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2)

Chang Wang I Yuan Huang:創意思維哲學:文化與創意設計中的哲學概念 5

3.2 杭州文化想像

根據社會現象學的觀點,形象是一種由個體創造的身份符號,既作為主體,也作為調節文化行為的工具。文化意象的載體反映了人們的情感需求,並與區域文化特質直接相關。它涵蓋了能夠展現特定區域特色與傳承的個人、事件、地點、事物和文物,同時也反映了該地區的品質與文化。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區域文化形象的獨特特徵,供設計者和用戶使用。

除了文化創意產品之外,現代工業或信息產品也同樣傳遞並承載著地方文化形象。特別是瑞典的設計非常注重歷史敏感性以及在造型與裝飾上的簡朴。這種設計方法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既可理解卻又難以言喻,成為中國知識體系和世界觀的重要統一元素。…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7,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11.5

那確實是一個可憐的大雜燴,除了偽普希金式的調節之外,還包含了許多借用的詞語。只有邱特切夫雷聲的回響和來自費特的一道折射的陽光是說得過去的。其餘部分,我依稀地記得提到了「記憶的蜇針」——vospominan'ya…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November 7, 2024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周易》象法之互體之象

《周易》中有一種象法叫「互體之象」,又名「互象」、「互卦」等。在數術類的應用中,特別是《梅花易數》中常常使用「互卦」這種象法。

一般認為,六畫卦的二至四爻組合一個經卦,與三至五爻組合的一個經卦,兩個經卦組合出新的六畫卦就是「互卦」。

「互卦」相對來源的原六畫卦,代表將來發展的趨勢,原六畫卦代表現在的狀態。

「互卦」是變化取出的一個新的六畫卦,也就是兩個經卦,這可用於代表兩個主體對象的關係,而且反應出這種關係是很緊密的關係,因為有重復使用的爻,也就是有交集的區域。…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November 6, 202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人類的第一次閃電

維柯的《新科學》(La Scienza Nuova)雖然沒有直接對「夢」現象展開詳細討論,但在他關於詩性智慧(sapienza poetica)的探討中,可以找到與夢境現象相關的隱含聯系。維柯的思想集中在早期人類如何通過詩性智慧與神話像徵等方式去理解世界,這與夢境中的像徵性思維和原始情感體驗有一定的相似性。

詩性智慧與像徵性思維…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November 6,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Chang Wang I Yuan Huang:創意思維哲學:文化與創意設計中的哲學概念 4

海洋文明也深深融入了當地文化設計。海上絲綢之路、傳統建築、雕刻風格、敘事方式以及天童寺的環境,反覆出現在創新者的作品中。

杭州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山脈、海洋、湖泊、森林和農田。這裡有三條河流、六個池塘,東面臨海,中心有內陸湖泊。地下水目前是城市最寶貴的資源。西南方向環繞著四明山和天台山。水與山的結合,呈現出杭州獨特的美麗與活力。

古代杭州的文化史包括佛教宗派的發展、港口變遷、航海技術的突破以及國際貿易。民間傳統、建築、文字、繪畫和雕塑等也包含在內。這段歷史使得戰國時期的文化遺物得以保存,如裝飾有越人龍舟競渡紋樣的金屬戰斧、越窯青瓷、南宋時期的砂岩雕塑等。…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6,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Nickel_Angel: 張志偉老師〈海德格爾哲學〉4

由於日常生活中的雜然共在,此在就處於他人可以號令的范圍之中。不是他自己存在;他人從他身上把存在拿去了。他人就決定著此在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可能性。而在這裡的他人不是確定的他人,卻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代表這樣的他人。

人之所以使用「他人」這個稱呼,為的是要掩蓋自己本質上從屬於「他人」之列的情形,而「他人」就是在日常的雜然共在中首先和通常「在此」的人們。這個「誰」不是特定的人,也不是一切人的總和,而是中性的東西:常人。

我們在海德格爾這段話中得出,我們在日常中其實將存在交給了「常人」(das…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November 6,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J.G. 弗雷澤·信仰與巫術研究《金枝》(85)

有人對尼日爾河上的奧尼莎村吃新山藥時的儀式作過這樣的描寫:「每個頭領都帶六個山藥,砍一根棕櫚樹小枝子,放在他的大門前面,烤三個山藥,再弄一些柯拉果和魚。山藥烤好後,李比亞(Libia,鄉村醫生)拿走山藥,搗成糊狀物,分成兩份;他拿起一份放在要吃新山藥的人的嘴唇上。吃的人先把熱山藥上的氣吹開,然後整個塞在嘴里,並且說:『我謝謝神讓我吃新山藥。』然後津津有味地嚼起來,並且吃魚。」…

