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厩 儺淄's Blog (138)

黃永武《愛蘆小品》擁有與享有

許多人以為只要“擁有”就等於“享有”了,其實誰出生於世間,都“擁有”了大地風月,但有幾人真能“享有”了它?

“擁有”與“享有”是有很大不同的,試舉金錢為例,“擁有金錢”的可能是金錢的奴仆,而“享有金錢”的才是金錢的主人。對生活品質毫無改善,而只對著存款簿上累進的數目神秘微笑的;對日常生活無理地儉省,錢永遠欠缺不夠一點,不然又可以再拼湊成一張股票一紙地契的;又或者錢多得不知怎樣使用,還在盲目愛錢,錢本來是生活的工具,卻變成了生活的目的,還一味在為錢擔驚受怕的,都是錢的奴隸,像馱了黃金卻只會吃草的疲累驢子,只算擁有了一堆銅臭吧?而必須是懂得正確使用,能將錢變為人生實質上快樂的人,才叫做“享有”。阮鏞詩道“解用青銅臭亦香”,能解用享有,做金錢的主人,銅臭才是香的。…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ly 13, 2020 at 11:42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醫生與畫家

有人說,天下有二種工作,是不需“我去求人”,而只有“人來求我”的,一種是醫生,另一種是畫家。

作為一個醫生,必須要有獨立的判斷力,一旦由於討好病人,為病人隱諱什麼,稍存一點拍患者馬屁的心意,屈就患者的要求,病就看不好。從前一位太醫丞郭玉對皇帝說:“醫是什麼意思?就是‘意’呀!你皇帝如果自用其意,以一副尊貴的地位面對著我,令我內心怖懼而承奉你的意思,那我的‘意’就不能盡,‘醫’術也就無從奏效了!”醫生即使面對著皇帝,也要讓皇帝求他,而絕不是他求皇帝,皇帝必須做一個合作的病人,由醫師全權處理,無所畏前顧後,醫術才能發揮療效。…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ly 11, 2020 at 10:33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 削圓方竹杖

溪頭森林多竹,竹子是圓的,誰都知道。但在餐廳前更有一叢方竹,雖不是棱角分明,竿身天生就已化規為矩,方方的竹竿,顯得憨厚可愛。

物以稀為貴,古人早就視“方竹”為珍品,制成的“方竹杖”是雅士的珍玩。曾有一位潤州太守,攜著方竹杖去遊甘露寺,為了禮佛尊僧,他把寶愛的方竹杖送給了寺內的和尚,經過宦海的幾度播遷,數年後他又再度到潤州做太守,再遊甘露寺,問起那根方竹杖的下落,原來寺僧嫌它是方的,已經削成圓形,又嫌它太素,已經加上油漆,早淪落成一根油漆棍子了!這位太守為它惋惜了很久。



“削圓方竹杖”的嗟嘆,好像是很特殊的案例,其實人世間到處充滿了這種無奈,一切珍愛的東西,只有在知音的手中,才是珍貴的,一朝離開知音者之手,只當是一個尋常的物品,沈淪飄泊,便有焦頭爛額的命運。…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une 6, 2020 at 9:59a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福與慧

常聽說:才子短命,才女薄命。真是天妒奇才?老天讓身懷一把慧劍的,總是以鋒利割傷了自己的命運?

乍看世上的例子,你會覺得:有“慧”的人,就真是沒有“福”,有福的人,總是那麼“庸”,所以叫做“庸福”。有慧的人,總是那麼“清”,一點慧光,像靈氣一般地清逸,如何也不肯在“庸福”上常駐。不過細想一下,這也不是什麼天命註定,實在和才人的個性有關,悲劇恒是個性造成的。…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y 30, 2020 at 12:50a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黃永武·世上的唯一

當你拿起電話筒,不知來自何方的聲音,對方有萬萬千千個人物的可能,但你卻能一聽熟悉的聲音,分辨出對方是誰。盡管語音都由ㄅㄆㄇ、ㄢㄣㄤ等組成,但發自不同的唇齒,就沒有雷同的聲音,因此同樣的一首歌,各有不同的唱腔音色,形成萬千不同的歌者與版本,令人明白:誰的聲音,都是世上的唯一。

你的血型屬於A,卻並不同於別人的A,血型雖分四種,據以論斷性格是無聊的,科學家證明沒兩人完全相同。你的指紋也如此,指紋雖只有“籮”“箕”的差別,但每個人都不完全一樣,指紋能比相片更精確地區別人,這是宇宙的奧秘,安排每個人都是世上的唯一。…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y 25, 2020 at 2:00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是我,但不是我

王梵志,一半是詩人,一半是活佛,他年輕時吟著詩出家,頭白了吟著詩回故裏,鄰居還有人依稀認得他,懷疑地問道:“是以前的王梵志還活著嗎?”

