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8)

戴建業:禮遇書生——《世說新語》品讀之三十

王安期作東海郡,吏錄一犯夜人來。王問:“何處來?”云:“從師家受書還,不覺日晚。”王曰:“鞭撻寧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歸家。——《世說新語•政事》

 

為了大家品味文章的妙處,先得交待一下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安期”即王承的字,“作東海郡”是指王承曾為東海太守一事。東海郡的郡治郯(tán),在今山東郯縣北面。“錄”就是我們今天逮捕的意思。…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August 3, 2018 at 3:26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從師之道——《世說新語》品讀之二十一

太傅東海王鎮許昌,以王安期為記室參軍,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學之所益者淺,體之所安者深。閑習禮度,不如式瞻儀形;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旨。王參軍人倫之表,汝其師之。”——《世說新語•賞譽》

 

在韓愈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之外, 教師的職能還應該包括“熏陶”。前者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後者則要求教師應富於人格魅力。老師在課堂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考試結束後可能被扔到了一邊;老師課內外優雅的舉止和幽默的談吐,可能讓我們終身難忘,畢業幾十年後同學聚會還能重復老師當年的口頭禪,還能模仿老師說話的語音腔調;老師應世觀物的態度讓我們受益無窮,老師磊落坦蕩的襟懷讓我們受到無形的感化,老師無私無畏的精神更是我們的人格標桿。…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August 3, 2018 at 3:26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高僧養馬——《世說新語》品讀之二十二

支道林常養數匹馬。或言道人畜馬不韻。支曰:“貧道重其神駿。”——《世說新語•言語》 

世上人與物各種各樣的聯系中,最本質的聯系不外乎兩種——或實用,或審美,所以,人對事物的態度也相應一分為二——或從實用的角度進行衡量盤算,或從審美角度來鑒賞批評。譬如名犬和肥豬,實用主義者可能更愛豬,崇尚美的人可能更愛犬,即使對同一對象,這兩種人也可能各有側重,將軍和戰士愛馬,是愛馬能在戰時馳騁疆場,使部隊發揮更大的戰斗力,看重它“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的效用,而本文中的和尚支道林喜歡養馬,則完全是“重其神駿”——喜歡它那駿逸超凡的神采。這里還得補充交待一下,文中的支道林即支遁,字道林(約34—366),東晉高僧,般若學派“即色宗”的主要代表。道人是僧人的舊稱,魏晉間佛學初興的時候,和尚尚無僧稱而稱為道人。…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August 3, 2018 at 3:25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真愛——《世說新語》品讀之二十三

支公好鶴,住郯東峁山,有人遺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鶴軒翥不復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淩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置使飛去。——《世說新語•言語》

 

《莊子》有一則寓言說:海邊有一個人喜歡鷗,每天早晨去海邊與鷗嬉戲,鷗在他身邊圍聚數百只之多。後來他父親對他說:“我聽說鷗樂於與你遊戲,你到海邊捉幾只來讓我玩玩。”第二天他再到海邊時,鷗只在空中翔舞而不下來。鷗與海邊人之所以前親後疏,是因為海邊人先以鷗為友,與它們平等親切地遊戲,而後卻想捕獲並占有它們,把它們作為玩弄取樂的對象。海邊人對鷗的前後態度似乎都出於喜愛,但前後的喜愛卻有本質的差異。…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August 3, 2018 at 3:24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以貌取人——《世說新語》品讀之二十四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岳遊遨,於是群嫗共亂唾之,委頓而返。——《世說新語•容止》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言談中人們對這句俗語的正確性從未置疑,行動上大家對這句俗語從來置之不理。從古代孟老夫子見梁襄王後“望之不似人君”的惡劣印象,到今天男女孩找對象對身高外貌的要求,無一不說明以貌取人是一種生活常態。為了在職場上占有優勢,為了在情場上戰勝情敵,為了在社會上春風得意,青年男女都熱衷整容,正像莎士比亞說的那樣,“上帝給了她一張臉,自己又要再造一張”。連老爺爺老奶奶也想給自己換一張臉或換一張皮,要使自己看起來“今年八十,明年十八”。誰不知道“人不可貌相”?誰又能避免不“以貌取人”?這種“口是心非”的確“古已有之”,今人不過是“變本加厲”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August 3, 2018 at 3:24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不卑不亢——《世說新語》品讀之二十五

