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爱垦APP: 狄爾泰《文学描述的本质》(Das Wesen der dichterischen Phantasie)

狄尔泰没有专门写过关于诗歌的系统理论,但他关注了诗歌作为人类生命体验表达的一部分。所以在更广泛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中,探讨了诗歌体验的相关主题。狄尔泰的哲学强调了历史主义、生命哲学和人类体验的核心地位,而这些主题也使他对艺术和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的理解具有独特的视角。他的诠释学思想和对体验的强调,为理解诗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即通过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所体验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作为生命表达: 在狄尔泰看来,艺术和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是人类生命体验的表达。诗歌通过语言的形式捕捉和传达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狄尔泰认为,理解一首诗不仅是理解其语言和形式,更是通过这些形式进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所体验的情感和思想。…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September 5,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狄尔泰可能这样分析普希金的诗

让狄尔泰来分析普希金的诗歌,他的分析方式将与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分析显著不同,因为狄尔泰更注重诗歌背后的人类体验和历史情境,而非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而雅各布森通过对普希金诗歌的细致分析,说明了诗性功能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来传达和强化意义。这不仅仅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更是在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雅各布森的这些分析为他的诗性功能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展示了语言如何通过其内在的组织和形式结构来触发读者的情感和理解。

诗歌作为个人体验的表达:…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August 10,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爱垦APP:狄尔泰和维柯进场管理学

[爱垦情动转折 Affects-Percepts-Powers]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轉行文創研究與推廣第28年。雖然焦頭爛額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5、6萬筆內容,多少有些心得。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的。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10,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狄尔泰和维柯拼体验经济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认知体验”(Das Erleben)和维柯的“诗性思维”(Pensiero poetico)对现代管理的挑战主要涉及如何理解和应对组织中的人类体验和创造性。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August 12, 2024 at 1:0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雅各布森怎样分析普希金的诗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和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在各自的领域中提出了独特的思想,尽管他们的理论起源于不同的哲学和学术背景,但在某些方面可以找到一定的关联。狄尔泰的“认知体验”(Das Erleben)理论与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学”中的诗性思想在表面上可能属于不同领域,但都在探讨人类如何通过不同的媒介(体验与语言)来理解和感受世界。二者都强调了感知和体验在理解意义中的核心作用,只是表达和研究的方向有所不同。



相关:愛墾APP:…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6,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爱垦APP: 语言、体验与象征的统一

朱莉娅·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诗性语言革命,尤其是她关于“符号态”(the semiotic)和“象征态”(the symbolic)理论,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将…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5

現代人的出現是中世紀沒落中的一個複雜過程的結果,一切「社會轉化過程和政治轉化過程都是在城市中發生的」:

在現代城市之中,各種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都是和工業(的興起)一起出現的。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所具有的遼闊領域和這個現代世界所具有的巨大資源,提供了像洪流一樣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大軍。人們不再認為自然界是神聖的作品;人類的雙手已經為了把握存在於它那些形式背後的力量,而使它處於掌握之中。(23)

這是說,工業和現代勞動取代神靈現實地創造了新的世界。這一些重要表述,幾乎完全類同於馬克思恩格斯寫於1845年《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相關思想。哲學觀念的改變不完全是理性自身的事情,而主要是現實歷史改變的實踐結果。這是我指認狄爾泰歷史意識的根本。在這個意義上,狄爾泰的哲學本質上也是一種實踐哲學。(24)…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pril 24,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陳仲義:體驗的親歷、本真和自明:生命詩學 2

朦朧詩時期:

嫩芽般把雙手伸向天空

伸向水和空氣

太陽輝煌地把生命賜給我們

帶著母親的芬芳,綠色的芬芳

吐出第一個呼吸

籠子在震顫

挺葉抖動著發出聲響

這是生命的對話………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28,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中)

《體驗和詩》這個著作標題是以後(1905年)出現的。該著作中所包括的狄爾泰在1877年發表的關於歌德文章的最初文稿,雖然已經表現了對「體驗」一詞的確切運用,尚未具有該詞以後在概念上的明確意義。因而精確地考察「體驗」一詞後期在概念上確定的意義的前期形式,是有益的。情況似乎是相當偶然,正是在一部歌德傳記(以及一篇關於這個傳記的論文)里,體驗一詞突然一下子被經常使用了。



由於歌德的詩作通過他自己所經歷的東西能在某種新的意義上被理解,因而不是其他人而是歌德本人誘發了人們對這個詞的構造。歌德本人曾經對自己的創作這樣說過,所有他的文學創作都具有某種相當的自白性質。赫爾曼·格里姆的《歌德傳》把這句話作為一個方法論原則加以遵循,這樣一來,他就經常地使用了「體驗」這個詞。…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1,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4

