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24)

沈從文·春遊頤和園

北京建都有了八百多年歷史。勞動人民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在北京城郊建造了許多規模宏大建築美麗的宮殿、廟宇和花園,留給我們後一代。花園建築規模大,花木池塘富於藝術巧思,設備精美在世界上也特別著名的,是十七十八世紀康熙乾隆時在西郊建築的“圓明園”。這個著名花園,是在百十多年前就被帝國主義者野蠻軍隊把園裏面上千棟房子中各種重要珍貴文物及一切陳設大肆搶劫後,有意放一把火燒掉了的。花園建築時間比較晚的,是西郊的頤和園。部分建築乾隆時雖然已具規模,主要建築群卻在八十年前光緒時才完成。修建這座大園子的經濟來源,是借口恢復國防海軍從人民刮來的幾千萬兩銀子,花園作成後,卻只算是帝王一家人私有。

直到北京解放,這座大花園才真正成為人民的公共財產。…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5:02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跑龍套

近年來,社會上各處都把“專家”名稱特別提出,表示尊重。知識多,責任多,值得尊重。我為避免濫竽充數的誤會,常自稱是個“跑龍套”腳色。我歡喜這個名分,除略帶自嘲,還感到它莊嚴的一面。因為循名求實,新的國家有許多部門許多事情,屬於特殊技術性的,固然要靠專家才能解決。可是此外還有更多近於雜務的事情,還待跑龍套的人去熱心參預才可望把工作推進或改善。一個跑龍套角色,他的待遇遠不如專家,他的工作卻可能比專家還麻煩些、沈重些。…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5:01pm — No Comments

臺靜農·談酒

不記得什麽時候同一友人談到青島有種苦老酒,而他這次竟從青島帶了兩瓶來,立時打開一嘗,果真是隔了很久而未忘卻的味兒。我是愛酒的,雖喝過許多地方不同的酒,卻寫不出酒譜,因為我非知味者,有如我之愛茶,也不過因為不慣喝白開水的關系而已。我於這苦老酒卻是喜歡的,但只能說是喜歡。普通的酒味不外辣和甜,這酒卻是焦苦味,而亦不失其應有的甜與辣味;普通酒的顏色是白或黃或紅,而這酒卻是黑色,像中藥水似的。原來青島有一種叫作老酒的。顏色深黃,略似紹興花雕。某年一家大酒坊,年終因釀酒的高粱預備少了,不足供應平日的主顧,倉…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一點回憶一點感想

前幾天,忽然有個青年來找我,中等身材,面目樸野,不待開口,我就估想他是來自我的家鄉。接談之下,果然是苗族自治州瀘溪縣人。來作什麽?不讓家中知道,考音樂學院!

年紀才十九進二十,走出東車站時,情形可能恰恰和三十四五年前的我一樣,擡頭第一眼望望前門,“北京好大!”…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58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悼靳以

得到靳以逝世的消息,正和去年得到鄭西諦同志逝世消息一樣,一面感到沈痛,一面還希望消息是誤傳。因為兩個老友,都正當年富力強、精神飽滿,熱愛生活熱愛新社會,正當為人民事業獻身大有可為的時候,不可能忽然死去的!月前有熟人過上海時,只聽說靳以因工作勞累,心臟出了毛病,曾一度昏迷,入了醫院。在病院中,談起我們一代一定可以看到社會主義的建成,情緒還十分樂觀。《人民文學》十一月號發表的《跟著老馬轉》是他最後一個作品,為勞動英雄作的畫像,還充滿了愛和熱情。這裏朋友為他的忘我工作深受感動,正一再去信勸他注意健康,不意消息傳來,還是由於風濕性的心臟病猝發,終成古人,致使文學創作隊伍少了一位好戰士,朋友中失去一個真摯坦率、熱情洋溢、永遠能給人以鼓舞的友人,真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57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湘西苗族的藝術

你歌沒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個月,剛剛唱完一只牛耳朵。

這是我家鄉看牛孩子唱歌比賽時一首山歌,健康、快樂,還有點諧趣,唱時聽來真是彼此開心。原來作者是苗族還是漢人,可無從知道,因為同樣的好山歌,流行在苗族自治州十縣實在太多了,…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54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過節和觀燈

端午給我的特別印象

說起過節和觀燈,每人都有一份不同的經驗。…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53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憶翔鶴

——二十年代前期同在北京我們一段生活的點點滴滴…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52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我所見到的司徒喬先生

