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1960年正值三年困難時期,那時我在河南西部的一個小縣城上初中二年級。雖然終日饑腸轆轆,但是每周的幾次勞動課是不能少的。記得是一個周末,學校通知我們班到幾裏外的農村去幫助農民收玉米。早飯時喝了兩大碗清水一樣的粥,我們全班幾十名同學在班主任陳無塵老師的帶領下,排著隊步行到那個名叫牛峪溝的小山村。
那是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玉米地就在一大片山坡上。深秋季節,熟透的玉米枝葉已經枯黃,由於饑餓,許多農民患了浮腫病,不能下地勞動,成熟的莊稼也無人收獲。一位手拿旱煙袋、穿著破爛黑棉襖的老農,把我們帶到地邊。陳老師簡單地安排了一下,我們全班同學在地裏擺開陣勢,爭先恐後地幹了起來。那時的學生由於經常參加勞動,很能吃苦,我們沒有工具,全憑一雙手抓住玉米的莖幹用力把它從地裏拔出來,女同學們則把拔下的玉米整理成堆,然後把玉米穗掰掉放在玉米堆旁。
那時陳老師正患著嚴重的胃潰瘍,身體很虛弱,但他也和同學們一樣幹活。那個領隊的老農在我們後面少氣無力地檢查玉米堆,看有沒有玉米穗被遺忘在裏面。上午我們收獲了一大片玉米,金黃的玉米穗堆了一大堆,同學們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那位老農擡頭看了看日頭,對陳老師說:
“老師,該叫娃們歇歇啦。”
陳老師看了一下手表說:“快12點了,同學們休息一下,吃中飯吧!”
中午時分,又饑又累的同學們躺在田埂旁吃午飯。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同學帶的是“澱粉饃”,那是從玉米苞葉、棉耔殼中加工出來的東西,又黑又粗又澀,還有一股刺鼻的堿味。農村同學帶的是谷糠加野菜做成的菜團,有的同學則干脆什麼也沒有帶。
幾個饑餓的同學在溝邊的野棗樹上摘下小酸棗充饑,一個男同學在柿樹下揀了一大把乾柿皮,同學們吃得津津有味。一點點少得可憐的食物,被一個個饑餓的孩子們風卷殘雲般地吞光了。那位老農顯然也沒有吃中飯,獨自一人坐在柿樹下默默地抽著旱煙。
下午一點半鐘,勞動又開始了。大約又幹了兩個鐘頭,天氣突變,陰雲彌布,秋風愈刮愈大,愈刮愈涼,枯黃的玉米枝葉在秋風中顫抖,發出嘩啦嘩啦哭泣般的聲響。我們中午吃的那一點點食物早被消化得乾乾凈凈,饑餓把大家折磨得少氣無力,頭昏眼花、直出虛汗,無情的秋風吹得我們渾身發涼。
突然一個女同學暈到了,她是我們班最漂亮的姑娘,大眼睛雙眼皮,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正在發育期的女孩長得又高又瘦,看她那弱不禁風的樣子,同學們都叫她“林妹妹”。“五八年大躍進”時,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農民們都要到生產隊的大食堂吃飯,由於斷糧,食堂沒有飯,她早上沒有吃飯,中午僅僅吃了幾粒小野棗,她是被餓暈的。
女同學們抱著“林妹妹”,看著她蒼白的臉、緊閉的眼,看著她不省人事的樣子,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那位老農站在旁邊看了一會,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慢慢地爬上山坡往村子裏走去。我跑到溝裏的小河裏打了一缸子水,一個女同學把她舍不得吃的兩顆水果糖化到水裏,同學們就用這可憐的糖水餵“林妹妹”。
過了好大一會,“林妹妹”才慢慢睜開了眼,大家這才放下心來。這時陳老師說:“同學們,不要幹了,休息!休息!”女同學們都坐在玉米堆上,男同學則一個個躺在地上,望著天空陰雲滾滾,耳邊秋風蕭蕭,又饑又冷,多麼盼望能吃上一頓飽飯,喝上一碗熱湯啊!
正在這時,我看見從山坡上走來了兩個人,前面的那個人提著一個大竹籃,後面的那個人擔著兩個水桶,慢慢向我們走來。當他們到了坡下的時候,我才看清前面的就是那位老農,後面跟著一個青年人擔著兩個鐵桶,鐵桶上冒著熱氣,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他們到了地裏,我看見兩個大鐵桶裏裝滿了熱氣騰騰的南瓜湯,竹籃裏放滿了農民們常用的那種粗瓷大碗。那位老農走到陳老師面前,十分歉疚地說:
“老師,娃們太辛苦了!咱村窮,沒有啥好東西,熬了點南瓜湯,叫娃們喝吧!”
陳老師是一位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耿直、清高而又重面子,在平時他一定會斷然拒絕的,可是當他看到同學們又饑又冷的可憐樣子,就連忙對老農說:
“大伯,我替同學們謝謝您了!”
那位老農連連擺手說:“娃們幹了一天活,喝點南瓜湯,真是對不起人,真是對不起人啊!”
向老農致謝後,陳老師說:“同學們快趁熱吃吧!”同學們聞風而動都跑了過來。我是班長,只能後天下之樂而樂,我拿起桶裏的鐵勺給同學們盛湯,這時我才看清,可能是由於太匆忙,桶裏的南瓜塊切得很大,是僅僅放了一點鹽煮成的。但是在那個年代,對於我們這群又饑又冷的孩子們,那無疑是難得的美味佳肴。男同學一會就能吞下一碗,連女同學也能奇跡般地吃下這一大碗。“林妹妹”一個人就喝了兩大碗,同學們特意為我留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香味撲鼻,我狼吞虎咽地吃下了。這湯雖然沒有一滴油,沒有一點五香粉,沒有一粒味精,但竟那麼香,那麼好吃,那麼暖心,令人終生難忘!
三十多年過去了,生活漸漸好了起來,我也曾出席過不少宴會,品嘗過不少山珍海味,但卻總也難忘那頓南瓜湯。(此文發表於1997年第3期《老人春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