所以必須「從歷史的角度理解形而上學——理解形而上學的出現、它的輝煌,以及它的式微」,因為只有歷史性地理解形而上學,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形而上學。這是一種深刻的辯證法。狄爾泰沒有意識到,問題是他自己仍然是在形而上學的構境空間之中來討論、批判形而上學的。這一點,被海德格爾深刻地透視了。海德格爾有一著名的模仿:「亞里士多德出生、工作、死亡」。按照狄爾泰的觀點,歐洲的形而上學出現在公元前15世紀,它曾在中世紀和近代支配過歐洲的科學精神,並在幾個世紀以前開始進入逐漸解體的過程。狄爾泰此書第2編的主旨,就是要對此作一個「歷史的界定」。

在狄爾泰看來,亞里士多德最早用「第一哲學」來確認形而上學本體論的研究對象,與其他具體科學的存在對象不同,第一哲學的研究對象是作為「存在的整體或者說作為存在的存在」(das ganze seiende oder seiende als…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pril 21,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10

狄爾泰認為,由各種事件組成的流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流淌著,而組成這種社會的那些具體個體即在生命的發展階段上出現,之後又從社會中消失。(48) 他已經意識到,生命存在是某種「具有時間性的東西」,生命的特征「就是存在於現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關係」。(49) 人從出生到死亡,構成每個生命個體的生命歷程。在後來的卡塞爾講座中,狄爾泰已明確指認出「把死亡作為一種可能性」來面對,人總是「趨前跑向它」。(50) 而海德格爾將其更准確地描述為「有死者」。「個體雖然都是來來往往、生生死死的,但是,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個體都既是社會—歷史實在的這種無限結構的承載者,也是這種結構的共同發展者。」(51)

第二個問題更複雜。在狄爾泰看來,一切歷史的研究者同時也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對於歷史過程,「個人不僅從外部思考它,而且他們本身就交織其中」。(52) 馬克思的話為,在歷史過程之中,我們既是演員又是觀眾。里克曼形象地將其稱為主位和客位的「雙焦原理」,(53)…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y 6,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謝地坤·體驗:狄爾泰與胡塞爾 7

再次,狄爾泰的歷史性始終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他所說的歷史經驗和意義並不是對生命意義自省的結果。從根本上說,狄爾泰的所謂歷史意義只能是在客觀對象建構過程中不斷增加的意義累積過程,這個認識對理解知識的客觀性和普遍有效性當然是有積極意義的。對此,胡塞爾並不予以否認,但他所說的先驗主體創立意義的行為並不具有對象的客觀性,因此,他關於意義的論述,始終缺少對具體價值的自省元素,而這點在狄爾泰那里是不能或缺的。…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y 13, 2024 at 5:21pm — No Comments

謝地坤·體驗:狄爾泰與胡塞爾 2

第二,闡述建立描述和分析心理學的重要根據。在狄爾泰看來,傳統的人文科學缺少的就是象自然科學中那種通過方法論的構造而獲得一個系統的關聯。盡管在生活實踐中存在著這種聯系的可能性,但卻一直沒有形成一個與邏輯結構相符合的人文科學的整體聯系。狄爾泰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歷史學和其他人文學科的局限——它們都不可能創造一個與社會和歷史相合乎的整體關聯。



這時,狄爾泰就把希望寄托在新興的心理學那里,因為如果心理學能夠澄清生命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在本原上的關聯,並且使之提升為一個明確的認識,那麼,這樣的心理學就應當能夠幫助他所建立的精神科學突破原來的人文科學的局限。這樣,他所設定的以「體驗」為核心的心理學就能在概念上解釋精神科學的同一性,以此推演下去,她不僅可以成為精神科學的認識論之基礎,而且還可以構造歷史和社會的客觀知識。雖然狄爾泰沒有明確地指出「體驗」在這里所具有的系統的功能,但正是「體驗」的這種功能確定心理學與認識論的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pril 21,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8

這個不在場的「真正的血液」,其實就是人的生命存在。因為在他們的認識論中,除了作為白板式的受動性載體、不確定的主觀經驗和先天理性構架,恰恰沒有真實的生命存在之湧動。狄爾泰認為,意識、認識和作為認知工具的概念都並非理性的產物,而是歷史生活的關聯總體的結晶,任何一種認識,無論是面對自然還是追問社會歷史事實,都只能是一種歷史條件下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中突現而成的主觀關聯與境。況且,社會存在是比自然物質「複雜得多、神秘得多的東西」。與外部的自然存在相比,這里的每一種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事物和事件,更重要的是,社會存在總是由道德力量所建構的。

多年後,狄爾泰提出生命存在的最重要方面是存在的主體表現(Ausdruck)。狄爾泰此處所說的表現,是他對人的生命存在形式的一個特殊設定。這里既有主體的形體、語言的直接表意,也有客觀化的活動結構,正是這種相互之間的表現、體驗和溝通才建構了生命的存在之場境。表現的本質是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y 2,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6

