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3

我們將看到,這個關聯與境是理解狄爾泰全部歷史哲學的鑰匙,也是他全部歷史認識論的基礎。馬克雷爾認為,海德格爾後來正是在這個關聯與境的基礎上生成了他的Situation 范疇。(17) 我非常認同這一指認,因為它與筆者提出的Situating的存在邏輯基本同向。19世紀末,狄爾泰就將共時性的結構思想與歷時性的歷史邏輯統合起來,以生成一種系統性的歷史意識,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認識。可是,狄爾泰的上述這些最重要的哲學觀念卻長期被傳統學術詮釋所遮蔽了。

狄爾泰作為一個歷史哲學家,其邏輯構境頗有深意,但在如何建構一個合理的邏輯敘事結構上,他遠不及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更不用說與講故事的能手海德格爾相比。書中內容重復、煩碎,不能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大的邏輯布展層面處置嚴重不合理,這很可能給他的思想傳播帶來過消極作用。所以,在對狄爾泰的文本分析進程中,我無法嚴格依從原有的文本寫作邏輯線索前行。特別是在對《精神科學引論》第1卷重新思考構境中,我倒覺得從第2編開始更適合讀者的真正進入,因為在第2編中,狄爾泰的歷史性意識在敘述形而上學的歷史沒落過程中極為完整地表現出來,這是一個比較具象的歷史研究分析個案。所以,對它的歷史重構有可能生成一個較為感性的底層構境空間,然後我們再回到此書的第1編,看看他為什麼要為一種全新的精神科學奠基,以達及狄爾泰的深層思想構境。

《精神科學引論》第1卷第2編的標題為「形而上學(Metaphysik)作為精神科學的基礎(grundlage):它的鼎盛和式微」。在當時,孔德等人已公開斷裂式地提出「拒斥形而上學」,然而狄爾泰卻明確提出形而上學正是他所要創立的精神科學的歷史性基礎。特別是他要求將整個思想史看作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充分肯定不同思想在這個歷史演進中的貢獻。這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性意識中的清醒。我甚至認為,狄爾泰並未專門討論過什麼是歷史意識這樣的抽象理論問題,而是在敘事方法和邏輯構境中自然表現出歷史時間意識。在《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第二部中,狄爾泰分別具體說明了自然科學和精神科學在西方的歷史生成,並對西方歷史認識發展的諸階段,德意志啟蒙思想運動以及普遍史和進步觀念的歷史發生進行了十分具象的邏輯描述。(18) 對此,海德格爾的評價為,狄爾泰的真正貢獻在於「從更深的源頭,以一種全面的方式,用歷史意識發展的連續性,把握對歷史理性批評這一問題」。(19) 這是十分深刻的邏輯定位。狄爾泰認識到傳統的形而上學思辨和今天佔統治地位的實證主義經驗論都是一種非歷史的抽象,其生成性緣起從根基上不過是對真實存在的社會關聯與境(Zusammenhang der Gesrllschaft)「一些抽象的成分出發進行的建構過程」。(20) 雖然如此,狄爾泰卻認識到,兩千多年來抽象的形而上學始終是精神科學的奠基之源。(2016-05-24 爱思想;关键词:狄尔泰、关联与境、历史哲学)

(13) 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頁。

(14) Lebensbezug中的bezug,德文日常文字中指衣被、家具的套件,也指內在的關涉、援引。Lebensbezug譯為生活聯結是合適的。

(15) 參見狄爾泰:《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第19頁。

(16) 狄爾泰:《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第12頁。

(17) 阿爾弗雷德•登克爾等主編:《海德格爾與其思想的開端》,靳希平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338頁。

(18) 狄爾泰:《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第85—105、143—144、156—162、246—249頁。

(19) 參見阿爾弗雷德•登克爾等主編:《海德格爾與其思想的開端》,第338頁。

(20) 威廉•狄爾泰:《精神科學引論》第1卷,第202頁。



論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間在解釋學

奇思妙想視界·狄爾泰《體驗與詩》體驗的個體性(內在性)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