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在這裡's Blog (243)

劉心武·記住他——勃呂納梭

我的法國朋友戴鶴白告訴我,有兩個人的名字一定要記住,因為他們對人類提升生活品質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個是康明基,另一個則是勃呂納梭。我知道英國的康明基是抽水馬桶的發明人,他在1775獲專利,其抽水馬桶的原理結構一直被我們沿用到今天。勃呂納梭呢,我一下子想不起來有什麽功業,戴鶴白就問我記不記得雨果那《悲慘世界》最後的情節?啊,我知道了,他是19世紀巴黎地下水道的總設計師,開創了人類城市科學處理汙水的先河,確實也很偉大。…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2, 2016 at 2:0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千里浪漫餐

2000年7月14日恰好在巴黎趕上法國國慶,在協和廣場有盛大的閱兵式,受閱的方陣穿過凱旋門,從香榭麗舍大街一隊隊走來,但那個虛熱鬧我以為沒什麽看頭。去塞納河畔吧,那裏總沒逛夠。於是和妻子興致勃勃地順塞納河朝盧浮宮一帶漫步。

  塞納河邊的石頭矮墻上,固定著一些漆成綠色的木頭櫃子,大體呈橫臥狀,頂部蓋子朝人行道傾斜,蓋住時用鎖鎖定。這些木櫃外表都比較粗糙,有的更綠漆剝落,似非雅觀。每到日上三竿,櫃主便紛紛來到,打開鐵鎖,支開櫃蓋,變戲法似的,將那木櫃擺弄成一個舊貨攤,主要是展賣舊書刊,其次是舊照片舊明信片舊海報老郵票,再就是一些舊的小古董小紀念品。這些舊貨攤多年來風格不變,成為巴黎一道別有滋味的風景線。我和妻子一路慢慢地觀覽過去。只覺得法國正史、野史的若幹片斷,斑駁雜沓地跳進眼裏,昔日王謝堂前燕,真是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February 11, 2016 at 6:58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凡爾賽大章魚

朋友驅車帶我和妻子去凡爾賽,說:“你們可以看看大章魚。”我以前兩次旅法,都曾去凡爾賽觀光,記得那裏有富麗的宮室與蓊翳的森林,何嘗有什麽大章魚?只當他是隨口說笑。及至到達凡爾賽,先在宮室裏轉悠,滿眼金彩,移步驚奢;後到花園裏流連,花圃如錦,噴泉壯觀——可謂美景重溫;只是遠望人工湖渠盡頭,林木依然青翠,眼裏卻似乎少了些高聳厚實的刺激——也還沒怎麽深想。後來朋友又帶我們去大宮殿盡後面的翠安儂宮,這翠安儂宮又分為大宮與小宮,我們先到大翠安儂宮,甫抵宮前廣場,與粉紅色殿柱同時撲入眼簾的,竟是——不錯,只能稱之為:大章魚!…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27, 2016 at 8:04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荷蘭瘋車

以為一入荷蘭國境便會看見許多的古式風車,結果所見寥寥,只有在專供旅遊者參觀的“風車村”裏,才有一批典型的風車屹立,而且真正開動風磨工作的更僅一兩架罷了。雖然,我也以那田園風車為背景拍了些“到此一遊”照,留下的印象卻很浮泛。倒是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某些車,使我難以忘懷。…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14, 2016 at 12:3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此夜只應花都有?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12, 2016 at 11:21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四色郁金香 (下)

晚上到一位華僑朋友家裏做客,喝著“科涅克”酒,對坐暢談,我不禁涉及到兩國文化交流上的“逆差”問題。這位朋友的父親是中國血統,母親是奧地利血統,所以能超脫於法國人之上。他對我說:“你沒感覺到嗎?法國人是最驕傲的,巴黎人的自我感覺就更其膨脹。他們驕傲的本錢,不在政治方面和經濟方面,而在文化方面。他們認為英國的文化早已衰落,意大利雖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軔地,但人文主義畢竟濫觴於法蘭西,其他的歐洲文化不過都是從他們這個中心發散出去的。至於美國文化,一般法國知識分子都看不起,認為美國敗壞了西方文化的聲譽。對於日本,他們只看做‘經濟動物’,固然日本的‘浮世繪’版畫曾對法國近代的美術發展有過刺激,近二十年來日本電影也得到他們一定的承認,但作為一個整體的日本文化,他們也還是瞧不起。對中國文化,古代的一些東西,如老子的《道德經》,敦煌壁畫,盛唐詩歌,明清瓷器……法國的知識界倒是始終保持著興趣,但說穿了也主要是獵奇;對中國的近代、當代文化,普遍是一種淡漠的情緒,骨子裏是根本看不起……”…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8, 2016 at 7:27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四色郁金香 (上)

