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19 Blog Posts (591)

阿·達爾切夫:生活

生活如同一根燃燒的火柴,當你四處巡視以確定自己的位置時,它已經燃完了。

友誼以真誠來衡量,而真誠由友誼來奉獻。

痛苦務求其速去,享受也不會久留。唯有希望永駐常在,它連死亡也可逾越。

人有了成就會很孤獨。那時,他的朋友會離開他,有的是因為嫉妒,有的則怕他認為會給自己添麻煩。

文化修養不高的人對各種理論趨之若鶩,真正的學者把事實看得重於一切。…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February 28, 2019 at 11:56pm — No Comments

麥永雄·光滑空間與塊莖思維:德勒茲的數字媒介詩學(7)

阿•帕爾主編的《德勒茲詞典》(2005)專門設置了“空間與數字藝術”(Space +Digital Art)辭條,(27)討論德勒茲哲學、美學思想與電子傳媒藝術之間的關聯性。文字不多,不妨把要旨譯介如下:開放式空間、光滑空間、邊界缺席、速度、性別或種族邊界含混、塊莖鏈接和雜交式的創造,這一切描述縈繞著德勒茲的著述,並使得德勒茲成為數字藝術家的最愛。德勒茲質疑傳統文化空間概念,因為這種空間觀把空間作為被動的背景,人類依其為舞臺表演戲劇情節。當樹狀思維讓位於塊莖思維時,空間就不再與人類表演者相分離了。空間承載了虛擬品質,存在於塊莖簇叢之間,強度比廣度更為突出。塊莖思維能夠進入電腦與數字藝術的虛擬空間。它摧毀限度,破壞二元對壘—— 自然…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28, 2019 at 11:38pm — No Comments

沈烈文·丟失的煙頭

2006年情一人節。這樣的晚上,是會發生點什麽的。當雪狐遇上丟失的煙頭,雪狐就不再是雪狐了。

雪狐是我給她取的昵稱,因為我喜歡這個名字。我跟雪狐認識五年了,她在北方,我在南方。我是她忠實的聽眾,她把我當成隱形的知己,無話不說。雪狐喜歡在午夜,在網上遊蕩,漫無目的。情一人節的晚上,下了雪。雪狐發給我一條信息:情一人節快樂,獵人。我說,獵人是誰?獵人可從來都是狐貍的天敵呀。雪狐說,我說的那個獵人是一個不會打獵的獵人,你遇到過一個不會打獵的獵人嗎?

雪狐發給我這條信息之後,丟失的煙頭就出現在雪狐的Q Q里。…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February 28, 2019 at 10:29pm — No Comments

張曉楓·耍一回“流氓”

下夜班回家的路上,看到兩名鬼鬼祟祟的男青年跟在一位女青年的後面,憑我的經驗斷定,這兩個家夥想做壞事。可那位姑一娘一卻渾然不知,車子還是騎得不緊不慢。再往前面,有一段路沒有路燈,他們一定會選擇在那里下手。我有心管這個閑事,但看看自己身單力薄的樣子,真擔心會把戶口本給銷了;要是不管吧,良心上又過不去,畢竟咱還是受人尊敬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呢。沒有時間再考慮了,馬上就要進入危險區了。…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February 28, 2019 at 10:27pm — No Comments

蔣廷松·吹吹拍拍

一天,我陪鄉長到縣城找西郭局長辦事。到西郭局長家時,他兒子小西郭也在,這小西郭是前不久被西郭局長安排到咱芳塘鄉工作的。

西郭局長見我們上門,遞煙、敬茶、讓坐,挺熱情。小西郭呢,望著我們便是傻乎乎地笑。我們與西郭局長談話時,小西郭便小心翼翼地往鄉長的臉上呼一呼地吹氣。我想,他大約是在替鄉長吹灰塵吧。我想,這小子雖然不大聰明,但能替鄉長吹吹灰塵,還是算他聰明的。不料,我想錯了!…

Continue

Added by Seltsames Denken on February 28, 2019 at 10:25pm — No Comments

誰是當代散文大國手?/陳義芝(下)

