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我早年生活中佔有最重要地位的人是姆媽。幼兒室是只屬於我們倆人的天地。
我至今清楚地記得房間里的壁紙——紫紅色的蝴蝶花爬滿了四壁,構成一幅環狀的彩圖。我常常晚上躺在床上,仰望著牆壁的上方。它在壁爐的火光和桌上那盞暗淡的油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動人。的確,我一生都偏愛紫紅色。
姆媽坐在桌子旁做著針線活。在我的床鋪四周圍著一道屏風。別人以為我已經人睡,其實我常常醒著,觀賞著一朵朵蝴蝶花,猜想著它們是怎樣交織在一起的,繼續構思著基頓家的歷險故事。…
Continue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January 17, 2018 at 3:33pm — No Comments
要記住一個人記事的時間是困難的。我還清楚地記得我三歲的生日,就在那天,我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價值。當時,全家人聚在院子里喝茶,院子里擺著一張茶桌。上面放著許多點心,中間是我的生日蛋糕。蛋糕上覆蓋著厚厚的一層奶油,中間插著蠟燭,一共三根,忽然,一件令人振奮的事件發生了——一隻赤色的小蜘蛛從潔白的檯布上爬了過去。
那蜘蛛小得叫人難以察覺。母親說:「這是吉兆,阿加莎,吉樣的蜘蛛來慶賀你的生日了……」以後發生的事情在記憶中淡漠了。只是隱約地記得哥哥為多得幾塊奶油巧克力小蛋糕而吵鬧不休。
童年的世界是那樣的美好、安寧和激動人心,最使我著迷的要算庭院了。年復一年,院子對我來說越來越重要。我熟悉院中一草一木。每棵樹都富有特殊的意義。從一開始,我就把院子劃分為三個截然不同的部分。…
Continue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January 17, 2018 at 3:32pm — No Comments
我以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樂。
我有一個可愛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聰穎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篤,是一對恩愛夫妻和稱職的家長。
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滿了歡樂。這要歸功於父親,他為人隨和。如今,人們不大看重隨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個男人是否機敏、勤奮,是否有益於社會,並且說話算數。
至於父親,公正地說,他是一位非常隨和的人。這種隨和給與他相處的人帶來無盡的歡愉。…
Continue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January 17, 2018 at 3:31pm — No Comments
當今華夏,雖說經濟總量世界老二,但政治修明、文化建設以及一般人民之行止出處的文明修養,有待提升。因而,遠人不服,也是意料中事。......吾人須知,一個尚未完成現代轉型的國族,其之參與地緣政治博弈和全球治理,必有賴國家政治走上正軌,無心腹之憂,才可伸展手腳,也才能於國際博弈中添籌加碼。
東方地中海意象…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17, 2018 at 12:16pm — No Comments
西方執精神界牛耳的基督教提倡否定現世關心來世,對人世間一切均無興趣,這樣一種價值取向也不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取向在其誕生時代即羅馬帝國後期與中世紀千年黑暗時期流行可以理解,在中世紀後期新型城市文明興起市民經濟繁榮人們重新對塵世生活和探索自然充滿興趣之時,仍執著於此就可能成為障礙,如教會對伽利略與哥白尼的審判臭名昭著。所幸市民經濟的力量非常強大,後來新興的市民階級借助於覆興古代洋溢著理性主義精神的文化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伸張,這樣一種精神伴隨新型城市文明興起並通過文藝覆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得到進一步傳播,為科學家創造精神的成長和科技革命的到來準備了條件。
第三,經濟利益的推動與相關機制的形成…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17, 2018 at 12:11pm — No Comments
據詞序和詞文,這位被稱作“張嘴兒”的樂人長於吹觱篥,其婦田氏為歌者。他們在貞元年間曾走紅京師的樂壇歌台,也屬當時特異之人。十年後,詞人又與他們邂逅於“燕京”,聽到他們演唱當年的歌曲,然而“向來朝士無多”,張氏夫婦也歷盡了磨難,“斷腸詩句”令作者不勝感慨。短短一首小詞,畫出了一幅梨園“風流故家人物”圖。
