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十八章·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和法國電影(三)
作為影評家、電影史家、理論家、客串演員、編劇、卓越的紀錄片作家(如《南方遊記》)的卡洛·利薩尼是在29歲才開始導演生涯的,他導演了《注意匪徒!》一片,由當時還未出名的年輕女演員季娜·羅洛勃麗季達主演,片中有描述熱那亞地區抵抗運動的一個插曲。此後,利薩尼根據普拉托裡尼的小說拍了他的傑作《苦難情侶》。這部情節複雜、手法巧妙、內容感人的影片以一種受理性節制的熱情重現了法西斯主義猖獗之時佛羅倫薩一條小巷的生活。《世界末日之夜》一片表現黑衫黨徒在荒涼的街道上捕人的情景,這部影片是一部傑出的電影作品。…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8pm — No Comments
第十八章·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和法國電影(二)
《游擊隊》在表現盟軍進展的六個階段上是一篇悲痛感人的抗議書,一種對戰爭苦難的控訴,對那些聽憑他們的士兵和游擊隊員在沼澤地裡被屠殺的將軍們的一種譴責。由於影片表達了人民的內心呼聲,它超越了紀事的範圍,而達到史詩的高度。
在《德意志零年》中,這種抒情的報道手法卻顯出它的局限性,因為羅西裡尼離開了自己的故土,光靠一次單純的訪問根本無法充分表達出柏林在1946年的混亂情況。這部影片雖然誠摯感人,但仍然是一個外國人對一個城市和一個時期的所作的見證。
曾經作為他的人民的代言人的羅西裡尼,這時又尋找新的途徑。他攝制的《愛情》是安娜·瑪格那尼的一出獨腳戲。《聖·芳濟的十一個故事》…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7pm — No Comments
第十八章·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和法國電影(一)
(附西班牙、葡萄牙、希臘)(1945-1960)
意大利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勃興是西方世界戰後最重要的現象。在《羅馬,不設防城市》(1945年攝制)中,安娜·瑪格那尼塑造了一個新型的悲劇角色,她傑出地扮演了一個上街遊行參加鬥爭的平民婦女。…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7pm — No Comments
第十七章·英國和歐洲的電影新發展(1920-1945)(四)
提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是中歐最活躍的製片中心。從1912年以來,建築師麥克斯·歐本在那裡拍攝了幾部由他妻子安娜·捨德拉柯娃主演的文藝片。1918年這個國家獨立以後,卡勒爾·拉馬克和古斯塔夫·馬哈蒂這兩位青年導演,以他們當時發現的優秀女演員安妮·盎特拉為主角,開始攝制一系列的影片。他們特別導演了幾部專門表現「好兵帥克歷險」的影片(1925—1927年間攝制)。…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6pm — No Comments
第十七章·英國和歐洲的電影新發展(1920-1945)(三)…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6pm — No Comments
第十七章·英國和歐洲的電影新發展(1920-1945)(二)
美國人卡茂隆·孟席斯導演的《未來世界》(1936年攝制),雖然佈景宏大,用了很多巧妙的特技,同時還有貝裡那爾優美的攝影技巧和H.G.威爾斯原來的劇本,結果卻並不十分成功。這部預言未來的影片描寫一個連綿不斷的戰爭把世界帶回到洞處穴居時代,直到一些掌握能源和科學知識的聰明航空家到來以後,才建立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6pm — No Comments
第十七章·英國和歐洲的電影新發展(1920-1945)(一)
好萊塢認為各國語言分歧是它稱霸世界的一種阻礙,因此對影片中使用對話,開始時很躊躇不決。事實上,對話的使用確使各國電影獲得了復興的機會。但這些國家電影的發展,卻因它們的影片超出國境以外不易使人看懂這一困難,而受到了限制。除了蘇聯——它很少購買外國影片——以外,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是那些講英語的地區。在征服世界市場中,這一地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德國影片的輸出,由於它的希特勒主義色彩而一落千丈,因此英國電影便成了好萊塢的主要勁敵。…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6pm — No Comments