司馬景王東征,取上黨李喜,以為從事中郎。因問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為來?”喜對曰:“先公以禮見待,故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喜畏法而至耳。” ——《世說新語•言語》 

今天千軍萬馬沖向公務員考場,歷史上削尖腦袋往官場鉆者也不少見,從被莊子諷刺舐痔吮膿之徒,到晉朝潘岳“望塵而拜”,再到唐代郭霸為魏元忠品尿獻媚,一直到現在為當官而出賣靈魂,另外還要獻上自己老婆,大可寫一部求官醜態史。

竟然有人做官全因被迫!這則小品可能讓無數讀者困惑。…

Continue

Added by ili 河 on August 3, 2018 at 3:23pm — No Comments

林建隆的詩·閃電

從倒懸的巨碗

掉落地面

銳利的叉子

Added by 邊鄉 岸 on August 2, 2018 at 11:28pm — No Comments

王義桅:“一帶一路”如何再塑全球化?

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本次年會議題圍繞“開放創新的亞洲 繁榮發展的世界”設置了全球化與“一帶一路”建設、開放的亞洲、創新的亞洲、改革再出發等四大板塊。其中,全球化與“一帶一路”板塊廣受關註。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五年來,不僅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抓手,並且融通中國夢與沿線各國夢,成就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夢,成為新全球化、新全球治理的抓手。倡導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並與聯合國和平與發展事業對接,使得中國成為新型全球化的旗手。“一帶一路”是對西式全球化的揚棄,正開創開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贏的新型全球化,其邏輯在於轉-承-起-合:

  …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侯毅:開創一帶一路文化建設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謀劃了新時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基本方略,對“一帶一路”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目標、新命題和新要求。“一帶一路”文化建設應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不斷推向前進,開創“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局面。

   著力提升對外宣傳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明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立足點、著力點和落腳點,即中外文化交流應立足於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著力於提升對外宣傳能力,致力於增強國際輿論話語權,提升我國的軟實力。

  …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 2018 at 9:48pm — No Comments

趙磊:“一帶一路”:如何應對負面評價?(上)

從2018年初到現在,有關“一帶一路”負面評價的文章突然多了起來,是“一帶一路”出了問題,還是評價者的心態和角度問題?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2019年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這一特殊時間節點紮堆出現的負面評價,一方面要引起重視和警惕,另一方面要客觀總結五年實踐,注重細節、完善政策。



最新的一篇文章是英國《金融時報》2018年7月13日發表的《“一帶一路”項目為何大量遇阻?》。該文作者指出,中國在馬來西亞和哥倫比亞的項目相隔了半個地球,但它們遇阻都與對華關系,以及北京方面不透明的發展融資方式所引發的爭議有關。…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 2018 at 9:28pm — No Comments

耿洪洲: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路徑選擇

緊緊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目標

打造國際合作的新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要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堅持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超越舊的全球治理理念,與現有國際合作機制互為助力、相互補充。 …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 2018 at 9:12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一帶一路”五年評估(下)

薛力:“一帶一路”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麽?

鄭永年:最大的優點就是發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缺少發展動力,中國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問題,西方也自顧不暇。1980年代開始,西方為世界經濟提供發展動力,中國也加入它們。但一旦西方出現問題,那麽就會缺乏動力。“一帶一路”提供了新的機遇,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最大的不足是沒考慮好如何利用基礎設施引發其他經濟活動,即有了基礎設施我們應該拿來做什麽。僅僅有基礎設施建設不僅不可持續,很難獲利,而且民眾也沒有獲得好處。對民眾而言,大規模基礎設施需要與民生經濟結合。中國不一樣,中國自身的基礎設施與制造業和工業化結合,但海外的基礎設施沒有和其他產業相結合。…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一帶一路”五年評估(上)

薛力 註: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到2018年9月將滿五周歲。“一帶一路”是世紀工程,五年只能算開了個頭。但五年的時間也不算短,以此為一個小周期對“一帶一路”建設進行評估、改進,大有必要。…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 2018 at 8:56pm — No Comments

曹志漣·某代風流 (15)

吉鳥失蹤久久之後,徐獻懷著不少的惆悵勉強回到屋里。踱回桌邊,他突然念頭一起,開始在方志里一冊冊地查著鳥蹤。沒有,影兒都沒有。他放心了,他高興了,這的確是郁州史上的空前喜事,非得好好記下,否則不就辜負了吉鳥千里報喜之心?

