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91)

唐小林〈歷險可能世界:百年符號詩學概論〉(6)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February 10,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Tsui Sir〈克里斯蒂娃:Intertexuality-互文性/文本間性〉(2)

雖然克里斯蒂娃是提出互文性這一術語的第一人,但她是受到了俄國學者巴赫金的啟發才提出來的。巴赫金把互文性的概念(而不是互文性這個術語)——文本/文化關係引入了文學批評理論。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諸問題》中稱陀氏的小說是「複調小說」,這種小說堅持運用語言的不同方式和評價「現實」的不同方式的 「並存和相互作用」。〔參見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諸問題》(英文版)(安阿伯:阿迪斯出版社,1973),第20—23頁。〕

巴赫金還進一步指出「複調小說」體現了「文學的狂歡節化」(the carnivalization of literature)。在起源上,狂歡節不是一種文學形式,而是複雜的文化行為的一種綜合,是有著其儀式和象征系統的一種「信仰諸說混合論的盛觀」…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10, 2023 at 12:00am — No Comments

于海·城市呼喚人文空間(4)

2、自行車出行越來越難

我在報告的一開始就將「可及性」視為人文空間的基本品質。那麽,對於城市道路資源而言,它的可及性就體現在路權的分配上。有路權,就有可及性;無路權,就沒有可及性。而路權在不同交通模式中的分配,也就決定了不同道路空間之間不同的可及性程度。…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February 9,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杜麗特爾詩選〈西托爾卡斯〉

你終於來了,

你比任何冷冰冰的神

在里西亞遙遠的

海岸下的一間房間裏,

你比任何高高在上的﹑

不能感動我的神

更為美麗,

這裏,在多子的草葉中。

比撒著殘葉的阿基斯特…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February 9, 2023 at 9:55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3)

地方誌里數量最多的是府州縣誌,一般來說地方誌主要是指府州縣誌。其中縣誌的資料比較具體詳實,歷史的整體性強,府誌往往也是在縣誌(及州誌)基礎上編纂的,所以初讀地方誌應當先讀縣誌,研究也應該以縣誌為基礎。以上萬曆《新昌縣誌》的事例,就說明了縣誌的重要性。府州縣誌也容易與族譜等互相配合使用,共同構成地方文獻群體以省為範圍纂修的地方誌是通誌,明代創修並普遍化。《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著錄現存各類明代通誌 37 種,名稱不一,有通誌、總誌、大誌、大記、圖經、誌、書等名稱。清…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9,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唐曉峰談《戀地情結》:地理學家與「不客觀」的地理世界(3)

這個名單才是你和世界建立的真實聯系,這個名單上每一個地方在你個人的經驗當中都是重要的,沒在名單上的地方可能對你來講意義不大,於是,世界原來是選擇性的。人本主義就是要尋找這種選擇的多樣性。選擇要通過理性,也要通過情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中都會有特殊的東西駐守在情感記憶中,這裏面不光有人,還有地方,這些地方對你來講,也像親人一樣,伴隨你的一生。這類事情對一個生活著的人來說,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

活人的地理知識不光是到什麽地方發財、到哪裏去買東西,還有熱愛哪些地方。只講你到哪去發財、到哪去買東西,是不夠的,要把這個世界完整建立起來,一定要講熱愛的地方,以及為什麽熱愛它?人本主義地理學要研究這些問題。人本主義地理學家就是要提醒大家,在人和地的關係當中、在人的地理知識當中存在這樣一類東西,我們必須把它找回來。…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9,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朱竑/呂祖宜/錢俊〈文化經濟地理學:概念、理論和實踐〉(3)

有必要強調的是,文化經濟地理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兩種主要範式,分別是「文化的經濟化」範式(economization of culture)和「經濟的文化化」(culturalization of economy)範式[41]。前者主要關注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被納入商品和價值體系的文化[42],研究對象通常為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等新興的經濟部門[4-7]。後者則強調從認識論層面重新對經濟進行概念化,使其具有文化系統和社會過程的意涵。本文討論文化經濟地理學視角時更側重後者,認為不必囿於文化產業,而應該是涵蓋更廣泛的社會經濟生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文化經濟化」的重要性被忽略。相反,文化創意產業因其與社會文化緊密耦合的屬性,為理解「經濟文化化」提供了極具代表性的具象化案例。

2 經濟行為和實踐的文化維度…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9,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段義孚大師《回家記》(2)

