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論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4

我們關於世界的認識是通過語言表達的,因此探討認識以及與認識相關的問題會涉及語言,這是自然的事情。句子是表達認識的基本單位,因此與認識相關的探討會涉及、圍繞甚至基於句子及其表達,也是自然的事情。語言是經驗的東西,是人們日常習用和熟悉的東西,是直觀可把握的。邏輯則是先驗的東西,是通過研究而建立起來的。不用學習邏輯,人們就有邏輯能力,並且能夠在日常表達和交流中進行邏輯推論。但是邏輯推論是怎麼一回事,邏輯能力是如何運作的,人們卻不一定知道,這是需要通過學習來認識和把握的。

研究關於世界的認識,一方面可以借助語言,這樣就有了經驗性的東西可以借鑑,就有了關於句子的考慮;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邏輯,這樣就有了理論做依據,就有了關於句子結構及其真之條件的考慮;還可以借助邏輯與語言的結合,這樣就有了圍繞句子來考慮問題的意識,並且把「S是P」這種句式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可以區別語言和語言所表達的東西,比如專門談論語言層面的東西,談論句子、主詞、謂詞、系詞,同時談論它們所表達的東西。但是似乎也可以不做出這樣的區別,或者說,心中有所區別,只是表述中沒有十分清楚地區別出來。對於我們今天研究西方哲學著作來說,前一種情況是有利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因為有一些明確的論述可以依循,但是後一種情況就不太有利,因為表述中並不是那樣清楚。但是,明確了以句子為基礎,我們就有了一種研究問題的視角,由此可以對哲學家們的論述做出分析,並通過分析獲得理解和認識。

句子是表達認識的基本單位,「S是P」則是基本句式。哲學是關於認識本身的認識,因而會與句子相關,會與這種基本句式相關。這是與認識相關的最實質性的東西。認識到這一點就會看出,傳統哲學中的一些基本用語和概念都是由此產生的,是與句子相關的,比如,「命題」、「肯定」(否定)、「判斷」、「陳述」、「斷定」等,它們字面上即是與「S是P」直接相關的。應該說,這些表達與句子的聯系比較明顯,識別它們與句子的聯系是比較容易的。

在哲學討論中,更多用語卻與句子沒有直接的聯系,識別它們與句子的聯系需要一些分析。在我看來,這些用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句子對應的,比如像「認識」「事實」等用語。它們字面上與句子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如果意識到它們是由句子或者可以由句子表達的,則可以看出,它們其實是與句子相關的。另一類是與句子構成部分對應的。「S是P」這一基本句式明顯含有三部分,因此對應地也會有這樣三類用語。其一是與「S」對應的表達,比如「主詞」,引申一些,「主體」「對象」「客體」「事物」等。其二是與「P」對應的表達,比如「謂詞」「謂述」,引申一些,「概念」「本質」「性質」「關係」「范疇」等。其三是與「是」對應的表達,即系詞。

「S是P」中的「是」乃是系詞,這個句式中僅它是有具體含義的,即聯系主詞和謂詞,並且表示肯定,稱之為系詞含義。亞里士多德最初所說的「這是這」(tode einai tode)盡管沒有使用符號,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是」一詞的這種作用和含義。在有關「是」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系詞」這個術語,這就明確表明,人們談論的乃是「S是P」的「是」,或者人們在基於「S是P」討論問題。但是,「系詞」這一術語並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而是在討論中隨著對「是」一詞的認識而出現的。這樣我們就發現,在研究和討論中,人們對「是」這個詞的作用和意義獲得了清楚的認識,因而對它有了明確的稱謂。循此線索我們還會發現,在「系詞」這個術語出現之前,人們早就有了系詞意義上的討論,也有一些相應的表達,比如主謂間的「聯系」,比如名字和動詞的「組合」,比如在主謂之間「增加『是』」,等等。正是由於對系詞的認識,人們常常會以不同的方式談論「是」,比如黑格爾說的「它是」,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是」;又比如亞里士多德說的「是什麼」,以及舉例說明「是人」「是白的」;再比如亞里士多德說的「說是者是,就是真的」,休謨說的「是」和「應當是」及其區別。



(本文作者:王路,鄭州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鄭州450000)。論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5期P51—P63)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