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OP's Blog (558)

陳曉明《相信文學》10 虛構是文學的生命所在

今天已經沒有人懷疑大眾媒體會深刻影響公眾生活了,媒體對現實發生的各種緊急事件、奇聞趣事、天災人禍的報道之迅速全面,已經遠遠超出任何一個時代。原來是報紙,後來是電視,現在再加上網絡,媒體幾乎占據了公眾所有的註意力。尤其是媒體之間的競爭,傳統紙媒體與影像媒體的競爭,網絡媒體後來居上,以更加方便迅捷的資訊傳輸,主導了信息的傳播。

  在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人們熱衷於即時感受真實、事實,這給傳統文學創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有多家主流刊物都拿出欄目來推崇“非虛構”(如《人民文學》《大家》),這給傳統文學發展的方向和對未來的信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媒體時代,文學創作何去何從?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的藝術方向如何把握,這在今天都成了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23, 2016 at 10:05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9 當代文學批評:問題與挑戰

對當代文學批評的批評正如對當代文學創作的批評一樣不絕於耳,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批評就變成為批評的對象,突然間批評的問題似乎堆積如山,諸如批評缺席、批評無力、批評沒有標準、批評沒有公信力、批評沒有權威等等。在對批評的指責中,批評者就這樣成為了具有公信力的批評家。這倒可以說是一個批評盛行的時代,所有的人都有資格、有能力、有權力批評批評,正如批評文學一樣。所有的人都在給批評下藥,正如給文學下藥一樣。與其說救活它,不如說藥死它。拯救批評,就先把它搞得半死,再把它搞死。就像現在拯救熊貓和老虎一樣,先讓其瀕臨滅絕,再去拯救它。拯救於是就成為人類的一項崇高事業。不用說,批評正在成為這樣一種事業,而且是人人可參與的一項崇高事業和業余愛好。…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18,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8 漢語文學的新階段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綜論

2011年夏天,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落下帷幕,五部長篇小說《你在高原》《天行者》《蛙》《推拿》《一句頂一萬句》摘得桂冠。綜合最近的社會輿論和文學界專業性的評價,可以說評獎結果得到相當正面、積極的肯定。

  茅盾文學獎評獎年限雖然規定必須是最近四年出版的作品,但此次評獎的時間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發展到一個階段的時間窗口。漢語文學不管是借鑒西方的經驗,還是重新激活傳統資源,都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也可以說有一批作家走向成熟,有一批作品很有分量。全部漢語文學的藝術特征和藝術高度顯得很清晰,漢語文學的當下和未來的道路也更加堅定踏實。…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16, 2016 at 11:27a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7 小敘事與剩余的文學性

——對當下文學敘事特征的理解

“純文學”這個概念,在圖書市場風雲變幻的當下,顯得怪模怪樣。沒有人不認為這個昔日貴族階級,已經窮困潦倒。但這種觀點顯然暴露了急功近利的態度。我堅持認為,圖書市場再怎麽樣向著消費主義發展,所有被歸結在文學名下的作品,都不可能脫離文學性,總是在一定程度上與文學性發生關聯,從而可以被識別為或被指認為文學作品。這就使“純文學”的存在具有了永久性的根基——不管它局限於多麽有限的範圍。根基當然是最不輝煌、最不耀眼的部分,但是其他消費性的文學作品都要自覺或不自覺地從這個根基中汲取養料。…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13, 2016 at 9:33a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6 文學:一種奇怪建制?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11, 2016 at 9:59a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5 文學批評與大眾媒體的關系

英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裏R26;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曾說過:英語文學批評是騎在戰時民族主義身上興起的一門學科。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興起,也可以看成是中國現代性的民族-國家建構的產物。五四新文化運動有賴於文學批評作為變革先驅開拓突破之路才可能向前推進,五四新文化運動也直接推動了中國的文學批評。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文學批評與大眾媒體互動發展,它們在現代性理念和社會建構方面達成一致。就思想文化意義而言,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是以知識分子為主體而展開的歷史實踐,具有歷史自主性的知識分子,主要以大學和大眾傳媒為生存空間,在這個公共空間裏,沒有來自國家意識形態的直接幹預。在那個時期,知識分子的現代性理念,與國家和民眾的理念基本共通一致。總而言之,新文化運動就是推動中國經典化的文學平民化和普及化,文學批評正是借助大眾媒體完成了偉大的現代白話文轉換運動,同時,也展開了現代性的社會理念、知識和審美感知方式的傳播和普及。…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4,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4 理論的終結與批評的開始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7, 2016 at 9:39pm — No Comments

毛彬權·二十世紀的偉大心靈——華特‧班雅明

六○年代美國著名歷史學者彼得‧蓋伊(Peter Gay)出版一本名為 《威瑪文化》(Weimar Culture)的專書,詳細探討了德國在一次大戰戰敗後,席捲一九二○年代威瑪共和時期的人文風潮。

