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東方人天生喜歡生活的細膩外表,討厭粗糙,就連事實在內;厭惡堅硬,哪怕是真理。因此,你會看到東方人觸摸輕柔、言談平穩、話語綿軟、待人和氣,雖然你會感覺到所有這些光滑、柔軟的面紗後面不乏性格的粗魯、思想的沙粒、原則和目的的生硬。
在上帝的每一塊土地上,你都會發現社會批評家有著崇高的文學地位。至於在東方,批評則是一門不為人知的藝術。即使有一些人能夠將醋與酒區分開來,但他們卻不被人知,原因在於無論是文學批評還是社會批評,均發自思想的正直;而正直之中存在著冷酷無情;在懷著細柔美夢和晚香玉般的東方人看來,冷酷無情是可憎可惡的。
在東方,君王是上帝留在大地上的影子。在東方,長官是國家的憲法。在東方,主教是閃光的星辰。至於撰寫支離破碎的賀詞和悼詞的愚笨反動家夥,那則是天生精力旺盛的詩人。…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7, 2021 at 7:43pm — No Comments
紀伯倫《光與靜默》十六·紀伯倫的話
敘利亞兄弟,請聽我說。我心里有話,想把它發送到你的心中。來呀,讓我們交談一分鐘吧!就讓我們的話毫無客套之詞——沒有客套的話益於相互了解——兄弟之間的相互了解是太陽光下最高尚的事情。
你像我一樣知道,你的數以千計的同胞已被餓死。就在我說你聽到的時刻,你的和我的數以千計的同胞正因饑餓而掙扎。
安拉有意,困難消隱,條條大道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能夠寄金錢和食品給他們。…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7, 2021 at 7:38pm — No Comments
伊瑪目沙菲儀說:「若非艾卜·努瓦斯荒淫,我定拜他為師。」
艾卜·努瓦斯是叛變巨人之一,又是一位思想英雄,也是一位空前的自由英雄。那些自由英雄們生在一個得不到人們應有評價的環境中,忍受著虐待,仍努力奮鬥,爭取將思想的火炬從專制與不義的桎梏下解救出來,並因之喪命;但是,他們自由的天賦本能之果並未消亡。
…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7, 2021 at 7:29pm — No Comments
釋疑南少林三次興廢謎底
以南少林寺為代表的泉州武術,始於隋唐,盛於兩宋,枝繁葉茂,影響廣泛。但前些年福清、莆田等地均有異議,為此曾引起爭論。
林少川告訴記者,在《西山雜誌・少林寺》中,明確記載了泉州少林寺“三廢三興”的歷史:唐天佑四年(907年),“少林寺反王審知附梁,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詔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壽庚之降元”,在東門外“格鬥元兵三萬,元唆都(元兵攻泉州將領)遣胡騎沖少林寺”,少林寺再次被毀;明洪武十年…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27,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當一種災難降臨到某一民族頭上時,人們心靈中的堅強與懦弱、積極與消極、慷慨與吝嗇就清清楚楚顯示出來。
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已經降臨到敘利亞人頭上。如今,他們站立在災難面前,每個人臉上的表情足以顯示其內心里的目的、傾向與願望。
假若我們當中沒有人能夠看出寫在那些面孔上的東西,那麽,他應該知道這些可見物的後面有一隻眼睛,任何一個字母也閃不過它,它也不會忽視任何一個字母。
…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6, 2021 at 7: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6, 2021 at 7:00pm — No Comments
揭秘後渚古道石刻天機
莊為璣教授在泉州後渚古道上發現的“烏石盤”宋代石刻一直是個謎,沒想到答案竟藏在《西山雜誌》之中。
後渚港通往泉州城的古道上,要經過看頭、梅嶺關、雙路口等城寨。1978年,泉州文史學者前往實地踏勘,發現後渚村西北山坡、通往泉州城的古道旁,有一塊大巖石,因年代久遠,通體發黑,故稱“烏石盤”。上有陰刻碑文三行,碑形長47厘米、寬33厘米,字大…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26,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December 26, 2021 at 8:22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26, 2021 at 8:07am — No Comments
