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6 Blog Posts (960)

田捷硯 陳長芬 關海彤·中國新標簽(1)

 

   

    

  中國的名片是什麽?黃河?長城?熊貓?瓷器和絲綢?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一卷厚重的歷史,它們都可以代表中國。不過,詞庫用了這麽久,也該更新了!這個國慶節,在中國生日的這天,我們強烈地希望可以有更多的關鍵詞進入視野。也許,當我們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的“老名片”時,可以多說說這些“新標簽”! 

    

  雄奇自然 

  壯闊或秀麗,它們用最原始的狀態吸引了 …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October 17, 2016 at 3:01pm — No Comments

黑大春詩選·贈一平去波蘭

想象你在薔薇色的天空下

佇立,猶如單腿的酒杯

我們的詩集蒙著月光似的灰塵

蒙著月光似的灰塵,頹廢又唯美

想象你在薔薇色的天空下

冥想,猶如聾了的雕像

我們愛戀的祖國在哪兒?在哪兒

彈奏古老的波蘭——那黑的絕望,白的憂傷

鄉思,在遠方編織草席…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October 17, 2016 at 3:00pm — No Comments

袁騰飛·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25)

第27節:條條大路通大唐…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October 17, 2016 at 2:53pm — No Comments

吳念真·你們還記得我嗎?

~~序《那些人、那些事》



在仔細讀完經過編輯的這些文字的此刻,好像不得不向“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這句話低頭,盡管之前始終對其中所隱含的輕視和同情嗤之以鼻,甚至充滿抗拒和敵意。



是事實,因為交織成這此文字的兒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



當其中某些片段開始在網路中被轉寄流傳,有網友留言問說,你在寫這此故事的時候到底是什麽樣的心情時,我用少年時期讀過的《麥克阿瑟回憶錄》裏頭的一句話回答了他們:“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



這也是事實。…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17, 2016 at 2:52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瞎眼狐清窩情豹布哈依

1

月牙兒灑下一層清輝,樹林一片靜謐。

在紅毛櫸樹叢裏,幽靈般地閃出一只小黃麂,轉動栗仁似的眼珠子,左瞧右瞧,沒有可疑的草影搖動,也不見可怕的綠瑩瑩的獸眼;它繼而豎起兩只尖尖的招風耳,四天諦聽:夜風輕柔,樹葉婆娑,沒有食肉獸爪蹄踐踏大地的嘣嘣聲響;它又迎風聳動肉感很強的鼻翼,沒聞到食肉獸身上討厭的腥臭,只嗅到了彌漫在夜空中的羊蹄甲花的清香。它這才舉起四條柴棍似的的細腿,朝山凹裏明鏡似的堿水塘走去。

它渴了,想去喝口鹽堿水。它越過那片開闊的斑茅草地,來到獨目成林的古榕樹前。這這棵垂掛著五六十株氣根的千年大榕樹黑黢黢的,裏頭藏著深沈的夜,似乎也藏著夜幕下的陰謀。它又猶豫地停了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7, 2016 at 2:51pm — No Comments

雷蒙德·卡佛:告訴女人我們要出門

比爾一直是傑瑞最好的朋友。他們兩人從小在南區一起長大,住在舊運動場附近,一起讀完小學和中學,然後上艾森豪高中,在高中盡可能選修相同的老師,哥倆兒交換穿襯衫、毛衣、喇叭褲,與相同的女孩約會上床——只要有女孩可以約會上床。

夏天時他們一起打工——洗桃子、采櫻桃、卷煙草——任何能賺點小錢又沒有老板管東管西的零工,然後兩人一起買了一輛車。在升上三年級前的夏天,他們把錢湊在一起,用三百二十五元美金買了一輛54年的紅色普利茅斯。

他們輪流開,一切都很順利。

但是傑瑞在上學期結束前結了婚,於是休學到羅伯斯超市找了一份正職。…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October 17, 2016 at 2:19p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5)群體難於被動搖

我們始終認為,一種正確的觀念很容易被接受。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舊觀念很難被消除,對待同一個明顯的道理,有理性的人或許會接受,但是換成缺乏理性的人,則很快會被他無意識的自我帶回原來的觀點,

人們將會看到,過不了幾天他便會故態覆萌,用同樣的語言重新提出他過去的證明。

所以說,群體很容易處在舊觀念的影響之下。

因為它們已經變成了一種情感;只有這種觀念,才是影響著我們的言行舉止最隱秘的動機。…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43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4)群體只接受簡單觀念

