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壘、坡窪熱等,屬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屬木質攀援藤本;莖、枝無毛,節顯著膨大,常生小根。花雜性,通常雌雄同株;漿果球形,無柄,花期6~10月。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第一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是在海南省萬寧縣興隆華僑農場建起的。

然而,這個基地未形成之前,曾經鬧了一個有關胡椒的笑話,這個笑話就發生在我們的生產小組裏。自那以後這40多年間,每當我想起這個笑話時,心中就泛起一串苦笑的浪花。

1954年春,我們一批在興隆華僑農場邊沿地帶剛回國不久的單幹歸僑,經農場第二次場員代表大會同意,被吸收為場員。一進場,我們之中8位青年,組成一個生產小組,被調到古村作業區,參加剛成立的咖啡隊去開荒種咖啡,並負責管理一個一畝多地的咖啡苗圃。我被任命為咖啡隊長兼這個小組的組長。

進場時,聽說仍然留在場外單幹的一位姓王的歸僑,育有胡椒苗。考慮到農場往後必將大力發展熱帶經濟作物,而目前只是大面積種植香茅,咖啡剛開始開荒育苗,其他什麽熱帶作物都還沒有。我和幾個同誌商量,去向那位姓王的單幹歸僑買些胡椒苗,帶進農場種,也算我們這些新場員,對農場的一點心意。

這位姓王的單幹歸僑,倒是很慷慨,一下子免費送給我們50株。

其實我們這班在海外城市長大的僑生,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胡椒粉,卻從來沒有見過胡椒長成什麽樣的,更加不懂也沒聽說過怎麽種植胡椒。這50株種苗怎麽處理,我想既然拿來了,就在咖啡圃裏先育起來,反正農場這麽多歸僑,總會有人懂得種植胡椒技術的,以後去拜師就是了。

在苗圃裏,這些胡椒苗和咖啡苗一視同仁,該施肥都施肥,該淋水都淋水。不久胡椒苗長勢很好,葉片像巴掌那麽大,綠油油的,椒蔓粗壯筆挺地直指藍天。我們都很高興。我特地去向農場生產科匯報,生產科一位副科長跟隨我到苗圃來。他觀看後說:“胡椒品系有南榜(註)椒和北婆(註)椒兩種,你們這個是北婆椒……。”接著,他就胡椒的大田定植、管理談了一些技術性問題。這位副科長也是剛從印尼回來的歸僑,我知道他所在的僑居地,是個胡椒產區,所以他的關於胡椒的講話,我們聽了都很新奇,信服,我牢記在心,回到宿舍把它記到日記本上。

不久,海南農墾局熱帶作物科一位科長,帶著十幾個熱帶作物學校的學生,到農場參觀,來到我們的苗圃。我向客人介紹了咖啡苗圃情況後,帶他們來參觀我們的胡椒。

一開始我指著那些胡椒苗說“這是胡椒,胡椒品系有南榜椒和北婆椒兩種,我們這些是北婆椒……”,接著我就把不久前農場生產科副科長對我們講的有關胡椒生產技術的那一套,像背書一樣照背一番。

那位帶隊的農墾局科長,似聽非聽地,在苗床邊來回走動,觀察著我們的“北婆椒”,最後他蹲下身去,翻翻椒葉,拉拉椒蔓仔細研究一陣後,擡頭用海南話對學生說“這個不是山栳吆,咱農村到處都是”,有幾個學生也蹲下去扶起椒葉觀察後說“是,是山栳”。全組人只有我會海南話,聽他們這麽一說(當時我還不知道山栳是什麽植物),正想爭辯說“這是北婆椒”,只是因為我沒有十足把握,就沒開口。這時,他們站起身來,那位帶隊的科長,拍去手上的沙土,凝望了一下胡椒苗,回過頭來,帶著一副有話想說又沒說出口的神態,有禮貌地微笑著說聲“謝謝”和我握手告別,帶著學生們走了。

客人走後,我把客人關於山栳的話告訴大家,副組長小肖說:“要真是山栳,我們白白挑了幾十擔水是小事,在客人面前鬧出這樣的笑話,可真丟人。”

後來經過調查,證實這些“北婆椒”確是山栳。我們全組人惱羞成怒,氣憤地把這些我們曾經當作寶貝,滿腔熱情想把它當作獻給農場的見面禮,而現在竟讓我們在客人面前丟人現眼的,被說成是“北婆椒”的山栳,全拔掉摔向苗圃邊的水溝旁。

過了好些日子,水溝邊這些山栳仍然頑強地活著,每當我到水溝邊挑水時,看到它們在微風下,葉子翩翩擺舞;似醉非醉的神態,好像在向我微笑。這時我腦子又浮現出那位帶隊的科長有禮貌的微笑,又想起我是怎樣在他們面前“南榜椒”“北婆椒”地胡扯一通的情景,心裏真不是滋味,真想狂聲大喊,又想大哭一場。

興隆華僑農場開始真正種植胡椒,差不多就在我們小組鬧出山栳當胡椒的笑話後不久。

有個歸僑場員,在海口華僑招待所,拾到一包內有40株胡椒苗,帶回農場北區作業區,種在我們咖啡苗圃水溝對岸的大田裏。40株後來死剩八株,就從八株幾年間繁殖到20十畝。這就是農場的第一代胡椒園,一棵棵底寬頂尖像綠色寶塔一樣的胡椒樹,聳立在這平坦的20畝大田裏,十分壯觀。1960年2月周總理到農場視察,曾參觀了這個第一代胡椒園,並在田園裏和一群歸僑子女紅領巾學生一同合影留念。

以後又從這20畝引種繁殖,於是一管區的三合水、大南泥,四管區的金雞寮,八管區的南躍村、南旺等地,大片大片地開辟胡椒園,走在這些地區的場內公路上,兩旁山坡上滿眼綠寶塔,令人看了心曠神怡。

1959、1960年農場先後來了兩位胡椒老農。一位姓陳的馬來西亞沙勞越歸僑,在僑居地經營了幾十年胡椒種植業,是個小椒園主。另一位姓周的印尼難僑,16歲從上海賣豬仔到印尼,一直在一家胡椒園當了30多年胡椒工人,1960年作為難僑被安置到農場來。

陳、周兩人都有豐富的種植、管理胡椒的經驗。農場就以他們兩人為主帥,分別在南旺、金雞寮兩地區大面積地種植胡椒。這時,全場胡椒面積已達3600多畝。“文革”前產量達15萬公斤。

1962到1964年間,海南各縣響應海南區黨委“大力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的號召,紛紛派員到農場來,學習種植胡椒。農場的胡椒種苗,不僅供應全海南各農場、公社,還向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大量供應種苗。省內外來農場參觀、取經的客人絡繹不絕。

這個全國第一個最大的胡椒基地,就這樣產生了。(發表於2014年10月19日《花草樹木》網站)

Views: 1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