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430)

張曼娟·到首爾慶中秋去

秋風挾著絲絲冷雨,往我的單薄長袖衣裳裡鑽,雖然打著傘,卻也抵不住雨勢,棉質長褲吸水功能甚佳,膝蓋以下已經濕了,鞋襪更是咯吱咯吱響,而我的腳又慣性抽筋了。



這一切的狼狽都比不上失去方向的惶惑與焦慮,首爾,東大門,好多大型購物中心,但,我們要找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呢?啪噠,雨水落在地圖上,發出聲響。




二十幾年前我參加旅行團,來過還沒改名字的漢城,住在華克山莊賭場酒店,只記得搭乘遊覽車去了幾個宮殿,一、兩座寺廟,在路邊小攤買了烤白果,讓母親重溫北方童年的味道,除此之外,一切模糊。



(Feature Photo: Hi...…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9:54pm — No Comments

黃順來靈異敘事: 貓魂 (2)

林先生用望眼鏡偷窺鄰居孩子阿偉在夜裏拜祭他死去的貓。林太太在客廳看電視,突然聽到丈夫驚叫一聲,趕忙跑過去看個究競。



“你看到什麽?”林太太問丈夫。



林先生已被嚇得臉青唇白,把望眼鏡遞給太太: “妳自己看。”



林太太看到丈夫嚇成這個樣子,心中不免感到害怕,但由於好奇心所驅使,她鼓起勇氣接過望眼鏡來看,她沒有看到小偉,只看到拜祭的地方插著兩根臘燭,燭光在夜風中搖幌,中間有一個盤,盤裏的魚一片狼藉,眀顯有被動物吃過的痕跡。…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7:30pm — No Comments

馬丁·L·克盧維茨:我行我素

  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變革和人才流動的年代。然而,在同一崗位工作生活二十年的人是很理解我此時的想法的。

  十五歲以前我一直住在紐約的羅切斯特市,那段時間,我在三所小學、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上過學。高中的最後兩年是在邁阿密灘(美國佛羅里達州東南部城市)度過的,後來,在一所規模較大的州立大學學習了四年,並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緊接著又就讀於另外一所同等規模的大學,四年後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在這八所學校裡,我待的時間都不超過四年。這已是我的第三份主要工作了,前兩份工作,每份我只干了三年,然後就自動辭職去嘗試挑戰新東西。現在,我在這個職位上已干了兩年了,現正積極考慮下一步要做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4:54pm — No Comments

汪曾祺: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蜆子

蘇州人特重塘鱧魚。上海人也是,一提起塘鱧魚,眉飛色舞。塘鱧魚是什麼魚?我向往之久矣。到蘇州,曾想嘗嘗塘鱧魚,未能如願。後來我知道:塘鱧魚就是虎頭鯊,嗐!



塘鱧魚亦稱土步魚。《隨園食單》:“杭州以土魚為上品,而金陵人賤之,目為虎頭蛇,可發一笑。”虎頭蛇即虎頭鯊。這種魚樣子不好看,而且有點兇惡。渾身紫褐色,有細碎黑斑,頭大而多骨,鰭如蝶翅。這種魚在我們那裏也是賤魚,是不能上席的。蘇州人做塘鱧魚有清炒、椒鹽多法。我們家鄉通常的吃法是氽湯,加醋、胡椒。虎頭鯊氽湯,魚肉極細嫩,松而不散,湯味極鮮,開胃。…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3:30pm — No Comments

中國攝影史上失踪的大師作品

庄学本(1909-1984),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图为嘉绒少女,四川理县,1934 年。



庄学本1909 年出生于上海市郊浦东,父亲务农兼教私塾。1934 到 1942 年间,他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吸引观众二十万余人次。 图为得荣藏族姑娘,四川得荣,1939 年。



1949 年,庄学本的创作风格开始了明显的转变:他依然重点拍摄肖像照,还会利用在《民族画报》外出采访的机会,到各地开展考察,但“他不再是完全个人的拍摄,而…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1:10pm — No Comments

朵拉:蘭桂坊的寂寞

不過是兩條鋪設鵝卵石的街巷,狹窄而短小,每條巷子步行約十分鐘便走完。巷道兩旁全是小酒吧和食肆,店名和裝飾傾向西洋味,別看這裡地方不大,據說經營著超過五十間酒吧食店之類的消費場所。



在陸羽茶室吃過晚餐,人還浸漬在董先生那令人深思的笑話裡。不是不明白偶象也不過是人,但董先生的幽默雅趣教人在道別以後還帶著微笑。我的步伐悠緩閒逸,然而期盼過久而心情急躁的蔡迫不及待推開陸羽茶室的大門,語氣極其興奮,走走走,我們現在馬上過去。



(Feature Photo:Moring of Lan Kwai Fong 蘭桂坊  by…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鄭笑冉·海洋博物學家的散文詩~讀卡森的《海洋傳》