簡單地說,群體能夠接受的觀念有兩類。

第一類是時髦的觀念,這類觀念因為環境影響而產生,非常容易讓人著迷,然而來的快去得也快,因此很少具有生命力並很少能夠發揮持久的影響。

第二類是基本觀念,比如說過去的宗教觀念、以及今天的社會主義和民主觀念,都屬於這一類的範疇。

相比起第一類觀念,它們因為環境、遺傳規律和公眾意見而具有極大的穩定性。不過現在,那些曾經被我們的父輩視為人生支柱的偉大的基本觀念,正在搖搖欲墜。它們的穩定性已喪失殆盡,同時,建立於其上的制度也受到了嚴重的動搖。

無論為群體提供上述觀念中的哪一種,它們都必須是絕對的,毫不妥協的、不容置疑的。…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42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3)群體的道德

如果我們把道德定義為持久地尊重一定的社會習俗,不斷抑制私心的沖動,那麽很明顯,群體不俱備任何的道德。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群體既多變,又容易沖動,因此他們很難遵守我們的道德定義。

假如我們改變一下道德的定義,把它定義成某些一時之間表現出來的品質,比如舍己為人,自我犧牲、不計名利、勇於獻身和對平等的渴望等等,那麽我們就可以說,群體常常會表現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當心理學家對群體進行研究的時候,往往只著眼於他們的犯罪行為,當他們發現群體的犯罪行為頻繁發生之後,往往就會得出結論:群體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37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2)群體渴望強權

我們已經知道,群體很容易產生出偏執與專橫的情緒,而且只要有人在他們中間煽動起這種情緒,他們隨時都會將其付諸實踐。

由革命黨人所掀起的法國大革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在這場典型的群體狂熱事件中,群體的另外一項重要特性也得到了驗證。

這項特性就是——群體渴望強權!

群體總是對強權俯首貼耳,卻很少為仁慈心腸所動!

因為在他們看來,仁慈心腸只不過是軟弱可欺的代名詞。…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36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1)群體的偏執與專橫

由於智力商數的下降,使得群體只能接受簡單而極端的東西,即使在感情方面也不例外。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找出示例,遍布伊比利亞半島的宗教裁判法庭正是這樣的東西,一場關於宗教教義的爭論,最終被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所遏止。

當持有不同見解的教徒被付諸火刑時,群體的一大極端表現就已經被揭示出來:

只要群體出現,那它就必然是偏執的。

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對於別人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35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30)群體智障

我們常常會認為人群總是要比個人聰明,事實上,這一點是絕無可能的。

當個人匯集成群體的時候,絕不會有集思廣益這樣的事情發生,相反的是,群體的疊加只能增加他們的愚蠢,智力反而會大幅度下降。

相比於個人,群體不存在絲毫的智力優勢!

當群體開始將感情提升到極高或極低的境界時,就已宣告了這一點。

群體摒棄了溫和、教養;

群體喪失了對自己性格缺點的基本認識;

群體不願再對自己的語言行為有所約束;…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34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9)打動群體的東西

我們常常會談說到“法不責眾”,和它字面意義不同的是,這個詞說的不是法律的管轄權,而是指群體的自我心理暗示。

這是一種非常卑微的心理安全感,首先,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會受到懲罰,而且人越多,這種信念就越堅強。

然後,他們會因為人多勢眾而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力量感,這會使得群體表現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

不幸的是,群體的這種誇張傾向,常常作用於一些惡劣的感情。它們是原始人的本能隔代遺傳的殘留。

孤立而負責的個人因為擔心受罰,不得不對它們有所約束。而當個人進入了群體之後,尤其是和許多不同的人在一起時,感情的狂暴往往會因為責任感的消失而強化。…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33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8)群體的極端感情

群眾杜撰的歷史

在十九世紀的前半個五十年裏,這樣的事情就發生了多次。拿破侖曾經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偉人之一,當法國人身處波旁王朝的統治之下時,這位年齡尚輕的軍人,成為了田園派和自由主義的慈善家,一個卑賤者的朋友。在那些幻想民主的遊吟詩人眼中,拿破侖將會註定在社會底層民眾的心目中永存。

然而時間僅僅過了三十年,這位步態安詳的英雄又變成了一個嗜血成性的暴君,他在篡奪權力並毀滅了自由之後,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便讓300萬人命喪黃泉。

事態並未有任何一刻停止,當法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失敗之後,法國人便開始嘗試著回憶往昔的輝煌,懷念拿破侖曾經的赫赫軍功,於是這個神話就再次發生變化。也許再過幾年,結論又會有所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32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7)群眾杜撰的歷史

