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很後現代's Blog (285)

吳冠軍:這個謎語太黃色

我們生活在一個後“9·11”時代,它以“恐怖主義”、“自殺式襲擊”為關鍵詞。全世界的學人,都在為這個時代連續不斷的暴力和不安,尋找各種各樣“合理的”理由。而被恐怖氣氛圍繞的人們,也正要求著知識界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似乎我們每天的生活,同國際上的這些大事情沒有任何結構上的關系,或者說,對這些大事進行分析,必須得具備所謂的專業知識,因此非那些學者不可。

 真是這樣的麽?國際政治的“大事”與日常生活的“小事”,真沒有任何內在聯系,不存在任何相似的邏輯結構?就讓我和讀者諸君一起來做一個思維的探索,看看日常小事與國際大事的背後,有沒有隱藏著一些共同的秘密……



《猜謎》:一則小故事…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6, 2017 at 8:50pm — No Comments

齊澤克:笑話在猴子變人過程中的作用

在東歐共產黨執政晚期,一個流傳甚廣的謠言,政府裏有一個秘密警察部門,職責是專門創作(不是收集)針對政府和領導人的政治笑話。因為他們明白,這些笑話起著積極維穩的作用(政治笑話給老百姓提供了一個簡單且可容忍的,讓他們吐槽和發泄不滿的方式)。

有趣的是,這個謠言忽略了笑話的一個鮮被提及但關鍵的特征:這些笑話從沒有作者,“誰是這個笑話的作者”像是個不存在的問題。笑話一出現就是“被講述的”,它們總是已經“被聽到”(“你聽過那個關於……笑話嗎”是耳熟能詳的套路)隱藏於其間的秘密是:這些笑話五花八門,體現了語言獨有的創造力,但卻是“收集”的、匿名的、無作者的,一股腦的、不知道從哪兒,一下子冒了出來。那種認為一個笑話必須有作者的想法完全是瞎扯:這意味著必得有一個匿名象征性秩序的“其他的他者”,就好比語言那深邃且變幻莫測的原生力必得被擬人化,由一個偷偷拽著小繩的執行人掌控。…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6, 2017 at 8:32pm — No Comments

江曉原·看美國人怎樣開發科學的娛樂功能

——關於《〈生活大爆炸〉之科學揭秘》

  

   □ 江曉原  ■ 劉兵

  

  

     □ 你一貫在接受時尚作品時比我思想解放,包容性也比我好。那個美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6, 2017 at 8:30pm — No Comments

吳冠軍:解讀納什:是瘋狂,還是美麗心靈

喃喃低語著、在黑暗中摸索的、歸還珍寶的悲愴的同伴們。一種神秘的新奇事物,在你們骨髓裏唱歌。發展你們正當的怪異吧。 ——雷內·夏爾



徘徊於“天才”與“瘋人”之間



我對200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美麗心靈》的興趣,最初幾乎全是來自於影片的題材——傳奇式的一代數學家和經濟學家小約翰·納什。對於這位一直被世人視為徘徊於“天才”與“瘋人”之間的學者,我曾充滿著無可抑制的好奇與癡迷。…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6, 2017 at 8:30pm — No Comments

吳冠軍:如何閱讀齊澤克

本文摘編自《第十一論綱——介入日常生活的學術》。

《暴力》一書中譯本差不多殺青之際,曾第一時間寫信给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 Žižek 1949-) 本人,邀請他寫點卷首語。恰適齊氏文債纏身,騰不出余力,遂囑我代寫幾筆。我自知無度人之才,只是讀書上還算勤勉,這些年經常被朋友問到,如何閱讀齊澤克,能不能給一些指路性的體會、心得。在這裏,就此寫一點自己的感受,代為序言,同喜歡齊澤克的朋友做個交流。



一 、“只寫書”…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6, 2017 at 8:30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9)

