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欣 如·環顧影像: 德勒茲影像分類理論釋讀(10)

可見,德勒茲並不願意把自己束縛在強調“實用主義”的皮爾士指號學理論之中,他要在影像的“實在性”與“虛擬性”之間保持平衡,不停地“旋轉”。

從重復和差異完全不同的兩端來認識德勒茲的運動-影像,能夠使我們建立起一個相對立體的印象,不至於迷失在混沌或實在之中。



“時間-影像”的三種樣態



要了解時間-影像,首先需要了解“間接時間”和“直接時間”的概念,因為時間無所不在,所以只有區分出時間的不同屬性,才有可能了解時間-影像。

一般來說,我們經驗中
的時間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因此我們幾乎可以無視它的存在,這就是德勒茲所謂的間接時間。

顧名思義,它
在我們的意識中被忽略,只是一種“間接”的存在。時間的這種存在因為與人無涉,因而具有科學的性質。柏格森說: “科學要把那主要的、性質的因素先行去掉,即從時間裏去掉綿延,從運動中去掉可動性。”[13]85

由此我
們可以知道直接時間與間接時間的不同所在,直接時間必須呈現為“綿延”,也就是為我們所意識到、知覺到。人們對於綿延的知覺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柏格森解釋說: “無論我們假定純粹知覺有多麽短暫,其實它都要佔據一定深度的綿延,因此,我們的連續知覺,從來就不是事物的真實運動( 像我們迄今所假設的那樣) ,而是我們意識的一個個瞬間。

從理論角度看,我們說: 意識在外部知覺中的作用,應當是不間斷地穿過記憶,將真實的即時幻象結為一體。”[15]54換句話說,綿延與人們的記憶直接相關。那麽,這種與記憶相關的時間理論,又是怎樣被德勒茲加以利用而改造成時間-影像中的直接時間呢?


德勒茲分兩步走。

首先,從影像形態的
分析入手,將某一種類型的影像析出,將其重新命名,“透過這種一連串出於平常無奇、日常性情境的毫無所指,但卻更符合單純感官機能圖式的姿態,一種純視效情境驟然浮現”。[2]372

德勒茲認為: 那些平淡無奇日常生
活的影像,不同於一般影像強烈的視聽效果,因而脫離了訴諸“感官機能”的情境,進入了“純聲光情境”。

德勒茲說: “純聲光情境→
直接時間-影像,這種無法界定的關係取代了感官機能情境 → 時間的間接影像的連系。”[2]425

這裏所說的“純”,很難從影像自身
的純粹性來理解,實際上是德勒茲轉身背對影像進入虛擬化範疇的一種狀態。

其次,單
獨的純聲光影像並不能構成直接時間,只有在記憶的參與下,純聲光影像開始扭曲、變形產生綿延,方能夠使直接時間得以呈現。

勒茲說: “純聲光情境( 描繪) 是一種實際影像,但它並沒有延伸為運動,而是同某種潛在影像串聯,並以這潛在影像形成一個廻圈。”[2]437

那麽,什麽是潛在影像呢? “回憶,
即柏格森稱為‘純粹回憶’者,則相反地作為一潛在影像。”[2]448德勒茲借用了柏格森的倒錐平面圖,[15]144 構了時間-影像的理論模型。


[2][法]吉爾·德勒茲.電影 2: 時間-影像[M]. 黃建宏,譯. 臺北: 遠 流出版公司,2003.


[15][法]亨利·柏格森. 材料與記憶[M]. 肖聿,譯. 北京: 華夏出版社,1999.Looking around Images—An I

(附錄:取自搜狐平臺)

下一篇:聶 欣 如·環顧影像: 德勒茲影像分類理論釋讀(11)

Views: 8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