從法國回來,我給冰心老前輩寫了封信,並隨信寄去了一張從巴黎帶回的盧浮宮畫片。幾天後便接到了她的回信,她在信中說:“得來信,十分高興,怪道許久不得你消息!原來你逛巴黎去了。1937年春,我在那裏住了一百天。你註意到盧浮宮博物館門前大圓壇內的四色郁金香嗎?”

我去巴黎時屆冬令,盧浮宮博物館門前的大圓壇內暫時無花;但我依然看到了郁金香——在宮門外的巨大花棚中。那花棚是個營業性的花木商場,裏面從整株的樹到單枝的花全有供應。在一隅陳列著一片本應在春日開放的郁金香——那杯狀的花朵傲然挺立著,不但有紅、黃、白、紫等單色的花朵,也不僅有單色上灑斑點、帶金線或復瓣變形的花朵,更有若幹盞一朵紛呈四色,令人不禁嘆為觀止。…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6, 2016 at 12:42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滑鐵盧裁紙刀

一位老朋友,半年前下崗後心情一直不好,我應邀訪歐以前去看他,他屋裏書桌上依然放置著刻有“永不言敗”字樣的座右銘,言談間強作慷慨揮灑狀,把我送出門時,我說:“回國後再暢談。”他苦笑道:“那時不知道你還找不找得著我。”我心頭一驚,卻已來不及幫他調整心態。赴歐後我有時想起他來,隱隱地擔心。他的性格屬於剛硬而又內向的一類,此前的人生途程比較平穩,有誌竟成的驕績多,突降忽臨的敗事少,在轉型急速的社會變動裏,他若抱定“永不言敗”的信條,恐怕會應驗“峣峣者易缺”的老話。但我在海外轉悠,新鮮印象紛至沓來,漸漸的也就暫把國內的人事擱放一邊。…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4, 2016 at 6:37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凡爾賽噴泉 (下)

一聽到《凡爾賽和約》,我就不禁想到1919年中國的“五·四運動”,想到盡管發表了《人權宣言》,公布了《拿破侖法典》,在法國這塊土地上似乎真正飄揚著“自由、平等、博愛”的旗幟,然而從這裏開到中國的軍隊,卻焚掠了圓明園,屠殺了義和團……直到辛亥革命以後,中國成為了英、法等國的“盟友”,將炮灰和勞工源源送到歐洲戰場,才總算也掙了個“戰勝國”的名義,但到這“鏡廓”裏來參加“巴黎和會”時,各個帝國主義國家——當然也包括法國——還是把中國當西瓜切;偏偏中國有不乏喪權辱國的敗類,使我們的近代史上密布著那麼多的“國恥”!……想到這些,那“鏡廓”我再也不願多看,便匆匆徑自朝外走去。

杜阿梅仿佛窺出了我的思緒,她一邊招呼大家都到後面的花園裏去,一邊追上我說:“咱們還是就園林論園林吧,要凈想那些歷史上的糟心事兒,興致全得跑光了!”…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January 2, 2016 at 10:40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凡爾賽噴泉 (上)

在法國,每到一處地方,我總禁不住要拿它同中國相應的地方加以比較。

幾位法國朋友陪我們去巴黎郊區遊凡爾賽宮,還沒到達那裏,在汽車上我便對杜阿梅說:“看樣子,巴黎的凡爾賽宮正相當於北京的頤和園。把它們對比一下倒挺有意思的。”

杜阿梅是一位褐發灰眼、嬌小玲瓏的法國婦人,曾到中國留過學,所以不但能講一口流利的北京話,而且給自己取了這麼個中國味十足的漢名。她一聽我這話便笑了:“我在北京的時候,每回到頤和園去,也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用凡爾賽宮去對比。比一比確實有趣。”

一位同行的華僑便問她:“那你說說看,凡爾賽和頤和園,哪個好呢?”