1951年,少年時曾立志成為職業作家的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她的非凡著作《海洋傳》(The Sea Around Us)。一時間,人們被這部新穎的著作深深地吸引了。科學的視角與散文詩式的描寫風格,完美地展現了海洋世界的精深與博大。



同千百年來贊頌自然的文學作品不同,書中對自然奧秘的揭示與贊嘆同時極大地滿足了讀者的求知欲與好奇心。這部被譽為是20世紀描繪海洋生態最為傑出的作品,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名榜上連續排名榜首達31周,在此暢銷書榜上停留時間超過一年半之久,並於1952獲得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和以博物學家巴勒斯命名的約翰·巴勒斯獎章(John Burroughs Medal)。…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September 26, 2014 at 8:00am — 1 Comment

丁亞民: 林家有女初長成 (3)

  眷村的夜晚總是沈穩的漫著閒懶的情味,大人們喜歡在院裏門前乘涼或者聊天,不然就看電視;他們自在的說話或笑鬧,或者就懶懶倚靠著東西不說話。晚風緩緩翻起衣衫裙角,或者在花草樹葉上走出了一點細微的聲響,一個夜晚就過得恬適和自足。小孩子則愛在甜甜清清的星空下追逐嬉鬧,玩著捉迷藏或者殺刀;鄰家小妹阿香被啟啟一巴掌劈倒,楞坐在草地上還來不及哭,那啟啟嘿喝一聲:“哈哈,你死了!”阿香聽得兩眼一翻,便死在草地上。她媽媽老遠見得,趕過來一把抓得她四肢漫空亂踢亂抓,飄飄不著地;她媽媽恨恨打她一屁股:“要死啦!剛洗完澡!要死啦!……”氣不過,又一屁股。…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September 25, 2014 at 5:41pm — No Comments

新加坡文史工作室:尋找郁達夫在獅城的足跡

郁達夫在新加坡逗留的時間(3年)卻比老舍的僅僅5個月來得長。當時,他是應《星洲日報》的邀請,到新加坡出任副刊《晨星》編輯一職。

不過,相信這只是他到南洋來的其中一個原因。有人認為,郁達夫來新加坡其實是為了配合當時中國國內流行的”赴海外宣傳抗日”口號,以及試圖挽救他和王映霞那經已破裂的婚姻。

當《周末羅盤》向國大中文系王潤華副教授表示有興趣追查郁達夫在新加坡的一些軼事時,王副教授立即一口答應,而且毫不遲疑地駕著他的車子,載本報記者”環島追追追”。…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September 25, 2014 at 5:3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原創 《心靈素質 14 》路上,總比客棧好~身體技能的紀律法則(五)

英國偉大史學家湯恩比(1889-1975),花了二十七年的光陰,寫成十大卷《歷史研究》,記載了人類五十萬年的奮鬥事跡。在這二十七年裏,除了二次大戰的干擾外,白天,他在一家國際時勢研究機構謀職,夜裏下了班, 才開始他的寫作。



六十九歲那年,他接受訪談,說出了他不凡造就的能量來源。他說:“首先,歸功於我的好妻子,她一直都孜孜不倦地,陪我一起工作。




“第二點,我相當的自律。我覺得人必須學習,一次只做一 件事,不能再做第二件。 不然,就不能專心。…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September 25, 2014 at 5:30pm — No Comments

《韓育容雲端珍藏》 值得叫老公的人

老公,就是那個怕你的工作餐帶得不夠,

又悄悄往飯盒裡添菜的「壞男人」。

老公,就是那個你將碗裡吃剩的飯

像倒垃圾一樣倒進他碗裡,而他還吃得

像小豬一樣歡天喜地的「傻男人」。



老公,就是那個白天吵架不理你、

鬧得不可開交,而半夜為你拉好

踢開的被角的「小氣男人」。老公,…

Continue

Added by 韓育容 on September 25, 2014 at 4:00pm — No Comments

《韓育容雲端珍藏》 懂得淚水,懂得人生

生命總是在自己的啼哭中開始,

於別人的淚水裡抵達終點。醫學上認為,

眼淚有清潔眼球的作用,

是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映,

從胎兒時開始,就有了基礎淚。



於是,
淚水就為生命打上了烙印,直到生命結束後,

或許還有淚水在記憶你已經飄逝的靈魂。

人是情感的動物,有七情六慾,

不能長期壓抑在心底,顯現於外,…

Continue

Added by 韓育容 on September 25, 2014 at 3:30pm — No Comments

黃順來靈異敘事: 貓魂 (1)

午後的陽光依然熾熱得像把火,林先生坐在客廳看報紙,太太則百無聊賴地坐在一旁瞪著天花板發呆。電視節目不合口胃,越看越想睡,呆在家裏無所事事,不如去找李太太嗑閑牙。



人家是:說曹操,曹操到。她是:想曹操,曹操到。一想到要去找李太太閑聊,李太太立刻一搖三擺地出現在門口。



林太太馬上精神一振,高興得仿佛見到救星: “李太太!妳來得正好,我剛好要去找妳。”