那個下午,他們在公園一塊看了木偶戲,在防波堤的炸魚攤上吃了午飯,看了剛到本城的一個馬戲團的籠子里的猛獸。在城門那兒買了帶到學校去的各種各樣的甜食。在城里他們乘敞篷汽車轉了幾圈,這是為了讓她逐漸習慣這樣的概念:他現在是她的監護人,而不是她的情夫。爾後,在一陣不停的傾盆大雨中,在敲晚禱鐘時他把她準時送到了寄宿學校。星期天,他沒有露面,但給她派了汽車,以便她和女友一起出遊。從前一個星期開始,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兩人年齡的差距。那天晚上他決心給費爾米納寫封請求諒解的信,哪怕口氣硬一些也可以。實際上這封信他第二天才寫。星期一,正好在他受了三周的煎熬之後,他被大雨澆得像個落湯雞似的走進家門,一眼就看到了她的來信。 …
Continue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December 25, 2021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他們彼此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
但不可捉摸更為美麗。
他們素未謀面,
所以他們確定彼此並無瓜葛。
但從街道、樓梯、大堂傳來的話語,
他們也許擦肩而過了100萬次?…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25, 2021 at 9: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pil on December 25, 2021 at 6:30pm — No Comments
但是,現在人類心靈的知識及其法則從權威和概然性的範圍里解脫出來,歷史事實雖然就其本性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建基於權威,要是以新觀點來處理,確定性必須進到一種新的關係之中。它現在所面對的,不是按照其他的確定性即人類心靈的單純的可能性知識,而是按照真理,即一種哲學知識來建立關係。…
ContinueAdded by Uta no kabe on December 25, 2021 at 4:30pm — No Comments
《西山雜誌》關於宋帝昺流落泉州的記載
清代晉江東石鄉土學者蔡永蒹由於其七世祖伯隨鄭成功抗清,遭到清朝政治迫害,禍及蔡家未能科舉登仕,只好轉為航海經商。因遇海難漂泊異鄉,在設塾授徒時偶然讀到一批當時尚存今已絕跡的重要史籍。他據此撰寫出筆記奇書《西山雜誌》,並以手抄本形式流傳民間。
該書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現身晉江,莊為璣、陳泗東、陳允敦、陳存廣等學者紛紛前往抄寫,並多加以勾稽考校。現任中國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研究員,20多年來致力於《西山雜誌》的輯佚校註工作,並將書中所記故事與文史資料互相印證,破譯了不少曾經懸疑的歷史密碼。…
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25, 2021 at 3:00pm — No Comments
人生就是一個醫院,這里每個病人都被調換床位的欲望纏繞著。這一位願意到火爐旁邊去呻吟,那一位覺得在窗戶旁病才能治好。
我覺得我還是到我所不在的地方去才好,對於這個總想調換地方的問題,我一直在和自己的心靈討論著。
“告訴我,心靈,冷漠的心靈,去里斯本③居住怎麽樣?那兒天氣一定很暖和,你會像一個蜥蜴一樣重新蘇醒過來;那城市位處海濱,大家說它是用大理石建造的;那兒的人民憎恨植物,把所有的樹木一律拔掉了。你看,這幅風景正合你的口味,景色全由光明和礦物組成,並且還有水來映照這風景。”
我的心靈不回話。 …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December 25, 2021 at 9:55am — No Comments
中國說,即上文提到過的淩純聲先生之類研究,如林惠祥在《馬來人與中國東南方人同源說》《南洋馬來族與華南古民族的關係》等文中,早已指出華南大陸的百越民族就是居留在大陸上的古代馬來人,即所謂的「原馬來人」。並從體質特征、文化習俗、考古遺存等學術角度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華南大陸為馬來人的起源地。…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25, 2021 at 9:5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25, 2021 at 9:45am — No Comments
確實如此。她也像全市的人那樣,從十一點鐘起就呆在窗前,觀看著自德魯納大主教死後所見到的最大、最豪華的送葬隊伍浩浩蕩蕩地通過。那震撼大地的炮聲,亂哄哄的軍樂聲,以及蓋過從頭一天起就敲個不停的所有大教堂混雜在一起的鐘聲的葬歌聲,將她從午睡中吵醒。她從陽臺上看見了穿著儀仗隊制服並騎著馬的軍人,宗教社團,學校隊伍,當局人士乘坐的長長的拉下窗慢的黑色旅遊車,戴著帽檐插著羽毛的頭盔、披著金馬披的馬拖著的馬車,用一等歷史性的炮架拖著的蓋著旗幟的黃色棺材和排列在最後的一溜老式敞篷馬車,它們載著花圈,顯得十分活躍。午後不久,這支送葬隊伍剛從普魯維登西亞·皮特雷的陽臺前過去,大雨便傾盆而下,人們驚逃四散。
“真是沒有比這更荒唐的死法了!”她說。 …
ContinueAdded by 說好不准跳 on December 24, 2021 at 10: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