Continue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6,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李公明·韓炳哲的「敘事的困境」2

進入世俗化和後敘事時代後,「節日被商業化,成為事件和景觀」(同上)。然後,進一步區分「敘事」和「故事化」的本質區別:「敘事創造了共同體(Gemeinschaft),而且故事化只催生了社區(Community)。社區是由消費者組成的一種商品方式。任何一種故事化的方式,都不能重新點燃那團讓人們聚在一起,互相講述故事的篝火。篝火早已滅絕。



代替篝火的數字屏幕,將人們獨立作為客戶。顧客是孤獨的,不會形成共同體。社交平台上的『故事』(Storys)敘事真空也不能消除。這只不過是色情的自我呈現或個人廣告。消費主義行為,如發帖、點贊、分享等,加劇了敘事困境。」…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6,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黃祥昀·與自然界對話: 荷蘭實驗組織「物的議會」下

Anne 表示當她在跟社會大眾與不同領域的人互動時,她發現社會上有許多人都有一塊被體制剔除掉的知識,但他們其實很樂意分享關於北海的知識,例如,當北海大使館計畫開始跟專門研究北海海豚的專家接觸時,發現除了一般寫論文所用的各種科學化的數據,還有很多聲音素材跟被視為無法科學化的資料,因此,她很高興能有機會分析與使用這些平常被視為「無用」的素材。



邀請專家於海邊進行表演性演講。(黃祥昀攝)

對話北海、協商北海…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6,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施晨露 趙亦婷:為老人代寫回憶錄 中

雖然主動聯絡、希望留下回憶錄的老人往往不「普通」,但在明微看來,並非只有創造了一番事業的人才值得書寫,普通人的精神品質也值得在時代中留下印記。

不少年輕人主動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寫手,希望為長輩留下一些回憶——一份回憶錄,成為「盡一點孝心」的方式。

生活在浙江溫州的湯小白成為自由撰稿人的8年間,已經寫作了近70本回憶錄,他感受到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重視老人的精神需求。「每次我去採訪老人,他們講著講著就哭了,情緒很容易波動。很多老人的故事其實很豐富,但很少有人陪他們聊天。他們心裡是有這樣的需求在的,但孩子不主動和他們溝通,這個想法就在心裡埋沒了。現在,很多年輕人主動和家裡的老人溝通,這個事才能成。」…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November 6,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桑婪譯詩: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詩集《音樂地獄》全部損失

自一首詩的核心放射出一些魔術,這首詩不為任何人而作。我以一種超越聲音的嗓音說話,發出一位供出租的哀悼者強有力的叫喊。一陣藍色的閃光已在我詩的周圍投下一道光環。啊,生活,你對我的生命做了些什麼?







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阿根廷詩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猶太移民之家。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史哲學院學習一年後,即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在他鄉》。很快,她就開始學習繪畫。此後她又出版了《最後的天真》和《失落的冒險》兩本詩集。1968年她獲得了古根海姆獎,1971年又獲得福布萊特獎學金。1972年,皮扎尼克因服用了過量的速可眠而離開人世。…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November 6,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Nickel_Angel: 張志偉老師〈海德格爾哲學〉3

第一版到第二版的修改是因為「煩」這個字過於貶義,海德格爾使用 Sorge 要表達的不是消極的情緒,而是人的未來的一種憂慮(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人是指向未來的,所以人對未來總是有牽掛、操心在裡面,這就是第二、第三版翻譯。但是下面這兩個詞稍微就有一些在湊成一組詞的意思了。

總之人由於有未來,而未來是未知的,所以他必須面對可能性的境遇籌劃自身,且正因為籌劃和選擇是自己做出的,所以必須為自己的籌劃和選擇承擔責任,這樣我們就有了負擔,就有了牽掛。

2.1 此在和他物之間的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November 6,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Chang Wang I Yuan Huang:創意思維哲學:文化與創意設計中的哲學概念 3

根據早期關於佈局思維的研究,創作輸出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受到設計師先前理解的影響。研究表明,類型和先例對建築具有積極價值,因為它們作為設計程序開始時使用的初始神經模型存在。不同的類型和先例在認知層面上類似於文化結構。Chang等人(2023年)的研究探討了虛擬現實(VR)培訓對設計思維成果和創新教學方法的影響。在一所小學環境中,選取了138名七年級學生,采用前後測量的非等效分組設計進行抽樣。研究的主要結論是,虛擬現實顯著增強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尤其是在構思與准備、測試與修改、以及評價的階段。VR對技術互操作性和創造性設計結果分別有顯著和輕微的正面影響。通過分析發現、知識概念化和最終的創造性運用,VR學習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學習過程從實踐經驗中逐步進展。…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6,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俞雪蓮·德莫特·莫蘭:交互主體性與文化構成 4

