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09)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31)

“紐約的美” 

弗蘭茨與薩賓娜在紐約街上一定就是幾個小時。每走一步都有新鮮的景觀,如同他們是循著一條山林小道前行,沿途景色都令人驚嘆不已:一位年輕人跪在人行道中祈禱;幾步之外是一位漂亮的黑人婦女靠著一棵樹;一位身穿黑制服的男人橫過馬路時指揮著一支無形的樂隊;一個噴泉在噴水而一群建築工人坐在噴泉邊上吃午飯;一些奇怪的鐵梯上上下下爬滿建築還配有醜陋的紅欄桿,醜到極致也就顯得美妙;再定過去,是一座巨大的玻璃墻面的摩天大樓,後面又是比肩而立的一座,樓頂帶有小型的阿拉伯式遊樂廳,有塔樓,遊廊,還有鍍金圓柱。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58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30)

弗蘭茨曾就讀巴黎,天資不凡,二十歲那年就確定了學者生涯。從二十歲起,他便知道自己一生將會被局限在大學辦公室、一兩所圖書館,或兩三個演講廳里。想到這種生活將把他窒息,他總是期望著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像從屋里走向大街。 

住在巴黎期間,他參加了每一次可能的遊行示威,去慶祝什麽,要求什麽,或抗議什麽,去露天里和人們呆在一起。遊行的隊伍直抵聖耶門大街或從共和廣場到巴士底,使他神魂顛倒。他把行進和呼喊看成歐洲以及歐洲史的形像。歐洲就是偉大的進軍,從革命到革命,從鬥爭到鬥爭,永遠向前。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56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9)

她走得很快,與那些移民分裂的想法更使她不安。她知道自己是不公正的,畢竟還有另一些捷克人,與那有長長食指的人完全不一樣。何況她那段小議論後的難堪沈默,也沒有表明他們都反對她。沒有,他們也許是被這突然的憤怒搞昏了頭,沒有理解他們都是受制於移民生活的人。那麽為什麽她不原諒他們?為什麽不把他們都看成可憐的被拋棄了的上帝之造物? 

我們知道為什麽。她背叛了她的父親,生活便向她敞開了背叛的漫漫長途。每一個吸引她的背叛是罪惡也是勝利。她不願意遵守秩序;她拒絕服從秩序——拒絕永遠和同樣的人在一起講同樣的話!這就是她被自己的不公平所困擾的原因。但這並非心情不悅,恰恰相反,薩賓娜的印像中,這是一次勝利,有看不見的人還在為她熱烈鼓掌。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55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8)

這些報告與美術才華、踢球技巧、或需要鹹腥海洋空氣的疾病毫無關係,它們只說明一個問題:“公民的政治情況”。(用另一句話說就是,這位公民說過什麽,想過什麽,行為如何,在五一遊行集會中表現如何。)每一件事(一天天的生存,工作中的升遷,度假)都有賴於這種評價過程的結果,因此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否要為國連隊踢球,或是否獲准展覽作品,是否去海灘度假),都必須蹈規蹈矩努力表現以取得優良的評價。

 

這就是薩賓娜聽到灰頭髮男人講話時所想到的。他不關心他的同胞們是否足球運動員或畫家(在這一群移民中,沒有一個捷克人對薩賓娜的作品表示過任何興趣);只關心他們是否反對共產主義,積極地或消極地?真正實在地或是表面地?從一開始就反還是從移居國外以後?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54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7)

光明與黑暗 

對薩賓娜來說,生活就意昧著觀看。觀看被兩條界線局限著,一種是強光,使人看不見,另一種是徹底的黑暗。也許這就是薩賓娜厭惡一切極端主義的原因。極端主義意味著生命範圍的邊界。不論藝術上或政治上的極端主義激情,是一種掩蓋著的找死的渴望。在弗蘭茨那里,“光明”不會與某張日暖風和的風景畫相聯系,而會使他想起光源本身:太陽,燈泡,聚光燈。弗蘭茨的聯想總是一些熟悉的比喻,如:正直的太陽,理智的光輝,等等。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51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6)