他答道:“我是以前的王梵志,但不是以前的王梵志!”

這樣的回答:“是我,但並不是我。”有人聽了很感傷,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人生也像烈火,薪火不停,刻刻在代謝,誰能執著固有的“我”?人生無常,連“我”都無法自己掌握,“以前的王梵志”還是我嗎?以前的王梵志真能重現,恐怕連自己都認不真,所以回答說“但不是以前的王梵志”;然而盡管形貌變化,往日的親戚糾葛、是非恩怨,卻是一輩子纏住你不放的,所以又只好承認:“我是以前的王梵志。”…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April 27, 2020 at 9:16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賞花心情

春光明媚,又到了賞花的季節,以前不是沒有心情,就是缺少閑暇,再不然就是根本不懂得賞花。現在愛廬中櫻、梨、桃與杜鵑並開,千花萬葉,成了眾香國,回首“辜負名花已半生”,頗覺悵惘。

賞花首先要有心情,沒有心情,連花都刺眼,如何能與桃李同笑?所謂“長安春暖百花開,無奈春心冷欲灰,縱有馬頭紅杏色,此行非是看花來!”在名花薈萃的地方,馬頭行處,一片紅杏,他卻春心如冷灰,一點賞花心情都沒有,有景不能賞,也是個薄福的人!人生忙什麽?永遠忙不完。人生憂什麽?永遠憂不盡。我為這位詩人嘆息,也為自己警惕!要學會毅然放下,及時看花去!…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April 26, 2020 at 2:42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機複者易碎

一位老板坐著舒適的豪華轎車,由司機駕駛,作三日的環島考察,司機當然羨慕老板,有人開車,暗中照照鏡子,覺得勞逸不均,自憐命苦。到了下榻旅社,老板還在輾轉反側,久不成寐,隔房的司機早已經鼾聲如雷,輪到老板起床照照鏡子,兩鬢飛霜,覺得誰苦誰樂?根本不是司機的對手。

當晚司機夢見自己成了老板,業務繁雜、勞心營營,苦得不得了,頭髮全白,竟在夢裏驚醒,醒來發誓不做老板,才又睡著。而老板好不容易睡著了,夢見自己成為司機,開車趕路,體力實在支撐不住,也驚醒了,只祈求上蒼,最好身體享受仍是老板,心地單純能像司機,如果能夠如此,我就可以長生不老了,祈求著祈求著,在司機的鼾聲裏不曾再睡著。



這樣的故事,正說明了天地間有許多無奈,難以兩全,在這無奈之中,即寓有造物者最最公平的原則。…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25, 2020 at 9:34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船的哲思

到基隆港去看船,靜靜地看一回船,就像讀一篇人生大道理的文章。

首先我看到遠方一艘滿載貨櫃的大船,好像動也不動,而近岸有許多小船,排浪疾馳,很容易就輕側轉彎,顯得矯健快捷而有神,小船跑一回就不見蹤影,而那負厚持重的大船,仍呆在視線的遠方,很吃力的樣子,究竟在不在移動前來呢?初步的印象,讓我覺得小船令人喜悅,大船令人悲苦。器物大了運轉一定艱難,吃水深了前進一定緩慢。



但是我又想:它卻是處在安泰踏實的方位,也是眾人肯托付它運載的重任,誰都明白,一時跑得快的容易翻倒,就像一時快書的字跡容易錯改。在沒有滔天巨浪的海面倒也罷了,一朝有了滔天巨浪,才知道那些疾馳的小船,是根本沒用的。況且再看一艘大船出港去,啟碇雖慢,掉頭更遲,但一出港外,面對萬里汪洋,那種“脫網魚遊江水深”的樂趣,也不是小船所能享有的。…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21, 2020 at 2:51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有限與無限

