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芝諾屬於愛利亞學派﹐這個學派的目標是要證明所謂變化這種事情是不會有的。對世界應採取的自然看法是﹕存在著發生變化的物件﹔例如﹐存在著一支時而在此﹑時而在彼的箭。哲學家們把這個看法對分﹐發展出來兩種悐論。愛利亞派的人講﹐有物件而沒有變化﹔赫拉克利特和柏格森講﹐有變化而沒有物件。愛利亞派的人說有箭﹐但是沒有飛行﹔赫拉克利特和柏格森說有飛行﹐但是沒有箭。雙方各反駁對方﹐來進行辯論。“靜”派的人講﹐說沒有箭是多麼可笑﹗“動”派的人講﹐說沒有飛行是多麼可笑﹗那位站在中間主張也有箭也有飛行的不幸者﹐被參與辯論的人認成是否定二者﹔他於是就像聖西巴斯蒂安一樣﹐一側被箭刺穿﹐另一側被箭的飛行刺穿。但是我們仍然沒有發現芝諾的議論的說服力何在。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8:28pm — No Comments
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期﹐微積分學作為一種方法雖然已經十分發達﹐但是關於它的基礎﹐它是靠許多謬誤和大量混亂思想來支持的。黑格爾和他的門徒抓住這些謬誤和混亂以為根據﹐企圖證明全部數學是自相矛盾的。由此黑格爾對這些問題的講法便傳入了哲學家的流行思想中﹐當數學家把哲學家所依賴的一切困難點都排除掉之後很久﹐黑格爾的講法在哲學家的流行思想中依然存在。只要哲學家的主要目的是說明靠耐心和詳細思考什麼知識也得不到﹐而我們反倒應該以“理性”為名﹙如果我們是黑格爾主義者﹚﹐或以“直覺”為名﹙如果我們是柏格森主義者﹚﹐去崇拜無知者的偏見––那麼數學家為了除掉黑格爾從中得到好處的那些謬誤而做的工作﹐哲學家就會故意對之保持無知。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8:26pm — No Comments
但是﹐撇開數的問題不談﹐我們要承認柏格森所講的分離的諸單元的一切多元性都暗含著空間這個主張嗎﹖他考察了和這個看法似乎矛盾的事例當中若干事例﹐例如接連繼起的聲音。他說﹐我們聽見街上某個行人的腳步聲時﹐我們心中懸想他的相繼位置﹐我們聽見鐘聲時﹐我們或者想像那個鐘前後搖蕩﹐或者把相繼的聲音在理想空間中排列起來。但是﹐這些話僅僅是一個好作視覺想像的人的自傳式述懷﹐說明瞭我們前面所講的話﹐即柏格森的見解有賴於他的視覺的優勢。把時鐘的打點聲在想像的空間中排列起來的邏輯必然性是沒有的﹐據我想﹐大多數人完全不用空間輔助手段來數時鐘響聲。然而柏格森卻沒有為必要有空間這個見解申述任何理由。他假定這是顯然的﹐然後立即把這個見解用到時間上。他說﹐在似乎存在著一些彼此外在的不同時間的場合﹐各時間被想像為在空間中鋪散開﹔在類如由記憶產生的真時間中﹐不同的時間彼此滲透﹐因為它們不是分離的﹐所以無法來數。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8:25pm — No Comments
柏格森的空間論在他的《時間與自由意志》中有詳盡明白的敘述﹐所以屬於他的哲學的最早期部分。在第一章中﹐他主張較大和較小暗含著空間的意思﹐因為他把較大者看成根本是包含較小者的東西。他沒有提出支持這種看法的任何理由﹐無論是好的理由或是壞的理由﹔他僅僅像是在運用明白的reductio ad absurdum﹙歸謬證法﹚似地高叫﹕“仿佛什麼在既沒有多樣性也沒有空間的場合下仍舊可以談大小似的﹗”
一些明顯的相反事例﹐類如快樂與痛苦﹐給他造成很大困難﹐然而他從不懷疑也從不再審查一下他由之出發的定論。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7:34pm — No Comments
柏格森說﹕“只有本能是遠隔的知識。它同智力的關繫和視覺同觸覺的關繫是一樣的。”我們可以順便說到﹐柏格森在許多段文字裏表現出是一個視覺化想像力很強的人﹐他的思考總是通過視覺心象進行的。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7:33pm — No Comments
正像理智和空間關連在一起﹐同樣本能或直覺和時間關連在一起。柏格森和大多數著述家不同﹐他把時間和空間看得極為相異﹐這是柏格森哲學的一個顯著特色。物質的特徵––空間﹐是由於分割流注而產生的﹐這種分割實在是錯覺﹐雖然在某個限度內在實踐上有用處﹐但是在理論上十分誤人。
反之﹐時間是生命或精神的根本特徵。他說﹕“凡是有什麼東西生存的地方﹐就存在正把時間記下來的記錄器﹐暴露在某處”。但是這裏所說的時間不是數學時間﹐即不是相互外在的諸瞬間的均勻集合體。據柏格森說﹐數學時間實在是空間的一個形式﹔對於生命萬分重要的時間是他所謂的綿延。這個綿延概念在他的哲學裏是個基本概念﹔他的最早期著作《時間與自由意志》﹙Time and…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7:28pm — No Comments
“必定是同一過程從一種包含著物質和理智的素材中同時把二者割離了出來”。這種物質和理智同時成長的想法很巧妙﹐有了解的價值。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7:26pm — No Comments
進化基本上不是用適應環境可以說明的﹔適應只能說明進化的紆回曲折﹐那就好比是一條經過丘陵地通往城鎮的道路的紆曲。但是這個比喻並不十分適當﹔在進化所走的道路的盡頭沒有城鎮﹐沒有明確的目標。機械論和目的論有同樣的缺點﹕都以為世界上沒有根本新的事物。機械論把未來看成蘊含在過去當中﹐而目的論既然認為要達到的目的是事先能夠知道的﹐所以否定結果中包含著任何根本新的事物。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7:23pm — No Comments
I
