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西方哲學史》28 の 柏格森(4)

正像理智和空間關連在一起﹐同樣本能或直覺和時間關連在一起。柏格森和大多數著述家不同﹐他把時間和空間看得極為相異﹐這是柏格森哲學的一個顯著特色。物質的特徵––空間﹐是由於分割流注而產生的﹐這種分割實在是錯覺﹐雖然在某個限度內在實踐上有用處﹐但是在理論上十分誤人。 

反之﹐時間是生命或精神的根本特徵。他說﹕“凡是有什麼東西生存的地方﹐就存在正把時間記下來的記錄器﹐暴露在某處”。但是這裏所說的時間不是數學時間﹐即不是相互外在的諸瞬間的均勻集合體。據柏格森說﹐數學時間實在是空間的一個形式﹔對於生命萬分重要的時間是他所謂的綿延。這個綿延概念在他的哲學裏是個基本概念﹔他的最早期著作《時間與自由意志》﹙Time and  freeWill﹚中已經出現了這個概念﹐我們如果想對他的學說體系有所了解﹐必須懂得它。不過﹐這卻是一個非常難懂的概念。我個人並不十分理解﹐所以雖然這個概念毫無疑問有解釋清楚的價值﹐我可無法希望解釋得那麼清楚。

 

據他說﹐“純粹綿延是﹐當我們的自我讓自己生存的時候﹐即當自我制止把它的現在狀態和以前各狀態分離開的時候﹐我們的意識狀態所採取的形式”。純粹綿延把過去和現在做成一個有機整體﹐其中存在著相互滲透﹐存在著無區分的繼起。 

“在我們的自我之內﹐有不帶相互外在性的繼起﹔在自我之外﹐即在純粹空間內﹐有不帶繼起的相互外在性”。

 

“有關主體與客體的問題﹐有關兩者區分與合一的問題﹐應當不從空間的角度﹑而從時間的角度來提”。我們在其中看見自己行動的那個綿延裏面﹐有一些不相連的要素﹔但是在我們在其中行動的那個綿延裏面﹐我們的各個狀態彼此融合起來。純粹綿延是最遠離外在性而且與外在性最不滲透的東西﹐在這個綿延裏﹐過去為完全新的現在所充滿。但這時我們的意志緊張到極點﹔我們必須拾集起正待滑脫的過去﹐把它不加分割地整個插到現在裏面。在這樣的瞬間﹐我們真正佔有了自己﹐但是這樣的瞬間是少有的。綿延正是實在的素材本身﹐實在就是永遠的生成﹐決不是某種已經做成的東西。 

綿延尤其是在記憶中表現出來﹐因為在記憶中過去殘留於現在。因而﹐記憶論在柏格森的哲學裏便非常重要了。《物質與記憶》﹙Matter and Memory﹚一書想要說明精神和物質的關繫﹔因為記憶“正是精神和物質的交雜”﹐通過對記憶進行分析﹐書中斷言精神和物質都是實在的。

Views: 2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