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大健康是根據一帶一路發展、沿線國家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確的健康消費等。它的範疇涉及各一帶一路成員國各類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也涉及到各類組織為了滿足社會的健康需求所採取的行動。
大健康理念的產生背景…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16, 2018 at 5:30pm — No Comments
我母親常常計時:
她的生活都在日期上劃線作記號:
奇怪的新日曆
當祖父在那天
當朱蒂在那天
當龍尼在那天
等等
直到12個人都過他們的生日
都被帶走消逝掉。
在學校我最怕算術:
如何計算悲傷的總數?
母親的課程學得好:
幾乎什麼都失去,甚至最後的貓也死去,
她計算花園裡的玫瑰花和紫羅蘭。
生活不再有意外驚險
沒有人走開除了她。
我從事文字工作
終於,儘管極度困難
我不再悲痛。
我重新學習算術:
我在理當得到的時間
像任何人一樣生活,
誰知道。
註:女詩人出生在阿姆斯特丹,研究法國文學,寫詩歌,小說,翻譯並從事教學工作。生為半個猶太人她的親友多半死在納粹集中營,她的著作都在探討並尋求如何在納粹迫害後生存的可能性--譯者黃瑛子。
Added by 摘星 on May 11, 2018 at 2:17am — No Comments
那裡玫瑰開花,那裡葡萄藤和月桂樹交織一起,
那裡斑鳩呼喚,那裡小蟋蟀欣喜,
誰的墳墓,猶如神祇的生命,如此
美好的裝飾和種植!阿納克利翁安眠在此。
春天,夏天和秋天慶賀這幸運的詩人:
冬天墓冢親切地保護他到底。
註:*阿納克利翁 (Anacreon (?-485BC):古希臘大詩人,寫愛情,美酒和狂歡--譯者黃瑛子。
Added by 摘星 on May 9, 2018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本書提到的領導人,很多都是總裁或其他高階主管。他們正在重新界定企業任務和重塑企業文化,也正面臨多數員工不曾經歷過的重大挑戰。但是,組織內其他層級的人,也不可缺少帶動企業大規模轉型所需的領導特質。
譬如,如果你是美國科技公司的一名服務工程師,你可能不需要就發展全球電信事業提出一套大策略。你大可把那類工作留給諾巴特。但是,你務必要對自己份內工作有清楚的概念,對如何迅速修復客戶電話有一些不錯的想法,並具備完成工作的能力。
事實上,那就是領導的精髓。領導必須要有明智的想法,並能將這些想法付諸實現。就像已故的泰那科公司(Tenneco)總裁麥可.威爾許(Mik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pril 27, 2018 at 4:54pm — No Comments
毫無疑問地,成功企業是睿智的經營者,也是反應靈敏的競爭者。它們和其企業有著相同的目標,期望為投資股東、員工及客戶創造利益。它們不斷成長,靠的就是持續推出客戶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但是,他們的做法並不是專注於提出攻占市場的策略,而是先讓有智慧又充滿活力的員工擔任適當領導位置,再由他們做出明智的決策。成功企業的經營哲學,也正是包熙迪所說的,「到頭來,你的籌碼是人,而不是策略。」
在一九八○年代,如果你問投資人和經理人,企業是否需要許多能做出建設性的破壞,繼而重建事業的人才,很多人都會說「當然」,然後,又隨即轉身緊盯手中的損益平衡表。領導人才這項主題並未獲得太多的重視,而當領導人問題真的引起人們興趣時,關心的重點是,誰能用融資購併手法,完成另一筆六億美元的進帳。…
Continue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pril 27, 2018 at 4:48pm — No Comments
企業成功的關鍵是擁有領導人才
.成功組織的各個層級都有領導菁英