去川菜館吃飯時,他被帶進了雅座,被動接受了這種有點身份的中國人所青睞的就餐方式,這引起他的思考:「也許是因為吃飯這件事在中國不算是正經事,所以在嘴里大聲吮著鳳爪、把大蝦的殼吐出來這種生理上必須完成的程序最好是背著別人進行?相比之下,西方的進餐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公共禮節,或許是因為最早的飯店大廚在法國大革命以前都曾在皇室和貴族家庭里服務,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禮儀,那種吃飯已經變成了一種演出。」

他對國內公共場所最幹凈的廁所也不及北美任何一家較為體面的餐廳里的廁所潔凈而感到郁悶,由此質疑「為什麽中華文明沒有多花一點力氣來改善生理生活上這最缺乏美感的一方面」。據他分析,美國信奉「潔凈亦是對神的虔誠」,願意掩蓋住一切死亡和腐朽的痕跡。而中國人不覺得有這種必要,把腐朽及其產物看作是種植活動的序曲和生命的開篇。(本報記者盧歡)…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9,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徐漢暉〈空間、地方感與戀地情結的文學抒寫〉(5)

其實,仔細梳理後不難發現,最早具有鮮明地方感和地方色彩的現代文學作品,並不是作者在自己家鄉之地所完成的,往往是在旅居之地「通過追憶故鄉的方式激活了某種沈睡的地方意識」(22p251)之後創作發表的。20世紀20年代,那些來自浙江、湖南、貴州等地的作家旅居北平所寫的鄉土題材小說即為明證。更不用說那些以地域命名的文學流派了,如「海派」、「山藥蛋派」、「荷花澱派」等這些充滿地方色彩的文學派別,其創作具有明顯的地方意識,分別凸顯了「上海」、「山西」、「白洋澱」等地的風土人情。



如果這些流派的作家對以上地方的地理環境毫不知曉,與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沒有發生任何關聯,沒有經受任何地方風物的熏陶和浸染,他們作品鮮明的「地方感」從何而來?因為,從人文地理的角度而言,「地方不僅僅是地球上的一些地點,每一個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文化。它不僅表明你住在哪兒,你來自何方,而且說明你是誰。」…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February 9,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應鳳凰 鄭秀婷〈永保赤子之心的希世珍琦──琦君〉(下)

琦君來台後因雙親已逝,離鄉背井之下內心倍感寂寞,因此親友紛紛鼓勵她寫作投稿,散文〈金盒子〉在中央副刊順利刊出之後,又得文壇前輩蘇雪林及謝冰瑩的鼓勵,她便努力不懈地在副刊及雜誌投稿。琦君的夫婿李唐基先生在報紙上看到〈金盒子〉一文而對琦君心生仰慕之情,因緣際會之下兩人便結成連理,他是琦君最忠實的讀者,也是琦君的精神支柱。

琦君著作甚豐,創作力旺盛,作品以散文為主,共計出版二十多本,間有短篇小說的出版,偶也發表兒童小說、兒童翻譯小說及古典詞作賞析,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獎章、中山學術基金會文藝創作散文獎、國家文藝獎等,也曾多次受邀訪美,作品並且被翻譯成美、日、韓文,深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這些殊榮並未使她自得意滿,反而讓她更加牢記恩師的訓誨,寫作時「情要真,義要深,文要精,格要新」的原則。…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February 9,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李强·網絡文學對文學等級的消解與重構(下)

在許多研究者眼中,榕樹下和起點中文網上發表的是兩種風格完全不同的網絡文學,但在打破文學等級的意義上,它們的革命性是相通的:榕樹下創始人朱威廉主張「讓普通人也拿起筆來」,普通人所寫的小說、散文、詩歌等文類,可以自由發表,隨意討論,這是創作與交流環節的解放。起點中文網創始人吳文輝等人所說的「網絡文學恢復了大眾的閱讀夢和寫作夢」,強調網絡降低了類型小說的生產、傳播和閱讀的成本,促進了小說創作的規模化,滿足了大眾的類型故事消費欲望。…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9,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oetry: A not so elusive link(REFERENCES)

REFERENCES



Abma R (1999). Bonds of Love: Methodic Studies of Prophetic Texts with Marriage Imagery, The Netherlands: Van Gorcum & Company.



Alvesson M (2002).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AGE Publications Limited: London.



Arkins B (1990). Builders of My Soul: Greek and Roman Themes in Yeats, USA: Barnes & Noble Books.



