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3,393)

绿维文旅:为乡愁寻觅归途——新乡土主义设计的绿维实践

8月5日,乡村振兴大讲堂第11期,绿维大讲堂第22期开讲。资深文旅规划设计专家、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创意建筑院副院长李晓飞,带来主题《为乡愁寻觅归途——新乡土主义设计的绿维实践》的分享。她讲技术也讲艺术,更是充分表达了设计师的情怀、责任和使命。她表示绿维文旅愿意扛起“中国新乡土主义建筑”这杆大旗,自觉承担振兴中国新乡土主义设计的神圣使命。



天人合一,古今勾连…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pril 5, 2024 at 11:09am — No Comments

盧錦程·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下當代策展性手法與觀展空間的關係 1

【摘 要】傳統語境下的藝術創作與展覽經受二元邏輯的影響產生了一種中心化、層級分明的空間模型,而當代策展性手法對策觀展空間的介入促使其生成出一種敞開的、內部互通的平滑空間。同時,策展性所具有極強烈的干擾、解放、激發潛能的屬性,使得觀者作為實踐的游牧主體能夠發揮其敏銳發掘展覽空間中新的形象、框架以及自身流動敘事的能力。本文試圖以德勒茲「游牧空間」理論對當代策觀展視角的差異與重復進行解讀,並進一步探究二者關係的聯結可能。

策展性手法發揮其觀念性與批判性而以一種敞開、衝突、追問的姿態,拋開對展覽物質與內容空間的限制,而其旨在呈現的策劃空間與「游牧空間」所指無中心、無等級、無意指性的平滑空間不謀而合,觀者通過體驗反芻重塑自身使得體驗空間擺脫語言、地域的隔閡。…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pril 4,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奥修《奧秘心理學 三》走向上帝的三步 6

現在,看著愛情,就像從前看著性一樣。看著這種融合、這種內在的相會、這種內在的性交。以後你甚至要超越愛情,你將達到祈禱。這個祈禱就是那扇門。它仍然是一種相會,但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相會。它是你和整體之間的回合。現在另一個人,作為一個人,已經被放棄了。那是另一個非個人的人——存在——和你。

祈禱是一種相會。在祈禱中,奉獻者和上帝是不同的。所以蜜拉(Meera),或者擔助行(Theresa),能夠在他們的祈禱中使用性的字眼。

一個人必須在祈禱的時候靜心。對於它,再次做一個觀照者。看著你跟整體之間的這種融合。這要求盡可能微妙的覺知、如果你能夠覺知到你和整體之間的這種相會,那麼你就超越了自身和整體,兩者。那麼你就是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沒有二分性;只有一體。…

Continue

Added by Le Destin on April 4,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師陀《果園城記》《說書人》下

最後一次我到這小城裏來,就在不久以前,我已經好幾年不曾聽說書人的書。我到城隍廟裏(城隍廟早已改成俱樂部),在月臺下面,原來說書人放桌子的地方停著一個賣湯的。我感到一陣失望,城隍廟原先我們看來多麽熱鬧,現在又如何荒涼;它的大殿原先在我們心目中是多麽雄偉,現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們以為神聖的現在又如何可憐了啊!

“說書的還沒有來嗎?”我忍不住問。

賣湯的說他正害病──

“他好幾天沒有來了。”

第二天說書人死了。我正在城外漫不經意走著,一副靈柩從後面趕上來,我停在路旁讓他們過去。他們是兩個杠手,另外跟著個拿鐵鏟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April 4, 2024 at 1:30pm — No Comments

徐明瀚·斯蒂格勒:朝向感知学的共工与会通 下

只是,这样的操作者仍然是单一个体的,斯蒂格勒接着去设想一种集体操作的可能,尤其放在当代由「控制论」(cybernetics)所主导的社会中,也就是由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火与工业化的蒸汽引擎此二意象所驱动的社会中,个体不断遭逢了无产阶级化、去社会雕塑化与去社会连结化的过程(这在第一天北艺大圆桌论坛林宏璋提问「艺术不能做什么」的反论题与此有关),导致思想(penser)与疗护( panser)的中断,于是跨个体性的实践无法产生。所以他认为波伊斯的社会雕塑涉及到的生态学与经济学面向,相当值得在21世纪重新思考。一方面艺术就是要进入个人的必需性(necessity)之中,同时也要进入集体操作的实践中。…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pril 3, 2024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冯苓植·與死共舞—“鞭桿”的故事 23

幹嘛?幹嘛?買賣不成仁義在,幹嘛冷不丁地給我來這個?