我初次見司徒喬先生,是在半個世紀以前。記得約在一九二三年,我剛到北京的第二年,帶著我的那份鄉下人模樣和一份求知的欲望,和燕京大學的一些學生開始了交往。最熟的是董景天,可說是最早欣賞我的好友之一人。常見的還有張采真、焦菊隱、顧千裏、劉潛初、韋叢蕪、劉廷蔚等等。…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5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友情

一九八○年十一月,我初次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個小型的演講會講話後,就向一位教授打聽一哥大教中文多年的老龍王際真先生的情況,很想去看看他,際真曾主持哥大中文系達十年,那個系的基礎,原是由他奠定的。即以《紅樓夢》五書研究而議論了,就是把這部十八世紀中國著名小說節譯本介紹給美國讀者的第一人。人家告訴我,他已退休二十年了,獨自一人住在大學附近一個退休教授公寓三樓中,後來又聽另外人說,他的妻不幸上逝,因此人很孤僻,長年把自己關在寓所樓上,既極少出門見人,也從不接受任何人的拜訪,是個古怪老人。…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22, 2017 at 4:49pm — No Comments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第九章 下)

城市和天空之五



安德莉亞的建設技巧是非常精妙的,它每一條街道都依隨行星運行的軌道,建築物和公共活動場所的設計也追隨星座的秩序和最明亮的星的位置:心宿二、壁宿二、摩羯座、造父變星。城市的運作日程也有預定的圖表,把工程、職務和慶典安排到符合當日的天象:因此,地球的白晝與天上的黑夜是互相應對的。



城市的生活受到極嚴格的管理,跟天體的運行同樣平靜,無可避免地脫離了人類意志的控制。假使要稱頌安德莉亞市民的勤奮和詳和精神,我就不能不說:我能理解你感覺自己是不變的天空的一部分,是機械裝置中的螺絲釘,因此極力避免改變你的城市和你的習慣。在我所知道的城市之中,只有安德莉亞宜於在時間中保持靜止。…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ly 22, 2017 at 4:37pm — No Comments

張屹峰:“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周邊利益共同體 (上)

“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內外背景和戰略考量,它不僅是中國推動地區經濟合作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步驟,而且充分反映了中國對周邊外交戰略布局的新思路。

 

順應地區治理發展新要求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美國全球戰略深刻調整的大背景下,歐美等西方國家參與中亞南亞地區治理的主觀意願顯著下降,現實能力也相對削弱。西方國家要求本地區有關國家承擔相應的治理責任和戰略資源投入,以甩掉其所背負的沈重包袱。無論是自願主動放棄還是被迫無奈讓渡地區治理上的主導地位,其直接結果是導致地區治理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大幅減少。如何彌補中亞南亞地區的治理需求與有效供給之間的治理赤字,對本地區有關國家的戰略意願和治理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July 22, 2017 at 12:05pm — No Comments

李雲雷:少年行 上

1

 

陰雨天氣裏人的心情總是不好,更何況我還被人借去了馬呢。早上我還在睡夢中,便有人砰砰砰砰地敲門了。我打開了門。卻見是我的一個朋友,他渾身淋得透濕,亂蓬蓬的頭發上不時滴下水珠,一進門他就大聲地問,你的馬在家吧,你的馬在家吧?他的聲音很大,幾乎刺透了我的耳膜 。

馬在馬廄裏,我冷冷回答他。我知道他又是想借東西了,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從別人那裏借東西,並且借去之後很久不還,所以我也懶得理他。…

Continue

Added by Chiron人馬 on July 22, 2017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嚴歌苓《穗子物語》第03章 角兒朱依錦 02

下一個春節晚會我又見了朱阿姨,她穿一身“天女散花”的衣裳在台上東倒西歪地唱《貴妃醉酒》。那一段戲文我能一字不漏地背下來。

最後一次見朱阿姨,我在大門口看批斗會。臨時搭的舞台太小,給批斗的人只好輪流上去。我就想看看朱阿姨戴高帽的模樣。拼命往蹲在那里等著上台的一大片高帽子那邊擠。一個男小將推我一把:“擠什麽你?”

我還擠。看見一隊高帽子下台了,另一隊高帽子上台去。就是看不見朱阿姨在哪里。人戴了這種白紙紮的高帽子怎麽都一模一樣了?

