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政治理論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寫道:“唯一適應精神生活的隱喻,就是感受到在生活。沒有呼吸,人類的身體就死亡了;沒有思考,人類的心靈就死亡了。”蘇珊•桑塔格同意這種觀點。在她的日記和隨筆第二卷(《意識聽命於肉體》)中,她說:“做一個睿智的人,對我而言,並不是將事情做得‘更好’的問題,那是我唯一的存在方式……我知道自己害怕被動(和依賴)。運用我的心靈,令我感覺積極(和自主)。這樣很好。”
桑塔格出生於1933年,2004年逝世,作為評論家、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制作人和政治活動家,她的一生見證了思考人生如何成為一種令生命更加完整和豐富的活動。自從1966年出版第一本隨筆集《反對闡釋》開始,桑塔格對“流行”和“高雅”文化的忠實就從未動搖,這本筆調輕快、平易近人的文集涵蓋了從至上女聲三重唱到西蒙娜•韋伊(Simone Weil)、從電影《不可思議的收縮人》到《穆里耶》的廣泛內容。…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1, 2015 at 8:30am — No Comments
前言
秦兵馬俑的逼真、龐大,反映了要構思和完成如此的工程,非有創意上豐富的溝通和技術上充分的合作,否則絕對無法達成的;同時也印證了史書上所說戰國時代高度的動員水平,和百家爭鳴的景況。它的出土,正為秦帝國之所以能統一天下,提供若幹重要線索。
中外學者應當對臨潼縣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員表示謝意。也算是運氣好,1974的春天,他們將埋在黃土地下20尺達2200年保衛秦始皇陵寢的陶制軍隊開掘出土。縱使這一發現不能解答歷史學家關於中國天下統一的一動問題,至少在極關重要之處,提供了線索。最重要的乃是這些證據顯示中國的歷史性格與世界其他各處之初期文明迥然不同。
秦始皇的崛起…
ContinueAdded by Pei Shu on September 20, 2015 at 2:30pm — No Comments
中年人有一種好處,會有人來請教什麽什麽之類的經驗之談。一個老庶務善於揩油,一個老裁縫善於偷布,一個老官僚善於刮刷,一個老政客善於弄鬼作怪,這些都是新手所欽佩所不得不請教的。好多年以前,上海某中學請了許多學者專家講什麽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後來還出一本專集。我約略翻過一下,只記得還是“多讀多看多做”那些“好”方法,也就懶得翻下去。現在輪到我來談什麽讀書的經驗,悔當年不到某中學去聽講,又不把專集仔細看一看;提起筆來,覺得實在沒有話可說。…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September 20, 2015 at 2:29pm — No Comments
《電影》,阿蘭・巴迪歐;編輯:Antoine de Baecque,翻譯:Susan Spitzer。莫爾登,馬塞諸塞州:Polity出版社,2013年。共280頁。《劇場狂想曲》,阿蘭・巴迪歐;編輯/翻譯:Bruno Bosteels。紐約:Verso出版社,2013年。共192頁。《感知:來自藝術美學體制的若干場景》,雅克・朗西埃;翻譯:Zakir Paul。紐約:Verso出版社,2013年。共288頁。…
Continue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20, 2015 at 2:00pm — No Comments
朋友們:
你們好!我在滇藏交界的梅裏雪山腳下,向大家問好。
首先向各位道歉,特別是北京和上海的朋友,因為先前我一直跟大家說要去越南等地周遊。
實際的情況是:我正在巨大的冰川腳下的一所小學裏當鄉村教師。這是我醞釀了近一年的計劃,因為始終擔心自己是否能夠成行,所以就一直跟大家托了個詞。…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11:51pm — No Comments
回憶
一個老人的房間就像天體物理學上的黑洞,
神秘而不可測估,
我偶爾走進去,望見他正一個人面對墻壁
喃喃說話,臉上籠著
布道的莊嚴。
幾年前,他親手為自己打制下一口棺材,
用最好的楠木。從此…
Added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10:42pm — No Comments
1.