實際上,人與事難以截然分開,人以事傳,事以人明,遺山樂府所記奇事、奇人常常是交織在一起的,在具體描寫中只是有所側重而已。
(三)寫奇景…
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7, 2018 at 12:05pm — No Comments
引言
在古代文學諸體裁中,詞體相對後起,所以對於其它體裁的借鑒也往往成了詞體變革的重要手段。宋詞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柳永引賦法入詞、蘇軾以詩為詞、辛棄疾以文為詞等重要的詞體革新實踐,傳統體制不斷解放,創作路子逐漸拓寬。但詞體的演化並未就此止步。自宋始,文學體裁的價值序列開始發生逆轉。伴隨著文學通俗化的進程,敘事文體迅速崛起,小說、戲曲的創作一片繁榮,逐漸取得了與詩、賦、詞等抒情文體同樣重要的地位。這種文體生態格局對於詞體自身的嬗變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隨著文體間的交集、互化,敘事因素向詞體悄然滲入,催化著其體制的新變革,由此而出現了以遺山詞為典範的以傳奇為詞的現象。…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7, 2018 at 12:03pm — No Comments
2014年11月1-2日,農歷閏九月上弦,甲午北京漸有冬意,卻正是南半球的初春時節。天高雲瀚,雜樹繁花,倏忽間,環球不同此涼熱,好一個大千人世。歷經半年多的籌組,“第三屆世界華人法哲學年會”終於在西悉尼大學法學院召開。六十余位華人法學從業者,以中青年居多,不辭辛勞,自全球各地,莘莘赴會,一起見證了這一華人法學事件。
會期兩天,議程緊湊,大家起早貪黑,疲憊而愉快。往還辯駁,於尋繹規範世界的思旅中努力提澌法意境界;…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7, 2018 at 12:01pm — No Comments
幾乎在《米》和《廢都》出現的同一時期,默默無聞的王小波寫下了流氓主義小說《黃金時代》。這部傑出的小說在他病逝後被世人發現,突然變得炙手可熱起來。數年之後,他甚至成為一代青年的“精神教父”。自從王朔成為“乖孩子”之後,當代平民流氓的形象幾乎已經銷聲匿跡。王小波使用了比王朔更徹底地反諷,以及更加厚顏無恥的流氓話語——
我過二十一歲生日那天,正在河邊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著了。我睡去時,身上蓋了幾片芭蕉葉子,醒來時身上已經一無所有(葉子可能被牛吃了)。亞熱帶旱季的陽光把我曬得渾身赤紅,痛癢難當,我的小和尚直翹翹地指向天空,尺寸空前。這就是我過生日時的情形。
我醒來時覺得陽光耀眼,天藍得嚇人,身上落了一層細細的塵土,好像一層爽身粉。我一生經歷的無數次勃起,都不及那一次雄渾有力,大概是因為在極荒僻的地方,四野無人。…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55am — No Comments
——關於《廢都》、《米》和《黃金時代》的文化解讀
莫言是農民流氓英雄的孜孜不倦的歌手,他的言說成為貫穿80年代和90年代的線索,幫助我們窺視文學的秘密進程。在另一方面,進入90年代以後,中國作家便已從政治電擊的後遺症中逐漸蘇醒過來。在此後的數年里,流氓小說躍出王朔的痞子模式,呈現出多元主義的面貌,與此同時,流氓話語更趨向於把“色語”——情色話語作為其內在核心。這種情色話語幾乎成為90年代文學的一個基本標識。陜西作家賈平凹以一種筆記小說的古老語體,寫下了當代流氓知識分子的故事《廢都》;蘇童推出了他的小說傑作《米》;而寂寂無名的王小波則以他的《黃金時代》驚動文壇。這就是我所稱的90年代流氓小說三部曲,它們分別從各自的立場,完成了80年代未竟的流氓小說美學的“色語”營造使命。…
ContinueAdded by Story Link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52a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 目前許多學者認為《西遊記》與《吳承恩詩文集》不是出於昊承恩一人之手,本文以《吳承恩詩文集》中的《贈張樂一》一詩為證,考查了《贈張樂一》與明代心學思潮在反對主體放縱、要求人格自我完善上的一致性及《贈張樂一》與《西遊記》在思想和語言上的一致性,從而為吳承恩著《西遊記》找到一條新的證據。
一、問題的提出…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38am — No Comments
