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地坤·體驗:狄爾泰與胡塞爾 7

再次,狄爾泰的歷史性始終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他所說的歷史經驗和意義並不是對生命意義自省的結果。從根本上說,狄爾泰的所謂歷史意義只能是在客觀對象建構過程中不斷增加的意義累積過程,這個認識對理解知識的客觀性和普遍有效性當然是有積極意義的。對此,胡塞爾並不予以否認,但他所說的先驗主體創立意義的行為並不具有對象的客觀性,因此,他關於意義的論述,始終缺少對具體價值的自省元素,而這點在狄爾泰那里是不能或缺的。

對歷史性和意義的考察,給這兩位哲學大師帶來不同的結果。從胡塞爾這里來講,研究這個問題可以打開新的思路。如果他自我批判地認清「早期現象學帶有產生於傳統積淀的偏見」,並且進一步認識到,「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遺產」,[7]那麼,這或許是對先驗現象學進行重新思考的開端。但是,胡塞爾直到最後都在堅持現象學是嚴格的科學的觀點,盡管他已經覺察到,歷史對現象學不斷增加的作用和意義,但他不願或者不可能再從這里繼續向前邁進。

這是胡塞爾理論事實的分裂,也是他個性的沖突,它妨礙了胡塞爾對先驗性與歷史性進行調和的嘗試。對狄爾泰來說,他在這里也遇到一個他無法逾越的障礙,因為他一方面堅持真理的歷史相對性,另一方面又相信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一俟他把歷史相對性與世界觀結合在一起時,他原先設想的哲學所具有的指導意義就大打折扣,從而也減少了他的精神科學的重要性。雖然他努力想使自己的理論在歷史相對性中獲得絕對性,並且為此殫精竭慮,但認識上的誤區使他不可能彌合體系的矛盾。

雖然狄爾泰堅持經驗哲學的立場,而胡塞爾堅持先驗哲學的方向,而且他們在晚年都發現自己理論內部的矛盾,但是,他們不但不隱瞞這些矛盾,而且自始至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們在這點上也是完全一樣的。正因為如此,胡塞爾發現了狄爾泰的矛盾,並用自己的理論和方法超越了狄爾泰,而海德格爾則同樣發現了胡塞爾的矛盾,也用他的理論和方法超越了自己的老師。哲學就是在這種不斷發現和克服矛盾中前進的。

注釋:

[1] 《哲學與現象學年鑑》第九卷,第237頁,1928年,哈雷。

[2] 轉引自里克曼《狄爾泰》第31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北京。

[3] 參見葉秀山《思·史·詩》第104頁,人民出版社,1988年,北京。

[4] 《胡塞爾全集》第十四卷,第222頁。

[5] 姚治華《愛德蒙德·胡塞爾》,載《現代世界十大思想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8頁。

[6] 《胡塞爾手稿》第七卷,第11頁,1932年9月—10月。

[7] 《現象學研究特刊》卡爾·阿爾貝出版社,弗賴堡/慕尼黑,1985年,第95頁。

(2008-12-17 愛思想平台;原題:狄爾泰與胡塞爾)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