我正暗暗叫苦間,他又猛地一抖突然活轉過來。核桃臉上冷汗淋漓,像忘了我似地衝著那年輕人就喊:

「走!來活兒了,橫死的。跟著師傅去學兩手。」

我還沒緩過神兒,他又扔下一疊票子就往外走。自在得實在可以,頑健得絕不亞於一個沒拴鏈子的幽靈。嚇得我完全忘了尋他的初衷,竟恨不得他就此不再回來。

但他卻運轉得更加自如:…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April 3,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李燕蕙:心理治療之「人」與哲學之「人」3

就今日歐洲心理學與精神醫學領域之現實勢力而言,「精神分析學派」(廣義包含佛洛伊德與榮格後學)與「行為學派」仍佔第一、第二勢力。人本心理學與所有其他新興治療(如藝術治療、舞蹈治療、音樂治療、心理劇、海寧格家族治療、另類療法與超心理學領域之治療等)可以統稱第三勢力。「此在分析學派」算是第三勢力中的一個小學派。如果此在分析只是歐美精神醫學心理學界的一個小學派,探討它的釋夢理論有何意義呢?

它的重要性可以從兩面向言之。此在分析學派是源自於胡塞爾現象學與海德格此在哲學的心理治療學,雖然它在心理學界的現實影響力遠不及精神分析,但它的哲學意義深遠,且立基於現象學詮釋學觀點的哲學背景,使它與源自於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其他心理治療學派,有提問基礎上的深度差異。透過對此在分析與精神分析夢理論的辨證,可以揭顯現象詮釋學在心理治療領域的洞見。…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3,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4

这一生产过程孕育著毁灭自己的元素,这是因为信息和记忆的生产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观众愿意信任被生产出来的事件性的记忆,但是这种信任正在被这生产过程摧毁。在全球化时代之前的记忆是基于特定种族的环境,其形成过程是群体能够作出回应的,因此是更有参与性的记忆;而之后的记忆则是全球的、即时的和无所不在的,人们对所生产记忆的回应失去了距离感和空间差异性,之前所具有的回应和参与也被剥夺,而这一切会损害人们对于记忆的信任。



如果记忆不再被信任,个体以具有延续性的方式处理记忆的能力会下降,进而会影响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个性化过程。…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pril 3,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濟慈 (John Keats) 詩選·无情的妖女

骑士啊,是什么苦恼你

独自沮丧地游荡?

湖中的芦苇已经枯了,

也没有鸟儿歌唱!

 

骑士啊,是什么苦恼你,

这般憔悴和悲伤?

松鼠的小巢贮满食物,

庄稼也都进了谷仓。…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pril 3, 2024 at 11:00am — No Comments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2

這一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承接了19世紀初普希金和屠格涅夫那一輩作家締造的「黃金時代」;而這一次,在俄羅斯大氣和深邃的文學基調之中,詩人們進行了大膽的文體實驗,也因此使得「形式」成為一個焦點。「形式主義」便脫身於這一時期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詩歌沙龍和詩歌團體。與馬拉美相似,他們強調詩歌語言與日常語言的差異,即著名的「陌生化」理論;除此之外,他們還主張將詩歌視為獨立於政治和社會的解讀對象。…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April 3,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潘恩榮·設計:通過技術促使公眾理解藝術 中

2.人工物:時間壓縮的結果

其次,通過技術或藝術壓縮時間,我們獲得的結果是「人工物」(Artifact),因此,人工物是時間固化的結果。

「人工物」指的是非自然界形成的,帶有明顯的人為痕跡的對象。當人類發展出某種固定程序制作人工物時,制作方式以「手藝」或「技術」的名義保存並傳承下來。人類開始批量化、規模化生產人工物——用現在的話講是「產品」。通過「手藝」得到的產品是「手工藝品」(Handcraft),通過「技術」及其機械化方式得到的產品是「技術人工物」(Technical Artifact)。現代技術哲學認為,一個完整的技術人工物的描述須同時包括功能描述和結構描述。前者主要指技術人工物的用途,即「用來作什麼」(For-ness);後者主要指技術人工物的構成性質,如物理、化學、生物或幾何方面的性質。…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3,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段偉文·數碼利維坦與人類紀里的哲學反擊 2

技術時代,路向何方?近30年來,作為後來者的法國哲學家斯蒂格勒試圖通過「重新發現技術」帶來一場哲學的革命:哲學問題就是技術問題。究其語境,這一斷語有兩個重要的背景。

其一是科學的技術化,20世紀以來,隨著技術與科學和工業的結合,技術的范圍空前擴張,科學越來越多地依附於技術,其基本形態發展為日漸科技一體化的技術化科學(technoscience,…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pril 3,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蕭馳《詩與它的山河》4

作為中國學者,吾人會對冠維吉爾的《農事》為「第一首」之說難以苟同,因為宋玉的《高唐賦》、《風賦》,乃至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皆作於維吉爾《農事》之前,且皆以描寫大自然作為「主要存在理由和愉悅來源」。但羅馬時代文學,特別是維吉爾的《農事》,確為西方文藝這一主題之淵藪。老普林尼( 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的著作《自然史》還提到過羅馬時代有一位描繪樹林、山丘、魚塘、矮樹叢、海峽、河流和湖岸的畫家斯圖丟斯…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pril 2,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陳思穎等 詩歌療愈對情緒的干預作用——以拼貼詩為例 3