她應聲說:“都好!都差勁!”…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30, 2015 at 4:39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綠色紀念碑 (下)

我們都很感動。這位南特老太太的行為,沖淡了那四位“巴黎女賊”在我們心中落下的陰影。然而這些事例畢竟都還是浮在社會表層的東西,要真正把握和理解法國社會和法國各階層人士的真諦,我們必須知道得更多、辨析得更深……話說那天我們在冬雨中繼續前行,在一座停車樓的墻面上,我們看到了此行中所見字母最大的一條標語,是用黑顏料噴出的,小嵇翻譯給我們聽,寫的是——“我恨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19, 2015 at 8:00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綠色紀念碑 (中)

習慣習慣,習以為常,慣而不改,這便是保守。南特市的這股執拗的保守勁頭,你說我能喜歡嗎?

話又說回來,所謂南特的保守,只是就它的社會心理所構成的平均值,相比於法國別的地區而言,其實南特也有許多並不保守的人士,在一次招待會上,我就見到一位個子矮小、皮膚偏黑、衣著樸素、上唇上汗毛頗重的女士,她是該市一個劇團的成員——看來她既是經理也是導演又兼演員,她聽說我頭天剛同新任市長幹過杯,不禁冷笑道:“啊,那個老頑固,糟糕透了,一上臺就迫害我們!”

 

面前是一位遭受“老頑固”迫害的人士,而且從她那樸素的衣衫和短發素面的外貌上看,很可能是我們概念中的“下層民間藝人”,我不禁頓時肅然起敬。忙通過充當臨時翻譯的留學生問她:“市長怎麼迫害你們呢?”…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18, 2015 at 10:15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綠色紀念碑 (上)

試一試吧。

凡事總願試一試,該不是缺點吧?好奇心加試一試,也許會導致犯錯誤。但故意搞破壞和在探索中失誤,實不能混為一談。前者是我們“四化”成功之阻,後者是我們“四化”成功之母。

從巴黎乘四小時火車,抵達了南特。把行李撂在了旅館以後,立即走向街頭。南特,你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從旅館服務臺拿到一張南特地圖,附有若幹“典型場景”的彩色照片,並有文字說明。據那文字說明,南特市內有二十五萬六千多人,以我國的觀念而論,自然不過小城而已,但在法國,它的人口卻排在各城的第六位,所以似乎也不能小覷。…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14, 201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巴黎有條小胡同

 “巴黎回來不看街”,跟“黃山回來不看山”是同樣的極而言之的說法,漫步巴黎市區,隨便朝哪邊望去,那些絕不橫平豎直,往往是放射形交錯的大小街道,實在是都氤氳著既古典又現代的獨特風韻,令人贊嘆有加。巴黎街道有大小長短之別,但給人類似北京胡同那樣的通行空間,卻極為罕見。那天一連翻譯了我四個作品的譯者戴鶴白先生對我說,巴黎有條小胡同,應該去看一看,我還以為他是開玩笑,就跟他說,巴黎該看的地方實在太多,我連巴爾紮克故居還沒來得及去呢,哪有工夫去看巴黎小胡同?他就笑說,好,我先帶你看那故居。

  按說巴爾紮克故居離鐵塔不算太遠,但那裏是一片疊層下降的坡地,開車去很不方便,乘地鐵在附近下車後也還得步行登高一陣,又不與其他旅遊參觀點挨近,一般旅遊團都不會安排到那裏參觀,散客有的對巴爾紮克興趣不大,有的想去,沒人指引也很難找到,因此我們那天走到跟前時,竟是門可羅雀的景象。…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5, 2015 at 10:05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儒勒·凡爾納博物館記詫