「表面上看是一股熱烈而充滿傳奇性的文化風潮,實質則是一種偉大人文精神的大規模展現,甚至說得上是二十世紀西方文明發展過程中,最獨特且是最璀璨奪目的一環,從歷史眼光看,這股文化風潮至今尚未真正平息」(劉森堯)。

威瑪精神的文化精髓廣泛地滲透到文學、哲學、科學、社會學、與藝術的領域之中。文學上,出現了湯瑪斯‧ 曼(Thomas Mann)、里爾克(R. M. Rilke)、布萊希特(Bertolt…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3 先鋒派的消失

——關於九十年代先鋒派變異的思考…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2, 2016 at 5:45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 2 經典焦慮與建構審美霸權

當代文化最大的困擾之一莫過於無法確認經典,這當然不難理解。任何時代,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經典,因而這個時期的文化才有楷模,才有典範,才有標準、尺度和方向。經典的危機說到底是當代文化最內在的危機,它表明這種文化,或者說這種文化在這一特定時期,處於深刻的變動和調整階段。

實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關於經典的討論一度構成美國文學理論界最熱的話題。不過美國學界沒有使用“經典”(classic)這個術語,而是使用canon這個詞。Canon的中文譯法,可能譯為典律較為恰當。它的詞典意義——據《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詞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 總的規則、標準或原則;2. 真經或正經;3.…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0, 2016 at 9:02am — No Comments

趙涵漠·歷史的絆腳石

“我終將離梁莊而去”

小柱死了。死之前的幾個月,這個28歲的年輕人就倒在老家的床上,每咳嗽一聲,血和腥臭味兒噴得老高。他在青島發病,此前沒什麼預兆,騎車上班時突然直通通地栽了下來。老鄉們懷疑,他在電鍍廠每天跟氰化物打交道,中毒了。

樹葉落到樹根下,他回老家安安靜靜地等死。從村頭的青石板橋再往過數上20步,就到小柱家。但梁鴻沒去看他,盡管那時她就在老家,而小柱是她五服以內的堂弟、兒時的玩伴。她說不清其中的原因。

“我真的想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梁鴻的身體陷在沙發裏,她與《人物》記者的對話以此為開始,出乎意料。…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7, 2016 at 10:10pm — No Comments

陳曉明《相信文學》1 重建啟示價值

2008年,中國作家張煒寫過一篇文章《相信文學》,張煒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他對文學的虔誠以及他特有的情懷。無獨有偶,略早幾年,美國小說家多蘿西阿莉森(1949- )有一篇論文《相信文學》,她把文學看成“無神論者的宗教”。可以相信,二人誰也不可能知道對方發出的聲音,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這樣的呼喊。可是,今天還有誰保持這種態度,甚至會同意這種態度?20世紀初期的英美“新批評”有過這種態度,艾略特就是藝術替代宗教的狂熱鼓吹者。到了20世紀中期,已經沒有作家和批評家這麽認為了。在文學越來越趨向於工業文明的邊緣地帶時,作家和批評家或許在內心會這麽堅持,卻不再會公開鼓吹了。但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理查德羅蒂卻對這種聲音給予了認真的回應,在2007年出版的《哲學、文學和政治》一書中,還對阿莉森的觀點大加贊賞。羅蒂對阿莉森如下的言辭十分首肯:…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 2016 at 5:17p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盛事管理體系

紐約的蝴蝶和印度洋的海嘯 -- 事件管理系統



有人說,亞馬遜叢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遙遠的德克薩斯就可能刮起一場颶風,兩者看似天壤之距,實則其中千絲萬縷,這就是系統論中非常流行的“蝴蝶效應”。每個看似單純的事件的影響其實深遠而復雜,今天發生在中國的小事件可能如光波一樣,傳播四海,成為明天的全球性市場變革的源泉,這是人類社會的“蝴蝶效應”。

事件從來不是孤立封閉的。事件是一個充滿生機和變化多端的系統。事件管理的各個層面對周邊環境有不同程度上的沖擊波,涉及的部分包括社區、經濟、公共政策、人文傳統、自然環境等。事件管理人必須在整個事件管理系統的完整框架內思考與解決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30, 2016 at 3:31p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盛事管理萬花筒

事件的廣袤宇宙豐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任何形式的分類恐怕都難以概其全貌。根據不同的目的和發生環境,事件可以歸屬於不同的種類。下列圖表將事件的主要類別作一羅列:尤其側重於對公共領域的事件與個人及團體關注的事件作出區分。



按照以往的標準,任何事件都是特殊的。“超級事件”與“標誌性事件”這兩個概念通常用於公共事件。這些事件主題新穎,獨特,最容易成為媒體的寵兒,被炒成熱門話題。但是其它的新聞事件,如戰爭,自然災害,犯罪,不屬於事件管理的範疇。然而,未經策劃的新聞事件,對於精心策劃的事件有深刻影響,也必然波及目的地的形象與品牌。





1, 文化慶祝:節日,嘉年華,宗教事件,遊行,文化遺產紀念



2, 藝術/娛樂:音樂會,表演,藝術展,頒獎典禮…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28, 2016 at 4:00p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誰“出賣”了國家?