大多數人都選滿十位,少數有只推薦六人者,如陳黎及何寄澎教授。何並附有補充說明:「昔唐宋古文可稱者唯八家耳,而二蘇尚有以為不宜入者。臺灣現代散文存者雖多,但允稱大家而可與古人媲美者,殆三、四人耳。」



總計九十二人得票,前十五人為:



一、楊 牧(三十票)

二、余光中(二十九票)

三、簡 媜(二十四票)



四、林文月(十七票)…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February 28, 2019 at 9:08pm — No Comments

誰是當代散文大國手?/陳義芝(中)

人選挑定,更由編者主觀,依各家筆路、情懷、氣象,「分派」於不同月令,並用一句象徵的話形容之:



一月,簷夢上的春雨──林文月;

二月,大氣中的游虹──王鼎鈞;

三月,繁花熾燃的爝火──簡媜;

四月,群山互撞的回聲──陳列;

五月,熱情旋轉的音樂台──莊裕安;

六月,高空的赤金火球──余光中;…

Continue

Added by 楊薇 on February 28, 2019 at 9:07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旁邊桌子上的國家》

在火車已開走和還沒來的這段時間,我坐在維也納的車站咖啡店。為了不去考慮自己的怠倦,我觀察遊人。獨自坐在桌邊的人我觀察得最久。也許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在他們身上看出了那些因風景的輪回、車廂里的空氣、高速的顛簸和呼嘯而產生的怠倦。

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個男人的身上:看他如何撐住自己的腦袋,胳膊肘撐在桌子上,額頭倚在手掌心中,看他托著咖啡杯,還有他在桌子下面的两隻腳,他的頭髮,他的耳垂,還有他的襯衣,西服,他腳踝上的短襪。

這個男人身上陌生得讓我覺得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的並不是那一樣樣東西,令我的太陽穴一陣陣發熱的是這一樣樣東西彼此所產生的關係:手錶和短襪,額頭上的手掌和襯衣的領子,衣服上的扣子和咖啡杯的沿兒,分頭的髮路和鞋子的後跟。…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February 28, 2019 at 8:37pm — No Comments

(英)華茲華斯·威斯敏斯特橋上

大地再沒有比這兒更美的風貌:

若有誰,對如此壯麗動人的景物

竟無動於衷,那才是靈魂麻木;

瞧這座城市,像披上一領新袍,

披上了明艷的晨光;環顧周遭:

船舶,尖塔,劇院,教堂,華屋,

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

在煙塵未染的大氣里粲然閃耀。…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February 28, 2019 at 5:33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20)

人們常常說起的“中年危機”,是人生諸多的危機之一。30年前,心理學家埃里克·艾瑞克森,曾列舉出人生八種危機。人生各個階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機,只有放棄過去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順利進入人生下一階段。不少人不敢面對現實,或者無法放棄早已過時的過去,以至無法克服心理危機和精神危機,所以只能止步不前。我們不妨按照人生危機發生的時間次序,權且簡單地加以歸納:



不需要過多考慮外界要求的嬰兒時期

想象中無所不能的幻覺

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親或母親(或者二者)的欲望

童年的依賴感…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42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9)

那一剎那,我又想起九歲時,遍體傷痕地倒在樹叢中的情形。我再次犯了一個錯誤——忘記了下坡轉彎時應該減速。我原本想讓女兒開心,可一個半鐘頭之後,她竟然又氣又急,甚至大哭起來,一連幾天都不想同我說話。問題出在什麽地方,答案是明明白白的,我卻拒絕正視它。女兒離開後的兩個鐘頭,我沮喪地在房間里來回踱步,終於承認了一個事實:我想贏得每一盤棋,這種欲望過於強烈,壓過了我哄女兒開心的念頭,讓周末晚上變得一塌糊塗。我為何再次失去了平衡?我為何強烈地渴望取勝,且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誌?我意識到有時必須放棄取勝的欲望。這顯然違背我的本性,我渴望成為贏家,這樣的心態,曾為我贏得了許多許多。我在下棋上也只以取勝為目標。不僅如此,做任何事我都想全力以赴,這樣才會使我感到安心。我必須改變這種心態了!過於爭強好勝,只會使孩子同我日漸疏遠。假如不能及時調整,我的女兒還會流下眼淚,對我產生怨恨,我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糟。…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40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8)