所謂記詫,不僅是記下我的驚訝,也要記下法國人對我的驚訝。

1983 年11 月28 日上午,我在法國參觀了儒勒· 凡爾納博物館。這所博物館在法國西部城市南特近郊,高踞在盧瓦爾河一側的高坡上。

說實在的,儒勒· 凡爾納這位法國近代科幻小說作家,在我心目中本沒有多高的位置,好容易到一趟法國,值得參觀的地方太多,即使預定日程時允許我提出十種文學方面的項目,我想我也不會主動排進這個儒勒· 凡爾納博物館的。…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4, 2015 at 9:00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巴黎聖母院印象

那天我是乘地鐵去的。從地鐵出口一登至地面,便已置身在巴黎聖母院正面的廣場上。啊,那天呈現在我眼中的景象,和前面所說的那晚竟全然不同。

明亮的天光,把巴黎聖母院映照得巍峨壯麗;廣場上人來人往,大都是外國來的遊客——手裏捏著巴黎遊覽指南,脖子上掛著照相機……其中似乎又以日本人居多;鴿群在灰藍的晴空中飛翔,賣鮮花的老婦人推著花車在兜攬生意……

我站在巴黎聖母院正面,不由得倒退幾步、再倒退幾步,最後,我眼中所見的景象,便與我從雨果《巴黎聖母院》一書插圖中所獲得的印象,取得了完全一致。…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9, 2015 at 11:36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洋哥哥偏尋根究底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真是一個童話世界,尖頂花檐的樓房上,連長腰犬形狀的水筧也仿佛在講述著奇妙的故事,可是同北歐其它地方一樣,當地的“食文化”似乎並不怎麼發達,人們的想象力不大朝那個方向發展,要想擺脫單調與清淡的食品,到頭來你還得找一家中國餐館,以慰朵頤。

話說那天我在哥本哈根城內的淡水湖邊,坐在長椅上望了一陣在湖中遊弋的天鵝,又沿著湖畔林蔭道漫步良久,身心大暢之余,忽覺有進食的必要,於是我乘地鐵到達鬧市區,覓到一家門口掛著中國宮燈的餐館,走了進去,進去一看,吃了一驚,一是因為那餐館的內裝修“全盤中化”,而且在使用中國工藝美術品布置廳堂方面,達到堆砌煩瑣的地步;二是金發灰眼的堂倌笑面相迎引座時,我一瞥之中,只覺偌大的廳堂裏,似乎只有我一個食客,生意竟如此清淡,頗出我意料。…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6, 2015 at 6:02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用心去遊》真的 它很害羞

雨中的塔蓉加動物園遊人稀少,打著傘在雨中觀看動物於我和陪遊的朋友都是新的人生經驗。悉尼周邊有好幾個動物園,塔蓉加動物園是離市中心最近的一個,位於傑克遜灣北岸一處岬角,與南岸的悉尼歌劇院遙遙相望。到澳大利亞,有幾種動物不能不看,該國國徽上的袋鼠和鴯鶓固然必須要看,更令我神往的則是樹袋熊、袋熊與鴨嘴獸,而鴨嘴獸是最最想一睹真容的。…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1, 201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透明的哥本哈根

從瑞典的馬爾默乘渡船越過厄勒海峽抵達丹麥哥本哈根時,恰好霧氣散盡,眼前活現出已從安徒生童話裏熟悉的一組組古色古香的建築。細細觀察,發現那風格同我已訪問過的挪威奧斯陸與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都不相同,奧斯陸的城市天際輪廓線比較平緩舒展,樓房大都顯得敦實厚重,頂部裝飾曲線不那麼突兀,外墻的色彩也比較清淡;斯德哥爾摩則有眾多的尖拱頂教堂,那些哥特式尖頂大都修造得十分纖秀靈妙,有的更將內部鏤空,望去仙氣盎然。哥本哈根呢?當我獨自悠閑地徜徉在暖冬晴陽下的這座古城時,我發現它的大量古典建築都顯得比上述兩個城市陳舊,外墻面以赭色為基調的居多;而且許多建築的尖拱頂都顯得比斯德哥爾摩的粗壯,線條不那麼銳利而趨於圓潤,尖頂上一般還盤繞著許多厚實的花飾,並且…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38am — No Comments

劉心武《用心去遊》廠房辦公倉庫安家

Continue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13, 2015 at 8:4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