“真是惡性循環,”薩賓娜說,“音樂越放越響,人反而變成聾子。因為他們變聾,音樂聲才不得不更響。”“你不喜歡音樂嗎?”弗蘭茨問。 

“不喜歡。”她又補充,“不過在一個不同的時代里……”她想著巴赫的時代,那時的音樂就像玫瑰盛開在雪原般的無邊無際的寂靜之上。從童年起她開始追求音樂,就領受著噪音妨礙。在美術學院那幾年,學生們整個暑假都要求在青年港地度過。他們住在一色的屋子里,一起去鋼廠建鍛工地勞動,工地上高音喇叭里的音樂從早上五點直吼到晚上九點。盡管樂曲是歡快的,但她感到好像是哭嚎。沒有什麽地方可以躲避,即使躲進公共廁所,躲入被褥。任何地方都有喇叭。那聲音像一群獵狗一直騷撓著她的安寧。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49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5)

她是美術學院的學生,但不能像畢加索那樣畫畫。這正是所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被規定獨尊的時代,是成批制作共產主義政治家們肖像的時代,她要背叛父聲的願望總不能如願以償:這種共產主義只不過是另一個父親罷了。這位父親同樣嚴格地限制她,同樣禁止她的愛(清教徒時代)以及她的畢加索。如果說她終於與一位二流演員結了婚,只是因為那人有著怪漢子的名聲,同樣不為兩種父親所接受。 

隨後,母親去世了。就在她參加葬禮返回布拉格之後,她接到了父親因悲傷而自殺的電報。

 …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10:48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胡同》

你的聲音幾次三番呼喚我,

我不曉得,我的心湖里

流水和藍天悄然蘇醒:

太陽像透過網絡

把斑駁的光投灑在你的墻上

幾家店鋪

靜夜搖曳的燈光下

涼風與憂愁輕漾。…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rch 23, 2020 at 10:45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4)

3

誤解小辭典“女人”

薩賓娜並沒有選擇一個作女人的命運。我們所沒有選擇的東西,我們既不能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也不是自己的過錯。薩賓娜相信她不得不采取正確的態度來對待非已所擇的命運。在她看來,反抗自己生為女人是愚蠢的,驕傲於自己生為女人亦然。…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5:16pm — No Comments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23)

2

現在就剩薩賓娜自己了。她還是只穿著內衣,回到鏡子前,把禮帽又戴上,久久地看著自己,對自己多年來只是為了追尋那失去了的一瞬間而感到驚訝,

許多年以前,這頂禮帽曾使托馬斯拜訪她畫家時興致盎然。他戴上帽子,從大鏡子里去看自己,鏡子也像在日內瓦一樣是靠著墻的。他想看看自己作為一個十九世紀的市長是什麽摸樣。薩賓娜開始脫衣,他便把帽子戴到她頭上。他們都站在鏡子面前(每次她脫衣時他們總是站在鏡子面前),看著他們自己。她脫掉了內衣,頭上仍然戴著帽子,在這一瞬間,她意識到他們倆都被鏡子中所看到的情景激動了。

什麽能使他們如此激動?幾分鐘前她也戴著帽子,看起來只不過是個玩笑而已。激動與玩笑真的只是一步之差嗎?…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March 23, 2020 at 5:15pm — No Comments

梁實秋《雅舍小品》唐人自何處來

我二十二歲清華學校畢業,是年夏,全班數十同學搭乘傑克孫總統號由滬出發,於九月一日抵達美國西雅圖。登陸後,暫息於青年會宿舍,一大部分立即乘火車東行,只有極少數的同學留下另行候車:預備到科羅拉多泉的有王國華、趙敏恒、陳肇彰、盛斯民和我幾個人。趙敏恒和我被派在一間寢室里休息。寢室里有一張大床,但是光溜溜的沒有被褥,我們二人就在床上悶坐,離鄉背井,心里很是酸楚。時已夜晚,寒氣襲人。突然間孫清波沖入室內,大聲的說:

