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談:
温思妮(洄遊式創作集負責人、《遙感城市》台北版導演助理)
張吉米(梗劇場負責人)
郭亮廷(自由撰稿人及譯者、中正大學兼任講師)
主持:吳思鋒(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温思妮:
我的確是代表製作上,而不是創作上的角度,所以也沒有辦法正面回答亮廷的問題,不過這個製作一開始就是《遙感柏林》,它的確不是全球化的計畫,一剛開始就只要做《遙感柏林》,做的時候也沒有想到之後,我覺得那個出發點不太一樣,他的確不是說,一開始就去想一個很聰明的東西去全世界巡迴,當然在2013年之前,里米尼紀錄劇團已經有很多的作品在巡演,但因為我不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代替他們發言,他們有沒有顧慮到這個點,我想講的是,從製作上來說,還有另外一個例子,不知道現場有沒有人看過《北投異托邦》,這個作品是你先預約,然後到北投就可以等到一個預約好的摩托計程車司機,他會載你上北投,它的技術很簡單,司機會載你去七個點,然後你去那七個點掃QR…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9, 2018 at 9:04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9, 2018 at 9:03pm — No Comments
TT不和諧開講2017.第六講:一座城市,多重觀看
與談:
温思妮(洄遊式創作集負責人、《遙感城市》台北版導演助理)
張吉米(梗劇場負責人)
郭亮廷(自由撰稿人及譯者、中正大學兼任講師)
主持:吳思鋒(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9, 2018 at 9:02pm — No Comments
肆、結論
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教育更豐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學習更有效?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理想,也是教育改革「追求至善」的努力目標。有效學習是促使教育更豐富的方法之一,因為透過有效學習,學生得以獲取充實其人生、圓滿其生命所需的知識,使個人得以安身立命,而要達成如此的目標,學習的意義必然要無限的擴充,學習結果的影響也必然是要既深刻又久遠的。所以,有效學習的意義絶不是指〝當下學會、學過就忘〞,而是能夠對學習者產生〝深刻的意義及長遠的影響〞,而要能夠對學習者產生深刻的意義及長遠的影響,其學習一定是經由學習者省思內化之後的結果。
經由前述之分析,杜威經驗哲學在課程與教學上的啟示,從其應用與限制歸納而言,有下列幾個方面:…
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August 8, 2018 at 10:30pm — No Comments
MARIA POPOVA·Susan Sontag on Storytelling, What It Means to Be a Moral Human Being, and Her Advice to Writers “Love words, agonize over sentenc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ld.”
Susan Sontag (January 16, 1933–December 28, 2004) spent a lifetime contemplating the role of writing in both the inner world of the writer and outer…
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8, 2018 at 10:07pm — No Comments
從上述“點名簿”中可以知道,釣臺在中國山水中最能體現人文化特征,也正因 如此,《富春江遊覽誌》花了兩章的篇幅重點推出嚴老先生:“七里瀧嚴先生釣臺名聞天下,本書特詳述之,沿江古跡名勝皆由釣臺順流下數。”正如黃裳在給郁達夫的《懺余集》寫的書評中所做的精彩總結:“嚴子陵的釣臺確是一個好題目,歷代文人(特別是清人)的集子里,總免不了有一篇‘過釣臺’之類的詩, 其實早在明代中葉就有人編過一本《釣臺集》了。說到釣臺,好玩的故事真的足足有一籮筐,什麽‘客星犯帝座’;‘買菜求益’;‘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謝臯羽祭文天祥的遺址西臺;以及嚴子陵當日在山頂臺上垂釣,要準備多長的釣絲⋯⋯真是目不暇接。在有的作者看來,真是眼花繚亂,來不及抄撮,背上了這一捆重載,結果弄得自己也爬走不動。弄不好還會弄出一些小小蹉跌,摔個鼻青臉腫,惹人笑樂。” …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8, 2018 at 9:57pm — No Comments
正因為司各特對蘇格蘭風景的集中描寫,使司各特成為蘇格蘭民族風景的重要發現者,甚至成為蘇格蘭民族性的塑造者。有研究者分析過司各特創作中的蘇格蘭風景描寫,試圖從中辨認和分析風景如何體現出蘇格蘭的民族性,以及司各特如何把浪漫主義的自然之熱愛轉譯成一種文化民族主義的表達。按以賽 伯林的表述,蘇格蘭人是“根據風景來理解他們自己並獲得他們作為蘇格蘭人的認同”。在這個意義上,司各特創造了一種新的風景神話,給蘇格蘭人提供了“一種深厚的情感和文化連接” 。蘇格蘭高地也成為今天英倫三島上最有代表性的風光,而在司各特之前,那里以荒涼崎嶇貧瘠悲慘著稱,英格蘭人也總是把蘇格蘭的荒原景色同犯罪聯系起來,對蘇格蘭高地充滿偏見和恐懼,連當時英格蘭最有名的文人塞繆爾 約翰遜博士旅行到蘇格蘭高地時,也會拉下馬車的窗簾,“因為那里的山景使他感到不安” ,這與後來人們趨之若鶩地到蘇格蘭高地旅遊,恰成對照。…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8, 2018 at 9:53pm — No Comments
二