5.作為存在的缺失的欲望,面向大他者之解析的欲望

如前文所述,欲望被引向能指鏈條的洞,即原初壓抑的洞,原初壓抑反映了我們與永久喪失的母親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拉康對精神分析中抵抗(resistance)的概念進行了批判:抵抗並不是主體對自身欲望的抵制或拒絕,而是欲望的構成和言語之間的不兼容。由於欲望不能通過詞語被表達出來,這就導致了欲望對象的缺失。拉康提出了“存在的缺失”(manquetre)這一概念,並同時給出了幾種解決方案。欲望總是在來自於大他者的意義裏悄悄流動,來自大他者的含義可以用來解釋欲望。因此,拉康認為,欲望即大他者的欲望,或者說,欲望是它的解釋。拉康將黑格爾被認可的欲望具體化為意思的欲望,欲望就是給欲望附著意思的欲望(d sir de sens)。正是解析這樣去做了才給欲望標定了意思。…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6, 2017 at 8:27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8)

4.現代化運動

無論是被西方古代哲學家理想化的至善,還是被視為人類自然屬性的至善(孟子),都不再是現代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標準。

在上述兩種古代哲學取向中,欲望或被解釋為某種絕對(柏拉圖的至善),或被描述成某種能被教育和好習慣激發的自然稟賦(亞裏士多德,孟子)。快樂只是膚淺的追求,而倫理關註的則是幸福。還要註意的是,倫理絕大多數指的是主人的倫理,內行的倫理,不管怎麽樣,都是作為權力幫兇的精英們的倫理。

弗洛伊德之所以能發展出一套非自然主義的欲望理論,就是因為科學理論引發了哲學的現代化運動,主體被放到了哲學的中心位置,盡管主體在科學中可以被忽略不計。與此同時,自然也從數學化的實在中消失了。…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5, 2017 at 12:40a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7)

3.邏輯時間

拉康的思想充滿緊迫感,這讓拉康看似傲慢無禮。但他很快就被圈裏人視為大師,鬥爭和敵意也隨之而來,我們或許可以用想象界中與小他者的關系解釋這些鬥爭。

拉康很早就在《邏輯時間和預先肯定的判斷》(Le temps logique et l’assertion de certitude…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February 13, 2017 at 9:00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6)

“實在”概念有助於我們明確道德和倫理之間的區別

從本質上來說,道德就是禁令,其傳統依據是神向摩西傳達的,記載於石板上的“十誡”。 道德以傳統為基礎,屬於應該被遵守的習俗範疇。在社會生活的正常有序運行上,道德是必不可少的。道德大體上還代表了主體與拉康命名的符號界的大寫他者(Autre)之間的關系,相對於想象界關系中的小寫他者(autre)。在主體生命的初期,大他者具象化為父親和母親的形象,而小他者的位置則連續地被多個小主體占據,主體與這些小主體建立起鏡像的關系,這一點拉康在《鏡像階段》(Le Stade du…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18, 2017 at 9:03a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5)

2. 倫理區別於日常道德:實在(real)的維度

從斯賓諾莎到列維斯特勞斯

從青少年時代開始,拉康就開始閱讀斯賓諾莎(1632—1677)的《倫理學》。他將這部作品的提綱掛在臥室的墻上,並在上面標示出箭頭,以體現斯賓諾莎所設想的幾何架構。斯賓諾莎通過歐氏幾何的形式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他將“善”和“理性”等同起來,而社會性自我則是認識的障礙。在斯賓諾莎看來,唯一有用的事物就是能夠提升我們的欲望和思想能力的事物,這些事物同時帶給我們幸福感;悲傷是惡,而愉悅只存在於認識的進步中。拉康稍後說悲傷是道德上的懦弱,聯接著人類基本的激情(passion)之一,即“無知”的激情。…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16, 2017 at 8:02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4)

雅克·拉康:欲望倫理

1.“重返弗洛伊德”

按雅克•拉康(1901—1981)自己的話來說,他就是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改造成“法國式花園”的人。在這座花園中,人們既可以沿著理性化的道路愜意地散步,也可能在花園的迷宮裏迷失方向,或者在小樹叢中找到一些從未被發現的東西。這一比喻體現了拉康引以為豪的、以笛卡爾主義和啟蒙運動為代表的法國思想的特點。而事實上,拉的作品卻給世人留下艱深晦澀的印象,以至於我們在讀拉的作品之前必須做一些預備工作,並做好吃苦受累的思想準備。就像拉康在《文集》(crits)的引言中說的那樣,他的寫作風格要求讀者在閱讀時付出努力。…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15, 2017 at 12:12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3)