在事件管理人看來,事件管理的最大奧妙在於將事件變成營銷工具,整合系統中的所有資源要素,以達成重大的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目的,包括對於國家,民族,城市,社區的全面推動和影響。從另一個意義而言,將國家和城市“出賣”的巧妙新穎是事件管理科學功能強大的反映,也是事件管理人必不可少的素質。營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在《國家營銷》一書闡述的:“致力於自我營銷的國家,必將極大地增加世界經濟的份額和他們所服務的世界。”

在事件專家眼裏,世界正在變得事件化,營銷化,概念化。國家像一個企業一樣是國民性格與商業利益的混合體。在此概念下,許多國事都可以添加上事件營銷的意義,而其中哪個事件可稱“賣家”大手筆?全球事件管理人的回答可謂精彩紛呈。

美國 奧斯卡…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23, 2016 at 6:42p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什麼是盛事管理專業?

事件管理是什麼?

事件管理專家(EventProfessional)或稱為事件經理(EventManager)是運用事件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於各類事件進行精心研究,設計,籌劃,管理,協調,與評估的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

由於事件管理是一項嶄露頭角的學科和迅速發展的職業,中國對於這項正在風靡全球的職業介紹較少。事件管理發源於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成長。在本世紀的頭十年裏,它的成長速度還要加快。…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14, 2016 at 9:02a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為什麼盛事管理業就是牛?

EM=眼球的長征(Eye March)?

美國未來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預言:在經歷了幾千年的農業經濟,幾百年的工業經濟,幾十年的服務經濟等浪潮後,體驗經濟將是最新的發展浪潮。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爾摩在《休驗經濟》一書中,認為人們正邁向體驗經濟時代,體驗經濟將取代服務經濟。派恩這樣認為: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產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憶的事件和活動,這就是“體驗”。

為什麼假日經濟如此牛氣沖天?為什麼世界杯、奧運會、NBA賽事如此火爆?歡樂總動員、幸運52、開心辭典等電視欄目為何倍受大家青睞?因為這些為很多人帶來體驗激動、喜悅、失望、悲痛、憧憬的特殊事件是由懂得觀眾心理的事件管理人精心策劃出來的。…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8, 2016 at 7:35p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盛事管理這行當

美國才俊的十大夢想職業



美國事件管理學會1998年的問卷研究表明,全球事件經理(GlobalEventManager)是美國才俊最向往的十大夢想職業之一。與此排在一起的其它職業包括計算機軟件開發,律師,會計師,醫生,美容師,體育明星,金融顧問,遊戲設計師等

事件經理(EventManager)是運用事件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於各類事件進行精心研究,設計,籌劃,管理,協調,與評估的管理人員。全球事件經理(GlobalEventManager)是研究,設計,籌劃,管理國際事件的專業管理人員。…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4, 2016 at 7:02p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變革的挑戰 (2)

雷·湯普森 湯姆·夏皮羅

Ray Thompson成長在8個孩子的大家庭,孩提時代,他就喜歡焊接父親廠裏廢舊的自動售貨機。5年級時,他在家裏的墻上安裝了15個彩燈的銀行,還發明了讓彩燈奏樂的程序 ,大二時,他為高中學校設計建造了光控舞臺。顯然,很小他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Thompson 創辦Images By Lighting 公司是在1983年,他在用光烘托效果事件的運用上堪稱獨具匠心的工程師 “光如我,我愛它,它在我心中”Thompson.如是說

Thompson 從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學士畢業後,他說“我想 如果我要尋找我的目標,那一定是在洛杉嘰,我接受了Hughes…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30, 2015 at 4:54am — No Comments

王永嘉《事件管理》變革的挑戰 (1)

經濟的不確定性,技術的飛速進步和競爭的加劇,這三種趨勢在事件管理行業中誘發了具有重大意義的範式轉變。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事件管理行業正沈溺於過分自信和迅猛發展的豪情之中時,這種轉變已悄然開始。現在,事件管理行業正處於經濟不確定性,技術發展迅速以及競爭加劇的時代,而它既不知道如何制定行業發展的規劃,也不知道如何幫助行業解決雜亂無章的秩序混亂。也正是在那個時期之後,以美國事件管理奠基人裘·傑夫·戈德布萊特博士為首的事件產業研究團隊開始了劃時代的調研工作。調研的目的是為這個行業提供發展和維持生存的工具,同時幫助它做好與未來挑戰決鬥的準備。作為這個團隊唯一的亞洲人,我終於能夠有機會將我的亞洲視角和中國觀點融合進這個新興的管理科學的原始框架中。…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December 27, 2015 at 8:24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