在小沙灘這裏又一次
聚集了那些文雅的成員那位
主席那位有外遇者和
他所謂的姨媽那位鼻子長又
睡不好覺的那位
膽小如兔的出租車司機那位
前無古人地試穿皮大衣的那位
戴白手套吹笛子的那位…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6:02pm — No Comments
不能到你的墓地獻上一束花
卻註定要以一生的傾注,讀你的詩
以幾千里風雪的穿越
一個節日的破碎,和我靈魂的顫栗
終於能按照自己的內心寫作了
卻不能按一個人的內心生活
這是我們共同的悲劇
你的嘴角更加緘默,那是…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6:00pm — No Comments
1·到敵人後方去
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消滅凈。在階級社會中,革命和革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會發展的飛躍,不能推翻反動的統治階級,而使人民獲得政權。革命是群眾的革命,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革命,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革命。
(紅梅,你帶的錢夠不夠?(夠了的,要蓋房也能買一間苫草哩。(這次你我是破釜沈舟了,買也得買回幾條王鎮長的證據來。(這麽遠的路。王家峪人不知肯不肯揭發…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5:30pm — No Comments
第二章·2005年8月14日夏威夷州考愛島,人是如何成為跑步小說家的
八月十四日,星期天。早晨,一面用MD聽著卡拉.托馬斯和奧蒂斯。雷丁的音樂,一面跑了一小時十五分鐘。下午在體育館的遊泳池裏遊了一千三百米,傍晚時分去海濱遊泳。然後在位於哈納雷小鎮入口處的“海豚餐廳”喝啤酒,吃魚,是一種叫“挖路”(walu)的白肉魚,請店家用炭火烤熟了,灑上醬油。配菜則是土耳其式的烤蔬菜串兒,配以大盆的色拉。進入八月以來,到今天正好跑了一百五十公裏。跑步進入我的日常生活,是在很早以前,準確說來是一九八二年的秋天。那時候我三十三歲。…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3:25pm — No Comments
陸興華·愛帶給我們行動的勇氣
巴迪歐為什麼要來談愛?
目標可能還是在如何獲得行動的勇氣這一點上。由愛出發的行動裏,我們才會表現出勇氣,才能學會忠誠,在全球歷史中找到北,找不到北,也能有毅力繼續找,直到完成我們自己的貝克特式命運。這可能是巴迪歐要來談愛情的主要原因。
巴迪歐在這個文本裏最關註的,不是自柏拉圖《會飲篇》以來哲學家們對愛情的形而上學式探究,而是關註:我們如何在這個黑暗時代從人身上的正面力量中找到一種美好的寄托?他向我們展示:愛情可以怎樣被放大到一種政治情境中,成為政治追求的動能?…
Continue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19, 2015 at 12:00pm — No Comments
笑聲是生活的點綴。笑容可掬的人一般都是身心健康的人。
一個孩子的笑聲好比一支歌唱童年的樂曲。天真的歡快像一道清 澈的瀑布從嗓子裡噴騰而出。
冥思苦索的思想家們不笑,因為他們整天和宇宙萬物打交道,埋頭在一片寧靜之中。
強盜和罪犯也不笑,因為在他們那擔驚受怕的灰色生活中,充滿著淒楚和陰影,內心的恐懼和仇恨像一個黑色的緊箍咒,始終伴隨著他們。
驕傲、自負可以微笑,縱慾、暴食、偷盜也可以微笑。妒忌者卻不會微笑,他蒼白、病態,往往自食其果。他愁眉緊鎖,就像拉丁詩人所描繪的一樣,他終究要被別人的幸福大山所壓倒。…
ContinueAdded by Pei Shu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10:26pm — No Comments
一所規模很大的大學畢業考試的最後一天。在一座教學樓前的階梯上,有一群機械系大四學生擠在一起,正在討論幾分鐘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顯示出信心,這是最後一場考試,接著就是畢業典禮和找工作了。
即將進行的考試他們知道只是輕易的事情。教授說他們可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只要求考試時他們不能彼此交頭接耳。
他們喜氣洋洋地魚貫走進教室。教授把考卷發下去,學生都眉開眼笑,因為學生們注意到只有5個論述題。