當杭江鐵路局通過友人邀請郁達夫做風景遊記的時候,政府一方堪稱很懂得郁達夫的文人遊記會帶來可觀的旅遊效益,懂得文人身上所攜帶的文化資本會給風景帶來風景之外的附加值。地方風景的發現有賴於作家的足跡和眼睛,就像當年徐霞客遊記所起的歷史性作用一樣。當年浙江風景得以向全體國民展示,就有郁達夫不可埋沒的貢獻。 30年代的郁達夫自稱把兩浙山水走遍了十之六七,並出版了一冊遊記總集,這就是1934 年6 月現代書局出版的《屐痕處處》一書,反映的是風景遊記散文的“生產”與資本以及政府的新關係。作家遊記與政府行為、 旅遊產業以及出版觸媒一起催生了中國現代“風景的發現”。…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8, 2018 at 9:51pm — No Comments
這種政府行為在推動旅遊事業方面所起的作用,在《黃山攬勝集》 一書中得到更為突出的表現,《黃山攬勝集》的出籠,主要是因為響應蔣介石開發東南交通的倡議,“浙皖建設廳即以開發黃山為當務之急,乃另組建設委員會,聘請中央振務委員會主席許世英先生擔任委員長” 。《黃山攬勝集》即為“許委員長特作黃山之遊”的遊記。而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對於《黃山攬勝集》的推出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匯集全山名勝攝影,各系以古今詩文記載”,“由本公司用最上等之黃道林紙加工印刷。書前並冠以郎靜山、陳萬里、葉淺予、邵禹襄諸攝影名家之美術照片,書後附以遊覽日程等,封面三色銅版精印” ,可謂是一部相當精美的“攬勝”圖書,既應和了開發黃山的“當務之急”,同時也不失時機地匯入了方興未艾的旅遊熱。…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8, 2018 at 9:49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20 世紀30 年代是中國旅遊業開始興盛發展的時代,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動旅遊產業,另一方面出版業也主動出擊,旅遊雜誌和旅遊書籍紛紛問世。現代作家也以風景遊記的書寫應和著以旅遊文化為表征之一的消費時代。本文以旅遊手冊《富春江遊覽誌》、風景遊記《黃山攬勝集》以及郁達夫的《屐痕處處》為中心研究對象,探討旅遊產業與現代出版以及遊記寫作之間的關係,並著重討論郁達夫1930 年代的遊記書寫。山水紀遊不僅構成郁達夫自覺的寫作形式,而且一度有資本和政府介入,遊記寫作成為地方政府有意識策劃的結果,也是文人與資本的結合催生出的產物,證明了在消費主義時代,風景的發現與文學藝術出版媒介之間的密切關聯性。文章最後分析郁達夫筆下的風景描寫所顯示出的風景與權力的內在關係,揭示郁達夫風景意識的復雜性甚至悖論性。
世紀…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8, 2018 at 9:49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7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6pm — No Comments
三、女性詩歌中的詩歌
如西渡所說,女性詩歌與詩歌是兩個不同內涵的概念,後者意味著普遍、“去個人化”、“抽象”的詩歌,他只能在女詩人身上看到了這種傾向的萌蘗而看不到這樣的成果。那麽,事實真的如此絕對嗎?就我個人的閱讀和翻譯視域而言,我認為起碼有三個女詩人是符合這種詩歌標準的,她們是瑪麗安•摩爾、伊麗莎白•畢肖普和瑪麗•奧利弗。
…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2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1pm — No Comments
從總體上而言,我認同西渡此文的觀點,他將女性詩歌與詩歌區分為兩個不同內涵的概念,在此基礎上,他比較客觀地呈現了一個事實:“從世界範圍看,無論古今,女詩人寫的也大多是女性詩歌”;女性詩歌“缺少一個絕對的視野,缺少一點無我的精神,也缺少一點抽象的能力”;“女性詩歌的讀者數量並不能彌補女性詩歌在質量上和價值上的某種損耗”。
但我對西渡此文總體性的認同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同其中某些結論性的觀點,比如:“女詩人把世界想象成男性的;男詩人則既可以把世界想象成男性的,也可以把世界想象成女性的,還可以把世界想象成無性別的”;“女性詩歌不過是女性與世界的權力關系的又一個證明。那麽,女詩人得以寫出一種普遍詩歌的前提,就是這一權力關系的瓦解。”這些觀點顯然存在進一步探討的余地,不過我此文的目的並非探討這些結論,而是想在西渡所呈現的事實基礎上反身追問一個問題:女性,如何創作詩歌而不只是創作女性詩歌?…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7pm — No Comments
二
立波的詩,具有明顯的敘事性特征,他常常以現實中的某個事件、人物或者場景為起點,遵循時間秩序,開始如實敘事。在敘事過程中,他運用獨特的修辭對現實——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細節——進行必要的變形、偏移,搭建一個通道,轉向他常在的另一個時空:他的內心世界、他的回憶或者他對死亡的參照。也就是說,現實只是一個必要的起點,他的敘述一定別有所指,這時候,他所貫徹的恰如海德格爾所謂的“語言是存在的家”。他用修辭糾正現實的平庸和虛假,還原存在的本然形式。在他的修辭之下,很多事物都呈現出深長的意味與形式。比如月光,是“月亮透明的骨灰盒里,滾出舞蹈著 的銀骨針”;比如鳥鳴,是“圓潤的鳥鳴聲,端上一面破碎的鏡子”……
…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5pm — No Comments
一
讀蔣立波的詩,我首先遭遇的是一段從未具體成型的記憶。這份記憶指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個人與歷史忽然發生緊密的交集,又很快決絕地分割,身在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永遠的失落,青春期無法彌補的裂痕,但我們未必能分辨,這種失落和裂痕究竟意味著什麽,它構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無法被命名的部分”。立波的詩讓我看到,一個時代或者某個悲劇性事件,會有如此強大的滯留力,當時間裹挾著我們從青年向老年奔赴的時候,我們會越來越頻繁的向後張望,流連,惆悵。
這是一種囚徒困境,而現實又在不斷加劇這一困境。它是立波反復書寫的主題之一。
…
Continue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