“我方才到街上走了一趟,我發現滿街上全是黃髮碧眼的人,沒有一個黃臉的中國人了!”…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March 23, 2020 at 12:08pm — No Comments

李燕蕙·夢醒之間:海德格與“釋夢詮釋學”(13)

另一個本質差異是,夢者與醒者「看」或者「體驗」的方式不同。在醒境中,我們有兩種不同的「看見」模式,一種是「精神世界」中之看見:種種影像呈現在我們的「心靈之眼」前,這種看見可以包含幻想、知覺、理性思維等,另一種是「眼見」或感官所見的「物理世界」。但在夢中我們只有一種「純精神性」的看見方式: 物象世界直接呈現,人物、自然物、情節、氣氛變化直接顯現於「夢境影片」,在影像情境中,我們「感同身受」 (bedrängend nahe auf den Leib)。也就是說,雖然夢中我們不帶著肉身參與,可是我們是在直接感知的物象世界中 (sinnenhaft-wahrnehmbar Gegenwärtiges) 轉換變化。28 夢境與醒境「身體關係」與「看見方式」的兩種本質差異,區分著夢境與醒境的「存有方式」,也使得夢者醒後,很快能確知自己只是作了一個夢。…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March 22, 2020 at 11:56pm — No Comments

柏 克·美與實用有關

猴子長得非常適合於奔跑、跳躍、抓扭和爬行,但在人類的眼裡很少有動物看起來比猴子更不美了。我需要談一談象的鼻子,像的鼻子有著各種各樣的用途,但對於象的美卻不起任何作用。狼長得多麼適合於奔跑和跳躍! 獅子為了格鬥而武裝得多麼好! 但難道有人會因此認為象、狼和獅子是美的嗎? 我相信不會有人認為人的雙腿是和馬、狗、鹿及其他動物的腿一樣適合於奔跑,至少在外形上就不是這樣的,但我相信一條長得勻整的人腿在美的方面,將被認為遠遠勝過所有這些動物的腿。倘若軀體各部分的適宜性是使它們形式可愛的因素,那麼這些部分的實際使用無疑地應該大大提高這種可愛的程度,但情況卻遠非如此,雖然根據另一個原理,有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鳥飛的時候不如它棲息的時候美麗。還有一些很少看到它們起飛的家禽並不因此而稍減其美。鳥類在形式上同獸類和人有著極大的不同,除非考慮到鳥類軀體各部分是為了完全不同的目的,否則你不可能根據適宜性的原理承認鳥類的身上有什麼令人愉快的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2, 2020 at 5:27pm — No Comments

赫爾曼·黑塞詩選《七月的孩子》

我們,七月里出生的孩子,

喜愛白茉莉花的清香,

我們沿著繁茂的花園遊逛,

靜靜地耽於沈重的夢里.

大紅的罌粟花是我們的同胞,

它在麥田里,灼熱的墻上,

閃爍著顫巍巍的紅光,

然後,它的花瓣被風颳掉.…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March 22, 2020 at 10:33a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船的哲思

到基隆港去看船,靜靜地看一回船,就像讀一篇人生大道理的文章。

首先我看到遠方一艘滿載貨櫃的大船,好像動也不動,而近岸有許多小船,排浪疾馳,很容易就輕側轉彎,顯得矯健快捷而有神,小船跑一回就不見蹤影,而那負厚持重的大船,仍呆在視線的遠方,很吃力的樣子,究竟在不在移動前來呢?初步的印象,讓我覺得小船令人喜悅,大船令人悲苦。器物大了運轉一定艱難,吃水深了前進一定緩慢。



但是我又想:它卻是處在安泰踏實的方位,也是眾人肯托付它運載的重任,誰都明白,一時跑得快的容易翻倒,就像一時快書的字跡容易錯改。在沒有滔天巨浪的海面倒也罷了,一朝有了滔天巨浪,才知道那些疾馳的小船,是根本沒用的。況且再看一艘大船出港去,啟碇雖慢,掉頭更遲,但一出港外,面對萬里汪洋,那種“脫網魚遊江水深”的樂趣,也不是小船所能享有的。…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21, 2020 at 2:51pm — No Comments