保持平衡,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不妨以生氣為例。我們心理或生理上受到侵犯,或者說,某個人、某件事令我們傷心和失望,我們就會感到生氣。要獲得正常的生存,生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反擊方式。從來不會生氣的人,注定終生遭受欺淩和壓制,直至被摧毀和消滅。必要的生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生存。我們受到侵犯,不見得是侵犯者對我們懷有敵意。有時候,即便他們果真有意而為,我們也要適當約束情緒,正面衝突只會使處境更加不利。大腦的高級中樞——判斷力,必須約束低級中樞——情緒,提醒後者稍安勿躁。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里,想使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即便生氣、也可抑止其爆發的能力。我們還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表達生氣,還要注意時機和場合。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靈活的情緒系統,提高我們的“情商”。相當多的人直到青年、中年以後,才掌握了如何生氣的本領,這實在不足為奇。終生不知如何生氣者,想必也是為數眾多。…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39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5)

病人起初只是尋求“安慰”和“解脫”,極少有人有意識地尋求挑戰。挑戰即將來臨時,不少人就可能“落荒而逃”,或至少在腦海里產生逃避之念。讓病人明白:接受挑戰,才可以帶來真正的安慰;心靈接受長期的、甚至經常碰壁的自律,才可能使治療成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理醫生要運用有效的技巧,進行大量工作,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心理醫生有時還需要設置“陷阱”,有意“引誘”病人堅持治療,才能避免半途而廢。有時候,即使醫生和病人有過一年以上的接觸,治療也並未真正開始。…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34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4)

迎接挑戰…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33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3)

父母的漠不關心,讓病人的童年充滿了陰影,他被悲傷和失望的感覺所纏繞,逐漸地或是突然間——我不清楚是哪一種——他做出結論:他的父母是不可信任的人。有了這樣的看法,他的心境逐漸有了轉變。他感覺似乎舒服了很多。他不再對父母抱有太多期待,也不再把其承諾當一回事——他對父母失去了信任,感覺失望的次數大大減少,痛苦的程度也大大降低了。…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31pm — No Comments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12)

尊重事實

尊重事實,是自律的第三種原則。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借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麽地方,怎樣到達那里;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7, 2019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超小說(下)

在小說《迷失在遊樂場中》里,作家描寫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家人外出到大西洋城遊玩的故事。其主要人物是少年安布羅斯,同去的還有他的雙親、弟弟彼得、叔叔卡爾,還有瑪格達。她是他兒時的夥伴,現在和他一樣成長為少年,因此對他具有異性的誘惑力。(安布羅斯充滿深情地回憶起兒時玩過的一種叫做“主與仆”的遊戲。遊戲當中,瑪格達把他帶到工具房,“用她自定的驚人價格買回了仁慈”。)從根本上說,這是—篇有關青少年渴望自由和成功的故事,是為描寫將來會成為作家的男孩這種自傳體小說傳統所作的“詳盡無遺”的腳注。這樣的自傳體小說有《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以及《兒子與情人》等。作者的意圖是使小說在遊樂場里達到高潮,讓安布羅斯在遊樂場里迷失。至於他在什麽情況下迷失,結局如何,作者不作判定。…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27, 2019 at 9:54pm — No Comments

張瑞村 ·杜威知識論與教育理論(4)

(二)教育目的

杜威認為:以未來生活為教育目的有三個缺點:



(1)容易喪失現有的動機;



(2)容易使兒童養成懶惰和因循延宕的習慣;



(3)容易忽略兒童的個性。



杜威說:「教育的目的是包含在被教育者的生活過程中,生活是不斷地連續發展,所以把各時期各過程的生活充分的生長就是下期生活的最好準備,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的教育目的(葉學志,民74)。綜言之,杜威主張教育沒有普遍的目的,認為生長是自自然然的,沒有目的,亦不涉及規範的價值判斷。教育既如花木之生長,自不能給它加上一外在的特定目的(郭秋勳,民74)。



(三)教育主張…

Continue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February 26, 2019 at 11:4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