.成功企業與失敗企業的區別,在於前者能培養領導精英
領導人具有理念、價值觀、活力和膽識
.理念和價值觀是他們的決策依據
.活力和膽識使一切付諸實現
缺乏領導人,組織將停滯不前…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pril 27, 2018 at 4:4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4, 2018 at 3:16pm — No Comments
木犀草的香味隱入暗綠裡,
燦爛光輝顫抖在美麗池塘裡,
朦朧白沙籠罩站立的楊柳樹,
蝴蝶在那裡瘋狂兜圈子。
日頭自我放逐在坡地上,
金魚在深深水鏡內閃閃,
偶有雲漂浮在山丘上,
陌生人再度慢慢上路。
繁葉亮麗,年輕女子
清晨走過這條路,她們
留下的笑聲附著在小葉子,
金色霧裡舞著醉酒的農牧神。
註:詩人是奧地利重要的表現派詩人,出生在薩爾斯堡,生性多愁善感,青少年時就傾向於詩作--譯者黃瑛子
Added by 摘星 on March 30, 2018 at 6:14am — No Comments
非非馬:諾貝爾文學獎新得主石黑一雄指出,作家得獎有偶然性成分,比如作品恰巧符合了時代當時的需求。
2017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10月11日在母校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出席一年一度的秋季文學節,並作公開演講。這是他獲獎後的首次公開露面。早在半年前,石黑一雄就被確定為今年開幕活動的重要嘉賓,因諾獎效應,活動一票難求、場面火熱,主辦方甚至開辟了第二教室做視頻直播,也是爆滿,演講後的簽售更是追捧者眾。
石黑一雄在演講現場 攝影:張平…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March 28, 2018 at 3:35pm — No Comments
記者:那麽,在這次運動中,這些年激進派或外圍支持者一直沒有什麽損失嗎?…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7, 2018 at 10:17am — No Comments
天色已近黃昏,殘陽如血。
萬助和愛看熱鬧的小市民混在一起,觀察刑場裏的情況,土佐藩的藩吏和妙國寺的住持吵得不可開交,也沒逃過他的眼睛。
妙國寺住持說:“我沒有墳地埋他們,本剎是曾經受過奈良天皇所冊封的大廟,如此風水寶地能埋罪惡昭著的犯人嗎?”
土佐藩方面認為死去的十一個人不是罪犯,而是“烈士”,要讓他們在妙國寺入土為安。妙國寺住持死活不肯:“不行,絕對不行。把他們埋到鳶田去。”鳶田是刑死或病死無主囚犯的埋葬地。
正鬧得難解難分的時候,萬助跑過來打圓場。他這樣做,不是俠義心激奮,也不是愛國心湧動,只是他從這中間又看到了商機。…
Continue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March 23, 2018 at 5:12pm — No Comments
如果這也算是一段故事,這故事也很平淡。
那年我念大一。十八歲。剛進省城念大學,真是覺得世界在我眼裏格外的亮堂。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平息自己對自己的喜歡。
可有一天我終於陷入了自己的悲哀。
我長得不好看。個矮。面黃。牙稀。眼不大。在鄉下男孩子金貴,是男娃就沒人再去挑你好看不好看,只管你出工出息。所以我從沒有為自己沒有一張男孩子英俊的面龐傷感過。我全然不知道城裏人很在乎這個。這甚至是讓人活得如意的本錢。…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rch 23, 2018 at 3:01pm — No Comments
由於產地遙遠,運輸成本高昂,胡椒的價格長期居高不下,造成大量現金流出。在古代歐洲人眼裏,胡椒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甚至是禍國殃民的壞東西。
壞東西!
阿嚏!