第十六章·蘇聯電影的新高漲(1930-1945)
蘇聯電影也根據客觀需要或觀眾對像而分成各種片種和樣式。在第二次大戰以前,蘇聯科教片的發展是別的國家無法比擬的。兒童片則二十年以來一直是蘇聯獨有的一種影片樣式。…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5pm — No Comments
第十六章·蘇聯電影的新高漲(1930-1945)
艾爾姆列爾的影片《偉大的公民》是一部對「心理電影」這一新樣式有極系統研究的作品。影片上集——僅這一集就可放映兩小時左右——幾乎只限於表現三四個人物在唯一的佈景即一間辦公室內的爭論。影片的主題正好和普多夫金所描寫的「思想覺悟」相反,它表現一個野心的政客怎樣變成了「第五縱隊」的一員。在這場戲裡,一切都是用對話來表達的,但這些對話本身也就是動作,對話所表現的心理也不是個人的心理,而是具有一種社會的意義。這無論對哪個敵人或哪個「偉大的公民」——歷史人物基洛夫的化身——都是如此。《偉大的公民》這部影片證實艾爾姆列爾是一個富有獨創性和魄力的導演,顯示出他以前那部優秀的影片《農民們》中所未顯示過的才能。…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5pm — No Comments
第十六章·蘇聯電影的新高漲(1930-1945)
《一個女性》原來是作為一部無聲影片來拍攝的,以後由於配上肖斯塔科維奇的優美音樂而成為一部有聲片。柯靜采夫和特拉烏別爾格由於有了成熟的導演技巧,在這部影片裡部分放棄了他們以前的「奇異派作風」,而更多地著重於主題的描寫,使主題具有豐富的人情味。這部影片描寫列寧格勒一個年輕的女教員被派到亞細亞中部的阿爾泰山區教書,她在那裡逐漸瞭解到封建勢力的影響,由於她站在窮人方面,反對一個思想遲鈍、官僚主義的官員,結果險遭毒手。這部影片倣傚普多夫金的心理描寫方法,但並未使用那些毫無根據的誇張手法而這種手法正是當時追隨維爾托夫或愛森斯坦的人經常濫用的。影片主要是對幾個人物的性格和一場激烈的鬥爭,作了深入的分析。它出色地運用了亞洲的風景,但絕未因此陷入異國情調。…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October 11, 2017 at 4:22pm — No Comments
印度人為最富於玄想之民族,世界之神話故事多起源於天竺,今日治民俗學者皆知之矣。自佛教流傳中土後,印度神話故事亦隨之輸入。觀近年發現之敦煌卷子中,如《維摩詰經•文殊問疾品》演義諸書,益知宋代說經與近世彈詞章回體小說等,多出於一源,而佛教經典之體裁與後來小說文學,蓋有直接關系。此為昔日吾國之治文學史者,所未嘗留意者也。
僧祐《出三藏記集》玖《賢愚經》記云:
河西沙門釋曇學成威德等凡有八僧,結志遊方,遠尋經典,於於闐大寺遇般遮於瑟之會。般遮於瑟者,漢言五年一切大眾集也。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說經講律依業而教。學等八僧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析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
Added by 瑪琳娜 on October 11, 2017 at 9:30am — No Comments
邦紮爾宣稱他支持原則政治,但是跟著就用一種使事物看起來可笑的、被誤導的、讓人無法認同的方式闡釋我們歷史上偽所有事例。在這種解釋過程中,他歪曲了那種歷史的一大部分。最突出的例子是他對平民主義者的解釋。邦紮爾把他們的領袖描寫為被一種“陰謀理論”迷住了,說他們反問米特人,恐懼盎格魯人,是恐英的和鄉土主義者,還說他們專心致力於空洞或不適合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改革計劃。在這種描寫中除了真理,什麽都寫到了。邦紮爾把他對平民主義的理解建立在十到二十年前風行一時的舊模式上面,但這種理解很快就被有效地粉碎了……因為邦紮爾既沒有意識到近來的學術發展,也不願意承認對他論美國左派歷史的簡單化觀點所提出的挑戰………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1, 2017 at 4:00am — No Comments
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的文章《沒有計劃的叛亂》(《紐約時報》星期日雜志,1968年1月21日)是令人震驚的。里面幾乎沒有一個句子不是虛妄的指控,自我封閉的觀點,不合時宜的憤慨。它是對校園激進左派的全盤歪曲——完全是那種居高臨下、肆意歪曲的敘述,這種敘述認他們的角度出發認定20歲的人,認為“自由主義者”不能理解新的一代,也不能理解社會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不止於此,該文還是一篇危險的文章,因為它用了通常羅納德·里根才用的觀點和措辭,從而使肯南這個名字有了一種特別的分量……
