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朱寶楊·維柯與馬克思關於歷史本質的理解 下

馬克思從現實的角度理解人造歷史。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與以往歷史觀存在著很大的區別,馬克思是從現實的人及其實踐活動出發來建立唯物史觀的。馬克思從現實的角度來理解人造歷史。馬克思主要是從人的實踐活動的角度來理解人的存在,並且把實踐中的人看成是在歷史中行動的人去理解。

唯物史觀的創立是以現實的人為起點的,現實的人及其實踐活動是歷史發展的重要原因。人們在改變自己的生活世界的同時也在創造歷史,因此,人類歷史並不是天神意旨所安排的,人類的歷史是人們現實活動的主體化的過程。

首先,現實的人是指有生命的個人並且是感性的存在物。這是現實的人得以形成和存在的自然基礎,與費爾巴哈抽象的人的概念不同,馬克思現實的人是從事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的人,現實的人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出發點。

其次,馬克思明確指出: 因此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 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人們單是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去完成它,現在和幾千年前都是這樣。

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生產生活的需要,就必然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條件,在現實的人的活動中馬克思把物質生產活動擺在了首位。只有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人們才能從事宗教藝術哲學等活動。

再次,現實的人的活動要依賴於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這是現實的人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確定無疑的前提基礎。最後,馬克思指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特定的社會關係。人們在從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自然他人發生關係,一方面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面是社會關係,2物質生產活動是社會性的活動,單個人的活動不能構成社會活動,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3

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是指人類在感性活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認為歷史是現實的人的各種關係相互作用的歷史,所以應該從人們現有的社會關係出發去觀察人。綜上所述,維柯與馬克思都提出了人類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觀點,但二者對人造歷史的理解有著本質意義上的區別。

維柯把人界定為上帝的創造物,他依靠神意來解釋人如何利用思維去認識和創造歷史,這將必然導致他最終陷入唯心史觀。然而馬克思認為人是歷史的主體,人類社會的展開是以現實的個人的活動的展開為前提的,現實的人是唯物史觀的邏輯起點。

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黑格爾的精神的人,到費爾巴哈感性的人再到馬克思現實的人的提出,我們可以看到,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是近代西方歷史哲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線索。馬克思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學從真正的意義上透視了歷史的本質以及人的生存方式, 提出了現實的人及其總體的人的重要思想。

參考文獻:

1維柯:新科學. 朱光潛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6.

2韓震:西方歷史哲學導論. 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

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一79頁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3頁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7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頁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