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Top Photo Appreciation: Mysterious eye by Gabriele Baricic)
Tags:
Albums: For Your Eyes Only
Comment
陳明發的詩〈聲量〉
法庭文件丟進攪紙機那
天,天空亮得格
外泛白,教堂帶
走了孩子
在另一個教主前
天是另一重天
氣壓內外是祂們的理
母親嚎啕後的哽咽
低於國情的聲量
天,泛白得格
外亮
陳明發(亦筆)的詩〈傘〉
一張張的傘
張著
八角的容顏
抗拒 後羿沒射下的
那座燒燙
讓自己沸騰
報撑傘人
以一片
陰涼
外面是一團火球的溶液
裡面是一種忘我的匆忙
當傘折起的時候
誰還記得
傘上的
烙痕
愛墾APP: 陳明發《寵物》一詩的認知詩學意涵
夢中的寵物
染上各種顏色
各種姿勢
都不見本色
一直在掉毛
一直沒醒來
作者這首完成于2023年9月25日的短詩,或可透过認知詩學的視角,作幾方面的欣賞和分析:
圖像生成與想象力的激發
詩中的「夢中的寵物」作為一個抽象的形象,能夠在讀者的腦海中生成不同的視覺圖像。認知詩學關注讀者如何通過語言觸發視覺和其他感官的想象。這首詩通過描述寵物「染上各種顏色」和「各種姿勢」,引發讀者對這些色彩和姿勢的想象,從而激發創造性的圖像生成過程。
意象的模糊性與認知參與
詩中「都不見本色」這一意象帶有模糊性,促使讀者積極參與到意義的生成過程中。認知詩學認為,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可以激發讀者的認知努力,促使他們在閱讀時嘗試通過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填補這些空白。這一過程加深了讀者對詩歌的情感和認知參與。
時間與意識的交錯
詩句「一直在掉毛,一直沒醒來」通過重復強調時間的延續性,同時暗示一種未解的夢境狀態。認知詩學可以研究這種時間意識如何在讀者的心智中運作,尤其是在理解反復性和未完成感方面。這種延續感可能引發讀者對未解夢境的情感共鳴,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心理體驗。
情感的傳達與共鳴
詩歌中的「寵物」形象及其所帶來的情感反應是認知詩學關注的重點。這首詩通過描寫夢境中寵物的狀態,可能喚起讀者對現實中寵物的情感聯想,進而引發一種共鳴或悔恨的情感。這種情感反應是通過詩中的意象、語調和節奏共同塑造的。
語言的簡潔與多義性
詩歌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象征意義。認知詩學可以探討這種語言簡潔性如何影響讀者的認知處理——通過少量的詞語激發廣泛的情感和想象力,使得詩歌在讀者心中產生多層次的意義。這種多義性是認知詩學分析的重要內容。
通過這些角度,可以看到這首《寵物》在認知詩學方面具有深刻的欣賞價值。它不僅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模糊的意象激發讀者的想象和情感共鳴,還在時間意識和多義性方面引發了複雜的認知過程。
陳明發:越境
今早臨醒的腦際浮句:“王國的邊境是天國”。
醒來但未張眼的第一個念頭:“王國不在,天國不在,只有此在。”
想起木心有過一個説法,剛從睡夢中醒來的人,是“人之初”。
那意識與潛意識交班的一瞬,模模糊糊的,沒有性本善,沒有性本惡。
那又是怎麼的一個狀態呢?木心形容:
“空白、荏弱、軟性的脫節。”
這幾年,好些認識的人都越境去了,不按年齡分班次。都是些享有“王國”的人。
從此岸前去彼岸的是渡頭、驛站或機場,誰也説不準;日期、時間與座席等次,更説不準。
“人之初”啊。木心,您説的“空白、荏弱、軟性的脫節”,對於人類此刻的存在狀態,够透徹。
可是,您的一個診斷,“英雄的失策、美人的失貞,往往在此一瞬之間”,我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我找了兩位前人來幫忙:
一位是維柯。他説,詩誕生於原始人初次遭遇閃電時的驚恐、顫栗。
我的理解是,原始人一直都沒離開過這世界,他匿藏在我們最深層的潛意識裡。
那驚慌中、顫栗後的想像力,維柯叫它“詩性智慧”。
還有一位,是鄧以蟄。他將人與自身內外感知到的事物,叫“境遇”。
有人用聽覺逮住那無以名狀的境遇,創造了音樂。
有人則用視覺,於是有了繪畫。我們今天或許還可以加上雕塑、建築、工藝、攝影與各種工藝美術等。
不過鄧以蟄認爲,可能爲那覺知境遇留下最大想像空間的,是詩。而且,他眼中的詩,與歷史大同小異。
這説法,和維柯提倡透過荷馬的史詩,去追認人類文明的起源,是同一個道理。
生死換景,是人詩樣歷史的境遇。
初遇蒼天霹靂的“人之初”,做好份內的詩性功課,意識與潛意識能喜樂交班,平常年歲自然無牽掛。
其他的,看見臨界綫再說。何况,也未必来得及親見臨界綫。(17.12.2023 體檢後第三天)
注:
木心引句出自:木心,2012,〈將醒〉,見《瓊美卡隨想錄》,31-32頁,颱灣INK印刷文學
新科學(上下冊),維柯著,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6
詩與曆史,鄧以蟄,145至157,見:梁錫華編《聞一多諸作家遺佚詩文集》,香港文學研究社主辦,1979)
陳明發詩想《儀式》
陳明發的詩《酲》
不喝酒的教徒
一樣醉,權慾
如醪催人酲酲欲睡
性緊張沖腦
亟須借酒行兇的一票
(1.11.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