偉大藝術所追求的,就是在有限的實物中,表現無限的感覺。讓有限的事物外觀,展現出無限的內在思維與意義。因此,“畫得越少表現得越多”,就成了畫家的準則。

作畫的人都明白,在小小的尺幅裏,山水偏要畫得寬廣;在大幅的畫布中,丘壑偏要畫得緊密。把林屋聚到盈寸之間,將峰巒拓到千里外去,目的都要在有限中展示無限。畫卷的上下左右,山被截去巒垠,樹要伸出紙外,變態多端,煙霞無盡,常留大半到畫外去,務使畫內變外,有墨無墨,威實相生,達到“無畫處皆畫”,才是開創無限的妙境。…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2, 2020 at 10:43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天人合一

最近有幾位中學的國文老師,打電話來問同樣的問題,說“天人合一”這四個字在口頭都快說爛了,但究竟是什麼意思?要怎樣向中學生舉例說明?真是難,中國有許多道理,不問時還清清楚楚,等到細加追問時就迷迷糊糊了!

簡單地舉例,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血脈肌理是大地,精神意志是上天,人生有時風日晴好,春意欣欣;有時雷雨晦冥,秋氣肅殺!七尺之中,寒燠溫涼齊備;方寸之間,喜怒哀樂疊換,自成一個四季交替的天地。這小天地與宇宙大天地,同樣有屈伸消長之理,學者能從切身的體驗中,明白與天地有一致的屈伸消長的變化,也可以領會出“天人合一”。…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1, 2020 at 9:46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 山是活的

當我讀到翁同和的詩:“眼光到處山俱活”,又讀吳歷的詩:“草堂四面山如活”,噫!清代詩人眼裏,山是有表情,有生命,活生生的東西!

在藝術心靈的觀照下,山是活的,不僅觸目所見是琳瑯珠玉,更有應接不暇的風韻變化。你看,山乃是一匹馬,臃腫豐腴的山,是一匹廄中的“肉馬”,而瘦簇像春筍般的山,就像一群神駿的“骨馬”,寒可積雪、高可摘星的峰巒,是踏雪馬、是戴星馬。古澗叠石,千巖萬笏,那是馬的虎脊、馬的龍文。有人去遊黃山,發現竟是一匹“爪齒棱棱,眉目俱豎”的行空天馬!…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February 17, 2020 at 8:29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此生原為讀書來

在簾絲紙的古書稿本上,看到一顆朱砂紅印:“此生原為讀書來”,再看看他用毛筆一筆不茍地抄寫了整本別人的詩稿,別人的詩,因他的抄寫而留存,而這位抄寫者又是誰呢?筆跡如此工整而娟秀。

禁不住細細品味這句“此生原為讀書來”的瀟灑心境,他將讀書當作活著的全部意義,打破了一般人認為讀書是窮學生的事,富人還需要讀嗎?讀書是幼小者的事,年老還要讀嗎?讀書是貧賤刻苦者的事,地位尊貴還肯讀嗎?他告訴你:富人不愛讀,窮人沒空讀,都是沒志氣。書是每個人終身追求的目標。…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anuary 29, 2020 at 9:12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懷才不必“遇”

沒有比“懷才不遇”更讓青年人焦慮不安的了,也沒有比“懷才不遇”更讓青年人憤世嫉俗的了。想從這方面自我寬慰一下不容易,從屈原開始,誰不是自己看自己,“芳菲菲其彌章”,愈看愈順眼?誰不是像杜甫一樣,估量自己十分“挺出”,應該立刻登上“要津”才對?…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anuary 16, 2020 at 10:49a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談美人

美人,無論是外在的沈魚落雁,或是內在的蕙心蘭質,在中國的文藝中,美人實在是“理想”一詞的化身。她往往不只代表肉體曼妙的絕代傾城,而常像征著一個令人企求而又無法蹴及的超絕境界。

《離騷》裏“恐美人之遲暮”,美人是政治理想的像征;《詩經》裏“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是道德理想的像征!曹植〈雜詩〉中“南國有佳人”,佳人是自我完成的愛;阮籍〈詠懷詩〉的“西方有佳人”,這佳人看似實質,卻極空靈,寫得流盼動人,飄遙恍惚,實在是人間最高理想的像征。而柳永的“為伊消得人憔悴”,辛棄疾的“眾裏尋它千百度”,這“伊”與“它”被王國維解釋為古今大事業大學問的層次階進以後,美人又變成一切事業學問的光輝目標了!…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anuary 15, 2020 at 10:04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 多情與無情