一個客觀世界的意義,要求一個由超越論自我所組成的共同體,在其中,超越論自我以一種統一且和諧的方式一起活動。這個共同體是開放的、無界限的——不僅囊括過去與將來的所有人,而且還擴展到所有可能的人類自我。胡塞爾還區分了「家園世界」(Heimwelt; home-world)和「陌異世界」(Fremdwelt; alien-world),指出內在歸屬性與外在性之間存在著對抗。人的身體融入到社會世界中,人感受到自身的感受,進而去感受他人,普遍理性則是這種真實的共同的基礎。客觀性正是基於一個共同世界的共同經驗而表現出來的。關於文化構成,胡塞爾認為只有自己本身是一個意向性的制造者的人才可能理解文化產品。…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November 6,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J.G. 弗雷澤·信仰與巫術研究《金枝》(84)

Continue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6, 2024 at 9:00am — No Comments

Chang Wang I Yuan Huang:創意思維哲學:文化與創意設計中的哲學概念 2

研究Taboada等人,2020)提出了,一種實踐解殖佈局原則的互動設計方法。它將設計定位為通過新技術和舉措解決問題的工具,同時強調設計在其工作過程中如何主動「解構」自身(包括設計師)。該策略通過一個位於斐濟維提島RewaYavusa Navakavu的案例進行了說明。在該案例中,設計師、研究者和當地居民合作,開發支持保護海洋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舉措。

研究Solihovna &…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6,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6

在我看來,哲學中與真和真理的相關談論實際上涉及兩種關係,一種是句法和語義之間的關係,另一種是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東西之間的關係。這是兩種不同的關係。二者相加就形成三個層次,如同下面的句子圖式顯示的那樣:

(語言)句子:謂詞/專名

(涵義)思想:思想的一部分/思想的一部分

(意謂)真值:概念/對象…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6, 2024 at 8:30am — No Comments

J.G. 弗雷澤·信仰與巫術研究《金枝》(83)

簡論關於谷精變化為動物形象的概念

北歐民間風俗中想像谷精變化為動物形象,就我們所見到的就談這些。這些風俗清楚地表明收獲晚餐具有聖餐禮的性質。人們認為谷精化身為一種動物;收谷者殺掉這種動物,並分享它的血肉。如公雞、野兔、貓、山羊和牛就是這樣被收獲者用聖餐形式吃掉的。豬則是春季犁地人的聖餐食物。而且將面包或湯團做成該神物的形象,代替真正神物的肉而當作聖餐吃掉;如收獲者吃豬形的湯團,春天犁田人和他的牲口吃公豬形的麥餅(聖誕公豬)。…

Continue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6, 2024 at 7:30am — No Comments

Nickel_Angel: 張志偉老師〈海德格爾哲學〉2

海德格爾要做的是還原存在的本意,存在不是凝固化、現成化的對象,符合這個描述的應是存在者,但如果存在顯現為存在者,那麼它是凝固化、現成化的,我們只能分析出其物性(大小、硬度、材質)而不是存在,存在在此隱而不顯。那麼存在(being)其實要體現的是 to be,即始終處於生成之中,是一種顯現,而不是凝固化的表現。

還有一點,我和我的存在是一體的,我無法獨立於我的存在,然後將存在當作對象去看。也正因為這樣一體的形式,我的活動正是我的存在的一種顯現。所以我們認識存在不是通過理性去分析認識存在,而是要將其當作生存活動的對象。…

Continue

Added by Paetiyo on November 6,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Chang Wang I Yuan Huang:創意思維哲學:文化與創意設計中的哲學概念 1

摘要:哲學理念融入文化與創意設計中,用以激發創造力與深刻表達。通過在藝術與創意創作中充分利用哲學潛力,可以鼓勵創造力並豐富表達方式。從社會神學的角度來看,特別是在文化語境分析、文化語義關聯和文化意象提取方面,設計師能夠深入了解並運用隱性知識的方法,這些方法涉及知識基因的存儲與解碼。然而,在文化與創意設計中使用哲學概念的一個缺陷是,過於抽象或深奧的想法可能導致觀眾疏離或困惑。為克服這一局限性,我們以杭州為代表,研究社會佈局的代際模式,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基因,並提出建立藝術設計認知服務系統的框架,從而為地方美學設計實踐提供分析方向,以提升長期文化創新的能力。



1. 引言

在充滿活力的文化與創新設計領域中,哲學與藝術表達的融合已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創新催化劑…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November 6, 2024 at 2: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