許地山《七寶池上的鄉思》別話

素輝病得很重,離她停息的時候不過是十二個時辰了。她丈夫坐在一邊,一手支頤,一手把著病人的手臂,寧靜而懇摯的眼光都注在他妻子的面上。

黃昏的微光一分一分地消失,幸而房里都是白的東西,使人的眼睛不至於失了他們的辨別力。屋里的靜默,早已布滿了死的氣色;看護婦又不進來,她的腳步聲只在門外輕輕地蹀過去,好像告訴屋里的人說:“生命的步履不往這里來,離這里漸次遠了。”



強烈的電光忽然從玻璃泡里的金絲發出來。光的浪把那病人的眼瞼沖開。丈夫見她這樣,就回復他的希望,懇摯地說:“你——你醒過來了!”

素輝好像沒聽見這話,眼望著他,只說別的。她說:“噯,珠兒的父親,在這時候,你為什麽不帶她來見見我?”…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March 21, 2020 at 12:21am — No Comments

特蘭斯特羅默(Tomas Transtromer)詩選《冰雪消融》

早晨的空氣留下郵票灼燒的信件

冰雪閃耀,負擔減輕——一公斤只有七兩



太陽離冰很遠,在冷暖交界處飛舞

風像推著童車在慢慢地走著



全家傾巢而出,看久違的藍天

我們置身在傳奇故事的第一章裏



衣帽上的陽光像黃蜂身上的花粉…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March 20, 2020 at 7:44pm — No Comments

康 德·美和崇高

第一個稱女子為美麗的性別的人,也許只是想恭維她們,其實他表達出來的意思超過了他自己的預料。我們姑且不說女性容貌清秀、線條柔和,她們面部表現出來的友好、戲謔、和藹比男人更強烈、更動人……除此之外,女性心靈結構本身首先是具有獨特的、和我們男性顯然不同的並且以美作為主要標誌的特徵。

如果並不要求高尚的人推讓榮譽,將美稱割愛他人,我們就不妨自稱是高尚的性別。但是,切不可把這番話理解成這樣:婦女似乎缺少高尚品德,而男子似乎缺少美。恰恰相反,倒是可以認為無論男女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只不過女人身上的其他一切品德都是為了襯托其美的特性而組合在一起,而在男人的各種品格中,以作為男性的顯著標誌的崇高最為突出………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0, 2020 at 3:38pm — No Comments

黃碧端·時光的聲音

馬佛的一首名詩,寫給他的矜持的情人,說倘若世界無盡時間無窮,矜持便不成其為病,「我的愛,縱然早於天地之始,你也可以一直拒絕到末日。」這多情的詩人,說他並不在意他的癡愛綿長成幾千年,用來一一讚美過情人眉眼身體的每一部分,最後一個世代才終於到達她的心。「可是」,詩人峰迴路轉,圖窮匕現:



    背後我總聽得

    時光之神駕著有翼的馬車

    飛馳而來:

    在你我前方遙遙橫亙的

    卻是永恆的無邊荒漠。…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March 20, 2020 at 3:36pm — No Comments

洪席耶·被解放的觀眾(9)

我意識到所有這些方式聽上去都像言詞,純粹的言詞。但我不會把這當做一種侮辱。我們已經聽到如此多的演講者假裝自己的言詞不只是言詞,言詞似乎變成能使我們進入新生活的密碼。我們已經看到如此多的觀眾誇自己,不僅是觀眾而且是共同體的禮儀。且不論關於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所謂後現代懷疑論,即使如此,還是能看到如此多的秀場冒充宗教神秘儀式,它也許看起來不那麽駭人聽聞,但還是為了使言詞不再只是言詞。脫離了道成肉身(the Word made flesh)(10)和觀眾變主動的幻覺,了解了言詞只是言詞和景觀只是景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言詞、故事和表演如何幫助我們改變我們生活世界中的某些事情。

 

(1)約瑟夫·雅克多(Jean Joseph…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March 19, 2020 at 11: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