魯迅和胡適的桴鼓相應,拂去了落在《西遊記》著作權問題上厚積的塵埃,“丘處機道書”說自此遁跡無形;兩位請吳承恩坐上《西遊記》作者的寶座,以他們在20世紀中國文化學術界的影響,似乎這吳承恩也就坐定了:後來鄭振鐸、劉修業、蘇興等幾代學者不斷繼承和發展此說,終於使此說成為20世紀《西遊記》作者諸說中的主流[12-13]。…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31am — No Comments
實際上,在他們二人之前十多年,已有不少人提出《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如1907年微廠在上海《月月小說》第6號上發表《說小說》一文提出:“(《西遊記》)本為吳承恩所撰,吳字汝忠,山陽人,嘉靖中歲貢,官長興縣丞,見丁儉卿《石亭記事》。”[1]1851922年林紓在《畏廬瑣記》“小說雜考”一條中也說:“(《西遊記》)山陽丁儉卿舍人晏,據淮安府康熙初舊志藝文志目,謂是其鄉明嘉靖中歲貢官長興縣丞吳承恩所作。”[1]186兩人都肯定性地轉述了更早的丁晏的結論,後者還說明了丁晏的文獻根據。…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31am — No Comments
或許和這種焦慮不無關系,《西遊記》的傳播進入清代發生了一個重大曲折。這就是清初順康之間汪象旭、黃周星等人箋評《古本西遊證道書》的刊刻行世。他們聲稱該本是以獨家發現的大略堂“古本”秘籍為基礎,對“俗本”的缺憾加以補改而後推出的;今通行本所有、諸種晚明全本所無的“陳光蕊赴任逢災”情節,即從該本而來。更重要的是,他們首次提出了《西遊記》的作者乃是元代丘處機,證據就是刊在全書卷首的元中期著名文學家虞集的一篇《西遊記序》。其中略云:…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關於20世紀初小說考據學的省思之一
【內容提要】 百年輪回,有關上個世紀中國小說研究發軔期的回顧,在少數學者中引發了全盤推倒、一切由“我”重來的沖動。然而,以《西遊記》著作權的發現為例,平靜地省思可以發現,第一代小說研究巨擘的有關考據容有思慮欠周、方法未密、結論欠當的地方,但他們將文本和文獻結合,確立從文學審美角度去研究文學的原則,在夢囈、臆說為學復行大暢的今天仍然不失路向意義;他們從社會異文化的淪陷中將小說的審美屬性搶救回來的良苦用心和功勞,不容後人簡單抹殺。…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用詞有如穿衣,再漂亮再喜歡的衣服,穿久了總要舊,要髒,要破,最後免不了丟掉,盡管丟時還有那麽點依依不舍。語詞也是一樣,一個詞匯用久了,特別是這個詞被炒得很熱,被用至極端,或被用到許多名不符實的地方,以至被汙染,那麽這個詞即使再妙,再精當,再有力,最後總也免不了被拋棄。
"典型"這個詞似乎就遇上了這樣一個命運。"典型"這個詞在十幾年前實在是太熱了,幾乎沒有地方不用到它的。報上書上,到處可見,樹典型,學典型,乃是一時之風氣,工農兵學商都有自己的典型,每一地一單位亦都有自己的典型。當年我就在最為著名的學界典型──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呆過很長一段,那典型有多少水份,"典型"一詞是如何被汙染的,我實在最清楚不過。那時學校裏的一位老師曾這樣形容這個學界"典型":"不要國家一分錢,只要國家一百萬"。("不要國家一分錢"是贊譽此校的"最高指示")。…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20am — No Comments
四、吳承恩作者身份的重要證據之二:荊府紀善之任
世德堂本的卷首有一篇陳元之序,其中含糊提到了《西遊記》的作者:“《西遊記》一書,不知其何人所為。或曰出天潢何侯王之國,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陳元之受書坊主人之托寫序,無論如何會問一下書稿的來源,也許書稿原即不題撰人,但出自王府一說必有所本。可惜由於受蘇興先生吳承恩未赴荊府一說的影響,研究者都忽略了陳元之序的重要性,而認為陳元之不過信口雌黃而已。…
Added by se.gamat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17am — No Comments
三、吳承恩作者身份的重要證據之一:方言
要證明吳承恩是《西遊記》作者,除了辨析史料以外,還有更可靠的方法,即找出《西遊記》與吳承恩的聯系。這方面有不少切入點,如陳光蕊故事——產生於海州(今連云港,舊屬淮安府),廣泛流傳於淮海一帶;無支祁——淮水水怪,普遍被認為與孫悟空有關,在淮安一帶流傳最廣;泗州大聖、小張太子——與淮安有關的傳說人物……,但我認為最重要的證據還應來自兩點:一是方言,二是吳承恩的荊府紀善之任,這里先談方言,一並回答言否者的第四個疑問。
1.《西遊記》作者所操方言的進一步限定:淮安土語。…
Added by se.gamat on January 17, 2018 at 11:15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