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西方哲學史》28 の 柏格森(1)

I 

昂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是本世紀最重要的法國哲學家。他影響了威廉詹姆士和懷特海﹐而且對法國思想也有相當大的影響。索萊爾是一個工團主義的熱烈倡導者﹐寫過一本叫《關於暴力之我見》(Reflection on Violence)的書﹐他利用柏格森哲學的非理性主義為沒有明確目標的革命勞工運動找根據。不過﹐到最後索萊爾離棄了工團主義﹐成為君主論者。柏格森哲學的主要影響是保守方面的﹐這種哲學和那個終於發展到維希政府的運動順利地取得了協調。但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義廣氾引起了人們完全與政治無關的興趣﹐例如引起了蕭伯訥的興趣﹐他的《千歲人》﹙Back to Methusealah﹚就是純粹柏格森主義。丟開政治不談﹐我們必須考察的是它的純哲學一面。我把柏格森的非理性主義講得比較詳細﹐因為它是對理性反抗的一個極好的實例﹐這種反抗始於盧梭﹐一直在世人的生活和思想裏逐漸支配了越來越廣大的領域。 

給各派哲學進行分類﹐通常或者是按方法來分﹐或者是按結果來分﹕“經驗主義的”哲學和“先驗的”哲學是按照方法的分類﹐“實在論的”哲學和“觀念論的”哲學是按照結果的分類。可是﹐如果打算用這兩種分類法裏任何一種給柏格森的哲學加以分類﹐看來難得有好結果﹐因為他的哲學貫通了所有公認的門類界線。

 

但是另外還有一個給各派哲學分類的方法﹐不那麼精確﹐然而對於非哲學界的人也許比較有用﹔這個方法中的劃分原則是按照促使哲學家作哲學思考的主要慾望來分。這樣就會分出來由愛好幸福而產生的感情哲學,由愛好知識而產生的理論哲學和由愛好行動而產生的實踐哲學。 

感情哲學中包含一切基本上是樂觀主義的或悲觀主義的哲學﹐一切提出拯救方案或企圖證明不可能有拯救的哲學﹔宗教哲學大多都屬於這一類。理論哲學中包含大多數的大體系﹔因為雖然知識欲是罕見的﹐卻向來是哲學裏大部分精華的源泉。


另一方面﹐實踐哲學就是那些哲學﹕把行動看成最高的善﹑認為幸福是效果而知識僅僅是完成有效活動的手段。假使哲學家們是一些平常人﹐這種類型的哲學在西歐人中間本來應該很普遍﹔事實上﹐直到最近為止這種哲學一向不多見﹔
 

實際這種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實用主義者和柏格森。從這種類型的哲學的興起﹐我們可以像柏格森本人那樣﹐看出現代實行家對希臘的威信的反抗﹐特別是對柏拉圖的威信的反抗﹔或者﹐我們可以把這件事同帝國主義及汽車聯繫起來﹐席勒博士顯然是會這樣做的。現代世界需要這樣的哲學﹐因此它所取得的成功不是意料不到的。

 

柏格森的哲學和已往大多數哲學體系不同﹐是二元論的﹕ 

在他看來﹐世界分成兩個根本相異的部分﹐一方面是生命﹐另一方面是物質﹐或者不如說是被理智看成物質的某種無自動力的東西。整個宇宙是兩種反向的運動即向上攀登的生命和往下降落的物質的衝突矛盾。生命是自從世界開端便一舉而產生的一大力量﹑一個巨大的活力衝動﹐它遇到物質的阻礙﹐奮力在物質中間打開一條道路﹐逐漸學會通過組織化來利用物質﹔它像街頭拐角處的風一樣﹐被自己遭遇的障礙物分成方向不同的潮流﹔正是由於作出物質強要它作的適應﹐它一部分被物質制服了﹔然而它總是保持著自由活動能力﹐總是奮力要找到新的出路﹐總是在一些對立的物質障壁中間尋求更大的運動自由。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