3 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集考卷。學生們似乎不再有信心,他們臉上有可怕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裡拿著考卷,面對著全班同學。教授端詳著面前學生們擔憂的臉,問道:「有幾個人把5個問題全答完了?」…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8:48pm — No Comments
我今天想講的是年輕人要有什麽樣的人文素養。我來的原因很明白,今天你們大概20歲,你們將來很可能影響社會。25年之後,當諸君變成社會的領導人進,我已72歲,我還要被你們領導,受你們影響。所以“先下手為強”,今天先來影響你們。…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4:21pm — No Comments
第一章·2005年8月5日夏威夷州考愛島;誰能夠笑話米克·賈格爾呢?…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2:07pm — No Comments
1·發展中的矛盾和新的主要矛盾…
Continue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12:57pm — No Comments
1950年10月10日,毛澤東親自主持通過了《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明確要求“堅決糾正此前的鎮反運動中出現的‘寬大無邊’的偏向,全面貫徹‘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以完成徹底清除國內一切反革命分子的歷史重任。重慶市從1950年第四季度起,到1951年上半年先後展開了三次鎮壓、清除反革命分子的大批捕運動。其中涉及面最廣、規模最大的一次是“三·一三”大批捕,一晚上抓了4000多人。被稱為文革“地下文學”第一書的中篇小說《一雙繡花鞋》的創作靈感即來自於作者況浩文親身經歷的“三·一三”大批捕事件。…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9:40am — No Comments
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這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文革期間,因為破四舊的緣故,多少文物遭劫,恐怕已經難以統計,地面建築,除了幾個特別著名、由軍隊保護的,基本上都化為瓦礫。至於雕塑、牌匾、器皿、書畫等等,被踐踏、搗毀、焚毀者根本沒法計算。文革也是個全民焚書的歲月,秦始皇和項羽的焚書,跟文革比起來,漫說小巫,連小小巫都算不上。納粹德國的焚書,也無法與之相比。
舉國上下,沒有什麽書是可以幸免於火神爺祝融氏的,中國古代的書,是封建主義的,外國書是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蘇聯的書是修正主義的。1949年以來出版的書,是中國修正主義的。封資修三字標簽一貼,掃蕩一切。能幸免的,除了馬列選集,就是魯迅的書。但這也要看地方,有的地方,擁有馬列的書也有問題,因為,你為何重視馬列,輕視毛主席的書呢?…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9:30am — No Comments
自從我開始頻繁地參加電視節目錄製之後,拜其高收視率所賜,許多觀眾紛紛找出珍藏的珠寶文物,希望我幫忙鑑定真偽。甚至還有人會不辭辛苦,親自將寶物搬來店裡,讓我開開眼界。
可是萬一運送過程中有些許閃失,這裡磕破了或是那裡撞斷了,我可賠不起。因此,我總是建議熱情的朋友們先寄照片來做初步鑑定,一來避免運送過程中出問題,二來節省彼此的時間。因此這一段日子以來,我見識過不少價值連城的珍品,也識破了一些出自江湖騙子的贗品。不過,由於觀眾來函太踴躍,我漸漸開始感到分身乏術,於是只好交代秘書,若是有這類的電話或來信,盡量幫我擋下。
有一天秘書告訴我:「有一位92歲的梁老太太來電,希望你務必回電話給她。」我心想:「我根本不認識什麼梁老太太,她怎麼會找我呢?」所以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September 18, 2015 at 9:05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