並且,狄爾泰專門指認說,正是在這種現實的實踐變革基礎之上,科學的進步才歷史性地徹底擊敗了形而上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進展「推翻了一神教形而上學」;當哥白尼將太陽置於宇宙的中心時,傳統的神學世界觀就必然發生巨大改變。在科學思想影響下,形而上學本身越來越成了思想家個人的東西,這證明了「形而上學體系具有的相對性」,進而,形而上學就會慢慢走向自己的盡頭,「安然去世」。(30) 形而上學之死是歷史的必然。



我覺得,這才是孔德拒斥思辨的形而上學的真正現實緣起,形而上學時代沒落之後,才會有全新的科學實證時代。科學的實證主義在工業現代性基礎上歷史地成為新的霸權,「人們已經把因果關係方面的研究和法則,從自然科學之中轉移到精神科學的研究之中來了」。(31) 這就是狄爾泰此時面對的學術場域之勢。…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pril 27,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謝地坤·體驗:狄爾泰與胡塞爾 1

在德國哲學從近代向現代發展過程中,有一個應當引起人們關注的事情,那就是狄爾泰的精神科學與胡塞爾的現象學的關係問題。這不僅是因為狄爾泰與胡塞爾相差正好是一代,有過個人交往和學術觀點的爭論,而更重要的是,狄爾泰的精神科學所體現的是近代哲學向現代哲學的過渡,而胡塞爾的現象學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哲學的開端。可以說,胡塞爾的現象學正是在以狄爾泰為代表的近現代哲學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所以,弄清狄爾泰與胡塞爾的關係,對我們正確認識近現代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具有重要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pril 17,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王嘉新:意識生命的本質與還原:從狄爾泰到胡塞爾(2)

一、胡塞爾的《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與狄爾泰的回應  

發表於1911年的《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以下簡稱《邏各斯文》),以自然主義和歷史主義為批評對象,是胡塞爾為了表明現象學哲學的獨特立場所寫的一篇戰鬥宣言。在《邏各斯文》的上半部分中,胡塞爾對自然主義心理學的批評與狄爾泰相當接近。(cf. Biemel,S.XVI)狄爾泰作為歷史主義的代表,出現在胡塞爾對世界觀哲學的批評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胡塞爾並沒有反對狄爾泰在《世界觀的類型及其在形而上學系統中的形成》(以下簡稱《世界觀的類型》)一文中的論斷,即「世界觀的最後根據是生命」。…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25,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3

我們將看到,這個關聯與境是理解狄爾泰全部歷史哲學的鑰匙,也是他全部歷史認識論的基礎。馬克雷爾認為,海德格爾後來正是在這個關聯與境的基礎上生成了他的Situation 范疇。(17) 我非常認同這一指認,因為它與筆者提出的Situating的存在邏輯基本同向。19世紀末,狄爾泰就將共時性的結構思想與歷時性的歷史邏輯統合起來,以生成一種系統性的歷史意識,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認識。可是,狄爾泰的上述這些最重要的哲學觀念卻長期被傳統學術詮釋所遮蔽了。…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pril 17, 2024 at 2:30pm — No Comments

王嘉新:意識生命的本質與還原:從狄爾泰到胡塞爾(3)

狄爾泰指出,作為世界觀的諸宗教以及哲學意圖贏得世界圖景的固定性(Festigkeit des Weltbildes),追求統治地位和普遍性,但是這種世界觀之間的鬥爭並沒有真正使得人性在其普遍性追求中有任何進展。(cf.ibid.,S.86)試圖從這些相對的世界觀中提取一種普遍科學,無疑更是狄爾泰所反對的了。



狄爾泰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我們需要理解,世界觀的多樣性是如何通過「特別化」進程建立的,各種具體的世界觀類型是不相兼容的,但是這種不同應當歸因於「突入世界觀結構的規則性(Regelhaftigkeit),以及在其分化為單一世界觀形式的過程中涉及的那些不可算計的要素,例如生命變化、時代變遷、科學狀況、民族和個體的稟賦等」。…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26,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2

在《精神科學引論》第1卷「引言」中,狄爾泰說此書的主導思想是將歷史(historisches)⑦ 與系統(systematischen)的探討結合起來。隨著理解思想的發展,系統的思想越來越聚集為結構的理論(Die Theorie der Struktur)。⑧ 當然,歷史與系統兩者在狄爾泰那里並非平分秋色,而是「歷史發展的關聯解說結構的關聯」。⑨ 在《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中,狄爾泰將歷史與系統的觀點具體指認為西方18世紀以後歷史學研究中的兩個偉大原則:一是始於伏爾泰的「與一個時代的統一性相關的特殊系統」的觀點;二是赫爾德等開始的「發展原則」。⑩…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pril 13, 2024 at 3: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