古羅馬歷史學家老普林尼在自己的書中憂心忡忡地質問:“沒有哪一年印度不會讓羅馬帝國流失一千五百萬的塞斯特斯…它唯一合人們意的特點便是那股辛辣味;而為了這點我們就不遠萬裏地將它從印度引入!誰是第一個把它當成食品的人?而誰又會只為滿足一時口腹之欲而不惜忍饑挨餓?”…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4:17pm — No Comments
作者:小白鯨、貓斯圖
制圖:孫綠 / 編輯:白鷗
胡椒是一種富有魅力的香料。憑借獨特的香氣和藥用價值,它在人類餐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由於自然條件限制,胡椒的獲取在古代社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歐洲,胡椒的運輸和販賣都是一件高利潤、高風險的生意。也正是因為它的這種特性,才讓胡椒成為了觀察人類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窗口。通過小小的胡椒生意,人類的商業足跡也能得到體現。
今天我局就給大家講一講胡椒的故事。…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4:17pm — No Comments
胡椒原產印度 ,而今中國南部地區及東南亞各國均產。其苗蔓生,莖極柔弱,果實球形,初為綠色,熟則呈紅色 ,剪下果穗,曬幹或烘幹後,即成為黑褐色,通稱黑胡椒,俗稱“黑川”,西方國家稱之為“黑蓽撥”;如將成熟果實用水浸漬數天, 擦去外果皮,曬幹,則表面呈灰白色,謂之白胡椒,俗名“白川”,英美稱為“長粒蓽茇”。
在人類歷史上 ,由胡椒引起的戰爭,而且是規模較大的流血之戰,大約有兩次,這是因為歐洲人很久以前視胡椒比黃金還珍貴的緣故。公元 408 年,當時的葛特人向意大利索取胡椒與黃金,結果遭到拒絕,於是大動幹戈, 出兵侵占了羅馬城。意大利當局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有按照葛特人(…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4:04pm — No Comments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壘、坡窪熱等,屬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屬木質攀援藤本;莖、枝無毛,節顯著膨大,常生小根。花雜性,通常雌雄同株;漿果球形,無柄,花期6~10月。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第一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是在海南省萬寧縣興隆華僑農場建起的。
然而,這個基地未形成之前,曾經鬧了一個有關胡椒的笑話,這個笑話就發生在我們的生產小組裏。自那以後這40多年間,每當我想起這個笑話時,心中就泛起一串苦笑的浪花。…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3:55pm — No Comments
大家都知道,在1492年十月十二日,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但是,哥倫布一直到死,都還深信自己找到了印度。為什麼他要找印度呢?其實是為了找胡椒。現代家家戶戶的櫥櫃裡,都找得到胡椒罐;竟然有人會為了找它遠渡重洋、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
沒錯。從羅馬時代,胡椒就是很重要的香料與調味料。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在西元前1224年下葬時,鼻孔裡各塞了一粒胡椒;希臘人、羅馬人把胡椒當作香料、調味料、藥物使用。因為對胡椒的需求這麼大,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貿易網,就是為了胡椒而建立的;據當時估計,羅馬人為了買胡椒、其它香料與絲綢,一年造成的貿易逆差有一億羅馬幣,相當於十噸黃金!…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3:48pm — No Comments
一名十七世紀遊歷爪哇的法國人,曾提到「人人都認識荖藤葉和檳榔,這島上所有的土著,不分男女老幼,不停地嚼著它,來增強牙齦和胃,因為有時他們也會吞下汁液。這汁液如血一般紅……不習慣這種藥時,會覺得其味道嗆辣得受不了,反之則如菸草那般讓人離不開。」
十八世紀一名荷蘭船長提到,雅加達的貴婦們出門時,一定有四名以上的女奴跟著,其中之一會帶著荖葉盒。嚼荖葉加檳榔是常見的消遣,貴婦們甚至會「上癮」。檳榔常與爪哇菸草一起嚼食。那位船長說,嚼檳榔「會使他們吐出的口水變成血紅色,長期下來嘴唇會出現一道黑邊,牙齒也會變黑,儘管他們自稱這麼做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免於牙痛,但是他們的嘴令人敬而遠之。」
在十九世紀的蘇門答臘,有一名美國船員注意到,男人為味道刺激的荖葉「擺動」下巴,「比積習最深的嚼菸草者還要嚼得久。」…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3:43pm — No Comments
彼得.孟迪(Peter Mundy)是一個來到東方,很高興看到胡椒園,並且正確地描述過胡椒的歐洲人。他是英國康瓦爾人(Cornwall),為人十分機敏,曾在十七世紀初替英東印公司擔任代理人與貿易商。孟迪除了英語,還會說義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曾周遊歐洲、印度和中國,並在遊記裡畫了許多吸引人的圖畫。他對各種事物都有興趣:如胡椒園、中日婦女衣著、印度洋中的魚類、房屋、船舶、蘇門答臘的王室遊行隊伍、馬達加斯加的髮式。他深具好奇心,又觀察入微,在歐洲商人前來東方為數不多的年代,他把感到新奇的東西全都畫了下來。…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3:4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2, 2018 at 3:2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