。柏林那天的霧也在櫃子裏面。這裏有一種年邁的絕望,含有帕生達爾大戰和凡爾賽條約的滋味。比這滋味更老。黑色、沈重的書籍——等一會兒再說它們——它們其實是一種護照,厚得足以在數百年內收集如此多的圖章。人當然不會攜帶這些沈重的行李,在他上路前,在他終於………
Added by OVEPI on June 24, 2020 at 5:57pm — No Comments
對於那些報告事情的人應當好好聽取他們的發言,如有指示當在報告之前說明,而不可在他們說話之中插嘴,因為被人攪亂自己談話次序的人將不免反復地說,並且在追憶欲說而經人打斷話頭的時候,比他能順著自己的路子說下去的時候,將更為冗長可厭,但有時常見抑制他人發言的人較發言者本身更為可厭。
重復說話多半是一種時間上的損失。但是再沒有比重復重點更為節省時間的了,因為這種辦法可以把許多空虛無關的話語在表述時都拋開。冗長而過細的言辭之於迅速就如同寬袍長裙之於賽跑。序文、套語、自我解釋的話語以及其他關於一個人自身的言語,都是大為浪費時間的東西,它們雖然好像是出自謙虛而其實是架子排場。然而在他人有阻撓或反對的時候卻應當留神,不可過於直截了當,因為懷有先入之見的心智總是需要先容的言辭的,就好像一種要使藥膏生效而先用的蒸罨劑一樣。…
Added by 慕課師 on June 23, 2020 at 5:45pm — No Comments
追求迅速是做事過程中一大危險。它猶如醫生所說的“前消化”或過速消化,會使人體中滿含酸液與各種難察的病根。因此,不可以做事的時間之多寡作為迅速的標準,而應當以事業穩步進展之程度作為標準。比如在賽跑中,速度並不是以步幅之大與擡腳之高來決定的。因此,在事業上,達到迅速的方法在於專心做事,而不在一次包攬許多事情。
有些人一心要向人表明自己能在很短時間內做許多事情,有時他們就會把未辦完的事,設法掩飾成已經完成的樣子,以圖外表上顯得他們做事敏捷。然而以緊密的手段縮短做事的時間是一回事,以省略的手段壓縮做事的時間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樣,需要多次商榷的事情就是得往返多次,並不能一次草率地作出結論了事。我認識一位智者,他在看見人家急欲達到一個決議時就常引用一句話:“欲速不達,慢就是快。”…
Added by 慕課師 on June 23, 2020 at 5:4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