男小將一只大手過來,提起我的棉衣後背,像我們逮蜻蜓那樣。我四只腳懸起,使勁地亂刨空氣。

“就你搗亂!小******!”…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July 22, 2017 at 9:57am — No Comments

李劼:歷史敘事的人文光譜(中)

十二、清官死諫版

 

《大明王朝1655》點亮的是一盞孟軻的民本之燈: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該劇的重心與其說在於擔負天下興亡,不如說在於清官死諫。全劇之於海瑞形象的聚焦,使該劇有意無意地成了當年《海瑞罷官》的一個歷史回聲。有趣的是,海瑞形象同時又被作了道家學說的闡釋:國之利器。仿佛生怕觀眾看不懂,該劇還讓嘉靖皇帝臨終之前使勁嚷嚷著替海瑞定位:國之神劍!又是利器,又是神劍,君臣之間的雙簧戲唱得高潮叠起,仿佛比干再世,恍如《離騷》新譜。有勁哦,有勁。…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July 22, 2017 at 9:56am — No Comments

李劼:歷史敘事的人文光譜(上)

小引

                                                                       …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July 22, 2017 at 9:52am — No Comments

李翰祥《銀海千秋》但祖母與但小姐

那時,拍戲多在夜晚,所以片場裏白天常是靜悄悄的,差不多總要到下午五六點鐘之後才漸漸的有些動靜了,所以我每天都吃了晚飯,才到片廠的院裏和一些神聊大將“車大炮”。

每天必到、風雨無阻的有:姜南、曹炎、馮應湘、劉桂康、大平(平原)、小平(不是鄧老太爺子,是平凡小夥子),偶而導演文逸民、劇務魏鵬飛、陳煥文也來湊湊熱鬧的。…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2, 2017 at 9:19am — No Comments

李翰祥《銀海千秋》由阮玲玉開始

放下電話,一本正經的擺好中文打字機,用鐵筆在機上的方格裏開始操作,前三個字就錯了兩個,第四個倒好,什麼字都沒有,只見左下方現出三個字:“不認識”;之後左寫“不認識”,右寫也“不認識”,它倒好,既反左,又反右,只好把電門一關,打開重新再寫,那機器還真對得起我,照樣“不認識”,真一點交情都不講,研究(煙酒)無從,後門不通,幹脆別信機器啦,這年來連人都信不得,信機器?於是把裹稿紙的雞皮紙撕去(您看,連稿紙都原封未動),拿出稿紙,開始動筆,管它字潦草不潦草,叫機器告訴我“不認識”,還不如叫字房的老友“不認識”。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如今,無後路可尋,只好頂硬上。一如文革之後的口號,‘向前看’(忘了昨天的濫汙),一如胡適所說的:“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2, 2017 at 9:18am — No Comments

李翰祥《銀海千秋》明星

有人把影劇演員叫“明星”,把影界叫做“銀河”,天上的銀河,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人間的明星,和大家生活在一起,你可以隨時隨地的遇得見,碰得著,街頭閑逛,酒樓飲茶、跑馬場、夜總會,都可以看見大明星、小明星,不大不小的明星。

老一輩有修養,被稱為表演藝術家的,壽終正寢的升了天,令人懷念。

年紀輕輕,正在巔峰狀態的大明星,一時負氣想不開,自己了斷殘生,吃藥、上吊、跳樓的魂遊天國,使人惋惜。

古代的小說,常說什麼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說每個人都有一顆星,好像一個蘿卜一個坑,現在也講究什麼人是什麼星座,所以,諸葛亮夜觀天象,看見自己的星上發生了問題,馬上燃起七星燈,求個出師未捷身“不”死,不是魏延闖帳,還真許人定勝天。…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2, 2017 at 9:18am — No Comments

李翰祥《銀海千秋》咱們先談“命名”

今年九月,中國農業出版社,把我寫的《三十年細說從頭》,以《銀海生涯》的名字,刪減成八十萬字,分上下兩冊,在國內付印發行,據說先印十萬冊,銷量好了再印九十萬冊,前後共一百萬冊,一下子我也變成百萬富翁了,不讓“百萬石印富翁”的白石老人專美於前。緊接著又收到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寄來《三十年細說從頭》的再版版權費,兩件事接踵而來,倒令我動起重投銀海文壇的念頭。

其實,再給《東方》寫稿的事,周石先生不只一次的跟我談過,但又怕我分不開身,加上以前用國際電話天涯海角的催稿,他想起來就有些提心吊膽,所以每次交談,都希望我先寫足三十篇稿子,再開始發表,我也一一答應,只不過因在北京、深圳瞎忙了一陣,加上電影《八旗子弟》做後期工作,也的確分不開身,所以一直沒有動筆。…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2, 2017 at 9:18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