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彼得.孟迪(Peter Mundy)是一個來到東方,很高興看到胡椒園,並且正確地描述過胡椒的歐洲人。他是英國康瓦爾人(Cornwall),為人十分機敏,曾在十七世紀初替英東印公司擔任代理人與貿易商。孟迪除了英語,還會說義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曾周遊歐洲、印度和中國,並在遊記裡畫了許多吸引人的圖畫。他對各種事物都有興趣:如胡椒園、中日婦女衣著、印度洋中的魚類、房屋、船舶、蘇門答臘的王室遊行隊伍、馬達加斯加的髮式。他深具好奇心,又觀察入微,在歐洲商人前來東方為數不多的年代,他把感到新奇的東西全都畫了下來。
一六三七年孟迪在印度西北部城市蘇拉特(Surat),發現一處胡椒園;他很可能之前從未看過胡椒藤。那些長在他稱之為「小檳榔樹」腳下的長長藤蔓,立即吸引了他的目光,或許這是由於蔓藤令他想起了英國。他在遊記中說那些蔓藤長得像常春藤。孟迪寫道:「當地人在這些樹的底下種胡椒,胡椒藤繞著所說的樹生長,可長到十至十二呎高。如常春藤對我們的橡樹或其他樹木那樣牢牢地纏繞著不放。這些蔓藤可連續十至十二年產出好的胡椒;然後栽種新胡椒,我是這麼聽說的。今年的收成才採下不久,有些擺在陽光下曬乾;不過也有幾叢,有的還青澀、有的已成熟,仍然留在藤蔓上。胡椒的漿果成熟後會變成暗紅色,清澈透明(我是指果仁部分,其他時候是綠色),像小豌豆一般大小,味道是甜中帶辣。漿果的果仁就是真正的胡椒。他們把果實放在太陽下曝曬,幾天後,表層的紅色物質失去水分、縐縮、變成黑色,此即我們現在看到的胡椒。」
孟迪一生多半旅行在外,有一段時間替英東印公司服務,後來換邊站,改為替威廉.柯亭(William Courteen)做事。柯亭是富商,他組織的聯盟曾經挑戰英東印公司的壟斷達數十年之久。孟迪渴望出海賺取財富,便於一六三五年前往印度:「我待在家鄉的時間不多,可是由於常年職業的需求,浪費了生財工具及其他機會,我再次下定決心到倫敦去尋找船班或航程,以消磨時間並為未來稍加準備,我便照著這麼做……」
除去知道他四處為家外,我們對孟迪的認識不多。他大約生於一五九六年,出身沙丁魚商販家庭,或許結過婚。他很可能在一六七○年代末死於英國。孟迪精彩的日記在他生前並未出版;直到一九一四年才首度印刷問世。
‧胡椒家族成員多
野生胡椒在雜亂叢生的其他熱帶植物中易於被忽略:它不會開色彩鮮豔的大花朵來為吸引眾人目光,也不會用細緻的香氣來刺激人們的嗅覺,也不會產生讓人上癮或引起幻覺的物質,沒有特殊的氣味,沒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色澤。胡椒葉是普通的深綠色,表層會發亮,下層顏色較淡。它唯一略微醒目之處就是所結的漿果。漿果一簇簇地掛在枝藤上,彷彿搖搖晃晃的長串耳環。綠色漿果曬乾後變成黑色皺皺的小圓球,每一球裡面有一粒種子,就是胡椒籽。胡椒總是能夠刺激唾液分泌,靠的便是胡椒籽這顆寶石。
胡椒是木本攀藤植物,至今在其原生地印度西南岸西高止山脈(Western Ghats)的雨林裡,仍然有野生種,那一帶現今屬於喀拉拉省。這片海岸上的胡椒港卡利卡特(Calicut)和科欽(Cochin),曾為許多遠方帝國的商人服務。有一度,當地人會在六月季風季節開始時種下胡椒,幾乎家家戶戶都看得見蔓生在波羅蜜樹、芒果樹,或其他任何現成樹上的胡椒。
胡椒在植物界,屬於名稱聽起來有「音樂感」的胡椒屬 。這個聽來像橫笛的屬名,是一七五三年由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所創,他定下的植物分類制至今仍在使用。他把十七種植物歸在胡椒屬下,很可能沿用黑胡椒的古希臘文名稱Peperi做為這群植物的總稱。黑胡椒的正式學名是拉丁文Piper nigrum(nigrum是種名)。雖然nigrum意指黑色,但是白胡椒也來自同種植物,這一點連見多識廣之士都會混淆。黑白顏色的差別取決於漿果何時採收及曬乾。黑胡椒是在果實仍然呈綠色時採摘,白胡椒則收成得比較晚,是果實已經由綠轉紅時。果實採下後要先浸泡在水裡去除堅硬的外皮,然後再曬乾,一如孟迪當年所觀察。