“哦!有什麼事嗎?”李太太問。…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September 25, 2014 at 3:30pm — No Comments

丁亞民: 林家有女初長成 (2)

林媽媽這些年為了這些小孩,早落得個厲害的名聲,屋裏忙,串門子找鄰居太太們,倒還真是有所為而來,跟人家伶俐笑鬧一下便點出主題,借了東西走了。久了,她成了有心機、功利的女人,她們知道,她也知道。再過幾年,她也不欣賞自己的機伶,賭氣將自己鎖在家裏,和外界隔了離。小璇恰好乘時而起,成了林家的外交使節,成日裏見她東奔西跑,發展她的國民外交。

小璇喜歡戴頂大草帽出門,穿件白裙,看來好嫻靜,嘴巴甜甜地四處打招呼;可是在家裏她卻不是這個樣子,老是穿件熱褲,光著腳跑上跑下,林媽媽叫她下樓了要穿拖鞋,她也不聽,因為冰箱離樓梯才幾步路,她一天要跑好幾回,怎肯這樣穿穿脫脫的。小璇吃東西吃得兇,有什麽便吃什麽,真的沒什麽了,糖、豆腐乳,甚至白米飯也吃得津津有味。…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謝飛:我對中國第五代導演再也不抱希望

中國導演、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謝飛受到英國電影協會(BFI,British Film Institute)的邀請,來倫敦出席「兩岸三地百年電影光華」(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大型華語電影季對其電影的放映活動,並與本地觀眾見面交流。

謝飛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之後留校任教,1993年執導的影片《香魂女》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謝飛出席英國電影協會大型華語電影季



英國電影協會舉辦除了放映《香魂女》和謝飛另一部經典電影《本命年》及觀眾問答,還特別安排了一場專門講座,向英國觀眾介紹他本人以及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轉載:一輩子一定要有個女兒

這是一位父親為女兒畫的漫畫,從年幼到長大,他陪伴在女兒身旁,為她記錄一顰一笑,非常感人的一組小漫畫,每一個父親都愛自己的女兒,正如這位父親一樣,對自己的女兒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有個幸福的生活,有個令人羨慕的父親。其實,這樣挺好!父親在身邊,很幸福!有人說,一輩子一定要有個女兒。



14109485009426.jpg

  從小留著長發,還有劉海兒!



14109485045982.jpg

  …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黑鳥麗子:九份的夕陽便當與鬼

很多人一聽說要去九份,就連忙說「要去自己去,千萬別找我!」因為九份遊客多到連鬼都不想去。

觀光客的九份是往上發展的,搭車來到台陽公司(以前的金鑛大戶)停車場,隨意找條小階梯上山,每條路都通往老街,然後擠著吃芋圓,講究的人指定要吃九份國小門口的阿柑姨,吃完之後也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便下山找海鮮了。



(Photo Credit:…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10:02pm — No Comments

黃春明:琉球的印象

     當我第一次到琉球,受到當地初次謀面的許多友人招待時,記得在好幾次致謝的談話中,我都用了「受寵若驚」這個詞來表達當時真正的感受。我除了萬分感激和難忘以外,同時還有一份歉意留在心底。

  過去,我去過北美洲和歐洲,也去過亞洲其他各國。然而,卻把距離臺灣最近、距離我們家鄉宜蘭更近的琉球,讓我疏忽到最近才去。想起來就有幾分自責。真的,在感覺上琉球實在近得不得了。



(Photo Credit:…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9:30pm — No Comments

余雲:榴梿,愛你不容易

  朋友說,來新十多二十年後能幡然醒悟愛上榴梿,實在太好了,仿佛終於拿到一張“生活永久簽證”,可以自詡為南洋人了。



  星期五,TT打來電話,召集我們星期天傍晚6點到馬里士他路吃榴梿。說已在阿玲那邊預訂七個榴梿,但不保證一定能吃到,因為“等候名單很長”。



  6點?就是晚餐了。雖然我已會吃榴梿,以榴梿作正餐倒還是首次。



  果然在阿玲的攤位,“損友”五人只嘗到四只風味絕佳的“牛油”:乾包果肉苦甜,回甘醇香,最後那個香氣馥郁如酒。賣了30年榴梿的阿玲,把她認為不夠好的榴梿都斷然棄之。…

Continue

Added by 邊鄉 岸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佛洛斯特·山

山如同暗中支撐著城鎮一樣。

有一次我在那裏睡覺前看了那麽久的山脈:

我注意到因它那黑色的身軀插進天空,

使我錯過了西方的星星。

它似乎離我很近:我感覺它如同

身後的一面墻在風中保護著我。

黎明時當我為著看見新事物而向前走,

我發現山與城鎮之間,

有田野,一條河,以及遠處,更多的田野。…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September 24, 2014 at 6: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