昂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法國哲學家。他影響了威廉詹姆士和懷特海﹐而且對法國思想也有相當大的影響。索萊爾是一個工團主義的熱烈倡導者﹐寫過一本叫《關於暴力之我見》(Reflection on Violence)的書﹐他利用柏格森哲學的非理性主義為沒有明確目標的革命勞工運動找根據。不過﹐到最後索萊爾離棄了工團主義﹐成為君主論者。柏格森哲學的主要影響是保守方面的﹐這種哲學和那個終於發展到維希政府的運動順利地取得了協調。但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義廣氾引起了人們完全與政治無關的興趣﹐例如引起了蕭伯訥的興趣﹐他的《千歲人》﹙Back to…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6, 2020 at 7:21pm — No Comments
卑微的願望:近視眼可以醫得好。
計算機會得構思小說。
有一種藥,服後每天睡六小時即精神奕奕,可落街打老虎。
天天有一本好書看。
金寶湯可發明多幾個款式,現有的實在喝膩了。
線路電視到底幾時開辦,再拖下去有礙人類文明進步。
長途飛機速度增加,三小時走畢全程。 …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y 6,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德勒茲將晶體分成三種不同的形式: “實際與潛在( 或說兩兩相向的鏡子) ,清澈與不透明,種子與地點。”[2]471
這一兩兩相對、彼此循環的形式,說明的正是晶體回旋不可區辨的兩個方面,時間在實際的存在和潛在的存在之中分成兩個不同的面向,一個朝向過去,一個朝向未來。走向過去的影像就如…
Added by Paetiyo on May 6, 2020 at 4:10pm — No Comments
清晰與不透明的晶體形式是指一種在強烈戲劇化氛圍中生成的晶體,“廻圈就像是試驗角色的過程,一直試到找出最好的角色,以求通過它們逃向一種澄清的現實”。[2]488
德勒茲用來舉例的影片是《遊戲規則》,這部影片嘲諷了資產階級的虛偽和空虛,他們將愛情視為遊戲,一位年輕的飛行員不諳其道,真情投入,結果卻被誤殺。實存和潛在的因素在一個似真而假的虛偽層面上反復循環,清晰與不透明的晦暗交替閃爍,德勒茲將這樣一種在強烈戲劇化中暴露出社會殘酷真實的形式稱為“晶體的裂縫”,只有晶體的破碎方能夠將這一真實暴露出來。
所謂“破碎”便是循環戛然而止,一切虛偽的掩飾都暴露無遺。我們在《遊戲規則》的結尾看到,那位聲稱“愛”著飛行員且要與他私奔的貴婦,在飛行員被打死後,面帶笑容回到了丈夫的身邊。…
Added by Paetiyo on May 6,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上一篇:聶 欣 如·環顧影像: 德勒茲影像分類理論釋讀(10)
參照倒錐平面圖,我們便可以討論德勒茲時間-影像的第一種樣態了,這就是“晶體”。
柏格森的倒錐平面圖是由一個倒立的圓錐體和一個平面組成的,倒錐立於平面之上,倒錐代表過去的記憶,平面代表現在時…
Added by Paetiyo on May 6,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如此清澈的夜從未戰勝你,
如果你向微笑開放並好像
所有的一切成為一架階梯,
它深入到圓的夢中,
這夢隨時在我心底。
關閉的房中的畏懼就是上帝,
那房里靜靜躺著一具屍體,
它是所有一切的圓心:…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y 6, 2020 at 11:44am — No Comments
藏族歷史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建立以後,藏族歷史上第一批僧人在此出家修行。
這批人一共七名,史稱“七覺士”。其中一名有大德者法名毗盧遮那。
傳說有段時間,毗盧遮那在山洞中修行。常去王宮就食。毗盧遮那豐頤偉顏,崇信苯教的才崩氏愛上了他。一次,才崩王妃把國王、王子和僕人打發出去,將毗盧遮那迎進內室求歡。
…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y 3, 2020 at 3:22pm — No Comments
有必要指出的是,德勒茲在使用回憶-影像、夢境-影像以及世界-影像這些概念時,並沒有將其等同於先鋒電影、喜劇電影、音樂歌舞電影、魔幻電影以及其他的現實主義影像類型,而是將這些影片中與時間-影像相關的部分標示出來,這特別是在有關夢境-影像和…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May 3, 2020 at 3:00pm — No Comments
搖下來好多簟的桂花,先裝在簍裡。然後由母親和我,還有我的小朋友們,一同把細葉子、細枝、花梗等揀去,揀淨後看去一片金黃,然後在太陽下曬去水分。待半乾時就用瓦缽裝起來,一層糖(或蜂蜜)、一層桂花,用木瓢壓緊裝滿封好,放在陰涼處;一個月後,就是可取食的桂花鹵了。過年做糕餅是絕對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湯圓、糯米粥等,挑一點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鹵是越陳越香的。
母親又把最嫩的明前或雨前茶焙熱,把去了水氣半乾的桂花和入,裝在罐中封緊,茶葉的熱氣就把桂花烤乾,香味完全吸收在茶葉中。這是母親加工的做法,一般人家從我們家討了桂花,就只將它拌入乾的茶葉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爛了。可見什麼東西都得花心思,有竅門的。剩下的,母親就用作枕頭心子,那真合了詩人說的「香枕」了。
…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May 3, 2020 at 2:35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