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武《愛蘆小品》天人合一

最近有幾位中學的國文老師,打電話來問同樣的問題,說“天人合一”這四個字在口頭都快說爛了,但究竟是什麼意思?要怎樣向中學生舉例說明?真是難,中國有許多道理,不問時還清清楚楚,等到細加追問時就迷迷糊糊了!

簡單地舉例,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血脈肌理是大地,精神意志是上天,人生有時風日晴好,春意欣欣;有時雷雨晦冥,秋氣肅殺!七尺之中,寒燠溫涼齊備;方寸之間,喜怒哀樂疊換,自成一個四季交替的天地。這小天地與宇宙大天地,同樣有屈伸消長之理,學者能從切身的體驗中,明白與天地有一致的屈伸消長的變化,也可以領會出“天人合一”。

譬如天是最剛健的,君子懂得效法這剛健,就自強不息。地是最穩實的,君子懂得效法這穩實,就厚德載物。又如果懂得“天與山”合為遁卦,產生抽象隱退的意思:天在上,行健而能退,山在下,形高而能卑,天肯退、山肯卑,都是人情中最難做到的,當然能忍人之所不能忍,從“天山遁卦”中領悟出自然的道理,就是做人的道理。又如高山如果肯隱藏在地中,那就成了“地山謙卦”,從這“山高肯藏”的自然景觀裏,也可以領悟出“屈躬下物”、“先人後己”的謙謙君子,永遠是最吉祥,最得人緣的,自然道理與人一致,也是“天人合一”的觀察法。


再則“物我一體”,也是天人合一的證明,有人從《本草》一書裏,各種草木都能成為人身的藥物,草木可以救活人,領會出物我休戚相關的道理。《莊子》書中“大化流衍”的互轉,佛經裏“地水風火”的合散,以及今天講環境保護中所謂“生態平衡”、“自然反撲”的原則,更可以明白物我休戚一體的道理,其中也可以窺察天人合一。

王陽明領悟出“一日便是一元”,認為人淩晨醒來,心臺清明,正是太古氣象,與俗物交接以後,就世風日下,所以一天的生活;即是一部世界文化演進史,一日的旦暮,就是宇宙從洪荒到毀滅。這個想法,也寓有天人合一的觀念。當然孟子說“天聽自我民聽”,從人心中窺見天意,也是天人合一。

司馬遷《史記》所謂“察天人之際”,他認為夏代的政治注重內心的忠誠,太講究質厚的忠誠,結果有了鄙野的流弊,於是殷代的政治注重禮敬,大講究禮敬,結果又有了鬼神禨祥的流弊,於是周代的政治注重人文,太講究人文,結果又有了細碎輕薄的流弊,於是又必須重回到悃誠忠厚去,才能救這流弊。這種“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的千年大道理,是天理循環,也是人世風俗的循環,天理的簡易原則與大勢,即是人情的簡易原則與大勢,明白這“天人之際”的關聯,也就是最微妙的天人合一之理了。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