徐獻即刻提筆寫道:青宗泰興三年歲次庚辰,四月初三,吉鳥飛臨郁州。羽色金黃,喙子酡紅,尾帶寶藍,鳴聲清脆婉囀,盤空三匝,久久不去。是年郁州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民生樂利,為百年奇跡。

擱了筆,徐獻反復念了幾遍,又覺得不足,於是補了一句:...盤空三匝,停足南莊,久久不去。

南莊,他住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ugust 2, 2018 at 6:33pm — No Comments

曹志漣·某代風流 (14)

第三章:結果·距離



戲台在前方,台上的人物永遠在距離之外。不管是走,是飛,是憤世,他都是個遠方的人物,被想象的情緒所折磨。沒那個距離,他,就變成了,我。戲沒了,悲痛化為烏有,美感也消失了。

自那年中秋夜,踽踽的冷漠成了玉臨侯心中的一把尺。他常用它來丈量周身事物的深度。結果,他不斷加長話與話間的距離,從此說得越來越少;他要遠觀人們,所以沒人能近他的身。他厭惡稠密的音聲,因此所有俗世的樂音都被禁絕;他更痛恨規矩,那些把他和祖宗緊緊拴住、讓他走脫不得的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August 2, 2018 at 6:33pm — No Comments

虹影·戲劇

地鐵

歌劇裏的一首詠嘆調,很尖

有許多分岔,像我的手

你的手

 

我們究竟是在哪兒相遇

在歌劇的幕後,我對著自己

懸空的手

說昨夜的夢:家鄉,你…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2, 2018 at 6:32pm — No Comments

虹影·燈節

搖動起來,就開始了畢直的路

剩下我

獨自脫下衣服,當作旗幟為自己舞蹈

聽黃銅的硬幣叮當

必會在垂死者的手心打旋

上面的字跡逐漸消失

 

他是我看見的第一個背影

瘋狂而來…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2, 2018 at 6:32pm — No Comments

[土耳其] 埃爾桑·烏爾德斯: 職業行為 (下)

就此而言,我覺得,他就像加菲爾德——我是說加菲貓[1]。他的存在或缺席對文本其他部分沒有任何影響,但他覺得他有正當的理由待在裏面,什麽都不做,就是浪費點空間。所以,恩克上校就是文學中的一只加菲貓。不過,真正的加菲貓盡管沒什麽用處,不再時興,卻還活著,而且活得很好,能發布命令,扮演上校,並能因為這項特權獲得厚報。

所以,“真正的”上校恩克為什麽不能活下來?

沃曼不同意。恩克必須得受懲罰。他必須得在保密會設伏的那棟公寓的地下室中慘遭殺害,然後被塞進袋子,扔到河裏。他的屍體被湍急的水流沖到威廉港…

Continue

Added by Bir Tanem on August 2, 2018 at 6:30pm — No Comments

周憲:視覺文化的歷史敘事 (4)

三、“微觀的”歷史敘事



從宏觀到中觀,再下來自然就是微觀。微觀的歷史敘事在這里主要是指關於視覺文化甚至更加具體的特定視覺文化領域的歷史敘事,比如藝術史或電影史或工藝史等。微觀的歷史敘事著眼於視覺文化內部的發展,著重於解析其內部各種視覺要素的歷史轉變。諸如藝術史的路徑。

顯然,藝術史討論的是各類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築等)的歷史發展,不同的藝術家、藝術品及其相應的風格類型的歷史發展和差異。顯然,藝術史模式與視覺文化研究關係更為密切。



藝術史家夏皮羅(Meyer…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 2018 at 6:30pm — No Comments

毛毅靜 丁鋼:別樣的歷史敘事(中)

記錄影像以鏡頭為工具,以影像為媒介,以人性化的視角觸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通過影像與教育的“話語”相互——12佐證、交叉闡述,還原一個又一個中國教育的現場。因此,我們在探究過去和現在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時,也給未來的教育提供樣本和啟迪。更重要的是通過影像這一媒介,刻畫出在時代進程中人們對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因而,教育影像的研究,具有以下獨特的學術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 2018 at 6:28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