在成千上萬種樹木裏,只有垂楊是關心著人間離別的,灞上攀折,送人牽恨,每逢人間有離別,柳也有了折心之痛,所以古人把楊柳叫做“多情樹”。

然而柳的遊絲飛絮,一回東惹,一回西逐,自家的南北都沒定準。柳的枝條,青眉舞腰,滿身是風流的曲線,只喜送別,不喜迎人,那裊裊依依,濫折人手,所以古人又把楊柳叫做“無情樹”。…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January 1, 2020 at 10:54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欣賞“將要”

我若能用“自其變者”的觀點來事後寬恕,用“自其不變者”的觀點來事先警惕,寬恕對別人,警惕對自己,那麼“是我,但並不是我”這個殘酷矛盾的判定,就變得積極可愛起來了!當我博士論文快要完成的時候,林尹老師對我說:“在將要得博士學位的此刻,是人生最美的時光。”他把“將要”二字念得好響,話裏充滿著玄機,人生在“將要”的時刻,總是滿心憧憬,眼看辛苦的汗水都將化為成功的瓊漿,這分期待向往,最教人心醉。一旦獲得學位以後,工作可能無著,戀愛可能失敗,所謂“博士”,離開真正的學問依然遙不可及,那時興起的“不過如此”的癱瘓,滋味遠不如未獲博士之時呢!

這使我想起:把一鍋佳肴調好了味,淺淺地嚐一口,那熱騰騰正在興頭上的一小口,滋味美得醉人。這一小口是隨著長時間采辦煨燉的期待,與即將來臨的大嚼、胃口十足,帶點饞吻,使滋味特別醲香。這一小口,如果拿來與飽嚼飫饜以後相比較,飽足後的滋味要少得多了。…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December 20, 2019 at 2:20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 論英雄

中國人在周朝崇仰聖賢,到六朝時又希慕神仙,而在兩漢則欣賞英雄。英是聰明秀出,智過千人;雄是膽力過人,力敵千人。漢朝初年的張良蕭何,都是“英”;韓信項羽都是“雄”,英可為相,雄可為將,只有劉邦是英雄兼備,所以能成就一統的漢代江山。

魏晉時代的人,“握麈談道,望若神仙”,但若要他們冒險犯難是辦不到的,所以大都是英而不雄;元朝清朝的人,開疆辟土,膽烈過人,但若要他們開明思想是辦不到的,所以大都是雄而不英。



若以民國初年的人物而論,像胡漢民、汪精衛,文采都有餘,威望猛鷙則嫌不足;像袁世凱、馮玉祥,虎驃悍健,軍閥貼耳,但顢頇陰譎而英明不足。到了蔣中正先生,英雄兼備,所以能完成北伐統一的大業。…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December 20, 2019 at 1:41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 說杖

大概是常常登山的關係吧,偶爾也執一根杖,妻忽然說我這個穩重古板的模樣,拄杖走路還挺好看,妻這樣一說,使我想起童年時代,還看到許多人拿拐杖,年輕假洋鬼子拿司的克,篤篤篤,更有紳士的神氣,曾幾何時,杖已經在人群中默默消失了。

杖所以能成為社會地位的神氣,可能與整個社會尊老與悠閑的風氣有關。一根杖像溫度計,可以測出全社會尊老蔑老觀念的消長訊息,也代表著社會腳步節奏的忙閑程度。古禮中規定五十歲可以在家攜杖,六十歲可以在鄉攜杖,七十歲八十歲更可以杖於國、杖於朝,賦予杖一種被尊敬的特權。可是今天除了瞎子拿杖的人絕少,也許道路建設已進步,杖成為累贅而時常遺忘,更重要的是杖已失去社會地位的意義,除了少數廁所門上畫杖代表男士外,在人人裝年輕的今天,杖已成為反潮流的落伍標誌了。…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December 20, 2019 at 1:32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天理循環

現代人連“天理”都不相信有了,還會相信“天理循環”嗎?

其實“天理”就是你眼前看見的自然現象嘛,農人改良品種,殷勤灌溉,種的瓜豆就香甜;如果懶於施肥,任它荒蕪,收割的瓜豆就萎絕。這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時榮萎妍醜的因果報應定律,就是天理,也就是科學。



再舉頭看日中的陽光漸漸地減弱,亮極了就暗;而朔後的月色漸漸地明亮,暗極了就亮。而春生秋殺、夏茂冬凋,這種盛衰盈虛不停在循環著互為消長的定律,就是天理,也就是科學。…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December 20, 2019 at 1:1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