引言

應我的北京對話者們的要求,我優先談到了倫理和政治的問題,但是,我也同樣強調了精神分析與科學的關系在當代的重要性。因此,第一個部分的命名是“面對科學和倫理的精神分析”,第二個部分是“精神分析和政治”。第三個部分是通過“數學型”Math me是拉康創造的一個詞。首先我們可以從math me裏面聽到ma…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4, 2017 at 4:31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2)

杜小真·恰當的“入口”——寫在前面的話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精神分析學家納塔莉•沙鷗女士的《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一書,是她2011年秋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拉康系列講座的記錄。首先要感謝人民大學吳瓊教授(還有他的大作《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張旭博士和北京大學及人民大學的相關師生,他們為促成沙鷗教授在中國的學術交流活動以及本書的出版起到關鍵作用。還要感謝國內外的中文譯者們無功利目的辛勤工作,嚴和來博士以及沙鷗教授在巴黎的其他多位學生為本書的翻譯、校訂和成書所做的努力。還要特別感謝漓江出版社,沒有出版社的學術眼光和誠懇支持,這部如此有價值的作品難以問世。…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December 31, 2016 at 10:01pm — No Comments

納塔莉•沙鷗·欲望倫理:拉康思想引論(1)

作者:納塔莉•沙鷗 (Nathalie Charraud)

巴黎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事業學派(ECF)成員,精神分析世界協會(AMP)成員。曾執教多所大學:巴黎第十三大學教授數學,巴黎第八大學和雷恩第二大學教授精神分析理論。著有《無窮和無意識:對喬治•康托的研究文集》(Infini et Inconscient, essai sur Georg Cantor)、《拉康和數學》(Lacan et les math matiques),參與編著《數學中的實在》(Le r el en math matiques)叢書,該叢書全面討論數學與精神分析的關系。作者亦在許多重要精神分析雜志上有數篇重要論文,並受邀為拉康派精神分析重要繼承人雅克•拉蘭•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主編的《誰是你們的精神分析家?》(Qui sont vos…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December 20, 2016 at 4:27p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8)

04 荒謬的自由…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December 10, 2016 at 3:15p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7)

03 哲學性的自殺…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December 5, 2016 at 1:04p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6)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59p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5)

02 荒謬的墻

偉大的作品、深邃的感情,總是包含著比它們意識要說的多得多的東西。在心靈中發生的不斷的運動及沖動也同樣在行為與思維的習慣之中,並且在心靈本身並未察覺的諸種後果中繼續進行著。偉大的情感攜帶著各種不同的天地——光明燦爛的或貧困痛苦的天地——與自己一起遨遊。這些偉大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照亮一個獨特的世界,並在這個世界中又遇到了適合於它們的氣氛。有嫉妒、利欲與利己的世界,還有慷慨大度的世界。一個世界,就意味著一種形而上學或一種思想立場。那些各種各樣的感情所包含的真實的東西則將更是如此,因為作為它們主要構成成分的那些激情和帶給我們美好世界或引發出荒謬世界的那些情感一樣,都是同樣混亂無序,同樣“變幻不定”,都是既遙遠而又“在場”的。…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8, 2016 at 10:44p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4)

01 荒謬和自殺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其他問題——諸如世界有三個領域,精神有九種或十二種範疇——都是次要的,不過是些遊戲而已。首先應該做的是回答問題。正如尼采所說,如果一個哲學家要自己的哲學受到重視,那他就必須以身作則。要是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人們就會理解到回答這個問題是多麼重要,因為這種回答先於最後的行動。心靈對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十分敏感的。但是,應該更深刻地分析這些事實,以便使精神明了它們。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1, 2016 at 8:37a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3)

卡繆·最受年輕一代歡迎的導師

阿爾貝·加繆(1913—1960),20世紀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存在主義和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

加繆的代表作品《局外人》(1942)、《西西弗的神話》(1942)、《鼠疫》(1946)、《叛逆者》(1951)以其深邃深刻的精神力量鼓舞著20世紀的人們,已經成為20世紀文學中的經典佳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他的作品“透過明敏與摯忱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莫裏亞克稱他為“最受年輕一代歡迎的導師”;福克納視之為“一顆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靈魂”;《紐約時報》評論他“是屈指可數的具有健全和樸素的人道主義外表的文學大師”。…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23, 2016 at 9:5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