胡椒這種分枝蔓生的木本藤蔓並非快熟的植物,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成熟。在生長期,藤蔓最高可長至三十呎。用以支撐的包括樹木、木桿、混凝土桿和其他材質。胡椒果通常在種植兩、三年後可以收成,收成時必須由人工採摘。在送到市場上出售前,這些果實必須經過冗長的乾燥、清潔和分級程序。胡椒藤喜歡溫暖、潮濕、多雨的熱帶地區,只有赤道附近的一條狹窄地帶。胡椒也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棲息地是森林。若無樹蔭遮蔽,在炙熱陽光下曝曬太久的胡椒藤結的果實不多。今日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各種顏色混雜的完整胡椒籽,綠色和黑色都在內。雖然也有的胡椒籽是粉紅色,那是最成熟的果實,不過有些混合在胡椒裡的粉紅色小顆粒並非真的胡椒,而是來自巴西腰果科。
在人類歷史上,黑胡椒遭遇過眾多近親的競爭。古羅馬時期,印度長胡椒(學名Piper longum)較受歡迎。長胡椒是像灌木般的植物,非蔓藤類,會長出不發亮的平滑長綠葉,原產於印度東北部,在古羅馬的價格是黑胡椒的將近兩倍。時至今日,長胡椒在西方很罕見,但是在印度依舊有人食用。畢澄茄(Cubeb pepper)是胡椒屬的另一個近親,通稱爪哇椒,原產於印尼。它貌似黑胡椒籽,只是多了一條像尾巴的東西。有幾種琴酒裡會加入畢澄茄。
胡椒家族另一個著名的成員:荖藤(Piper betle,或稱蔞葉等),當前在亞洲享有高知名度,不過它並非香料。荖葉在印度俗稱paan,是像菸草或口香糖一樣用來嚼食的,在街上常看到它的紅色汁液,一望即知從何而來。嚼食者會先在新鮮的荖葉上,塗上薄薄一層石灰,再加上切成薄片的檳榔和數種香料,然後用葉子把檳榔、香料和石灰包在一起。據說這種吃法可以幫助消化,使口氣清新,讓人心情愉快,目前在台灣、印度和其他國家甚受歡迎,主要原因在此。不幸的是,過去十年來,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嚼荖葉與亞洲口腔癌病例增加有關聯。其罪魁禍首似是檳榔,而非荖葉。
嚼荖葉並不是現代才流行的。中國人至少早在唐朝,西元六一八至九○六年,即開始嚼荖葉。四百年前到達印度的歐洲人經常提到這種習慣,有些住在亞洲的歐洲人也流行起嚼荖葉。到十六世紀,這在亞洲的熱帶地區已經十分普遍,有客人來如果不奉上一口荖葉,會被視為不懂禮貌(至今仍是如此)。一七七九年,英國出版的一本在亞洲及東印度群島採買藥材及香料的書,曾描寫嚼荖葉「在印度及中國沿海很普遍:當地人所有的娛樂和探訪場合,都會拿出荖葉,甚至也會遞給歐洲人,有些歐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已經養成嚼食的習慣。」
向前推一百年,生於一六五一至一七一五年的英國海盜威廉.丹皮爾(William Dampier)是第一個抵達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英國人。在他所著的《新環遊世界》(A New Voyage Round the World)中,生動地描述了東印度群島居民嚼荖葉的情景。他跟很多人一樣把荖藤(betel)和檳榔(areca)二字交互使用。他寫道:「檳榔切成四分包起來(每分各用一片葉子),再塗上薄薄一層石灰或石膏調成的糊,放進嘴裡一起嚼。那些地方的男人都隨身攜帶石灰盒,用手指從裡面沾一些,塗在檳榔和荖葉上。荖藤是長得不高的灌木,樹皮為綠色,葉子呈長條形,比柳葉寬……。嚼起來非常多汁,會吐出很多汁液……。在嘴裡是苦味,會把嘴唇染紅,使牙齒變黑,不過它可以保護牙齒,清潔牙齦……。也有說法指它對胃非常好,但是對於不習慣嚼食的人,有時會導致頭暈目眩。」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