2.2. 實驗材料

情緒啟動材料:消極情緒誘發材料為一段時長為4分10秒的《我的兄弟姐妹》影片剪輯。經22名本科生對該片段誘發的消極情緒進行9點評分(1表示非常不愉快,9表示非常愉快)。結果顯示M = 3.44,顯示選取的影片剪輯片段可以有效誘發被試的消極情緒。

情緒測量材料:自我評測模型(Self-Assessment Manikin, SAM)量表:SAM量表是一種情緒自評的非言語圖片評價技術,分別從愉悅度、喚醒水平兩方面測查個體的情緒體驗,已在情緒研究中獲得了廣泛應用。SAM量表采用圖片作為評價標准,圖片從左至右分為九個不同的等級,量表的第一排代表情緒的愉悅度,第二排代表情緒的喚醒度,1級表示水平最低,9級表示水平最高,愉悅和喚醒水平從1級到9級依次遞增。…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April 2,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柯萊特:綠封蠟 7

「最讓人害怕的是那個律師。首先,他個子不高,沒有那個女人的一半高。而她穿著一身黑衣服,她前面戴著的面紗一直垂到腳邊。律師拿起信封,有這麼大(茱莉亞攤開我父親的一塊巨大的手帕),他把信封原樣遞給侄子們,讓他們辨認這些封印。」

「但你並不在那兒,朱莉婭,不是嗎?」

「不,是沙布林先生的一個小職員從鑰匙孔裡偷看到的。有個侄子說了一兩句話。然後,埃爾武埃夫人就像一個公爵夫人那樣盯著他看。律師咳嗽了一聲,咳,咳,他打開了封印,把遺囑念了出來。」

在我的記憶中,有時是茜多在說話,有時是一些誹謗者急切地八卦埃爾武埃夫人的私事。有時似乎有些插畫家,比如貝爾托或托尼•約翰諾德,曾生動地給我描述過這個高高瘦瘦的女人,她深邃的眼睛一直看著那群法定繼承人,…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April 2,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周計武·藝術的跨媒介性與藝術學理論的跨媒介建構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pril 2,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李燕蕙:心理治療之「人」與哲學之「人」2

至今為止,這學派在歐洲心理治療界與精神醫學界仍活躍著,主要以瑞士與奧地利為中心,約在十個國家有分會。 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一書,至今仍是這學派理論之聖典。梅塔波斯過世後,他的學生,也是蘇黎世精神科醫師的基翁康道(Gion Condrau 1919-)成為這學派的領導。 基翁康道繼承海德格與梅塔波斯的精神,對此在分析在新世代治療領域的轉化功不可沒。梅塔波斯的另一位學生艾莉絲赫茲昆茲(Alice Holzhey-Kunz) 對海德格哲學則較持批判態度。基翁康道與赫茲昆茲各自的中心,代表著今日此在分析的正統與自由改革兩方向。



就釋夢學之內容而言,由於海德格幾乎不曾談夢…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2,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蔣浩·乙酉秋與吳勇河心島飲茶觀鹭一下午

一半錦江停住像湖,一半翅膀像湖在動,

三三兩兩的,半日閑偷不來半日現。

清晰薄霧清洗我的手指飲菊花以謝,

妳的竹葉青在玻杯裏展開揉碎的柳堤。



遠處九眼橋,此地望江樓,無觀聯;

照耀島嶼的光不來自偏愛,來自反光。

妳是妳,我仿佛是妳,心多出一個妳,…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April 2,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张一兵·人的延异:后种系生成中的发明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3

这个跳跃有些过大,从异质于一般生物生存方式的文字/文码到电子文件,已经是从古代文字的发生飞到当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了。似乎斯蒂格勒并不以为这里存在著推论中的断裂,他若无其事地继续讨论自己所重新构境的延异概念。他突然又回到上述第一个构境层:从东非人到新人的历史性断裂。在斯蒂格勒看来,这种断裂,也是「由遗传性向非遗传性的过渡,就是一种新型的文码/编程的产生」。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斯蒂格勒认为,人类历史的真正发端并非基于生物的遗传性获得上,而是建立在非遗传性的后种系生成的「文码和编程…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pril 2, 2024 at 5:30am — No Comments

潘恩榮·設計:通過技術促使公眾理解藝術 上

斯蒂格勒擔任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文化發展總監後,致力於用「技術」來解決藝術所面臨的「危機」。他強調,「通過技術上的幫助,可以建立起普通觀眾和藝術品之間的互動,從而促成觀眾在心智上對藝術品的解讀。」

斯蒂格勒所提的關於藝術展覽的策劃問題是「如何讓公眾能夠理解藝術」,其解決思路是「用技術在公眾與藝術之間建立溝通交流的渠道」。我認為,這是一個「設計」問題。也就是說,通過技術讓公眾理解藝術的過程,我們也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很特殊的一個「設計」過程。在此,我提出一種「設計進路」,探討如何通過技術讓公眾理解藝術。

1.時間:技術與藝術的共同蘊含…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1, 202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