群體的證詞是如此程度上地背叛了事實的真相,以至於我們無法再對這個世界上發生過的事情做出準確的判斷。

這一場荒謬的辨認到此還沒有結束,孩子的舅舅也應召前來,他再一次確認了這個男童是他的外甥小費利貝?夏凡德雷;接下來又是幾個鄰居憑借他們若有若無的印象,一位同學憑借男童身上的一枚徽章。

所有的人證、物證齊備,每個人的證詞都顯得那樣有說服力,但是真實的結果呢?恐怕全然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不僅僅是鄰居、就連表舅、同學,甚至是當媽的全都搞錯了。

在這件棄屍案案發六周之後,孩子的身份就重新得到了確認。這個孩子的籍貫是波爾多,在那裏被人殺害,在被一夥人運到了巴黎後棄屍。…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25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6)群體只會撒謊

這樣的例子絕不僅僅是偶然,幾乎完全相同的事件也曾見諸報端。與女童溺水事件相比,它對於我們的分析更具典型意義,同時也能夠為我們揭示出一個新的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婦女和兒童是群體謊言的最有力堅持者,他們的話往往不可輕信。

曾經在法國的拉弗萊特發現過一具男童的屍體,一個孩子憑借著自己的模糊記憶,認出了他是自己的同學。於是一場缺乏根據的辨認過程開始了。

在這個孩子辨認後的第二天,一個姓夏凡德雷的婦女出現在屍體所在地,情緒激動地認定這是她的兒子;當她走近屍體,觀察他的衣服,又查看了他額頭上的傷疤後,這個結論被她堅信不疑,這個住在福爾街、以看門為業的女人最終還信誓旦旦地聲稱這個男孩於前一年的七月失蹤,並自行認定男孩死於拐賣後的他殺。…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23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5)群體的謊言

集體撒謊的例證在歷史上並不鮮見,最荒唐的事情要算是中世紀歐洲的聖物崇拜。這一風潮的起源,大概開始於十字軍東征前不久,當時第一批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信徒,把種類繁多的聖物帶回了歐洲,從而引發了一場大範圍的群體性謊言。

在這些聖物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是“真正的十字架”上的木頭,之所以如此被重視,其因在於耶穌曾經在上面慷慨赴死。這樣的木頭在全歐洲隨時隨地皆有湧現,其數量毫無止境,似乎永遠不會減少,最為榮耀者甚至出現在羅馬教廷。

在當時的整個歐洲,無論教堂宏大與否,皆以擁有一塊這樣的聖物為至尊榮耀,於是這種碎木片如野草般在各大教堂鋪陳開來,持有者皆聲稱其來源於“真正的十字架”,這種“聖物”數量之多,如果能夠集中到一處,幾乎可以承擔其建造一座教堂的木料。…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22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4)群體中的智力泯滅

也許有人會對上一小節的結論提出質疑,認為“聖梅達爾痙攣者”的例子並不俱備全面的說服力。

他們的理由是:這些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基本來自比較落後的地區,並且以體弱多病的婦女為主,像這一類型的主體,智力品質相當低,也就自然無法對自身的行為有較好的控制。

但是,我們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那些身強體壯的男人之中,或是在那些知識淵博的學者裏,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這種令群體成為犧牲品的集體幻覺,向來不是擇人而就的。…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20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3)群體觀察能力的缺失

在上一章中,我們了解到了群眾思維的特點,即群體是利用形象來進行思維的,事實上,這種集體觀察往往是錯誤的,原因就在於群體觀察能力的缺失所致。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相應的例子,可以從旁佐證這一點的正確性。

在18世紀早期的歲月中,全歐洲的註意力幾乎全部被一種人的瘋狂行為所吸引了,他們來自歐洲各地,從事著各不相同的職業,但是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聖梅達爾的痙攣者”。

這群人通常會聚集在他們最敬愛的聖?帕裏斯神父的墓前,互相交流著如何進入一種奇妙的癲狂狀態,目的在於帶來身體上的某種奇跡。…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19am — No Comments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22)群體是用形象來思維的

群體是一面奇妙的哈哈鏡。

在群體中,眾目睽睽之下所發生的最簡單的事情,不久就會變得面目全非並在迅速的傳說之中而呈現出多種怪異的版本。

這是因為——群體是用形象來思維的。

形象思想與獨立的個人的理性思維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並最終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形象思維所具有的特點是——僅僅是形象的本身就會立即引起與它毫無關系的一系列形象。

而且,這種被引發的聯想性形象往往並不存在。

也就是說,群體之中最易於引發幻覺現象。…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17, 2016 at 10:18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