Barry D (1996). “Artful Inquiry: A Symbol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Social Science…

Continue

Add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February 9,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Tsui Sir〈克里斯蒂娃:Intertexuality-互文性/文本間性〉(1)

互文性也譯作「文本間性」,是法國後結構主義批評家克莉思蒂娃提出的,意在強調任何一個單獨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義是在與其他文本交互參照、交互指涉的過程中產生的,由此,任何文本都是一種互文,在一個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種能夠辨認的形式存在著其他的文本,諸如先前的文本和周圍文化的文本。在極端的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任何文本都是過去的引文的重新組織。

作為一個重要批評概念,互文性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隨即成為後現代、後結構批評的標識性術語。互文性通常被用來指示兩個或兩個以上文本間發生的互文關係。它包括(1)兩個具體或特殊文本之間的關係(一般稱為transtexuality);(2)某一文本通過記憶、重複、修正,向其他文本產生的擴散性影響(一般稱作…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February 9,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楊 奕,吳建平〈地方依戀:對象、影響因素與研究趨勢〉(6)

5.1.社會因素

5.1.1. 提高地方依戀的社會因素



地方依戀是一個的地方社會性持續的結果,社會因素(social predictors)被認為是地方依戀中最重要的預測因素,尤其是在對家的依戀中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社會聯結與地方安全感是影響地方依戀的兩個重要的社會因素(Lewicka, 2005; Bonaiuto, Fornara, & Bonnes,…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February 9,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唐小林〈歷險可能世界:百年符號詩學概論〉(5)

四、模式論符號詩學…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February 9,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陳嘉映·此在素描(3)

最根本的情緒是畏,因為畏從根本上公開了人的被拋狀態。畏不同於怕,怕總是怕具體的壞事,而畏之所畏者卻不是任何存在者。其實,當畏來臨,一切存在者都變得無足輕重,只還剩下一片空無。無由而畏,無所為畏,去迷轉悟,終悟"萬有畢竟空寂"。一旦登達此無何有之鄉,便聆取人生在世的真諦了。

懦怯的世人怕直面空無,唯大勇者能畏。此在日常沈淪著,他作工、談情、聚鬧、跑到天涯海角去遊冶。他在逃避:逃避空無,逃到他所煩忙的事物中去,逃到使他煩神的一般人中去。這卻說明,他逃避的東西還始終追迫著他。他到底逃不脫人生之大限--死。…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9,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劉 蘇·段義孚《戀地情結》理念論思想探析(8)

當圓形與方形的城市與階層觀念相結合,就與同心環的空間結構對應起來。在《戀地情結》裏,希羅多德筆下的埃克巴坦那城 (Ecbatana)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城位於山丘上,由七道同心環狀的城墻所圍成。從中心到外圍,地勢不斷降低。國王與貴族居住在最內圈,隨著社會階層不斷降低,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的居民則依次向外居住在不同的圈層裏,於是「七道環狀的城墻就構成了上升的階梯,像徵階序性的宇宙」[7]

向心的圓形與方形城市結構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裏反復出現。書中,段義孚列舉了大量案例:在古代,包括亞特蘭蒂斯、古波斯的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伊斯蘭最大的圓形城市—薩拉姆的麥地那 (老巴格達)…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February 9,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李蕾蕾:文化經濟地理學進展與"項目網絡地理學"的提出(4)

這類強調對文化創意產業(如廣告業[41])的理解,要關注對知識、學習、創新、創意機制的考察以及地理臨近性的作用和創意環境(milieu或buzz)的研究主題[42],構成了所謂地理學研究文化經濟的斯堪的納維亞學派(Scandinavia School)⑧。當然,最近十幾年來以制度學派為研究特征和實用導向的經濟地理學,主要強調地方語境與情境(context)因素,特別是地方、區域和國家的產業政策、管制方式等等,對於文化經濟活動(如廣告產業[43]、媒體產業[44])及其空間性的影響。…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8,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2)

研究區域史或地域史,則首先是從整體觀念出發的。認為只有把人物、事件、制度甚至史料放在特定空間才能認識。地域空間建立的歷史聯系性,可以保證歷史的整體性,地域史得到的歷史認識更反映歷史實際,更為深刻。從地域看大歷史,有可能建立新的歷史體系。

因此,研究歷史從地域入手,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而認識特定的地域、區域,最直

接的歷史資料就是地方誌。如此看來,從閱讀地方誌入手研究地域、區域史,也就具有了方法論意義。而如何閱讀地方誌,就需要進一步講求。在我看來,閱讀地方誌首先應樹立歷史…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8,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