我難以相信肯南看過多少立場鮮明的報紙,這種報紙經常由“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組織”發行,而這一全國性的組織代表著校園激進左派的立場。如果他讀了的話,他不可能提到他們“巨大的確定性”,他們“尖叫的脾氣發作”,他們對“唯暴力主義”充滿了興趣。因為他們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差一點使他們變成了“烏托邦主義者”。…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1, 2017 at 3:00am — No Comments
現在正是在“機械化”進程這方面,曼德爾將把60年代新殖民主義者對第三世界的改造和第一世界中出現的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諸如消費社會、後工業社會、媒體社會之類的稱呼聯系起來:
晚期資本主義並非代表了一個後工業社會,而是歷史上第一次構成一種“廣義的普遍工業化”。機械化,標準化,勞動力的過度專門化和分工化,這些過去只是決定了實際工業中的商品制造領域,現在卻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所有部門。晚期資本主義的典型特征就是農業一步步被工業化,流通領域(諸如信用卡之類)就像生產領域一樣;娛樂休閑行業如同工作組織一樣,都被工業化了。…
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1, 2017 at 2:30am — No Comments
重返“最終決定性實例”…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1, 2017 at 2:00am — No Comments
在梅斯特拉(Maestta)群嶺中
如果我們不能揭示其中明顯的動力(機制),並通過對這一實驗室境況的某種人為簡化,在完全不同並且遙遠的社會實踐領域中發現強烈的相似之處甚至相應關系的話,所有這些將不過是圍繞著一個非常專門(或“高雅”)領域的冗長的題外話。我們現在在第三世界60年代的革命實踐和理論這類完全不同的現實中看到的正是對一種共有歷時節奏或“遺傳密碼”的覆制。
從一開始,古巴革命就申明自己的獨創性,聲稱它完全不同於傳統形式的革命實踐,是一種全新的革命理論。實際上,與切·格瓦拉密切相關並在里吉斯·德布雷(Regis…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1, 2017 at 1:30am — No Comments
現在問題集中在“自律”這一術語及其經過阿爾圖塞限定後的悖論性“半自律”概念。這里的自相矛盾性在於,本身就是一個“自律”的統一體的符號,作為一個與指涉物相分離的領域,可以保持當初的自律性,以及它所要求的統一和連貫,惟一的代價是須得保留一個虛幻的指涉物,使其幽靈般地暗示一種外部存在,因為這可表明一個閉合空間,一種自我限定,以及一條主要邊界。馬爾庫塞自己那痛苦的辯證法把這點戲劇性地表達為一種有趣的來回波動:他那自律性的美和文化之域既回到某種“現實世界”來對它進行評判和否定,同時又把自己與此現實世界徹底分開,變為一靈虛幻景,一些軟弱無力的“理想”、“無限性”等等。…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October 11, 2017 at 1:00am — No Comments
美麗鄉村,是指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農業部開展了2014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活動。
中文名 美麗鄉村
外文名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October 10, 2017 at 7:49pm — No Comments
田園綜合體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October 10, 2017 at 7:14pm — No Comments
中國同印度有了一千多年的文化上的交通,印度人來中國的不計其數,這樣一樁偉大的哈奴曼故事是不會不傳進中國來的。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西遊記>考證》)…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October 10, 2017 at 11:0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